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吕梁市特产
吕梁市民俗文化
汾州民间传说
古汾州民间文学,系指分布在汾阳市境内,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划入文水县境内的若干村落中,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散文体的传说、故事、笑话;韵文体的汾阳文场秧歌(包括过街板)、莲花落、顺口溜、三弦书、小曲、小调、叙事诗等。汾阳市境西高东低,依次为山区、丘陵区、平川区、河灌区。由于地形特点分明,这些地域内的气候物产、民风民俗也有很大差异,如山区、丘陵区的民风较为淳朴,而河灌区由于历史上经常发生争水、泄洪等争斗,因此民风比较强悍,与之相应的民间文学从内容上就能得到充分反映,同时古汾州民间文学也反映了市境东、南、西、北各个区域鲜明的特点。古汾州民间文学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如人物传说有《
文水桥头大鼓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面十分罕见的巨鼓,因源于桥头村,当地人称“桥头大鼓”。桥头大鼓主奏乐器是一面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的巨鼓,当地人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协奏乐器为铙、钹。演奏时,由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形成多队形变化的演奏阵式。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祀祈雨活动,距今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姑活动紧密相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清末,祈雨祭祀仪式和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动空前隆重,桥头大鼓作为18家迎祀队伍之首,每次都大出风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桥头大鼓以其古朴的艺术
福胜锣鼓
福胜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闫家社一带的民间打击乐,起源无考。远古时期,闫家社属“小约村”,地广人稀,兽害不止。村民采取敲打响器的方式驱吓野兽,形成了一种原始的打击乐。唐开元七年(719),小约村最繁华的地带建起了一座福胜寺。优美的佛乐与当地民乐相互交流,一种具有明显宗教色彩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打击乐诞生了,因主创人员乃福胜寺的飞云长老和普法大师,故称“福胜锣鼓”。清末,伴随着迎祀麻衣仙姑的民俗活动,福胜锣鼓达到登盛时期。福胜锣鼓分为四部分,依次为狗咬狗、刹朝令、将军令、步星斗。狗咬狗,又名“狗厮咬”,像“口技”一样模拟人喊狗吠的声音,惟妙惟肖。刹朝令是朝神拜佛的意思,节奏铿锵,庄重又不失热烈。将
张四姐的故事
“四姐闹温阳”在孝义境内广为流传,故事讲述天帝的四女儿为追求爱情与封建礼教相抗衡的传奇经历,歌颂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鞭笞丑恶势力,赞扬人世间的真、善、美。故事中有众多的现存实物,甚至村名、地名都是真实存在,如崔家庄、东庄沿村、西泉村、温泉村以及大铁钟、八角琉璃井、铜帮铁底河等。千百年来,四姐闹温阳这一古老的传说经孝义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并不断充实、完善,已形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群。“四姐闹温阳”形成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大约发生在金元时期。当时,异族入侵,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家怀念北宋王朝,期盼上天有眼,派一位能伸张正义、救民于水火的人物,非常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于是便有了故事中的张四姐。上世
德义园府酱制作技艺
汾阳德义园酱园创立于明末,全称“万记德义园”,是传统老字号店铺。昔日的汾州府人称“三晋旱码头”,各地客商尤其是晋陕之间从事皮毛、粮食交易的商人常年往返于此。德义园府酱因酱香独特、经济实惠、便于携带,而成为广大民众餐饮之必备佳品。当时,“府酱”除汾州八县(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离石、中阳、临县、石楼)外,还远销太原府、平阳府(临汾)、潞安府(长治)、陕北榆林府等地。德义园府酱以汾阳优质小麦为原料,将小麦磨面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发酵,直至形成酱。整个生产过程全凭生产者的感官进行制作,具体工艺流程包括:和面,将上等小麦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蒸馍,把和好的面团,用刀切成馒头状置于(竹制)笼屉中
柳林桑皮纸制作技艺
桑皮纸,又叫纱纸、棉纸、纱皮纸,是以山区特有的构树皮、纱树皮、野生植物皮、植物胶等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特制加工而成。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前冯家沟村有着悠久的桑树种植历史,明清时期,当地桑皮纸使用频率颇高,直至20世纪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使用。本县孟门镇刘家圪达村民俗陈列室收藏的古代手抄书及契约、军渡郝宏武收藏的晋绥边区革命文献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即为桑皮纸抄写。孟门桑皮纸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传统工艺,以家庭作坊为单位,纯手工生产,从原料到成品,大体要经过剥、浸、灰、蒸、烧、揉、洗、化、捞、转、擞、拣、捣、切、踩、摆、操、晒、分、整等二十余道工序。孟门桑皮纸的制作工具大部分是
剪刀面制作技艺
剪刀面是山西民间的特色面食名吃,流行于晋中、晋南等地,因制面工具用剪刀而得名,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称剪鱼子。相传,黄河东岸渡口的巧姑出嫁到一家富户子弟为媳,过门三天,婆婆要考验新媳妇的手艺,让她下厨擀面条。巧姑因不会做饭而受到婆婆的责骂,后来在邻居大娘、大婶的启发下,她用剪刀剪出面条从而消除婆媳间的隔膜。河东一带的主妇们听说此事,纷纷前往渡口找巧姑学艺,“剪刀面”不胫而走,流传于晋南各地。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200余根,令人目不暇接。煮时稍闷
交口根雕
交口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断山麓,双游河上游,山林覆盖率达到全县国土面积的60%,丰富独特的地域山林资源为当地的“根雕艺术”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同时也为交口根雕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基础。根雕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植物根茎的自然形态,又要在匠人明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进行取舍、雕琢和工艺磨制等加工处理方法,将根茎的自然形态美和人工造型美“奇”“巧”的结合,充分表现根艺的创作规律。制作一个完整的根雕作品大致要经历选材、构思、裁剪、造型、雕琢、打磨抛光、配座、上漆烫蜡八个步骤,成品形象生动、极具个性、浑然天成。交口根雕艺术是根艺者使用木雕技法,在具有一定
柳林剪纸
柳林民间剪纸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柳林县孟门镇、王家沟乡、陈家湾乡、三交镇等地,它以丰富的民俗事象为基础,与农耕习俗密切结合,是柳林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柳林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用于逢年过节美化环境的岁时节令剪纸。二是婚丧嫁娶时的人生礼俗剪纸,如“喜花”、“蛇盘兔”等。三是宗教礼仪活动的装饰。四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的底样。从制作手法来看,柳林剪纸大多为单色剪纸,手法有阳剪、阴镂、阴阳结合三种。从制作工序来看,大体可分为起稿、订纸、剪镂、贴裱四个骤。柳林剪纸代表作品有《智取生辰纲》、《哪吒》、《教子》、《十二月民俗》、《柳林三镇》、《后天八卦》、《驱邪吉祥虎》、《柳
离石三弦书
离石三弦书是一种汉民族说唱艺术,主要流传于离石、柳林、临县、方山、中阳等县域和陕北部分地区,伴随三皇祭祀活动产生,清中后期发展成型。离石三弦书表演者多为盲艺人。表演时,说书人怀抱三弦,腿上缚甩板,自弹自打自唱,可插入道白,一般是或弹或唱,只有在表现紧急场面时才边弹边唱,渲染气氛。唱词主要根据通俗小说和话本进行改编,也有艺人根据民间故事和真人真事创作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曲目。句式主要以十言为主,七言为铺,兼有其他;板式有流水板、垛板、散板、哭板、截字板等;调式分为为古调(即山东调)和新调(即柳林调)两种;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压琴、笛了、甩板、醒木等。传统剧目有《大八义》、《小八义》、《七侠五义》
离石弹唱
离石弹唱源于宋代,是将宋调、杂剧、民歌、戏曲、二人台、秧歌等演技融为一体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永宁州志》和《离石县志》记载,离石弹唱源于宋代孔三传所创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后受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影响不断演变发展,民国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吸收了道情戏、民歌、二人台、秧歌等的艺术精华而达到鼎盛。离石弹唱最初主要流行于离石、中阳、方山和柳林一带,后不断传播,现已辐射到了晋陕黄河流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离石弹唱的表演形式是在乐队伴奏下,男女演员手持彩扇边舞边唱,唱手最少2人,最多十几人不等。演出场地不限,街头、院落、广场、庙会或舞台上都可表演。表演的唱词一般都是即兴创编,
临县三弦书
临县三弦书原名“说书”,流行于临县、兴县、方山、离石、柳林、陕北佳县、吴堡、榆林等地,相传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也称柳林调。临县三弦书是由古老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初为民众祈雨降福、敬神还愿的表演,后来演化成农闲时间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临县三弦书唱词保留了丰富的方言俗语和习惯用语,多用衬字,文白间用,传统书目有《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等近百余部;表演形式为一人说唱(现有二人同台和群口表演),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和表演性,可随时随地开场;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辅助乐器有竹板、小铜铙、醒木,后来又加入扬琴、笛子等;唱腔属于板腔结构,主要板式有前奏曲、起板、七字流水、十字流水、怒板、器板、落板等
兴县道情
山西兴县李家湾道情是晋西北地区道情艺术的代表,据《兴县志》(清光绪版)、《兴县文化志》记载,该剧种早在明代由陕西传入兴县李家湾、黑峪口等地,清乾隆以后,经不断创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又吸收了当地民间歌曲、歌谣及秧歌舞步,将原来宣传佛、道教思想的道情剧增添了不少反映民间生活的内容,从而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唱腔和表演形式的地方剧种。李家湾道情音乐由锣鼓点、曲牌、唱腔三部分组成。锣鼓点大部分与晋剧锣鼓点打法和名称相同,有“七锤子”、“流水”、“硬三锤”、“突辘子”、“滚器”、“急急风”、“懒五锤”、“三翻腰”、“四股头”等二十多个。道情原有曲牌有[八板]、[跌落金钱]、[万年红]等,从其它剧种中吸取的
离石旱船秧歌
旱船秧歌也称跑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汉族民间舞蹈。离石旱船秧歌的活动区域主要以离石城为中心,东到大小东川,北至大武以南,西至黄河岸口,下至上白霜,南至金锣镇。明末清初,离石地区已流行唱秧歌的传统,人民在农闲之余,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挥创造力,增创了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秧歌曲调,这些曲调通俗易懂的特点,既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予着对来年的祝福与期望。离石旱船秧歌分为表演和演唱两部分。伴奏亦分前、后两套,前套服务于表演,后套服务于演唱。秧歌队成员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一二百人,统一穿着华丽的服装,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表演,扮演角色除艄公和“船芯子”外,还有
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
汾阳王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其酿造工艺是从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的王府家酒传承、演变而来的。郭氏后裔中从事酿造者历代均有传人,据艾子村老人回忆,民国时期虽受战乱影响,但每逢年节,仍有村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造郭府家酒。汾阳王酒是以汾阳优质高梁为原料,将大麦、豌豆与神泉水等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发酵,并采用缓火蒸馏而生成。在汾阳王酒的传统酿造过程中,人的直觉和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关键的配制环节、人工经验和手工操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制曲、酿造两个重要环节中,完全凭感觉、经验和秘诀进行,手工操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产生、累积了大量的文化史
汾孝秧歌
汾孝秧歌也称“圪圈圈”秧歌,流传于山西汾阳、孝义一带,最初以民间歌舞形式撂地演出,故又称“地秧歌”,后来发展成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曲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文场地秧歌”吸收了各类民间故事情节,又加入人物扮演,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过渡,形成了集歌、舞、乐、技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武场,俗称“掏场子”,是揉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广场艺术;文场,即戏曲表演,一般仅有两至三人,故事内容简单,以唱为主,无道白,不配丝弦,又称干板腔秧歌。唱腔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六句子”,结尾加“哼”、“嗨”等虚词;另一种是“七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的大唱段及一些移植唱词。剧目以民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