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特产
东莞民俗文化
东莞木鱼歌
木鱼歌简称木鱼,也叫摸鱼歌,是广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兴盛。早期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刻印传唱木鱼歌流行于晚明,到清代以后极为兴盛。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及罗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记载过当时演唱的盛况。早期的木鱼歌都是随编随唱,凭记忆演唱,后来才记录曲词,辗转传抄,或者先编好曲词,刊印成书传唱。这种抄本或刻本,叫木鱼书,既可作演唱的脚本,也可供阅读。木鱼歌源于唐代的汉族说唱文学“俗讲”,“俗讲”的话本即是“变文”。元末明初,流传于江南的“变文”嬗变成“弹词”,弹词流入广东,结合当地的人民的生活及
东莞咸水歌
东莞咸水歌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自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十年浩劫,咸水歌遭受无情摧残,濒临绝迹。咸水歌是疍家的歌曲,又称疍歌、蜓歌、蛮歌、咸水叹、白话鱼歌、后船歌等。疍民生活在海边咸水之中,所唱之歌,被人们称之为“咸水歌”。疍家是秦朝后不断南移人民与南越本土居民交流而形成的汉族群体,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东莞是岭南疍民分布的主要县市,明代蕉利村的疍民莫登庸,1527年在越南建立莫氏王朝,历时七世,66年。疍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
龙舟制作技艺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历来是龙舟制作之乡,当地制作龙舟的历史已有一百余年,制作的龙舟是龙头高高跷起”大头龙“,气宇轩昂,在2008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堂镇是典型的水乡,地处东江支流的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域宽广,当地有规模的龙舟赛已有15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五月,中堂镇江面上就会举行龙舟赛,呼声震天、鼓声动地,既有”趁景“(即自由竞渡),也有锦标赛。龙舟赛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堂龙舟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中堂制作的龙舟主要是“大头龙”,即龙舟的前端安装龙头,高高翘起,气宇轩昂。龙舟的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冚板诸部分;活动部分则有木桡、
东莞麒麟舞
在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的百花园里,东莞市的客家麒麟舞堪称一朵耀眼的奇葩。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代代相传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发掘与弘扬,使东莞麒麟舞之花越开越艳,声名也越传越远。广州、东莞、惠州、香港、台湾、澳门、日本都留下过麒麟舞的倩影。东莞镇的麒麟艺人所扎的麒麟头远销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1999年2月,清溪获得了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麒麟舞)之乡的殊荣。2001年10月,清溪麒麟舞参加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艺术协会主办的首届“黄阁怀”麒麟舞大赛喜夺金奖。清溪麒麟舞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独特的表演个性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部的清溪镇和樟木头镇,是一个客家人聚居
康王宝诞
“康王宝诞”是石排镇塘尾村盛大的民俗活动,有着近三百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七月初一和初七,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塘尾李氏族谱》中对此有详细记载。据村中老人回忆,“康王宝诞”民俗活动最壮观应数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塘尾商业蔚起的光绪年代,时至今日塘尾村的“康王宝诞”民俗活动仍保持原汁原味。“康王宝诞”表现的是隆重的纪念、祝寿、祈祷和酬神活动,最主要的活动程序包括:初一解秽、出位、沐浴、更衣、壮行、巡游;初二至初六供奉拜祭;初七赞寿、出巡、答地头、安座等一系列活动,还有千人宴和“神灯”竞投等活动项目
东莞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
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黄金走廊,交通网络完善,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60公里,往东莞火车站6公里。东、西、南、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等镇接壤。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8万,流动人口10多万人。镇府驻地距市中心区20公里。东坑镇是大朗、大岭山和石龙的水陆交通中转站,来往车船甚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塘唇村一卢姓大户需雇长工耕作,人们闻之前来受雇。来的人多,其他大户亦前来雇去。逐渐形成规律。每年二月二开耕节前,农工自发来到东坑找雇主。由于多在二月初二订立雇用契约,于是附近想出卖劳力者,头戴竹笠,肩披布巾,前来受雇,坐在塘唇围前的围篱下,等待“卖
寮步香市
莞香,别名:牙香树、女儿香,为瑞香科沉香属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常绿乔木,是在中国树木中唯一以东莞地方命名的树木。历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种植,历来是东莞的地方特产,大岭山、寮步等镇是主要产地,特别是大岭山镇明代以前已广泛种植,以鸡翅岭、龙岗,马蹄岗、金桔、大沙、梅林、百花洞一带较为知名。大沙、大朗、寮步、茶山等圩市为主要集散地,以寮步的香市最著名。莞香树是一种著名的经济植物,其含有香脂的木部就是著名的中药沉香,富集香脂的沉香呈黑褐色,坚实而重,入水即沉,这就是莞香树又称沉香树的缘故。莞香的树皮色白质细,纤维柔韧,自古以来便是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用莞香树作原料制成的纸统称蜜香纸、香皮纸。明朝至
东莞乞巧节
七月初七“拜七姐”是岭南传统风俗,自古以来,东莞市望牛墩镇的民间女子每到七夕就有制贡案,摆巧物,拜“七姐”的传统习俗。望牛墩镇的乞巧习俗活动历史悠久,其独特之处,一是“论七夕为六夕”,即在农历七月初六交子时辰于贡案前举行拜祭七姐仪式,虽也源自古代中原,却区别于许多地区;二是以制作“七夕贡案”为习俗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特征是民间女子以乡土材料、农作物等为原材料手工制作各类巧物,在八仙台上铺上一张大红布,挂上神围裙,摆上各种手工饰物和人物公仔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贡案制作越来越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做工精巧、造型生动、色彩鲜明等特点,如均创作七种花、七种果、七双绣花鞋、七张台椅、七套衣服贡给七姐
东莞客家山歌
东莞山区流行客家山歌,解放后,从山间地头登上了文化艺术舞台。1956年首届山歌手在中山纪念堂登台演出,《谷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万年青》等客家山歌还被收初中课本。清溪镇2004年成功举办“赣、粤、闽、桂”四省客家山歌邀请赛,使古老的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魅力。
东莞狮舞
东莞狮舞属于中国南狮,始源于明朝,世代相传。每逢喜红庆典、过年过节,舞狮祈求平安吉祥,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狮舞在石排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坑村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该村于1995年5月成立了明德醒狮队,吸取南北狮的优点,融南狮的高难度动作技巧和神态矫健勇猛,融北狮的威武雄壮和憨态可掬,精心编创了精彩的梅花桩表演、多套群体和单独狮舞表演节目,拿手的特色节目有“金狮飞高桩”、“蝎子守灵芝”、“群狮起舞”、“银狮飞跃龙门青”,每个表演都有一系列完整的动作组合,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或源于神话故事。石排狮舞表演融杂技、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
东莞龙舞
东莞舞龙用竹篾或铁丝制扎成形,再缝上薄纱或白布,用颜料勾画,有金龙、银龙,长十多米,更有的达二三十丈,动辄上百人参加。还有凤岗的火龙、常平的旱木龙,和流传于埔田片、丘陵片的稻草龙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瑰宝。大朗镇的女子舞龙队最为出名,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龙舞,也称“舞龙”。龙舞源于求雨,后来成了祈求吉庆的舞蹈。有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套路。八月十六日,即中秋节后一天,天高气爽,广东开始舞龙。龙舞最平常的当然是纱龙,用薄纱制作,缝金银胶片,有金龙、银龙两种。用竹编纸糊成龙头、龙尾,用竹编缝上薄纱作龙身,每节能X米左右,长达二三十丈,金色的为金龙,白色的为银龙,是游会、巡游最壮观的一
莫家拳
莫家拳被誉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原称“六度阴阳掌”,它发于防身、立于健身、搏于赛场、习于日常、载于武艺、归于武德。莫家拳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和朴实大方的南拳风格,以腿法见称,其所谓“一腿胜三拳,手长尺七、脚长三尺,放长攻出,凌空飞踢,拳重百两,脚重千斤力,”脚法有:撑鸡脚、虎尾脚、穿心脚、钉脚、过门连环脚。拳法特点是斜身肩半吊马,步法灵活,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拳势勇猛,刚劲有力,软硬兼施,长短配合,正所谓拳行如虎势,脚踢似龙威。拳种有拉长拳、黑虎拳、十字豹拳箭拳、串花拳、开口拳、下山拳、铁拳、八面拳、回龙拳、五虎拳、-拳、风虎拳、等二十多种套拳。徒手套路有:74式莫家拳、21式人字桩拳、28式
东莞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又叫茶园公仔,属泥塑工艺品,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要题材,戏曲面谱为制作蓝本,其制作主要分布在东莞市茶山镇区。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制作,明末清初至民国初期广为盛行,深受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民众所喜爱。茶山公仔的产生和风行,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有关。东莞及附近地区有为初生孩子“开灯”的习俗,这一习俗甚至在珠江三角洲都广为流传:凡是生了男孩的家庭,不论贫富,必须于次年正月十五前为孩子“开灯”,在家庭、家庙、祠堂内摆酒宴请亲友,一是表示庆贺,二是让家族内认同新生儿为族内一员。“开灯”自然少不了花灯、泥公仔一类应景之物,于是,春节是茶山公仔产销最旺的时候。茶山公仔多取材于戏剧中的历史、神话人
高华麒麟彩扎
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人自古有舞麒麟的传统习俗,清代大利村的黄娇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店,专门制作和销售麒麟,自此以家传方式代代相传,且逐渐扬名,所制麒麟广受港、澳、台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喜爱。因店号“高华麒麟”,后来就成了黄氏家族所制麒麟的专称,至今已传至第5代。清溪高华麒麟制作重在麒麟头的彩扎,其以生竹片、黄藤、优质沙纸等为材料,经破竹、扎架、安装、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麒麟头高、宽均为35厘米,造型为龙头、狼额、独角。用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彩绘以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丰富的花纹图案,并饰以各式花球,是高华麒麟头的一大特色。高华麒麟头制作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形态生动,加
东莞草龙舞
草龙舞在东莞市分布较广,企石、横沥、凤岗等镇都流行,历史悠久,并保存至今。东莞草龙舞以企石镇上洞村草龙舞为代表。上洞草龙舞活动时间在春节(从农历一月初一开始至十五)和中秋节(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至十五)。龙是中国最大的神物、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龙舞风俗与龙舟竞渡一样,流行全国,是龙的传人特有的集体性的民间娱乐、舞蹈。旧俗龙舞是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每逢盛世,人们都喜欢舞龙。草龙用稻草、竹、木片、剑麻丝、树杈等扎制。稻草为“五谷之王”,以之扎草龙,祈求的当然是五谷丰登。草龙做法简单,用稻草扎成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最后装上木柄就完成了。龙头制作较复杂,以树杈作龙角,以稻草编成草绳,缠成龙头,
东莞旱木龙
东莞人多是宋代从北方南迁而来。清代记载,常平镇横江厦村和厚街镇桥头村已有舞旱龙。当地是山区,不忘祖宗五月龙舟节,但没有江河竞渡,只好“扒旱龙”,一直延续至今。常平镇横江厦村的旱木龙,由两人抬着,全村男女敲锣打鼓,绕全村一周,第二天反绕着走,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七夕贡案”
望牛墩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面,始建于宋代,绍熙年间,东莞县令张勋筑望牛亭,亭塌,遗台,后为土墩,自古就是我市的“鱼米之乡”。七月初六晚“拜七姐”是岭南著名的传统风俗之一,始于五代。民国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有记家乡风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东莞市望牛墩镇自古就有“摆贡案,拜七姐”的风俗,直至文革时期受到禁锢,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初的七夕,农民自发组织贡案活动,规模不大。初时,村民只在家里作试探性摆设,见没有被反对,才慢慢增加祭品,并由当地民间艺人共同
东莞木偶戏
东莞木偶戏演粤剧。清光绪年间,大朗木偶剧团远近闻名。二三十年代,新世界木偶班长期在广州先施公司演出。新世界、竟新华、众一乐、国民乐、醒醒乐、天天乐、天民乐、继乐轩、淦华光等团活跃各地。抗日战争爆发后衰落。1976年,莞城镇林场曾成立业余木偶剧团,翌年解散。
舞木龙
东莞厚街镇桥头村,地处厚街镇南面,S256省道纵贯全村界内。相传桥头村舞木龙的习俗自南宋绍庆二十七年(1158年)开始,而有文献记载这一习俗的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鳌台王氏族谱》:“端阳后三日,乡之农人刻木为龙,招集四方,互相角戏,士女环视如堵,亦胜事也。”可见该习俗在厚街至少留传了588年历史。人们为保留端午节龙舟竞渡风俗,在没有河流的村中“舞木龙”。习俗的形式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入夜时分,七个村民小组的近万名村民自发地齐聚于藏龙舟之地举行简单的祭请龙舟仪式,随后由锣鼓队引路,巡游全村。活动通常是以一青壮年双手举起木龙头,两边队员举着刚砍来的青树枝,汇成龙身龙尾,模仿爬船,
端午游木龙
每年农历五月初七和初八这两天,是常平镇横江厦村村民们进行端午游木龙的日子。初六,担任今年游木龙的十二个“神手们”就集中在一起,分别从上一年存放在上围和下围两个自然村的“宗祠仓堂”里,拿回用香樟雕成的一公一母两条木龙,“请”到村里的祠堂安放。而初七这一天,村民们则焚香沐浴,穿着打扮,聚集一起,在长者的带领下,敬神拜祖,祈求平安。上午十时左右,由六个壮汉分三人一组,两人抬龙头,一人舞龙尾,各抬着一条木龙,由神桥引路,顺时针沿着村边大路,绕着村子巡游一圈,用时约为两个小时。游木龙队伍一路敲锣打鼓,燃炮鸣铳,欢声笑语。回到祠堂前,两龙必有“趣斗”。因为在游木龙时,人多路窄,两龙争风,略有不服,所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