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民俗文化
繁峙秧歌戏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繁峙秧歌戏的剧目有86个,经常上演的七十多个,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
峨口挠阁
峨口挠阁峨口镇,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县东南部。峨口挠阁就是以峨口为中心,流传在代县雁门关内外的一种特殊的“百戏杂艺”。它的表演内容古老而传统、表演形式特殊而别致、表演道具原始而浑朴。挠阁由乐队与表演队两部分组成。乐队的乐器有鼓、唢呐、笙等八种;表演队伍一般由60架(组)左右挠阁组成,每架(组)2人,分大人小孩各一人,特殊架(组)3人。小演员选五六岁的漂亮小孩,妆扮成各种各样的古装戏剧人物,站立在特制的铁架子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好,由体魄健壮、音乐感强的成年男子将小演员挠在肩上。当原始奔放的乐曲响起,下面的壮汉迈开粗犷沉稳的舞步,上面的小演员翩翩起舞。在亢奋热闹的音乐声中,小孩与壮汉舞
渔翁斗海蚌
渔翁逗海蚌是一种化装表演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也称“逗河蚌”、“海蚌舞”,主要流传于繁峙、代县、静乐、五台、忻县、翼城、浑源、长治、交城、太原等地,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渔翁斗海蚌”系民间娱乐的一种表演形式,源于宋代,成形于明,由民间舞蹈发展而成,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巷尾跑摊子表演的广场艺术,到现在仍未脱离广场表演,逢时过节,繁峙境内大部分村庄均有此表演,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繁峙“渔翁斗海蚌”是根据流传在民间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成语故事编创而成,分“海蚌赛壳”、“水中斗智”、“岸边”、“嬉戏”、“跑大圈”、“夹攻下场”六段情节。人物有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拿钓竿。海蚌由女角扮妆,背上绑两扇贝壳,
踢鼓子秧歌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淡,于是拒不受诏。由此朝廷内部和地方政府便对阮氏兄弟心存余悸,恐其日后东山再起,决定将阮家抓拿并满门抄斩,以除后患。阮氏兄弟闻讯后决定全家出走,但是如何能躲开朝廷的耳目,逃出官府的追杀,便成了首要的问题。面对一家老小阮氏兄弟寝食不安、坐卧不宁,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阮小七想出这
原平凤秧歌
凤秧歌是流传于原平北贾村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道具、舞蹈形式、演唱风格,在全国独树一帜。原平市位于山西北中部,北贾村位于原平城北十公里处。凤秧歌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见于清光绪六年。从最早可考的民间艺人李正环开始,至今已传到第六代。凤秧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具特色的道具竹圈甩帽上。由于受该道具的影响,其舞步也呈现出慢悠悠、晃悠悠的特色。演唱风格不同于山西其它地方的小戏、民歌,它运用了大量虚词,曲调昂扬、悠长,较为自由。凤秧歌还具有深厚的民俗价值,因其活动时,在过去常伴有“上院”、“踩街”、“撵瘟神”等民俗活动,对研究原平乃至晋北的文化传统有重要意义。它的历史价值,从史书记载,到民间传
定襄大马社火
大马社火也称盔甲社火,是流行于忻州市定襄县宏道镇及原平同川一带,集舞蹈、戏剧、武术、杂技、民乐和古代军事布阵等为一体的民俗节庆祭祀活动,属广场哑剧表演。据县志记载,大马社火始于明代。当时晋北一带常受北方少数民族侵扰,民众为了自卫和抗敌,常习武操练、排兵布阵,后来又将武术与社火相结合,遂形成当地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大马社火。定襄大马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一个故事即为一码社火。表演时一般探马在前,后面依次跟着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表演剧目多为《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演义》、《水浒传》等,演员一般着戏剧服装,按照剧中人物性格化装、绘脸谱、操持各种兵
保德九曲黄河阵灯会
保德九曲黄河阵灯会是传统“阵法”与民间花会结合的民俗活动,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以灯代兵,布阵游戏。九曲阵通常摆在一块平整宽敞的场地上,用三百六十五根杆子,按等距离的方位横竖各置十九根,循着一定的规律联结成一条纵横曲折的通道。全阵分为9区,每区有一处360度曲折。每根杆上悬挂一盏彩灯,然后用细竹竿按一定的路线连接起来。全程1公里左右,曲折反复,但通畅无阻,决不混绕,一般要转30分钟左右方能出来。阵图中心杆比较粗大,无论从哪个方向数它都是第十根。中央桩顶端插黄旗,旗下安放八卦图,图下是斗,四面上书“九曲黄河”,并设置神位于其下,供游客和善信烧香礼佛,阵门标着“进口”、“出口”,以指引游转的路
河曲二人台
河曲二人台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融民歌、说唱、舞蹈、戏曲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民间小戏。河曲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之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因处黄河之畔,大小渡口遍布境内,向有晋西北“水旱码头”之誉,成为周边地区的贸易中心。而河曲境内自古民歌盛行,有“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父老尽歌讴”之风俗。民众把唱山曲当作自己的生活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曲曲本是古人留,留给穷人解忧愁。几天不把山曲唱,少年英雄白了头”。他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唱、乡间群聚闲聊时唱、赶车行路时唱、谈情说爱时唱,高兴时唱、忧愁时唱,甚至发火、骂人、打嘴仗时也唱“想甚唱甚,见甚唱甚”,可
晋北道情
晋北道情是山西民间小戏的一种,流传于神池、右玉等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西东部、河北西北部地区。道情,原系宗教艺术,脱胎于唐代的道观经韵。最初以说唱道教故事或相关题材为主要内容,是道家用以宣传其宗教思想的艺术形式。到了北宋,随着说唱艺术的兴起,逐渐活跃在群众之中,并诞生了“道情”这个名称。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特别是清代梆子戏的兴起,部分道情开始吸收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由说唱转化为戏曲,以曲牌体形式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到清末民初,道情戏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晋北道情的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
挠羊赛
挠羊赛是山西省忻州市一带盛行的以活羊做为奖品的摔跤比赛。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忻州(当时称忻定县)获得“摔跤之乡”的美称。据《旧五代史》记载,忻州远在唐朝就已有群众性的“角抵”活动。考古学家、文博研究员李有成先生考证,“挠羊赛”起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由忻州传统的“角抵”演变而来。当时忻州的民俗风情是“安家先安神,建宅先建庙”,出现了村村有寺庙、巷巷有神堂的现象。每座寺庙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盛大庙会,“酬神演戏,角抵斗胜,蔚然成风。”角抵斗胜者连续摔倒六个人之后,奖给祭祀“神灵”的活羊一只,获胜者将羊高高举起,绕场一周,向“神灵”表示敬意,向观众致以谢意。这一竞技活动民间就
代州黄酒制作技艺
代县特产黍米黄酒,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宋金时期已闻名京城。明清两朝,以代县阳明堡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就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酒技艺,有民谣称“南绍(绍兴)北代(代州),黄酒不赖。”代县黄酒是以黍米、高粱、绿豆、酒豆、红枣、枸杞等为原料,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通过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一般酒精含量为11%VOL以上,属于低度酿造,其酒色金黄透明呈琥珀色。酿制工艺流程大致为:黍米→浸泡→蒸煮→冷却→加曲→前发酵→开耙→后发酵→压榨→灭菌→贮存→勾兑→过滤→灌装生产器具主要有碾米机、蒸煮锅、搅铲、发酵缸、吊架、吊包、浆缸,陈化罐、勾兑罐、品酒勺等;相关设施主要为发酵房,制曲房、陈化房、滤浆房、勾兑间等;
原平炕围画
炕围画俗称墙围画,为古代宫庭与庙堂建筑壁画的一种外延,是农村住宅里极具装饰性的壁画形式。北宋时期,原平炕围画即在一些官宦人家的居室流行,到明末已逐渐普及到广大乡村。原平炕围画一般由花边、画空子、锅台画、灶画四部分组成。炕围画的内容,早期大多从封建家庭教育的目的出发,宣传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后来逐渐增加了现实题材的内容,以人物画为主,同时配以花卉、山水、动物等予以衬托。整体上采用象征隐喻手法,多取福瑞喜庆、如意吉祥纹样,反映驱邪纳祥、喜庆欢愉、道德教化等愿望。原平炕围画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在有限的空间里绘出精细、艳丽的图案,工写兼具,风格多样,表达了丰富的内涵,具有很高的
静乐剪纸
静乐剪纸是山西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主要分为墙花和窗花两大类别。剪纸内容丰富,有民间传说“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生活写照“姥爷送外甥”、“抿豆面”、“四姐挑菜”等;还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多种题材。静乐民间剪纸风格粗犷、独具特色,洋溢着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显示着黄河文化的古老文明,既有别于江南剪纸之纤秀,又包含着土、粗、野的原始风味。静乐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民间宣传教育工具,以及美化家庭的装饰品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千百年来,随着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和发挥,静乐剪纸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在不断改变,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麻纸制作技艺
麻纸制作是山西忻州、原平地区的传统产业,其制作技艺至今仍在忻州市定襄县蒋村和原平市崞阳镇保留延续。据传,蒋村和崞阳从明代始即有麻纸制作作坊,这些作坊的匠人每年二月都要祭拜蔡神(蔡伦),并将此古老的造纸方法传承至今。麻纸制作用料讲究,工艺流程复杂,有铡货、折货、泡货、整货、剁麻、燥麻、蒸麻、碾麻、搅汗、抄纸、晒纸、整纸等12道工序。所制麻纸色泽洁白光亮,质地均匀细密,纤维细而长,拉力强而柔,吸墨性能好,保存时间长,不受虫蛀风蚀,不变颜色。用它记帐写字,不走墨,耐搓揉;用它打顶棚,筋骨坚韧,拉扯不断。崞阳、蒋村麻纸质高价廉、耐用实用,誉满省内外,曾畅销晋、冀、蒙等地。近年来,由于价格低廉的替代品大
代县雁门民居营造技艺
雁门民居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及其周边一带,这一地区是历史上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与交流的重要地区,传统木结构建筑极富地方特色,如代县边靖楼、雁门关关楼、代州文庙、应县木塔等许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其典型代表。雁门杨氏木匠家族是雁门民居营造技艺的主要传承者,其祖先是北宋杨家将镇守三关时的随军木匠,专门制作兵器、寨堡、城门、关楼、武庙、钟鼓楼等,传统木作营造技艺代代相传,现如今,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主要从事民居、村镇戏台、祠堂和寺观等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与修复。目前,他们所掌握的建筑技艺主要包括全国仅有的扇股麻花挑角技术及工艺、传统多层建筑的梁架结构起重运料安装技术及工艺、传
忻州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二鬼(傀儡道具)进行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演员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艺人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二鬼”摔跤的外在表现形式。二鬼摔跤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自诞生以来,就活跃于节日、庆典、祈雨等民间习俗活动中。到清末民初时,该表演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由于该表演对艺人的体力要求高,大部分表演者为男性,女性很少参与。表演时,有打击乐作伴奏;表演场地以广场或舞台为主;两个人物,一个表演者,对峙、撕扯、扭打、翻滚;动作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活灵活现地体现出二鬼打斗的热闹场面,让人忍俊不禁。二鬼摔跤要求表演者具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巧和极强的自控能力,
偏关九曲黄河阵
九曲黄河阵也称灯游会、转九曲等,是流行于晋西北、陕北黄河沿岸地区一项古老的民俗游艺活动。偏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号称“三关”之首,古代这里战事频频,解甲后定居在偏关的军人,为了超度亡灵,祈祷平安,以军事战略为布局,摆成九曲黄河阵,阵地木杆上每一盏油灯表示还活在阳世的战士,它就象明灯般照亮身边的世人,此项活动从明末到现在一直未断。偏关九曲黄河阵融古代哲学、军事、艺术、文化于一体,摹拟古代排兵布阵格局,威武雄壮。每当古会期间,村民自制灯杆、油灯,由传承人指挥布置呈正方形的“九曲黄河阵”图,阵内按金、木、水、火、土、太阴、太阳、罗侯、计都布成九曲,整个阵容星罗棋布,壁垒森严。游阵以善男信女为主,届
代县上阳花社火
代县上阳花社火是一种集戏剧、舞蹈、音乐、武术、杂技、队列于一体的节庆祭祀活动,主要流传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五台、原平、繁峙、定襄等地。上阳花村位于代县城东南,据传周平王初年,军队曾进驻村社,扩修建堡,后村民模仿军队操练、对垒、排兵、布阵方式,逐步演变为岁时节令活动。上阳花社火每年春节、元宵期间在场院进行,属武社火,以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称一转社火)。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兵器)。表演时,一般是探马在前,后面跟着社火会旗、火铳队(炮队)、旗队、社火队,最后是锣鼓队。表演过程分为整装、列队、祭旗、出征、行军、传丁、练兵、探马、布阵、对垒、决
晋北鼓吹(定襄八音)
晋北鼓吹在定襄县俗称“八音会”,表演团体以“八音会班”为主,班社中一般有班主1人,响工(或称吹鼓手)10人左右,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锣、钗、鼓、板、梆子,主要演奏-音乐,如《八大套》、《大得胜》等。《大得胜》是流行于晋北定襄、五台、崞县、忻州等地区的一部大型民间吹打乐组曲,此组曲由《将军令》、《耍孩子》、《出鼓子》、《过街词》等11首曲牌联缀而成,演奏时,可根据情况之不同,取舍其中某些曲牌,使其形成大、中、小三种类型,亦可抽取其中某些曲牌,如《过街》、《耍孩子》、《跑场》等用作高跷、跑高、旱船、花车等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表现了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八大套》指八个大型整套器乐合奏曲,共包括各
宁武天池净身节习俗
“宁武净身节”又名“泼水节”,活动范围限于忻州市宁武县马营海周边乡村,它是一种由民间传说而引发的送瘟神、消灾难、祈福报、求平安的民俗文化活动。相传,隋朝马营村驻有一个马监,平时欺男霸女,鱼肉乡民。某年年初一,恶霸醉死在马鞍桥上,兵士遂将马鞍做成棺材,舁棺渡河,不幸全体遇难。乡民奔走相告,清扫街道,女性互相泼水,以洗刷耻辱,驱污净身。此风俗延续至今,逐渐形成今日以泼水净身、祈福禳灾为宗旨的盛大节日活动。天池净身节每年举行两次。第一次从正月初一到初十,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发旺火、响鞭炮、清扫垃圾,消除晦气。初十上午,会首们礼佛敬神后即开始“送瘟神”。送瘟神时前面有鼓班响打着带路,由一个人端着马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