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特产
临汾市民俗文化
黄河仙子的传说
黄河仙子是-沿黄河一带的民间俗神,其庙址座落在山西省大宁县城西35公里处黄河岸畔的一面陡壁石龛中。黄河仙子传说起源较早,主要流传于陕西省的延长县、宜川县,山西省的大宁县、永和县等地。相传,黄河仙子(当地人尊称曹娘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曾两次下凡拯救人间苦难。第一次下凡,她帮助远古人类解除大自然的种种困扰和侵害,促进人类的繁衍和发展。二次下凡,她投生在陕西省延长县曹家庄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取名还香。为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抵抗封建婚姻礼数,出家东逃,借助法力渡过黄河,在马头关的峭壁石龛中坐化。黄河两岸民众用胶泥裹了她的真身,并为其修庙,尊为黄河仙子。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仙子祭日那天,晋陕两岸以及更
临汾尧的传说
临汾,古称平阳,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帝尧之都,其文化底蕴深厚,十多万年前,“丁村人”就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帝尧便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尧王访贤、让位于舜的传说就发生在本地。尧的传说通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发展至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下发了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通知后,临汾市开始全面普查,搜集采录民间文学资料,各县市出版了“资料本”,继而市里又先后出版了《尧都故事》、《尧都传说》等等,之后又搜集出版了《尧舜禹的传说》、《尧的故事》等,以启蒙教育走进学校,并且开展了修复尧庙、尧陵,恢复了祭尧等活动,使继承和弘扬尧文化
娘娘庙会
曲沃县封王堡古赵庄娘娘庙会是神诞日祭祀活动的产物,基本形式有传统拜祭、民俗表演、烧香许愿、还愿等。古赵庄位于曲沃县城西北20公里处,现与封王堡合并为一村。相传此地为春秋时赵文子(即赵武、赵孟、赵氏孤儿)的食邑,又传因程婴在此藏匿赵氏遗孤而得名。后土圣母庙建在古赵庄北侧,汾河岸边。民众笃信“后土娘娘”能保一方平安,繁衍子孙后代,几百年来,庙中香客不断。古赵庄传统庙会以行善助善,祝福平安为宗旨,活动区域包括后土圣母庙、送子娘娘庙、玉皇大地庙、历山老母庙、火神庙几部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香会组织者首先清理周边道路和障碍物,打扫庙内卫生、香棱祭桌摆放整齐,大门、小门挂上对联、灯笼、塔建戏台等。二十日
四牌楼传统古会
曲沃县四牌楼传统古会俗称财神会,每年七月二十举行,会期十天。古会始于清朝末年,原为商界的敬财神会,初时三五年一次,民国后定为每年一次。会期,正大街自南而北搭天棚,并搭5座神楼,5个影戏舞台。白昼演木偶,晚上演皮影。傍晚,楼台牌坊花灯齐明,商户门首悬灯结彩,交相辉映。黄帝庙、关帝庙、世子庙、七郎庙、汤王庙等场所都要演剧助兴,观众摩肩擦踵。曲沃县四牌楼传统古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民间文化活动,主要由商会组织各店铺祭祀财神以及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俗神为主要内容。古会由商铺组成,商会牵头,各商家店铺入会摊股。庙会开始时,商会首领备齐一应之祭品(全猪、全羊、全鸡、时鲜果品、香火纸烛等),
翼城堡子河蚌舞
河蚌舞亦称“逗河蚌”,是翼城县西闫镇堡子村一种群众性传统舞蹈,一般在正月十五闹社火时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经常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河蚌舞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18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演员装扮成河蚌精和逗蚌人,逗蚌人把一块卷叠起来的花格布斜扎在身上,手牵一根红绳,红绳另一端拉一个河蚌精,两个人拉着红绳跑圆场。接着,逗蚌人放下绳子,把花布解下抖开(花布表示鱼网)在场子里追捕河蚌精,河蚌精做着各种躲闪的动作,最后逗蚌人捕住河蚌精,二人分别抓住红绳的两头摆造型亮相。表演时的乐器为锣、鼓、花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蚌舞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美。河蚌精由一只变为四只或八只,逗蚌人由一人
翼城滦池古会
翼城县南梁村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要举行滦池古会,为纪念滦水之主乔泽神而设,会期五至十天。民国十八年(1929)《翼城县志·礼俗》载:“三月初八南梁滦池祀乔泽神,旧志载,俗传为栾共子忌辰,未知孰是。”栾共子即义臣栾成,曲沃武公伐翼过程中被俘,宁死不屈而被杀。晋小子侯嘉其忠义,为之举行葬礼,在掘墓时得一汪清泉,遂冠名滦水。后宋徽宗敕封栾将军为乔泽神,并于滦池旁建庙、修池,每年三月初八日(栾成忌辰)行幡赛会,相沿成俗。滦池古会也称祭水节,届时,各村将手工制作的彩幡运至滦池旁,以殡葬的形式祭祀乔泽神,每年一小祭,十二年一大祭,由十二村轮赛。其中南梁、涧峡、故城、清流四村地处滦水上游,有优先用水权,故而命其
白店秧歌
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舞蹈。它历史悠久、舞姿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山西省南部一带颇有影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礼仪活动。白店秧歌队由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2人,击镲者2人,共6人组成,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演。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与演唱民歌小调交替进行。常用队形主要有“之字路”、“蒜辫子”、“剪子关”、“单蛇蜕皮”、“双蛇蜕皮”、“二龙出水”等。锣鼓点较为简单,唱腔优美动听,歌词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为主。目前保留的比较古老的曲牌有[观灯调]、[货郎转乡]、[恨媒婆]、[小扎青]等5首。白店秧歌的舞蹈动作古朴,舞伞者的手臂动作比较僵硬,脸部呈现老成持重
华佗庙会
华佗神医庙会又称华佗医圣庙会,以祭神灵,求祛病痛之方,求知事之知,求吉祥平安之术为主要内容。华佗庙位于曲沃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方城村,距今约有五百余年的历史,至今香火从未间断,清康熙中后期尤为繁盛,每逢庙会,上香求药者接踵而至,辐射四邻各县,远至河南周口。庙会以东大庙(华佗殿)为主会场,殿中设有华佗神像、香桌、香炉、灶台、签筒、签薄、签子等物,签簿分为内科、外科、问事三种,求方人在公值(管理庙会的负责人)的引导下,净面、焚香、跪拜、述情、许愿、抽签、求方,以达到自身愿望。签薄上记有上百种民间偏方,所用药物大多数是民间常见的中草药,还有制药的方法,药引和所用之物等等,这些中草药看似平淡,但常常起
霍州用水习俗
山西是华北地区的缺水省份,在长期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的压力下,地处霍州陶唐峪乡和洪洞一带的村社组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民间水利管理机制和模式——不灌而治水利习俗。不灌而治水利习俗涉及两个县(市)3个乡(镇)5个村庄,当地人俗称“四社五村”,具体包括仇池社、李庄社、义旺社、杏沟社和孔涧村(属义旺社),并留有水利制度的成文标识——水利簿(分水规、社首谱、神谱、香首谱)。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三月四社公议照旧合抄水册记载:“霍山之下,古有青條二峪各有源泉流至峪0会一处。虽不能灌溉地亩,亦可全活人民。二邑四社因设龙君神祠诸村轮流祭赛。自汉、晋、唐、宋以来,旧有水例。”水利簿明确地
火星圣母祭祀习俗
火星庙位于霍州旧城北大街,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据碑文记载,明代早期,霍州城东李泉庄打麦场失火,本村一荀姓女子扑入火海,奋力救出几名被困儿童,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霍州知州崔明,深赞其舍身救人之可贵精神,尊其为“火星圣母”,并为其立庙塑像,以求永久祭祀。百余年以来,霍州民众祭祀“火星圣母”活动从未间断,至今愈来愈盛。火星庙每年举办三次祭祀圣母活动,农历正月二十七日为圣母寿辰庆典。届时,霍州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火星庙,为圣母上香、祝寿,然后,抬着圣母驾楼,以手执金瓜、钺斧等兵器及罗伞、旗幡的浩大仪仗队伴驾随行,威风锣鼓、狮子、龙灯、高跷、竹马、秧歌等表演助兴,走遍州城四街八巷,最后返回火
吉祥王氏烧伤
曲沃县曲村镇吉祥村的王氏烧伤膏药为祖传统秘方,纯中药制剂,有100余年的历史,创研人系王氏先祖王天豪。王天豪年轻时略懂医术,在治疗夫人腿部烫伤期间,将几个烧伤偏方拼凑到一起,药剂份量稍有增减,无意间研发出了治疗烧伤的秘药。王天豪的孙子王生辰天生残疾,行动不便,不能从事农活,故而学医,是村里的卫生员,他将爷爷遗留下来治疗烧伤的方子整理、抄录,经过反复琢磨、实践,终获成功。王生辰一生没有子女,他把妹妹的女儿董伟文过继给自己,改名为王伟文,并让其学医,继承父业,把吉祥王氏烧伤膏药及治疗方法传承给了她。王氏烧伤药膏采用祖传配方,药材选用天然蜂蜜、大黄、黄连、红花冰片、紫药、芝麻油等;制作时,将中药晒干
一针消肿疗法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为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一针消肿”是一种祖传针刺疗法,主要针对患者碰伤、摔伤、撞伤、跌伤等伤后引起的肿胀,消肿疗效极佳,流传于尧都区、洪洞县、古县、安泽县等地。“一针消肿”的针法器具是平时家庭用的手缝(做针线活)钢针,治疗方法是将患者脖子根部的筋络用针刺破后放血,观察出血颜色,如果发紫,说明刺到病害处了,到位即拔,一般中小肿胀一次即可,刺后数小时,即可看到肿胀明显消退,大肿2—3天(每天一次)便可消肿止痛。经络中的气与血是相互为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可导致血瘀。对于气血瘀
侯马台神花鼓
侯马台神村一带有新媳妇到菩萨庙求子的习俗,台神花鼓便是为送子娘娘献上的歌舞,又因鼓谱在台神村发现而命名。台神花鼓由6人表演,分滚鼓、包头、顽童,后随伴奏、伴唱数人,表演者扮相花俏,头饰钗环,红绿衣着,步法轻盈,姿态优美;鼓点不停反复,尤如“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势,鼓点欢快活泼,前后共七套,俗称一锤至七锤,有踏场、踩院子等。花鼓唱曲有《娘娘庙降香》(曲一、曲二)、《观灯》、《捎书》、《接书》、《闹元宵》(曲一、曲二)、《写十字》、《绣荷包》、《踏青》、《回回进宝》、《打虎》、《十把扇》、《五更鸟》、《四股绳》等。挖掘、收集、整理台神花鼓的相关资料,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仪式、台骀文化、民俗生活具
吉县唢呐
吉县壶口唢呐是以当地民俗活动为载体的民间吹打乐,是晋南地区吹打乐的典型代表。主要流布于吉县及其周边地区,常用于各种庆典礼仪活动。根据明史记载,明嘉靖年间,朝廷重臣石宝遭贬来到吉县,便开始从事吹打乐表演,经过多年努力,对吉县原有曲牌进行了大量的充实改编,使吉县吹打乐逐渐自成体系。之后,吉县吹打乐享誉远近,对晋南各县的民间音乐,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吉县壶口唢呐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吹奏技巧,二是吹奏曲目。吹奏技巧主要是靠苦练而来的古朴的演奏方法,如口鼻无休止循环换气;一口吹多个唢呐;用鼻孔吹奏;模拟动物、鸟类鸣叫;模拟男低音演唱等。吹奏曲目也非常丰富,大都以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
侯马台骀锣鼓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奏曲目共六套,由十三个曲牌组成,即[起鼓]、[老牛上坡]、[老虎下山]、[叉鼓]、[大鼓原番]、[小鼓原番]、[转鼓]、[撵锣]、[三筛锣]、[咬鼓]、[叫鼓]、[跑鼓]、[落鼓],该艺术形式风趣生动
洪洞金鼓乐
洪洞金鼓乐亦称“金鼓子”,流行于山西晋南一带,是集吹奏、敲击、舞蹈为一体,广受群众欢迎的民间鼓吹艺术。据洪洞县曲亭村碑文记载,明清时期洪洞金鼓乐便已规范成乐行,得到官府认可,订立在乡规民约中。洪洞金鼓乐形式多样,演奏与表演时不拘一格,队伍人数可多可少,多至数十人,少至三四人,一鼓、一钹、一锣、一唢呐;演奏时主要以吹、打为主,要求唢呐艺人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技巧:会大换气、口腔内杂耍、鼻子吹奏、放花等;打鼓艺人还要熟练掌握武术与舞蹈动作,能行进表演,也能坐场表演。金鼓乐多用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庙堂祭祀等活动,是当地群众主要的娱乐形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洞成立民间艺人协会,艺人们加工整理
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
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在民间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纳底布鞋是专为官员们制作的朝靴,发展到清代,纳底布鞋制作工艺逐渐成熟,产生了家喻户晓的“千层底”布鞋。民国时期,匠人们将此技艺做成其它款式,成为适合老百姓穿着的千层底布鞋。晋南拉花千层底布鞋的做工复杂,工艺要求严格。每双鞋的制作都要经过剪裁底样、填制千层底、纳底切底边、剪裁鞋梆、绱鞋、楦鞋、子修抹边、检验等近百道工序,制作周期需要四五天时间。手工纳底要求锥铤细,勒得紧,针码匀,拉力大,每平方寸纳146针以上,一双鞋至少3000多针。缝绱鞋时则要求紧绷椗型,平整服贴。绱鞋的针码更得间距齐整,鞋帮与鞋底的结合要严合饱满。拉花千层底用料讲究,
汾西添仓节
添仓节,又称“天仓节”或“填仓节”,是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约起源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它的相关习俗集中反映了汉民族农耕区域民众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以及人们的民俗心理和思想情感。汾西添仓节民俗活动从活动时间上,可分为“小添仓”、“大(老)添仓”;从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可分为以家庭个体为单位的民间习俗和以村社为单位的祭祀仪俗;从活动的形式上,可分为以晒种子和整理农具为代表的生产习俗,以添水、添炭、捏面灯和撒五谷为代表的生活习俗与禁忌,以供拜祖宗和各路神仙神位为代表的家庭祭祀活动,以庙堂请神、打谷场“安神”、“转九曲”祭神(游地灯)以及“送神”为代表的集体祭祀活动和以地灯秧歌、瓮鼓表演等挨家(串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