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特产
沧州民俗文化
杨氏青萍剑
青萍剑是我国四大剑法之一,在武林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河北沧州一带流传较广。青萍,又名浮萍,常漂浮于水平面之上,寄身流波,随风摩倾,来去飘忽,任其自然,点点青翠溶于起伏荡漾之中。雍容坦荡,悠然陶然,给人以洒脱无羁,轻松明快的感觉。古人喜剑,往往视剑为重器,宝而藏之,“青萍剑”就是这样命名的。东汉陈琳在《答东阿王笺》中就有语云,“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唐代诗人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一文中亦云:“庶青萍,结绿,长阶于薛,卞之门”。文中青萍均系青萍剑之代称,可见在东汉、唐就已有青萍剑的名字。据传青萍剑能切玉断金,吹毛立刃,锐利无比。演练起来,形如高山流瀑,长河泻波。虽起伏跌宕,而无间断塞滞之
驴肉火烧制作技艺
河间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素有“京南第一府”美称,成为古代北方军事、经济、文化重镇。由于各地商贾云集于此,推动了河间“餐饮业”的发展。各家饭店为招揽食客,掌柜的精心经营,师傅们各显神通,竞相施展厨技,当年在河间及周边县市流传着“要吃饭,河间转”的美誉。随着时光的流失,河间市内众多饭庄大都封灶熄火,灰飞烟灭了,唯独河间“驴肉火烧”长盛不衰。河间驴肉火烧为长方形,外皮金黄酥脆,内层松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来到河间,一书生“杀驴煮秫”招待李世民,他吃后连说“好吃好吃”,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河间,在农家吃饭,主人把精心煮制的驴肉夹到层次松软的火烧里,乾隆吃后连连称赞美味可口,问农家此为何物
吴桥杂技·驯兽·驯鼠
驯鼠,也叫驯白鼠,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需要驯养。驯鼠,首先是驯,白鼠从小就要接受驯演师的驯导,使小白鼠形成表演意识,就可以随着演员的指挥进行饶有兴趣的表演了。吴桥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位于河北省东南边缘,沧州市最南端。距离我国首都北京360公里,省会石家庄200公里。东与山东省宁津县、陵县毗连;南与山东省德州市为邻;西隔南运河与景县相望;北与东光县接壤。自古至今方便的交通环境,成就了吴桥杂技技艺与吴桥杂技文化源远流长。驯鼠,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驯鼠表演,
吴桥杂技·硬气功
吴桥硬气功主要有吞铁球宝剑、鼻钉子眼茬子、手切红砖、掌劈顽石、肚皮上切青菜、肚子上缠铁丝、脖子卷钢筋、铁板击身、头顶开瓶等。吞铁球宝剑、鼻钉子眼茬子让人惊恐万分;肚皮上切青菜,刀起刀落、菜叶横飞;铁板击身,将铁板打到身上,使铁板弯曲;手切红砖,掌劈顽石,砖石横飞,视若等闲让人叹为观止。吴桥是杂技发祥地,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硬气功与吴桥杂技文化一样,伴随着中国杂技的发展沿革而形成。经历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时期。汉、唐达到兴盛,登堂入室成为统治阶级的主要娱乐形式。宋代,杂技走向民间,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间艺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更替和复杂的演出环境,以吴桥为集中区域的杂技艺人族群不断丰富和创造了多彩
吴桥杂技·地摊魔术
地摊魔术是民间小型的魔术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三仙归洞、仙人摘豆、大变铜钱、空碗变花、空碗来酒、球变鸡蛋等。吴桥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中部,位于河北省东南边缘,沧州市最南端。距离我国首都北京360公里,省会石家庄200公里。东与山东省宁津县、陵县毗连;南与山东省德州市为邻;西隔南运河与景县相望。自古至今方便交通环境,成就了吴桥杂技技艺与吴桥杂技文化源远流长。地摊魔术始于宋代,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地摊魔术是中国的老一代杂技艺人们在实践中研究出来并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的一些艺术形式。就连外国的魔术,其中有很多表演形式和套路,都是来源于地摊魔术中的一些要素。吴桥籍的程福先,人称“狗熊程”在北京天桥的戏法场就
吴桥杂技·杂技唢呐
杂技唢呐由鼻奏唢呐演变而来,又叫鼻瓮子,如今鼻奏唢呐代表人物是著名杂技唢呐表演艺术家——何树森先生。何树森先生把杂技中的晃板、口咬、顶技为主的杂耍平衡技巧融入其中,开创了杂技唢呐节目——球技唢呐、顶技唢呐、口吃香烟鼻奏唢呐、鼻奏双唢呐、口鼻唢呐双重奏等节目,受到中外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吴桥杂技唢呐,起源于唐代,属于宫廷表演节目。宋代,杂技唢呐随杂技文化走向民间,成为市井百姓共享的民间艺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更替和复杂的演出环境,以吴桥为集中区域的杂技艺人族群不断丰富和创造了多彩的杂技节目和杂技文化。吴桥杂技经过多年的传承和积累,有上千个表演节目。杂技唢呐是吴桥杂技文化具体延伸和真实写照。杂技唢
桃园同乐会吹歌
桃园同乐会吹歌流传于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乡桃园村。桃园村位于黄骅市东北部,娘娘河南岸,与天津市大港区毗邻,东靠津汕高速公路,南临子牙新河,西接205国道,交通便利。桃园村同乐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业余音乐团体,主要艺术形式为吹打乐,这种古老艺术在民间以口口相授的形式传承至今。是民间百姓在亲人去逝后,请同乐会(民间俗称“道爷”)通过吹、打、念演奏,追忆亲人,安抚亡灵,祈福逝者在冥冥世界平安幸福的民间祭奠活动,或参与春节、元宵节、庙会等重大节庆日及庆典演出。乐器有两大类,包括管乐器笙、笛、管、唢呐,打击乐器鼓、铙、钵、镲、锣、磬等。传统曲目有《十二孝》、《流河言大赞》等二十多个,现代曲目有40
冀中笙管乐·东姜音乐会
东姜村位于任丘东部,属梁召镇。东姜音乐会距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现保留着有光绪二十六年制作的旗子两面,有吃会用的竹牌200余片,东姜音乐会是任丘保留曲目完整的音乐会之一。现存曲目共计40余套,演出阵容宠大,有四十余名会员参与其中;活动繁忙,每年仅较大规模的演出活动就达20余次。东姜音乐会的主要乐器有包括管、笙、笛、云锣、铙、钹、大鼓、铛子等8种。表演方式有坐演和行走演奏,乐队分文乐、武乐,上场人数多则40多人,少则10多人。其演奏风格优雅舒缓,不但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还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表演曲目主要有《一江风》、《二虎争》、《乐乐子》等。曾两次代表任丘市去沧州市参加演出并荣获优秀奖,并得到
东姜老调
任丘东姜老调是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戏剧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任丘东姜老调剧团始建于清末民初,老调这一优秀民间剧种在东姜村有着200年的历史,虽世经沧桑,但老调这一优秀民间剧种在东姜村没有灰飞烟灭,而是代代相传,流传到现在,依然不断在巩固发展。他们经常活动在周边几个县市,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都有他们活动的身影。该团现有演员50多人,除演出传统老戏《潘杨颂》、《忠烈千秋》、《哑女告状》、《三凤求凰》、《调寇》等之外,他们还自编自演了许多反映时代风貌的现代戏《路遇》、《节外生枝》等。从1983年至2003年多次代表任丘市参加沧州市文艺调演并荣获奖励;2
泊头六合拳
泊头市位于渤海之滨、武术之乡沧州南部。泊头-拳,自明朝万历末年一侠士张明授艺于泊头红星八里庄曹振朋,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继-拳武术大师曹振朋之后,传承至今已历九世。曾一度出现了“大刀王五”王正谊、“佟忠义”等武术名家。-拳法基本功有桩、腰、腿、掌、气五功。拳套有-拳前四趟、后四趟、回龙拳、行门八式梅花拳、五花炮、八折拳、关东拳、关西拳、十八趟截打拳、旋风掌拳,还有大洪、小洪、太祖、关西、弹腿、-拳之精华组成的六家式拳和手法变化多、技击含意深的形拳。器械套有-大枪、-花枪、十二连环枪、梅花枪、一百单八枪、春秋大刀、前四趟、后四趟、五路大刀、-单刀、八步连环刀、凤目连环刀、如意连环刀、十二连环刀
同聚祥酒酿造技艺
“同聚祥”酒酿造技艺为青县金牛镇双庄科陈氏后裔十五世陈大臣,于光绪初年(1877)创制。130年前,陈大臣及其子陈月波在青县兴济镇北街创办酒坊,品牌为“同聚祥”。“同聚祥”品牌白酒的酿造工艺为陈大臣及其子陈月波家族精心研制,取南运河水,采五谷台黄土建造泥窖,选优质高粱,经过泥窖发酵,分段掐酒,陶坛储存,精心勾调,经过八十一日酿出美酒,酒的质量极佳。该酒芳香浓郁,绵柔甘冽,醇厚宜人,尾净余长,被百姓誉为“燕赵琼浆”。时有“运河两岸,水旱两路,官司两界,齐声赞誉“同聚祥”酒香。清末文人王国维品后称赞”玉液醇厚耐品尝,空盏尚留满室香;风来隔壁引人醉,雨后开瓶百步芳。由于“同聚祥”品牌白酒誉满燕齐大地
驯鼠
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现在驯鼠表已很难见到。很少有人从事驯鼠表演,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驯鼠,并不是很普及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驯鼠,过去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驯鼠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驯化。驯化工作一般都是一个人来完成,要把表演鼠驯化到一定程度,能够听人指挥,达到默契配合的地步,才能够让驯化鼠登台表演。并且每只驯鼠表演的节目也不相同。驯鼠表演的道具,是艺人根据表演需要自行设计制作的。表演的节目,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编排。鼠的表演,加上艺人的
青县盘古文化
青县位于冀中东部,沧州市北端;置身“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内。辖11镇乡场345个行政村,面积968平方公里,38.9万人。人文圣地——盘古的遗迹群,坐落在青县县城西南3公里的盘古乡盘古村中。盘古是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故事家喻户晓。盘古古迹及庙会的传说在青县老幼皆知,延续古今。《青县志》、《河间府志》、《天津府志》、《畿辅通志》、《皇朝通志》等,均有“盘古墓、盘古沟、盘古港、盘古里(村)、盘古潭、盘古庙俱在青县”的记录。起源青县盘古庙会是从相传4000年前禹王设祭开始的。因为祭祀的需要,人们结庐成市,渐成庙会。宋元时期市场交易面及云贵、湖广,松辽、俄蒙。明清两代辐射更大。1993年青县在
黄骅渔鼓戏
黄骅渔鼓是一种板腔体曲艺形式,发祥于河北黄骅渤海湾畔的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相传,乾隆年间一个隆冬,黄骅冯家堡村来了一个要饭的花子,听口音是山东人。这人要饭与众不同,不挨门乞讨,而是当街站立,怀抱渔鼓,边敲边唱。他悲凉的歌声,引来满街渔民。老人嗓子好,一曲《美猴王出世》,竟让人忘了天寒地冻。人们一商量,留住老人别走了,唱完再说。后来得知花子原是老艺人,家乡闹灾,-乞讨。老人一住就是几个月,唱完《东游》唱《西游》,唱完《征东》唱《征西》,等他抖完肚子里的“货”,村里的小伙们也就学会了,从此,渔鼓在冯家堡扎了根,一唱就是二百多年。黄骅渔鼓作为渔鼓道情类的一个曲种,与河北其他地方的同类曲种迥异
泊头火柴制作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泊头市类别:传统技艺名扬全国的泊头火柴厂在1912年创立,最早发起筹建火柴厂的是沧县人钱立亭、泊镇人李雅轩。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是泊头第一家现代工业公司。火柴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六项,即抗潮性、引梗性、拉力、自燃点、发火情况、火柴盒标准。它的工艺流程主要集中在四条生产线上:首先是木梗生产线,其次是火柴生产线,第三是包装生产线,具体是装盒、刷磷、包封、装箱。最后是制盒生产线,它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木盒生产线,包括旋内外盒片、切内外盒片、糊内外盒、盒子干燥、套盒贴标;二是纸盒生产线,包括原纸分切、印商标、压线、糊内外盒、套盒。另外还有熔化石蜡,用溶胶调制药浆、磷浆
泊头三痴斋泥塑
泊头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自古就是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泊头自古为兵家所争之地,市境东为运河,西有驿路,运河两岸,轮舶辐辏,商贾云集,为津南第一大商埠。汉代河间献王刘德曾在境内严家铺筑日华宫,集毛苌等硕儒研学著书,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金大定七年(1167)析乐寿置交河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建新桥驿,俗称泊关驿,后又设泊头镇。泊头市原来叫泊镇,因为以前的“泊镇泥人”是笼统的称呼,所以泊头泥人的实际覆盖面积要比想象的大的多,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泊镇泥人品种繁多,制品主要有手捏戏文、刀马人物、传统人物、泥哨、泥模、泥壶和泥簸箕等,以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为创作素材,乡
吴桥杂技·大变活人
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以农业为主,土地贫瘠,人们靠种地无法养家糊口,-练习杂技、戏法并以此为生,挑着担赶着车北上南下,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魔术-大变活人》,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据传宋朝两名进京赶考的举子落榜后,无盘缠回家,欲轻生,被路过此地的吕洞宾救下并收两位为弟子,大弟子刘树青习杂技马戏、二弟子纪晓棠习戏法(即魔术),两位遵照吕老祖的教诲代师传艺把杂技和魔术艺术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后来杂技、魔术艺人皆尊吕洞宾为祖师爷,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盛行于明清时期。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均有大变活人等魔术表演。《魔术-大变活
河间大鼓
河间大鼓演奏风格独树一帜,鼓谱丰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是河间丰厚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河间大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河间大鼓历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河间大鼓因其体大而得名。制鼓专业行的师傅说:鼓面直径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击面用牛皮制成,为了发音响,又悦耳,耐打击,牛皮不得有鞭伤、刀痕、针眼,质量要求十分考究严格。河间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间艺术,而且分布很广,每队组建年代、历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间大鼓已有千余年历史,其中有两个鼎盛时期,一个是明、清两代太平时期,河间大鼓队约有300多个;另一个是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
吞铁球宝剑
吴桥杂技“八大怪”之一李印槐表演吞宝剑吞球主要靠的是气功和天赋,铁球吞入腹中,靠气功控制、托住铁球不让下沉,并让其停留在胃幽门的位置。铁球喷出时,需要借助气功,气提丹田,铁球便迅速喷出。吞宝剑用的剑,剑长约50厘米,系钢条锻炼而成。表演者吞剑前先用酒精棉球把剑擦干净,然后将剑缓缓地送入口中,几分钟后,除了剑柄,整把宝剑就被吞入口中。这一传统民间惊险气功表演节目,也是过去民间“庙会”(物资交流会)必有节目,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受欢迎,会表演吞铁球、宝剑的人也很多。随着时代的变迁,吞铁球、宝剑这一带有危险性的节目已经很少有人去学,能够掌握这种技艺和表演的人越来越少。
盐山竹板书
盐山竹板书俗称“呱嗒板子”,是河北省盐山县极具地域特色的说唱形式,盐山竹板书演出自由灵活,随景编制,与观众互动,在河北、山东一带很受欢迎。是流行于河北、山东两省的一种民间曲艺曲种,被《中国戏曲大辞典》收录。盐山竹板书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而被《中国戏曲大辞典》收录。盐山竹板书由河北省盐山县杨集村张朝旭(原名张奎胜)(1896-1970年)所创。起初,张朝旭用一副竹板伴奏,后由其子张立恒进行改革,另增加三弦、醉琴伴奏。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记载:“初为唱门”、“吃街”一类行乞时的说唱,即兴编词,后渐在集市、庙会上“撂地”演出,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1971年,盐山县文工团成立后,张立恒对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