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中山特产
中山民俗文化
中山咸水歌
咸水歌又称咸水叹、叹哥兄、叹姑妹,是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歌唱形式。广东中山坦洲镇的民素有从事农业劳动或行船时对唱互驳、斗歌竞唱的习俗,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往往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中山咸水歌的主要类别包括长短句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姑妹歌和叹家姐等。咸水歌是家广为传唱的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家人浮家泛宅,不断从四面八方来到珠江口沿海一带的冲积平原上,散居在中山、珠海、顺德等沿海地带和河网地带。咸水歌在中山坦洲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广泛,曲目丰富,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如采用粤方言中山次方言歌唱,衬词用“啊咧”、“啊”,衬句多用“妹好啊咧”、“弟好啊咧”,歌唱的即兴性很强,随字求
黄圃飘色
黄圃位于中山城区以北,邻近广州番禺。黄圃飘色,以其色芯小巧玲珑、飘逸多姿、色彩多样为特色,历史悠久,原为神诞日祈福祭祀巡游民间习俗,逐渐演变成岁时民间艺术习俗。黄圃飘色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和民国期间,据清同治七年(1868年)《香山县志》记载,“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另据黄圃何氏族谱称:明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调往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匪,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举家定期居黄圃水井头地方,并从福建引进木偶作闲时玩耍,后兴起扛神像巡游,到明末清初,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后人遂渐将木偶改为童男女装扮人物故事
沙溪鹤舞
沙溪申明亭村位于中山城区石岐西6.4公里,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开村太祖杨大道从大涌安堂迁此。鹤舞源起明代,盛于清代和民国,主要流传在申明亭村,鹤舞在明清时代每十年举行一次大会,名曰“出鹤”,民国时期沿袭清代习俗。1956年,曾参加华南地区“中南五省”民间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1959年春节期间在广州文化公园连演30多场;1999年参与庆祝澳门回归表演;2003年应邀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民族鸟类假面舞大会民间艺术表演获广泛好评。鹤舞民间艺术风格独特,有其特有的表演艺术,主要动作包括鹤立、0羽、穿梭、嬉戏等,表现内容包括:鹤飞至、驱-;沙滩走、觅鱼虾;鹤蚌争,显机智;鱼蚌鹤,同欢乐等。出
黄圃麒麟舞
黄圃镇位于中山城区以北,邻近广州番禺区。麒麟舞是黄圃镇历史悠久的动物舞蹈,原为先民古老的图腾崇拜演变为岁时习俗民间艺术,以其精巧伶俐、神采威武为特色。黄圃麒麟舞的采青动作很有水乡特色,其中“桅杆青”是独具水乡特色的麒麟舞蹈动作。后来,根据“桅杆青”的特点,黄圃一带的村民在新屋入伙时,也将“青”从二、三层高的楼层中吊下来,让麒麟来“采高青”,至今在黄圃横档村流行的“采高青”,就是从“桅杆青”中发展起来的。黄圃麒麟舞表现人们对欢乐祥和、幸福吉祥生活的祈求。在传统上,村中的新屋落成、结婚、新船下水、新铺开张等,以及重要的岁时节令,都有麒麟舞助兴,其表现形式包括采地青、采高青。采青内容包括有采蛇青、采
舞醉龙
舞醉龙,又称醉龙舞,是流行于澳门、中山、珠海一带的活动。一般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举行。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澳门的舞醉龙是由鱼商举办的,鱼行在四月初八、初九休息。参加者首先在三街会馆举行开光典礼。舞者一边饮用米酒,使自己醉倒,一边手持木制的龙头和龙尾舞动,在各区巡游。源于广东香山县。来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在200多年前的浴佛节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一条小河边洗澡,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蛇就直奔过来。那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丢在河边。这时正好来了个老渔翁。只见渔翁似醉非醉地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一舞,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
南朗崖口飘色
南朗镇崖口村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东南约18.6公里的珠江出海口西侧,南朗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南朗镇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据清同治七年版《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记载的就是南朗崖口飘色的盛况。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崖口飘色原为民间岁时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崖口飘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与一般飘色不同,南朗崖口飘色以最有当地特色的“秋千色”为主,色芯、色脚
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大巡游
在中山的沙溪镇圣狮村和象角村,每年四月八,都有大型的民间艺术出巡,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第三卷风俗篇中,就已有过有关沙溪四月八习俗的记载:“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曰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市日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沙溪四月八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圣狮象角村是一个面临1大海的小岛屿(如今村中还有明显的狮山海蚀遗址),村民多以捕鱼为生。明末,村民在村中发动盖起了大王庙供奉起“南海广利洪圣龙王”神像。明末清初,沙溪的圣狮、象角一带发生瘟疫,村民很多都病倒了,当年缺医少药,人们将健康寄托于洪圣庙,一番问卜之后,洪圣王将舞龙的意旨告之村民
崖口飘色
南朗镇崖口村位于中山市区东南约18.6公里的珠江出海口西侧,崖口飘色(枭色),是流行于南朗镇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据清同治七年版《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崖口飘色(枭色)原为民间岁时祭祀活动,具有浓烈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崖口飘色(枭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多为二层飘,较有特色的“秋千色”,其表现内容多为《采河遇何仙》、《水浸金山》、《松鹤延年
白口莲山歌
白口莲山歌是中山传统民歌中较为流行的歌种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山市境内的五桂山镇、南朗镇、神湾镇;以及三乡镇、板芙镇、坦洲镇等部分地区。五桂山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渔猎,位于中山市东南部,地属丘陵,山岭连绵。各自然村均分散在山壑之间。白口莲山歌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客家人自娱自乐、广为传唱的口头文化表现形式。五桂山地区客家人自古从中原迁徙散居在中山的山区聚居。白口莲山歌是五桂山地区客家人最为悠久,流传广泛,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唱法。主要以咸水歌曲调,用客家家白话来演唱,衬词多用“啊”、“啊咧”、衬句多用“妹啊哩”、“兄啊哩”。歌唱的即兴性很强,主题以谈情说爱、生产生活、触景生情等。有采茶调、
中山长洲醉龙
中山醉龙,又称“剪龙”“转龙”,发源于该市西区长洲村,因起舞时“醉态朦胧”而得名。这种自发的即兴舞蹈,是中山本土独特的民间艺术。2004年9月,中山市文化局将醉龙向省文化厅和财政厅申报为重点保护对象,2008年醉龙省级、国家级申遗相继成功。黄焯根老人也被定为醉龙的传承人。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于中山市西区长洲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祭祀后要举行舞醉龙巡游活动。原舞醉龙是舞龙者拜祀过程中随意舞动龙头、龙尾,称为“转龙”,后发展成为道具舞蹈。在舞蹈中,舞龙者如略觉清醒,则持酒埕者必从旁强灌,务使舞龙者带醉而舞。中山醉龙的来历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中山人都要舞醉龙。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传说20
三角麒麟舞
三角镇位于中山市东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带,历史上,村民以捕鱼和耕种为主。麒麟舞是三角镇先民根据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图腾崇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岁时习俗民间舞蹈。从清末开始,每年农历年底前,三角的民间艺人就开始扎作好麒麟。到了腊月廿八,民间就为麒麟进行点睛仪式,并为麒麟开口。到了农历年三十晚上,舞麒麟者就来到村中一棵大树前拜土地,烧爆竹、采青、打锣鼓,再回到祖师牌前将青吐出。到正月初一至十五连续15天,舞麒麟者就会到村中祠堂以及家家户户门前进行舞麒麟。麒麟所到之处,每户人家都烧爆竹迎接,有的人家还安排麒麟进行采青。另外,当地村民在祝寿、开市、入伙、新船下水等重要节庆仪式上,都有邀请舞麒
黄圃龙船
黄圃龙船历史悠久,据五古坊老人口述:黄圃龙船源自赛农艇,现在可坐几十人俗称长龙的龙船是从顺德传入,清代嘉庆年间开始盛行,距今两百余年。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都有游瑞龙之举。(1)黄圃古龙船分布和数量:分布于五古坊(北头、岗东、灵会、鼓楼、三社),其中北头两艘,岗东三艘、灵会、鼓楼、三社各一艘,共八艘。各坊龙船有自己明显的标记:岗东南约用七星旗绿色桡,北约用主帅旗红色桡,石岭用红色桡梗金钱绿色桡。(2)龙船的构造龙船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各部分都用坚硬而耐水性强的坤甸木料制成。龙头是咧牙凸眼的木雕刻成龙头,头上安有两条龙须,整个龙头长达四尺六寸。龙身有龙骨、底板、竖旁板,扯龙筋,用铜钉
中山龙舞
中山龙舞源于唐代,盛于明清。包括醉龙、木龙、板龙、金龙、银龙、沙龙、云龙、火龙、草龙等。目前,发掘整理了醉龙、金龙、银龙、沙龙、云龙等资源,发展了国标龙。
中山狮舞
中山狮舞源于南拳套路,俗称“鸭嘴狮”,古代与南海狮、鹤山狮齐名,分布于全市各地。每逢节庆均有“耍狮场”的习惯,1984年至今,每年都举办醒狮比赛,并创新为“南狮北舞”的套路。
鹤凤舞
鹤凤舞流传于中山市沙溪申明亭、圣狮一带。源于宋,盛于明清,沿袭至今。因当地“鹤”与“学”同音,民间扎鹤,伴以鹤歌,配以彩凤、鲤鱼等吉祥动物,载歌载舞,籍以推崇“义学”之风。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发源于中山石岐,后来逐渐流传到澳门等地区。清光绪末年,杏仁饼诞生于香山县城石岐,由兴宁里萧友柏的妾侍林大姑指导女佣潘雁湘创制。潘雁湘籍贯顺德,系自梳女,曾跟糕点师傅做帮工,后到萧家帮佣。时值萧家老夫人寿辰,潘雁湘在林大姑的指导下,用绿豆粉和糖腌制过的肥猪肉片,精心制作成绿豆夹肉饼招待宾客。此饼入口甘香松化,肥而不腻,咀嚼之有杏仁香味,宾客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绿豆夹肉饼流传开来,成为当地节日送礼招待亲友的佳品,因其形状似杏仁且有杏仁香味,故称“杏仁饼”。后来,萧友柏向时任香山知县的覃寿堃呈奉该饼,知县品尝后大加赞赏,当即写下“齿颊留香”四字。1911年,萧家开始作坊式
龙舞、凤舞
沙溪的龙舞,源于古象角村,在明末清初,这个村发生了一次疫病,为了祛邪消灾,村民就派乡绅到有“龙“的南粤古镇佛山,请来了“龙”舞。自此,每逢民间重大节日,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八,便舞龙游街,祈求平安吉祥。有“龙”之后,晚清同治年间,有村民彭述,为成“龙飞凤舞”祥和气象,自己动手扎作成凤,还日夕抽空在河堤、圹基边观察鹳鹤誉鸟飞翔、觅食、嬉戏等动作,悟出一套凤舞的基本动作架构,创作了自成一体系的“龙凤舞”。
黄圃舞狮
黄圃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瑰丽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被誉为“黄圃三宝”之一的龙狮艺术,薪火相传、弘扬光大,形成了地方喜庆的特色。黄圃舞狮习俗由来已久,自清代的飘色巡游活动中,舞狮成为助兴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民国后期,黄圃的梁国光、简陶等人把舞狮习俗传承下来,设馆授艺,并将武术技艺融汇到传统舞狮之中,使南狮极具雄视阔步、矫健敏捷和威猛灵醒的特性。南狮又分为“佛山狮”和“鹤山狮”,南狮常用鼓谱是三星鼓和七星鼓,与粤中狮艺无异。新中国成立后,黄圃人民继承舞狮的传统习俗,舞狮活动一直沿袭下来。八十年代初,黄圃的舞狮活动逐步升温。最早由黄圃镇工会成立了黄圃镇醒狮队。后来,黄圃的醒狮队像雨后春笋,相
六坊云龙舞
六坊云龙舞是流传于中山市古镇镇六坊村等村落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已有300多年历史。六坊云龙按照龙的形状、比例和尺寸,用竹篾扎作而成。每年春节过后的正月廿十左右,六坊村就会举行“游神”活动,村里近200名男性青壮年从村中祠堂里请出云龙,于入夜时分点燃蜡烛钻进龙身,使云龙通体光亮,然后由幡旗、灯笼开路,由龙珠引领,伴随云彩、鲤鱼等扎作道具,从六坊村出发,沿着邻近的村庄巡游,连续巡游三晚。六坊云龙一般在晚上出巡,舞龙者上穿白纱衫、下穿与龙被颜色相同的裤子,远看去,只有云龙在舞动翻腾而不见舞龙者,效果十分奇特。六坊云龙深受当地百姓欢迎。每有云龙到来,地处桑基鱼塘地区的古镇村民点燃桑枝照亮村路,敲起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