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翼城县特产
翼城县民俗文化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翼城花鼓源远流长,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哄哄。”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翼城县志》“国戚卷”载:“明万历年间李太后回翼城省亲赏花鼓银子三千两。”可见冀城花鼓在明万历以前就已存在。由清代至今,翼城花鼓已成为百姓庆丰收、祭祖先的例行表演形式,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翼城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表演形式以行进表演和广场表演为主,也有舞台表演。其乐器比较简单,有花鼓、大苏锣(也
翼城老虎上山
翼城老虎上山是在传统民间杂耍“虎舞”(俗称耍老虎)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传统体育项目。翼城县南梁镇下涧峡村表演的老虎上山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朝和民国时期。据老艺人回忆,该村在清代曾有“老虎会”组织,会员50—80人,年年元宵节期间在本村和南梁镇进行表演,还常参加县城社火表演,也应邀到外地演出。老虎上山表演时,需要在高15米的木杆上搭建两块门板,再固定两把圈椅,作为“假山”;两边各挂两条大绳,从顶端斜拖地面,作为云梯。开场后,先有一段平地表演,即樵夫打柴归来,途中遇到两只大老虎和两只小虎,仓皇逃命,老虎穷追不舍,幸遇一壮士(即舞虎人,戏剧中壮士装扮)搭救,方才逃一活命。接着壮士与四虎在平地“小山”上搏
翼城西闫民歌
西闫民歌流行于山西省翼城县西闫镇,是一种诙谐风趣、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受群众喜爱的山区小调。据传,在西闫镇十河村一带,很早就流行唱酒曲。起先是讨媳妇闹洞房时,在洞房里唱的一种小调。闹洞房者让新媳妇喝酒,新媳妇不能喝酒,就得唱一支小曲。这样你也让唱,他也让唱,新媳妇不喝酒,就得一支一支地唱下去。所以许多新娘在没结婚之前就你传我,我传你,学了不少小曲,以备新婚之夜闹洞房时唱。由于这些小曲风趣好学,慢慢地也传到男人的酒场上,不能喝酒或输了的,干脆唱支小曲来代替,此后人们便把这些小曲称为酒曲。由于酒曲曲调越唱越多,歌词越唱越精,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曲牌和唱词,与民谣一样,在民间广为流传起来。20世纪40
翼城浑身板
翼城浑身板亦叫“花板子”,因表演者手持三片系在一起的檀板而得名。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者有节奏地用檀板击打手、肩、膝、大腿、脚背、脚心等,是一种优美的民间舞蹈,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乡村健美操”。浑身板主要流行于翼城县王庄乡王虎村和南梁镇郭家坡村的郭姓家族中,是在庙会、祭祀、赛社等活动中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明人姚旅所著的《露书》中曾写到,在山西南部见到过多种民间舞蹈,其中就有一种手持檀板,边拍边舞,“如飞花着身”的“花板舞”。可见,这种民间舞蹈形式,早在五百年前的明代就已在当地广为流传。浑身板参舞人数20~28人,分为4至5组,每组一人打板,一人打鼓,一人敲木鱼,一人击斗锣,一人持伞。打板者头
翼城孝义旱船
孝义旱船是翼城县王庄乡孝义村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历史悠久,表演套路多,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据传,孝义村是翼城县跑旱船的发源地。老人们回忆,孝义旱船约形成于清初,光绪年间已负盛名,距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村张家、郭家、马家均有传人。著名的老艺人有张万春、马效温等,均生于1858年前后,至今已传八代。孝义旱船常以多只彩船参加表演,表演者均以《白蛇传》、《打渔杀家》等戏曲中的人物进行化妆。旧时,驾船人为男扮女装,戴墨镜,尤其在船面上特意装两只假腿和一双小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接由俊俏的小姑娘和小媳妇来驾。一只船配一船夫,船夫扮演者头戴黑色或黄色圆圈帽,前面上翻,写有“壽”字,嘴带白色长胡
翼城堡子河蚌舞
河蚌舞亦称“逗河蚌”,是翼城县西闫镇堡子村一种群众性传统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经常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河蚌舞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演员装扮成河蚌精和逗蚌人,逗蚌人把一块卷叠起来的花格布斜扎在身上,手牵一根红绳,红绳另一端拉一个河蚌精,两个人拉着红绳跑圆场。接着,逗蚌人放下绳子,把花布解下抖开(花布表示鱼网)在场子里追捕河蚌精,河蚌精做着各种躲闪的动作,最后逗蚌人捕住河蚌精,二人分别抓住红绳的两头摆造型亮相。表演时的乐器为锣、鼓、花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蚌舞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河蚌精由一只变为四只或八只,逗蚌人由一人
翼城滦池古会
翼城县南梁村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要举行滦池古会,为纪念滦水之主乔泽神而设,会期五至十天。民国十八年(1929)《翼城县志·礼俗》载:“三月初八南梁滦池祀乔泽神,旧志载,俗传为栾共子忌辰,未知孰是。”栾共子即义臣栾成,曲沃武公伐翼过程中被俘,宁死不屈而被杀。晋小子侯嘉其忠义,为之举行葬礼,在掘墓时得一汪清泉,遂冠名滦水。后宋徽宗敕封栾将军为乔泽神,并于滦池旁建庙、修池,每年三月初八日(栾成忌辰)行幡赛会,相沿成俗。滦池古会也称祭水节,届时,各村将手工制作的彩幡运至滦池旁,以殡葬的形式祭祀乔泽神,每年一小祭,十二年一大祭,由十二村轮赛。其中南梁、涧峡、故城、清流四村地处滦水上游,有优先用水权,故而命其
李娘娘的传说
孝定李太后是明穆宗朱载垕之贵妃,明神宗朱翊钧之生母,《明史》中记载她出生于北京漷县,但山西翼城县民众却认为孝定李太后生于翼城兴贤坊(今西关宣庄),后徙漷县(今北京通县)。当地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李娘娘的传说、故事与婚嫁习俗,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李娘娘信仰。李娘娘传说乡土味浓厚,故事内容通俗、风趣、易懂、易记、易讲,广泛流传于翼城县境,且辐射至曲沃、绛县、侯马、新绛、襄汾、浮山、沁水等地。《翼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丛书中曾登载了大量有关李娘娘传说和相关故事,主要内容有《秃疮女变天仙的传说》、《穆宗皇上封皇妃的传说》、《史巡按认亲的传说》等。除此之外,翼城县还流传有特殊的婚嫁服饰习俗,《翼城县志》记载
火叉
耍“火叉”是流行于翼城县晓史村的一项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具体形成年代无考。据艺人们口传,清末山东一曹姓人落户晓史村,靠给人打短工为生。此人精通武术,将耍火叉融入当地“符册十社三月十二搬神庙会”,之后每逢村里闹元宵和各种庆典表演,耍火叉都以固定节目参与,还多次应邀去邻县曲沃、浮山等地演出。耍火叉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人数不限,15至20人最佳,其道具是一根似“山”形的铁叉,上面带有三个铁环,安装在长约1.2米的木棍上,可行进表演,也可圆场表演,表演技艺有盘旋、有挽花、有掷空、有穿跨等。盘旋又分大盘小盘,小盘是双手双臂以挫动使火叉左右来回旋转,大盘是两臂敞开靠臂力使火叉来回盘旋,又称为“火龙盘旋”。挽
翼城目连戏
目连戏是以佛教故事“目莲僧救母”为题材,保存于各地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被誉为“戏祖”。翼城目连戏俗称耍目连鬼戏,流传于翼城县隆化镇南捍村。据当地艺人口述,明末,翼城南捍村苏姓富商从南京经商,将此剧带回该村,很快传入两坂、西闫、沟西、东石桥、故成等村。清中叶,目连戏颇为盛行,南捍村附近的6个村庄在搬神古庙会(六年一次)上连唱三至七天。清末民初,村里组建了南捍民众剧团,以演此剧走村串巷巡回演出,范围扩展到浮山、沁水、阳城、绛县、闻喜、曲沃、侯马等地。翼城目连戏唱腔大多为高腔,兼有部分平调,高腔以十字句为主,平调以七字句为主,都是上下句结构,演出特点是“不被管弦,锣鼓助节,一人启齿,众人帮腔”。曲
王庄转身鼓
王庄转身鼓由四人转着圈打,配器有梆子、呆锣、小钹等,古时用于祭祀和社火活动,后来经加工,既可在广场表演,也可在舞台表演,成为重大节日和各种庆典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翼城当地有“弃里大锣鼓、官庄跷、王庄转身鼓扭折腰”的说法。据老艺人回忆,转身鼓300年前已在王庄村流传开来,是王氏先人在陕甘宁做生意时带回来的,后来经过不断改善、加工,现已成为王庄村参加社会表演的主要节目,曾多次在庙会中表演,均受好评。王庄转身鼓表演时,场上放四面大鼓,由四人转着打,配器有两个梆子,两个呆锣,四个小钹。其鼓点有六七种,不同于一般的鼓点。表演时不仅壮观,而且很有韵味,可谓鼓舞之精华。服装以古代武士和现代锣鼓装束为主。王庄
凤头鞋制作技艺
凤头鞋,鞋头以凤纹为饰,故名,亦称“凤翘”。相传,明万历皇帝的生母,祖籍系山西翼城,在世期间,经常怀念家祖,多次回乡省亲。万历皇帝为生母思乡情绪所感动,钦赐翼城姑娘在出嫁时可与宫内公主享受同等待遇:坐凤轿、戴凤冠、穿凤头鞋。从此四百余年来,翼城妇女因享此特权而倍感骄傲,穿凤头鞋已成为历代妇女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此俗为孝定李太后特赐家乡女子的出嫁礼仪,它处女子不得享此殊荣。凤头鞋做工精细,用料考究,色彩艳丽。制作一双凤头鞋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大小小经过60多道工序,且第一步打衬子必须选在夏天完成。鞋面凤凰用五彩贡缎、七彩锦丝刺绣、堆绣而成,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给人以展翅腾飞的感觉。鞋底凤凰
翼城秧歌
翼城秧歌也称干板秧歌,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社火小调,后经历地摊子表演唱,又移植了梆子戏中的一些袍带戏,逐渐成型。清末民初,翼城秧歌戏较为盛兴,当时全县30多个村庄有秧歌戏班,大部分戏班在50人以上,较出名的秧歌戏班分布于故城、冶中、岳庄、冷泉、南常岭(斜口庙)段庄、木坪、孝义、杨石家、霍家涧等村。翼城秧歌属于“三小戏”,配乐只用打击乐(鼓板、马锣、小锣、梆子等)和唢呐,无弦乐。唱腔近似于民歌,词律上以七字、十字句居多。曲调分两类,一类是平板、流水、高腔等四句体结构板式,属一板一眼或有板无眼,主要表达欢快、高昂、柔美、热情等情感;另一类是哭板、慢板、介板等板式,为一板三眼或自由节拍,用来表达悲愤、苦
翼城琴书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2010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