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小店区特产
小店区民俗文化
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六味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酱肉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著称。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味斋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袭了二百余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至50%,胆固醇降低了50%以上。经卤制、酱制、刷酱而成。装锅时,层次、顺序都有严格要求。煮制时,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闻,即用手摸来判断煮制质量,看火、看肉、看汤,听汤的浓度,闻肉的气味。如今六味斋酱
小店牺汤习俗
小店牺汤源于周朝“牺牲祭祖”的古老习俗。据史料记载,西周贵族用全羊祭祀祖先后,将全羊煮熟,连汤带肉分给族人享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小店牺汤逐渐由宫廷祭祖仪式走向民间,成为晋阳(今太原)一带群众民间祭祀求雨的主要形式,传达着百姓渴望风调雨顺的信息。在传统社会中,农民靠天吃饭,祈雨是百姓的主要祭祀活动,羊是不可缺少的祭祀供品。祭祀完毕后,煮好全羊,连汤带肉分给全村百姓享用,是久为流传的民间习俗。近现代以来,小店一带百姓一般是在小麦收割后,煮全羊牺汤,全村享用、庆贺丰收,并一直流传至今。小店牺汤的主要原料为优质羊肉、羊头、羊脸、羊骨架、羊肝、羊脾、羊肾、羊肺、羊血。做法是先把所用原料用开水浸一会儿,
王吴猪胰子制作技艺
王吴猪胰子制作技艺是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吴姓人家传承近三百年的洗洁用品手工制法。清康熙年间,一山东人落难到王吴村,被吴姓人家收留,出于感恩,特将猪胰子手工制作技艺传授于吴家。由于猪胰子造价低,适合劳动人民冬季清洁皮肤使用,人们非常喜爱,因此猪胰子不仅在当地热销,还远销周边省份。到雍正年间,王吴村生产猪胰子的作坊发展到五、六家。王吴猪胰子制作主要以民房宅院为主要生产场所,其生产工艺为纯手工制作。主要用料为猪的胰脏和其他几种名贵的中草药,配料也十分严格讲究。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与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初期猪胰子主要用于清洁、润肤和护肤,经过后人的精心研制和不断改进,猪胰子又具有软化皮肤,增加皮肤的弹性
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是一种富有民间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曾在太原市晋源区、小店区一带盛极一时,极具地方特色。早期的太原秧歌内容多为抒情歌曲,由一人或两人撂地表演。清中叶,太原秧歌正式搬上了舞台,剧目增加了故事情节,同时还划分出生、旦、净、丑等行当,服装、道具和表演艺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太原秧歌也曾向中路梆子学习了不少表演技艺,并且移植了很多演出剧目。剧目的增多和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使它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卖台口搞营业的半职业班社。太原秧歌属单曲体,即一剧一曲。曲牌分为大套曲(十字大调)和小曲曲两部分,大套曲演唱的是反映历史题材的剧目,如《游湖》、《庆顶珠》,《翠屏山》等;小曲曲演
狄仁杰的传说
狄仁杰传说是太原小店区狄村民众十分喜爱的口头传统,它以唐代杰出宰相狄仁杰刚正不阿、断案如神为母本,附会演绎出的故事群总称,主要流行于太原市小店区及其周边。近年来,由狄仁杰传说母本而改编的有关《狄公案》、《狄仁杰探案》等电视剧作品更拓宽了狄仁杰传说的流布范围。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太原市小店区狄村人,唐代武则天时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以断案闻名,在其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不少的民间传说,为后人所乐道。太原市小店区作为狄公故里流传着数量众多的传说、故事,主要有:《不怕鬼怪》、《勇救雷公》、《针灸治瘤》、《花七偶文》、《智救晋祠》、《自叹弗如》、《劝主戒色》、
石海的传说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晋商为了通行安全,保护自己财产免遭劫掠,雇佣品德高尚,武艺高强的保镖护行,石海就是典型代表。据现搜集到的资料记载,石海1856年出生在太原市小店区北格村,3岁即开始拜师习武,因其聪明好学,师傅所传授皆能举一反三,在与众多的师兄弟历次较艺中均名列前茅,尤其擅长轻功、气功、长拳等。石海16岁便随师押镖;25岁创办了自己的威远镖局,常年奔走于甘、陕、江、浙一带,虽然经历多次凶险,均能化险为夷;清宣统二年(1910),在去河北的一次押镖途中遇袭负重伤,后回北格村养伤一年有余,终因伤势过重于民国元年(1912)秋去世。石海虽然没有留下生平传记,但有关他的传说,久传不衰,至今老年人谈起
东蒲舞龙
东蒲舞龙是流行于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东蒲村及其周边地域内的民间文娱活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太原市小店地区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民众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而形成了在祭祀和民俗节庆时舞龙的习俗,传承至今。东蒲舞龙经过了四代人传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即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等动作和套路。单龙演出一共20人,其中12人舞龙,8人配演。基本套路形式分为:1、逆向跳龙行进,逆时针方向(向右跳转)2次立圆,执龙珠者不转身;2、跑斜园场,龙珠引龙体逆
太原民歌
太原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中的“唐风”和《乐府诗集》中的“并州歌”便是太原民歌最早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受到秧歌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太原民歌逐渐成型。明、清至民国期间,太原民歌吸收了从沿海及外地传来的“马头调”,并将一些曲目结合了本地语言、民俗,形成了太原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传承至今。太原民歌主要由情歌、民间小调、民间叫卖曲、劳动号子、说唱曲和新民歌组成。新民歌一般为建国前后由劳动群众编创,传统民歌大都源于地道的本土民间歌曲;说唱曲则吸收了周边地区的曲艺说唱形式而形成的民歌类型;劳动号子则是当地群众修田盖房时由领号人即兴演唱,其他人随声附和的民歌表现形式;马头调来源于全国
九大套
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向政府献出了高家班祖传“九大套”全部乐谱。原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将明代古乐九大套和138首唢呐及丝弦曲牌、经过三个多月的记忆整理,全部译成简谱传承下来,是太原民间吹打乐及古晋阳文化十分重要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