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 > 海林市特产
海林市民俗文化
宁古塔满族婚嫁习俗
宁古塔满族婚嫁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早先盛行自由婚制,金代大多指腹为婚。婚俗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订婚,包括托媒人、相看、换帖、斟盅;二是婚前准备,包括问娶下聘、女方备嫁妆做“妆奁”及定送亲人员、男方备新房定喜宴及接亲计划;三是迎娶,包括响棚、出车亮轿、接边、请安、上马饭、梳妆打扮、辞行上轿、接亲返回、跨鞍、射煞打煞、跨火盆、拜天地拜公婆、入新房、吃配心饭、坐福、开席、送娘家客、下炕、上拜、赴家宴、焐炕、闹洞房;四是婚后,包括回门、跳喜神(祭祖)。
满族礼节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
海林满族民间采参习俗
满族采参历史悠久,隋唐渤海靺鞨人已采参朝贡,明末努尔哈赤发谕集体采参,清朝历代帝王收授长白山野山参,使采参成为满族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满族采参叫挖“棒槌”,进深山老林挖参叫“放山”。进山要准备“索拔棍”、挖参钎子、棒槌索、快斧子、手锯、剪子、背筐、狍子皮、吊锅等器具和物品,放山帮伙一般人为单数,进山黄道吉日为初三、六、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前要拜山神爷,准备祭品,如达子香、馒头、猪头、供果等;进山后先选朝阳地搭建临时住房,晚上拢火堆;采参的各类清规戒律皆有满族特色。挖出人参者次日还要带着酒、猪头肉、水果、香、纸、红布(挂兆头)到挖出人参的地方“敬山”还愿。
宁古塔民间文学
宁古塔民间文学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王清民宁古塔民间文学系流传在黑龙江宁古塔一带,集故事、传说、谚语和歌谣为一体的民间文学总汇,其中最富盛名的是由黑龙江、镜泊湖、海浪河及泼雪泉的地域地貌形成的神话传说,还有黑妃、萨布素、红罗女和老罕王等满族历史人物的传说,对研究牡丹江流域地区的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及中外文化交流史都颇具学术价值。
吕氏鼓吹乐棚
吕氏鼓吹乐棚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吕云强汉族鼓吹乐是民间喜庆佳宴、祭祀奠礼、迎送礼宾和婚嫁丧葬场合最常用、最实用的一种地方音乐体裁。活跃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一带的吕氏鼓吹乐棚,源自山东莱阳鼓吹乐流派在本地的分支。清代吕氏家族随其祖辈走辽东,闯宁古塔,落地生根,发展至今。吕氏鼓吹乐棚的演出形式分“坐棚”、“走吹”和“卡吹”三种,其表演形式与明洪武初年洪洞“金鼓乐人”的演出一脉相传。
满族萨满神调
满族萨满神调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张国毅萨满神调是满族家祭时所用曲调,为祭祀的核心,有自娱和娱神功能。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构成单一乐段形式,乐句大多对称整齐。在萨满跳神仪式时,领神人萨满与祝神人“栽立子”头戴神帽,身穿法衣系腰铃,手执抓鼓或单鼓,边奏边唱边舞,完成“跳神”、“放大神”和“祭天神”三大祭祀。萨满神调对研究满族的历史和文化均有较高价值。
海林号子
森林号子(海林号子)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高进忠海林号子是海林林区工人伐木劳动时所使用的号子。历史久远,广泛流传于海林地区。唱词节奏讲究有缓有急,有张有弛,有重音、有托音、多衬字,分领唱和合唱。歌词具有口语化特征,少有修饰润色,多用口语俚语。依据不同工种和传唱环境,可分为蘑菇头号、了号、拽大绳号、拉鼻号、大掐号子、羊工号、瓦杠号等7种。
朝鲜族牙拍舞
朝鲜族牙拍舞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金成春牙拍舞属朝鲜族古典宫廷舞,分祭乐舞和宴饮助兴乐舞。牙拍即笏(hù),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手持的工具。现今的牙拍舞经宫廷乐师加工后传入民间,依然保留着原舞的基本特征。舞蹈分三种,一是独舞,二是双人舞,三是群舞,三种形式均承袭了朝鲜族宫廷乐舞的表演风格,典雅温柔,含蓄深沉,音乐曲调流畅,委婉柔情。
满族欻嘎拉哈
满族欻嘎拉哈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付金荣欻嘎拉哈是满族流传面积广、参与人数多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春秋战国时就有铸铁嘎拉哈,最早用于占卜,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用嘎拉哈来占卜是否出征。女真人-满族人是喜欢欻嘎拉哈的民族,并制作出玉嘎拉哈作为孩子的吉祥物,孩子们也以佩戴玉嘎拉哈为荣。歘嘎拉哈所需用品:羊嘎拉哈4枚,布口袋1个。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杜春友海林地区的满族渔民采用的捕鱼方法大多是先人传下来的传统捕鱼方法,如压白杆子、漂白杆子、杈秋水、下虚笼、抬网、抄罗子等。由于宁古塔地域盛产鱼类,满族人又喜捕、善捕,他们在传统捕捞方法基础上,根据各类鱼种的不同生活习性和体型大小等,又发明创造了很多捕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