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特产
邯郸民俗文化
二祖文化庙会
成安县紧邻邯郸市,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成安县面积481.5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234个行政村,人口约40万。成安历史悠久,文明昌盛。因为,中国的禅宗先祖——二祖慧可-传道于此,又在这里圆寂与安放佛骨,所以,成安这片厚土与禅宗文化结下了深厚的因缘。在佛骨安葬地二祖村一带和相关活动地,形成的大规模的具备纪念意义和大型民俗活动并存的,盛大的文化庙会活动,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二祖文化庙会,二祖庙会就是为了纪念先哲二祖慧可而形成一种传统文化庙会。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宗教意义,经历一个再创造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一个与民间经济文化相融合,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庙会。它
大名滴溜酒传统酿造工艺
大名酿酒历史源渊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即盛传“五鹿城”(今大名县固城村一带)盛产美酒。及至唐、宋时期最为兴盛,作坊遍布大名境内,城市酒铺林立,最为有名当属金滩镇陈氏酿酒作坊和城北关玉泉作坊。1946年,大名解放,由三家作坊合并成立国营大名县酒厂,1994年改为河北大名滴溜酒厂,国家中二型企业,1997年改制成为河北大名府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关于滴溜酒的来历,相传唐朝万岁通天年间(公元689年),武则天启用狄仁杰为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府故城)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让百姓弃家进城,大修守城的作法,而是号令百姓返田耕作。原想进攻魏州的契丹军闻知狄仁杰在此,唯恐有诈,便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场
小磨香油传统制作技艺
大名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有着1799年的区域中心史,130余年的国都、陪都史。面粉、花生、小磨香油是大名县的三大特色产业,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小磨香油之乡”,“五鹿香”便是大名小磨香油的代表性品牌之一。大名小磨香油源产地为大名县沙疙瘩乡儒家寨村,始创于明永乐年间。创始人李某自山西迁民儒家寨村时,携带一盘石磨,以制作香油为业。因李氏小磨香油质地优良,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而远近闻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喜食李氏香油。明朝天启年间,刑部尚书李养正将小磨香油进贡给天启皇帝,天启帝品尝后赞不决口,首辅黄立极(大名县营镇黄庄村人)以家乡物产
民间手绘画
黄颖自幼跟随舅舅学习杨柳青年画,经过多年钻研,吸收了木版年画、壁画、工笔重彩、唐卡、扑灰年画的精髓,从而创立黄颖手绘年画。该年画工艺制作采用矿物质颜料,用祖传的秘方配置,使色彩明亮,增强色彩附着力,不易褪色。在画面构图上表现欢乐、诙谐、幽默、红火、勤劳质朴的民族情感。我国的年画大都是木版雕刻然后填色印刷而成,纯手绘年画较少。而黄颖的手绘年画跟国画、油画似的,是纯粹手绘而成,只不过黄颖年画用的是矿物质原料。在画面构图上,比传统年画线条更细腻,形象更鲜活、内容更丰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使年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民间手绘年画大部分构图讲究高度,在有限的画面上合理安排虚实、主次关系、画面呼应等对称统一
孩模烧制技艺
魏县孩模源于唐、宋瓦当。明代成为一独立技艺,经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线条粗犷,简洁明快,造型简练夸张,生动形象、质朴厚重、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技巧。孩模制作上分绘稿、雕刻、印模、烧制等工序,作品的形状有圆、椭圆和不规则形等,是一种微型浮雕,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花草等,是供儿童做泥土手工制作的一工具。魏县孩模技艺在邯郸地区具有代表性,对于研究邯郸地区烧陶历史具有独特的价值。孩模技艺工艺程序:一是雕刻。1.绘稿、用铅笔在白纸上绘制出人物、动物、花草等图案。2.拓稿,把画稿拓印在梨木板或半干的胶泥板上。3.雕刻:雕刻孩模是用自制的刻刀进行雕刻,雕刻时要注意线条的
广平水墨布画
水墨布画,即用水墨为颜料在特制的纯棉布上绘制的画,内容主要取材于戏剧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等,是民间传统工艺画的一种,在画风上继承了宋、元时期绘画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明代版画和年画的韵味,是我国民间原生态绘画艺苑的一枝奇葩。水墨布画艺术主要分布在以广平县南阳堡乡高庄村为中心的周围100多个村庄。随着作品、技艺、人才的交流,水墨布画艺术也流传到豫北安阳、濮阳,鲁西聊城,晋东长治,冀南邯郸及石家庄、保定、承德等地。水墨布画在广平县始传于明末清初,于清代康乾盛世时期最为鼎盛。该县南阳堡乡张桥村村民张照清幼年时到乡村集市上赶集,偶遇一位以卖画为生的流浪艺人——赵老先生,其所作之画就是水墨布
大名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
大名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创始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其创始人王湘云,原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幼家贫跟随本家老人王珍学习肉食加工技艺。后随道台到大名官府当厨师,见大名交通便利、商业繁荣、饮食业发达,于是在大名城内道前街开设了以香肠、熟肉制品为主的店铺,又因大名府距离济南府约五百华里,故取店名“五百居”。他制作的香肠味道鲜美,经久畅销,店铺生意非常兴隆,遂落籍大名。五百居香肠成为当时官府佐餐和宴席的上等佳肴,是家庭招待贵宾必不可少的美食,行销省、府、道、县衙中,“五百居”也就成了当时名贵香肠的代称。五百居香肠与山东莱芜香肠、济南香肠同出一宗,旧称为“南肠”(因其主要香料产自南洋一带,故称南肠
大名郭八火烧制作技艺
“郭八火烧”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业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韩道村人,曾在北京(原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1887)年回到大名,以经营火烧为业。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郭八火烧”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技艺,驰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郭八火烧”佐料齐全,制作精细。用料以白面十斤计算,配白油七两半,香油七两半,花椒、小茴香、食盐适量。郭八火烧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白面用开水烫三成,改用温水把面揉匀和成面块,然后将面块擀薄加料卷合,并打制成园厚饼型,放
土山诚会
土山诚会供奉的是仙天圣母碧霞元君。有碑文记载土山碧霞宫始建于明朝隆庆元年,重修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另据东土山人郭坛锁介绍土山碧霞宫建于秦二世继位第二年,这个说法有待考证。传说由西土山村姓单、翟、郭、冯、韩几家大户在康熙初年朝拜北顶奶奶庙(北顶位于沙河市境内)许下宏愿,年年向奶奶朝拜,岁岁贡彩。至乾隆二十一年献彩,途中遇祸,误伤人命,惹下官司,几家大户很是苦恼,便拜请北顶元君为神,在西土山立行宫,岁岁奉祀,每逢贡彩必朝北顶。在经过元君同意后,元君亲点福地,约好金钗落地即为神坞。去请元君回来时,恰逢大雾,伴请元君的乡亲迷失方向,误行至东土山村东,在原有已经坍塌的圣母庙前,金钗换手落地,问明神意,会
临漳西狄邱落子
西狄邱村位于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五公里处,隶属于临漳县狄邱乡。据传说,该村因有唐代宰相狄仁杰的坟丘而得名,具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西狄邱沙东落子起源可以上溯到清乾隆二十年。当时,由民间艺人吕双宝,根据当地人称做“野腔”的一种民间曲调加工整理而成,发展为落子腔剧种。沙东落子的主要唱腔板式有二板、流水板、散板、娃子、腹腔、念板、赞子等。该剧主要演出剧目有“老八本”,即《大隔帘》、《二隔帘》、《跑沙滩》、《王定宝借当》、《清官断》、《卖妙郎》、《玉堂春连本》、《洗衣计》、《合同计》、《忠烈图二本》、《丢印合印》等。由于落子腔唱腔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民国时期,西狄邱落子艺术代表性艺人有吕
临漳李家庄高跷皇杠
李家庄属邯郸市临漳县临漳镇,位于临漳县城东区。人口2345人,因盛行皇杠而闻名县内外。李家村的皇杠起源于明朝末期崇祯年间,源于民间的求雨和祭祀龙王仪式。经过历年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高跷、皇杠、帏子、威风锣鼓、探马、三眼枪、坐地炮等形式的民间花会艺术综合体。其中皇杠两付,由一根五米长的木杠为一中心杠,中间上设一平台,平台上安放菩萨、寿星、仙鹤等供奉偶像,由二人分别各抬一付,在街头行进间表演,祈求新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你皇杠。平台周围还装饰有诸如彩绸,谷穗、仙桃等饰物,十分鲜艳夺目。加上木杠用有弹性的榆木制成,抬起来上下颤动,再配以抬杠人优美的动作,表演起来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
大名佛汉拳
佛汉拳在河北大名流传最广,集中分布在大名县的大街乡、龙王庙镇、大名镇、孙甘店乡、北峰乡、西付集乡、金滩镇、旧治乡、红庙乡、万堤镇、西未庄乡等乡镇,遍及全县各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习练者近10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在回族中也有流传。佛汉拳由少林祖师达摩始创于梁朝大通年间(公元527—529年),后经少林历代掌门,高人精心研造逐步形成,是少林历代高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少林拳的精华,一向秘不外传。清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原清道光锦衣卫士武功教头,时封鲁邑都尉,委任征太平军先锋之职的贾云路,因故隐少林,拜时人称之为少林寺方丈的修文法师(俗家姓徐)为师,研习佛汉拳。贾公三年艺成,奉师命辞刹,传扬佛
长洪拳
成安县处冀南平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老的漳河滋润着广阔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两岸一代代勤劳的人们,武术文化浓郁。长洪拳是当地流行的一项非常独特的传统武术项目,它的具体起源已无法考查,据说始祖二郎神曾是此拳创始者,并将此拳相传,但此拳并非二郎拳,却有与二郎拳相似之处。清朝年间,由一位高人传于吴家疃侯老明,而后侯老明将长洪拳武学传于漳河店王氏家庭的直亲王老会(称二先生),流传王氏家庭至今约180年,传世七代贡奉敬养二郎神为祖,它的第六代传人王绍廷将长洪拳完整无损的保留了下来。长洪拳以拳术为主,是中国拳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区别于洪拳,但又具备洪拳的某些特点,共分24式,除徒手拳外它还使用
鸡泽冀南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梨铧片伴奏而得名(现用月牙铜板伴奏),属于曲艺,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山东、河北省南部。冀南梨花大鼓主要流布于河北南部的邯郸鸡泽县、邢台威县等地。梨花大鼓植根于民间,故多诉露民间疾苦和农家故事。它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中长篇书较多),有慢板(哭调)、紧板、匀板,句式有十字韵、七字韵等。主要伴奏乐器:三弦、铜板、京鼓。服装:女穿旗袍,男穿长袍。主要传统书目有:《海公案》、《响马传》、《杨金花夺印》、《刘大哥劝老婆》、《丝绒记》等。梨花大鼓一人
磁县剪纸
磁县剪纸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流传区域广,群众基础雄厚,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其独具地方特色,而成为中国北方剪纸杰出典型代表之一。磁县剪纸分单色剪纸和染色剪纸两大类。单色剪纸在全县各村都有能手、巧手。其中有己故的张树梅,她的戏曲人物剪纸最为代表。作品多次参加省、市、民间美术展览。1984年中国美术馆收藏她400幅剪纸作品,其中《空城计》在中国美术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发表。张树梅的生涯都是在剪纸艺术中渡过的,其剪纸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殷付云在继承她的技艺基础上,大胆创新,作品构图意新,刀法大气,作品多为家庭装饰。目前她和丈夫张树芳专门从事剪纸的研究和创作,并创办起磁县第一家剪纸加工企业“云芳剪纸制作中心
伯延民间建筑艺术
伯延镇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城南10公里处,南依鼓山,北临南洺河,交通便利。自古居民经商外埠、广置房产,在本村发展商业,使村里店铺林立,街道上商贾成行,村中十分繁华。伯延特色民居主要分布于伯延村的五道街,南文章、龙泉、罗峪、庄晏,以及北安庄乡的同会,南北安庄等村落。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宅有伯延徐家大院、房家大院、徐家二兄弟院和南文章王顺庄园等。徐家大院位于伯延村中心偏西(俗称九门相照),整体建筑形式属北方四合院式的群体套院建筑,晚清风格。在民国年间属上等水平。徐宅平面呈长方形,座北向南,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厢房建筑对称排列。四座四合院以南北顺序排列,采取门户贯通,形成九门相照格局。据说这种格局是依照
大名“南宫碑体”书法艺术
南宫碑书体书法为清代书法家张裕钊所创,因其书写的《重修南宫县学记碑》为代表作品,故此书体称之谓南宫碑。此书字体结构外方内圆,用笔以藏锋为主,字体挺拔劲健。南宫碑书法于1920年由张裕钊弟子-——盐商王洪钧传入大名并定居于此,之后在大名广收门徒,随之将南宫碑书法艺术传遍冀南大地。南宫碑字体(亦可简称“张体”)结构特点是:外方内圆,挺拔健劲,每字横画竖画相接,和围转处,方中带圆,颇有风神,圆中见方,内藏筋骨。点画转折皆绝痕迹,撇、捺、啄、趯,尤忌露锋。每笔起止皆呈圆形,潇洒自如,柔中有刚,方圆适度,苍劲有力。每一个字都显得既充实,而又有余韵。张裕钊书法融古代书体之长,吸取了篆隶笔法,并集魏碑之大成
馆陶木偶戏
馆陶县位于邯郸东部,与山东接壤。木偶剧,历史悠久,据传汉朝时就已出现。在上世纪中期曾活跃于冀南鲁西北一带,形式独特,唱腔脍炙人口,颇受群众喜欢。木偶剧又称傀儡戏,为戏剧性的表演,现存的木偶剧形式有三种,即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和提线木偶。馆陶县滩上村的木偶剧系杖头木偶,老艺人称之为肘大偶(方言音hou)。馆陶县滩上木偶剧的表演者用三根木杆操作木偶,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后仰俯;侧杆两根,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木偶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作,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情态。馆陶县滩上木偶剧,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多用戏曲曲调演出,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表演。人们称赞
鸡泽弦子腔戏
弦子腔戏又称瞪脖筋戏,约产生于清嘉庆年间,是丝弦剧种的前身,为鸡泽县独有的地方剧种。早期活跃在山西太原、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一带,现流传保存于鸡泽县韩固营村。弦子腔戏是大戏,属于梆子腔戏。腔戏比丝弦唱腔较为复杂。曲腔高亢明亮,旋律流畅,特别是句后的拖腔上跳下滑,前真后假、前后呼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慢板、快板、散板、流水板、二板、头板﹑反调(哇哇调)、哚口叙、二宫调等。早期文武场主要用板胡、琵琶、板、皮鼓、锣、鼓、镲﹑手锣等伴奏,而后又增添了二胡、笛子等。角色行当齐全,有老生、小生、红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花脸等行当。主要的传统剧目有《骂殿》、《反云南》、《昆山》、《征西
临漳郭小屯坠子
郭小屯村隶属于河北省临漳县称勾镇,位于临漳县城东南12公里处。郭小屯村的坠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796年)左右,坠子就已在该村流行。郭小屯村因盛行坠子戏、坠子曲艺而闻名遐迩,方圆百里一提起郭小屯来,没有几个不知道的,都说那是个“坠子窝儿”,戏称郭小屯村里的人“上坟哭的都是坠子调”。坠子的前身叫“英歌柳”,是老艺人柳茂林爷爷的爷爷柳丁奎(1749年生),从安徽一带学来的一种民间小调,后几经传唱、改造,逐步形成了坠子这种曲种。1948年,经柳茂林、邓丰林、王计生、陈秀生等几个老艺人的努力,把坠子由过去的打地摊说唱搬上了舞台,称为化装坠子,使这种曲艺形式发展为舞台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