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特产
常州市民俗文化
景泰蓝掐丝工艺画
景泰蓝--古代称金属胎珐琅器、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是全世界工艺美术作品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金属胎掐丝工艺画是采用传统的纯手工掐丝工艺,在金属材料底面上构制画面,画面主色调与底色采用现代新技术及配色技巧,画面清晰、新颖,色彩丰富、艳丽,晶莹剔透,立体感强;在底色衬映下,主题突出,寓意更为深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常州)
祠山祭鼓
社渚河口地处溧阳西南,处于苏皖两省三县相交地带,旧时属于;三不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人文因素,形成了多元文化相融共处的境况,亦形成了便于多种异域民俗文化留存和融合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条件,也给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沃土。祠山祭鼓便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流传于社渚一带的传统祭祀音乐。生成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据考证,生于吴兴的张渤,幼年受大禹治水的影响,成年后不惜变卖家产,资助江南百姓治水,后长眠于广德横山。唐、明以后,历代朝廷,对张渤屡加赠赐,封横山为祠山,张渤为大王、大帝。随着时日的推移,张渤的形象逐步被神化。溧阳河口百姓为表怀念和崇敬之意,在河口村建起“八村祠山庙
春江江鲜烹饪技艺
新北区春江镇位于长江之畔,江中有录安洲岛。江边有滩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是优质鱼类活动的区域。一年四季之中,随着潮涨潮退,刀鱼、鲥鱼、鮰鱼、河豚、江蟹等30多种江鲜源源不断上市。河豚、刀鱼、鲥鱼称为“长江三鲜”,以鲜、嫩、美闻名于世。江鲜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自唐宋以来,江南地区吃长江江鲜便风气盛行。在漫长的岁月中,春江临江的渔民根据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形成了一整套江鲜饮食习俗,尤其是对江鲜的烹制技艺的日臻完善,颇具地方特色。“拼死吃河豚”就是大文豪苏东坡在常州任团练副使时所言,更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佳诗绝句流传于世。时至今日,每逢初春季节,外地食者便接踵而来,使春
谈庄秧歌灯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豪劣绅之反动力量负隅顽抗,经浴血激战死伤无数后终于破城克敌。金坛百姓为庆祝太平军胜利,在戴王府前搭起高台表演各种形式的节目,其中就有秧歌灯。自太平天国的辉煌后,秧歌灯消失了几十年,于民国二十七年由传人陈传宝等领头在谈庄复兴。因秧歌灯活动的季节一般在春夏间,故始称为“谈庄舞秧灯”,后来又叫作“秧歌灯”,并频繁在金坛、武进、丹阳交界地区及茅山、句容一带演出。此后,秧歌灯年年延续,至现在已是第五代传人了
常州茶筵
茶筵,又称腊筵、腊祭。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物,用于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由此称之为“腊祭”。由于腊祭常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当时腊祭的日期大多为“择机进行”。在夏代时,当时的先民所祭祀的神灵有八位。据《正义》记载,这八位神灵即先啬神(农耕的创始人神农氏)、司啬神(农耕的治理者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神(专吃田鼠之神)、虎神(专吃糟践庄稼的野猪之神)、河坝神、水庸神(专职管理河渠之神)、昆虫神(百虫之神)。及至宋元以后,民间腊祭活动中所祭奠的神灵有了
杨桥庙会
名闻遐迩的杨桥老街始建于宋代,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建第,至今仍有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多米石岸保存完好。当年,一座“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南杨桥,桥上行人熙攘,桥下舟楫相连。繁荣的商贸业、便利的交通、富庶的物质条件,使杨桥庙会应运而生。庙会,是我国地方乡土民俗的一种特殊形式。庙会,亦称庙市,是民间的集市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庙会包含两大因素:一是配有集市商贸活动。各地举行庙会期间,市肆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节日景象。为此,民间把赴庙会称为赶节场,人们利用赶节场之际,走亲访友,观景,其乐融融;二是庙会的由来与附近
柚山放灯节
柚山村地处金坛儒林镇的东南部,在长荡湖北岸,南与溧阳上黄交界,东与宜兴接壤。这一带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勤劳善良,民风淳朴,民间习俗内容丰富多彩,放灯活动乃其中之一。儒林的柚山放灯节每年一届,每逢农历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之间,家家户户会做出各式各样的灯,在夜晚点亮后放入田野或河流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此节俗自清末民初起始,一直沿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何要将农历七月十五定为放灯节?柚山民间自古的说法是,为了驱鬼逐邪,祈福迎祥,保佑本土一方太平,同时也是为让逝去亲人的灵魂能得到安息。不仅于此,放灯节还与当地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柚山田地广阔,农历七月十五左右正是水稻田间各种虫害
常州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传说和故事在常州地区颇为流行。孟姜女传说中,孟姜女的所悲所喜与百姓的情感休戚与共,于是凭借广大民众的向往与称道,此传说故事不断被充实内容。尤其是明清以后,常州民间“唱春”活动日益红火,以至把孟姜女《十二月花名》和《四季调》传遍了常州城乡的每个角落。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和其他许多传说一样,是广大常州民众抒发情感,歌颂真善美,鞭挞-劳役,同情劳动者不幸遭遇,憧憬美好未来的口头创作结晶,反映了常州百姓鲜明的思想感情。孟姜女传说初时在常州民间流传的情节,大体包括秦皇朝造长城、抓民夫、万喜良离家出逃、花园遇孟姜女、临婚被捕、孟姜女思夫送寒衣、唱曲过关、哭倒长
常州周氏家庭剪纸
周蕴华家庭剪纸是常州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文化风景。数十年来,周蕴华家庭剪纸传承、延续了常州民间剪纸的艺术精华,并吸收了中国画、版画等创作手法,形成了颇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风格。周氏家庭剪纸作品聚集了浓郁的江南老房子、古村落——门窗、厅堂、园林、桥、街巷、庭院、水乡人家等多个系列,以黑纸刻画各种点线面,以白纸衬底构成黑白灰,充分施展黑与白的色彩魅力,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观其貌、究其根、寻其神,可觅见江南民居的精华。江南民居园林的一村一坊、一街一巷、一亭一桥、一院一廊的环境艺术、空间艺术、色彩艺术、质感机理的材料美学融剪纸作品于一体,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神奇和奥妙。令人叹为观止的
常州划龙舟
常州别称为龙城,即源于龙舟竞渡。常州自明代起,每年农历五月,就有划龙舟的民间习俗。据历史文献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常州城中端午龙舟竞渡延续至初六日,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当时的常州著名文人、身为乾隆二十六年探花的赵翼有诗赞曰:“上至下虎丘,龙舟不及常州。”“岸边万扇摇风处,也似金鳞闪日光。”常州端午龙舟竞渡以清光绪三、四年间为最盛。又据《武进阳湖合志》记载: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常州城中心白云渡都要开展龙舟竞渡活动。白荡河内的龙舟竞渡,相传在18世纪60年代(即乾隆二十五年)之前,当时的白荡河面积辽阔,河水清澈见底,每年端午节前,沿荡各村纷纷整修龙船,训练青年划手。龙舟身长三丈,头尾高翘
常州宝卷
宝卷,一种韵文和散文相间杂的说唱文学,由唐代的变文和宋代僧人说经发展而成。宝卷的宣讲活动称为“宣卷”。根据中国宝卷研究专家车锡伦先生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常州宝卷的最早出现时间为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当时常州地藏庵的比丘尼姑道贞集资编撰、刻印了《念佛三妹经宝卷》。而据多种历史文献记载,常州府地的宣卷活动和民间宗教宝卷在清康熙年间就已经出现,至道光、咸丰年间,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编撰宝卷、刊印宝卷、宣演宝卷活动异常活跃。车锡伦先生编著的《中国宝卷总目》中说:“清咸丰以后,有些教团以温顺、劝善的面貌出现,并整理刻印宝卷,江浙一带曾大量刻印宝卷的杭州玛瑙经房和慧空经房、上海的翼化堂善书局、常州的
钱氏中医儿科疗法
据国内多种医学文献记载表明,常州钱氏世家的崛起与中国中医儿科先祖钱乙(1035—1117)有关。常州钱氏,作为江苏著名的中医儿科世家,自明末钱祥甫始,传承延续12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名扬常武、江南,蜚声华夏的名医,他们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医术高超,医德医风高尚,惠民一方。所治诸多疑难沉疴,不计其数,赢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赞誉。常州钱氏儿科世家,揽中医之大成,博采众长,不断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在治疗方法上,钱氏中医儿科世家主张“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法灵活多样,如独创的治热八法治疗多种发热,疗效就极为显著。这治热八法主要有:用宣清降
回民马灯
回民马灯生成于元朝大德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回民马灯是流传于武进雪堰回民村一带的传统舞蹈。原武进县有关乡志和《武进县志》皆有回民马灯活动的记载。回民马灯表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活动形式与汉族马灯表演有所不同,并还有较多的禁忌内容。回民马灯表演形式以马灯舞蹈为主,武术、滑稽为辅。回民马灯的整个表演程序为八大内容:一、跑圆场:马灯队伍一般有八、九十人参与表演,到一表演地方,首先要请围观的观众让出场子来,办法就是跑圆场。二、调八匹:由八个人身前身后扎上用竹篾、丝绵纸做成的马头马尾装成马匹,每一匹马前还有1人双手擎三角旗,叫“督旗”,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旗色。其后,由16人组成调八匹表
阳湖拳
阳湖拳,原名为“常州南拳”。《武进县志》载称:阳湖拳为宋代南侠常州人展昭(展雄飞)所创,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阳湖拳发祥于常州武进地区。自宋代起,历经展昭、姚言、唐荆川、白太官、陈坤书、蒋浩泉等常州籍武术大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既具“南拳北腿”的风格,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阳湖”拳派。现流行于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及苏北、浙江、福建等地区,并外传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等国家。阳湖拳独创了“南北兼收、拳腿并重、原地旋翻、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练拳唱曲、开合呼吸、”的武术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地域区分为茅山派、横山派、阳山派、西山派、紫阳派五大派系。阳湖拳原有500多个
虎头鞋制作技艺
虎头鞋制作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据传,在常州地区也可上溯到1000多年以前。但历史资料中都未有确切的记载。只是在民间世代相传。明清代,常州地区农村普遍流行着在新生儿出生前,做虎头鞋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虎头鞋是童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制作复杂、精细,仅虎头就需运用刺绣、打米子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常州制作虎头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色间杂,轮廓清晰。常州虎头鞋有棉虎头鞋和单虎头鞋之分,孩童冬天穿棉虎头鞋,夏秋季穿单虎头鞋。代表性作品有王字虎、母子虎、麒麟虎等脸部造型的虎
四喜汤团制作技艺
常州,江南,鱼米之乡,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民间饮食、习俗均深受水稻文化的影响,许多传统食品、点心都有其深深的烙印,常州四喜汤团正是这样富有江南特色的传统名点和美食。元宵节吃汤圆,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南宋时期的历史文献就已见记载。至明代,汤团作为常州百姓上元节的传统食品已很普遍。清朝常州地方史料亦有记载常州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不同的馅料,这即是四喜汤团的雏形。由此可见,四喜汤团制作技艺、工艺的生成和传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常州糕团店,创建于清末民初,前身是周耀仁师傅开在县直街上的“周顺兴粥店”,以加工制作糕团而远近闻名。“四喜汤团”便是当年店里的招牌点心。所谓“四喜”就是由四种形
万绥猴灯
万绥猴灯是常州地区一种具有古老历史内涵的传统舞蹈。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因永嘉之乱,汉代名相萧何的第20世孙萧整,带领族人从山东迁居到苏南常州万绥镇。萧氏家族在万绥定居后,人脉兴旺,从这里不仅走出了以萧道成、萧衍为首的齐梁两个朝代的15位皇帝,一大批书写中华历史的文臣武将学士,而且还在万绥建造了许多象征皇权的建筑及寺庙、寺观,由此,形成了一批独具皇家宫廷文化和南北方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传统艺术。万绥猴灯就是当年萧整携族人迁居万绥带来的传统舞蹈形式。迁居前,萧整位居淮阴令,为保护家族成员的安全和处于自卫的需要,萧整组建了以家族男青年为主体的萧家军,聘请武师,传授武功,组织操练。迁居万绥后,萧家军
指前鱼灯
鱼灯活动发源于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是以象形鱼为主要道具的一种传统舞蹈,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在清末当地青龙庙的碑刻上、芦家村陆氏的族谱史记中,旧时当地送春艺人的唱本里,便有关于指前鱼灯的内容。指前鱼灯缘起于长荡湖渔民的取兆讨吉的习俗。由于世代生活在长荡湖边,旧时人们大都以捕鱼为生。晚上,下湖捕鱼的渔民们将灯盏挂在船头,一是捕鱼时在湖船上照明,二是保佑平安,祈求多捕鱼虾。后来该习俗从捕鱼船上移至湖岸家屋,并在村里民户中竞相仿效,形成了按农历约定时间,在各家屋舍“上灯”和“落灯”的风俗,所张挂的灯也逐渐被人们制成各种象形“鱼”灯。此后,随着鱼灯品种和样式的逐步发展,又由屋舍张挂延衍演变为孩子们嬉
唱凤凰
凤凰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唱凤凰是流传于常州新北区春江镇沿江一带的传统曲艺形式。生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旧时下滩地区新春时节,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一群群唱凤凰的民间艺人走村穿巷,挨门挨户地即兴说唱。艺人们一人架着彩色纸凤凰,另几人敲锣打鼓,站在主家门前,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所唱都是吉利、喜庆和美好的祈望及祝愿。唱至主家喜笑颜开,酬以零钱或其他物品。故而,唱凤凰亦是旧时,贫苦艺人为讨生计而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唱凤凰唱词通常为四句,也有六句、八句。四句型的,一般一二四押韵。唱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充满乐感。内容上到天文、地理,下有民俗风情、为人之道等。现时的唱凤凰唱词,除了传统唱词,又不断增添了
常州梨膏糖制作
梨膏糖是常州地区的传统特产之一。据考,梨膏糖产生于唐代宫廷太医之手,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常州府志记载,宫廷古方梨膏糖于清咸丰年间(1854年)传入常州,后逐渐发展,清宣统年间,异常红火,盛极一时。叫卖梨膏糖,唱小热昏,成为当时常州城乡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常州梨膏糖制作精细,选料讲究,以冰糖、梨汁为主要原料,配以甘草、桔梗、薄荷、麦芽、桃仁、茯苓、山药、半夏、前胡等20余种天然中草药精制而成。制作梨膏糖要经过武火熬膏、文火熬制、打冷板、浇模等过程。熬制中间掌握火候最为重要。锅内滚烫的药膏,其形态从大泡到小泡,继而再起大泡更稠更韧,适时熄火。正常的颜色应该是浅黄变为红褐色。起锅过早,膏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