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鞍山市特产
鞍山市民俗文化
海城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是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当地语言声韵,民歌格调为基础,吸收柳腔耍孩儿,义腔等外来腔和民歌、秧歌等融汇发展形成的民间喇叭戏声腔,属于柳子声腔体系。据1981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83页)(海城喇叭戏)条目刊载:流行于辽宁海城的喇叭戏,渊源于山西省雁门关外的民间小戏耍孩儿,清乾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时,被称为柳腔喇叭戏。道光年间,牛庄的秧歌会也加以演唱,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但大都是季节性演出。春节期间或庙会时演出尤多。主要唱腔有咳咳腔、苦五孩、打枣调、娃子调等一部分与二人转曲调相同,传统剧目以民间生活小戏为主。对喇叭戏的溯源,当然还有其它一些论证:
岫岩皮影
岫岩皮影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石灰窑乡、哈达碑镇、偏岭镇、黄花甸镇、汤沟乡、兴隆镇、前营乡等十几个乡镇及周边地区,是岫岩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岫岩皮影繁衍生息在岫岩,但在辽东、辽西、辽南地区有着强烈的影响,特别在辽南、辽东地区更受欢迎,因而具有广阔的区域特征。岫岩皮影表演结构经历了“独影”、“溜口影”、“翻书影”三个阶段的演变。演唱结构从随意自由演唱到完整的弦挂、音乐,固定的板式的演唱形式。岫岩皮影分为文场、武场、影箱、影窗四个部分。岫岩皮影史料广、剧目多、卷头大,演唱起来随心所欲,岫岩皮影演唱风格独特,音乐深厚古朴,把生、旦、净、末、丑行当分为大(老生、花脸、丑)、小
千山寺庙音乐
千山的佛教音乐分诵经和器乐两个部分。器乐曲主要是笙管乐,其曲牌多与辽南民间流传的笙管曲相同,传统的诵经音调属于北方韵,历史悠久,目前尚不知其起始年代。北方韵是曲牌体音乐,其中多为唐宋时期流行的曲牌,如【望江南】、【挂金锁】等。千山佛教北方韵原不是千山独有,但是由于它地处东北,所以在流传的过程中自然受到东北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音乐个性。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僧人到营口、长春、哈尔滨建寺,同时把南方韵带到东北,此后,南方韵在寺庙中广泛流传,久而久之,东北各寺院能诵唱传统北方韵的僧人越来越少。北方韵从曲调上可分为赞子和散韵两类,其中散韵部分已基本搜集完备,惟有赞子搜集甚少,估计不下八十个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悠久,清代文献资料显示其可考的历史有三百余年。清末海城高跷日见成熟,形成一支职业半职业的艺人队伍。艺人们身怀绝技,各有千秋,故其传承谱系蔚为壮观。从1820年的第一代传人小金子、大来子,到1887年第二代的红、粉、黄、蓝、白、青六朵菊花(艺名),1902年第三代的张久荣(艺名白菜心),1940年-的吴奎一(号抓地虎)、王凤翔(号滚地雷),1951年第五代的王连成(号王小辫),1970年第六代的陈士友(小生)、秦丽(小旦)等,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高跷艺人。海城高跷秧歌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
海城皮影戏
是辽宁鞍山海城的特产。海城皮影戏俗称驴皮影。它是用驴皮刻制的人物外形,用灯光照射以表现故事情节的戏剧。皮影艺人边演唱边操纵,并伴以音乐伴奏。在过去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深受海城老百姓喜爱。海城皮影戏属于河北滦州影调,具体于清嘉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道光年间吴老秀等皮影艺人的演出活动十分活跃,其弟子等活跃于大石桥、盖县、复县一带形成了辽南影调戏。民国初年,山西的吴志甸来到海城南台烟台村后,教柳元邦、苏乐天等六人唱皮影戏,号称“六大将”。他们把山西羊皮戏同滦州影调戏相借鉴后发展,创立了海城皮影戏曲。演唱的独特风格,源于板腔体音乐,它的板式较全,有原板、快板、带板等。海城皮影戏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演出
岫岩民间剪纸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半岛北,东接凤城、东港,西临海城、盖州、营口,南连庄河,北与辽阳接壤。岫岩剪纸是富有艺术魅力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岫岩剪纸是岫岩满族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积累的民间文化艺术。它在岫岩南部广为流传。一、岫岩剪纸的历史渊源剪纸在岫岩有着悠久的历史,真正形成岫岩民间剪纸的年代是在明末清初,乾隆年间最为流行,它的创作主体是满族农家妇女,。分布区域较广,每个村镇甚至每个家庭都有剪纸作者存在。长期以来,岫岩剪纸与满族民俗紧密相连,无论在婚丧嫁娶、时序节令、宗教礼仪等活动中,处处都闪烁着岫岩民间剪纸的亮点。二、岫岩剪纸的基本内容岫岩民间剪纸艺术是以满族为主要特征的民间艺术,
岫岩单鼓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的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俗称“烧香”。满族称为“旗香”,汉族叫“民香”。岫岩单鼓自明末进入岫岩以来,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早期的岫岩单鼓,脱胎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萨满”祭祀仪式,其在岫岩的流行,只限于满族民众之间,有着修旧的历史,后逐渐被汉族的文化采借。在以前,岫岩满、汉民“烧香”主要是为了祭神、祭祖、还愿,是一种祭祀活动,后慢慢发展为带有更多的娱乐性质的节目。近日,在岫岩满族自治县令沟乡山城村73岁,得老单鼓艺人袁德贵的家里,袁老艺人为记者表演了单鼓这种民间艺术。演出形式灵活不断进行创新在演出前,袁德贵老人将太平鼓拿出来再灶坑边烤了一阵,他介绍说屋里湿气大,每回演出
鞍山评书
鞍山评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评书之于鞍山是一种文化厚重的沉积。鞍山评书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具有豪、紧、动、热的艺术特色。语言口语化,风格豪放、质朴、热烈、明快,与本地百姓生活语言紧密结合,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富想象力,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醒木、一方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很高的教育、文学、娱乐价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鞍山以杨田荣先生为代表,创立新书,一些脍炙人口的长篇如《烈火金刚》、《红岩》、《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将新派评书推向全国;七十年代以后鞍山曲艺界出现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三芳”,将鞍山评书推向颠峰,别开生面,誉满全国,故鞍山有说书之乡美誉。尤其刘兰芳《岳飞传》轰动全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是指流传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群众中的刺绣艺术,是学习汉族刺绣的产物。以缎织物、纱、粗布为主,如绣花衣、绣花袄、绣花鞋等。刺绣绣法较多,有扎绣、缎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展现了满族和汉族先民古朴的民风习俗和八旗女人们的智慧。2008年,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分布着满、汉、回、鲜、蒙、锡伯等十余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岫岩满族民间文化积淀厚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门类繁多,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历史久远,满族民间刺绣便是其中之一。“春季里来柳枝长,大姑娘窗前绣鸳鸯”。在古时候,岫岩满族少女们不论家贫家富
岫岩东北大鼓
据《岫岩县志》记载,东北大鼓在清末传入岫岩。清道光年间就有东北大鼓艺人在岫岩活动。当时最出名的大鼓艺人是杨福祥,书目多以传统小段为主。“山前美鹿山后狼,狼鹿结拜在山冈,狼要有难鹿来救,鹿要有难狼躲藏”几句简单的小帽,伴随着三弦的弦音,哼着岫岩东北大鼓独有的唱腔,岫岩东北大鼓最鼎盛的时候艺人有300多人,现如今的岫岩东北大鼓已经濒临灭绝,在200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刘兰芳在岫岩收东北大鼓艺人于晓霞为徒,并为岫岩成立东北大鼓协会剪彩。很多已经放弃这门民间艺术的艺人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协会重新开始表演,协会现在人数达到100多人,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为挽救濒临灭绝的岫岩东北大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