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酒仙会
酒仙会俗缘起于清咸丰初年,当时名曰:酒仙神诞演庆神会。由赏祊酒作坊主刘墨香发起,在赏祊戒定寺后进设酒仙神殿,供奉酒仙菩萨。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初八日三天迎神庙会,村村演戏,家家办酒,延请宾客,盛况空前。由此同时,杨家汇头(今杨川村)龙口庙内后进也供奉着酒仙菩萨,每年正月初一,集居杨家汇头的在东浦八家大作坊当开耙师父的人都聚集在酒仙殿内烧香燃烛,祈求今年酒质酒量能高出一筹。在八月十八这天更是热闹非凡,这天是酒仙生辰,当地村民都在庙内办斋演戏。此俗到抗战时停顿了几年,抗战胜利后重修庙宇,此俗又兴旺了起来,直到解放初渐渐消失。但杨川龙口庙祭酒仙活动始终未听过,就连在文革期间神像被毁,庙宇改做他用,但
绍兴哭嫁歌
哭嫁歌是旧时绍兴农村婚俗嫁女儿时唱的歌,旧习女儿出嫁将上花轿时她的母亲边哭边唱此歌,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女儿出嫁的不舍之情,歌中还表达了母亲对女儿嫁入婆家后幸福生活的祝福。《哭嫁歌》的音乐结构属“联曲体”结构,是一个较长的乐段的多次反复,在反复哭泣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旋律的基音及终止音保持不变,每句旋律均由高音级进下降,旋律中装饰音运用较多,在句尾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妇女悲痛压抑的情绪。《哭嫁歌》的音乐形成固曲牌,哭唱词形成固定篇章,内容极为丰富,语言精炼质朴,一般五字句、七字句结构为多,押韵上口,通俗明快,易于传唱。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
会稽大禹后裔姒氏谱系传承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当时大禹的五世孙,少康的时候,他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无馀到绍兴来定居。因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孙,姒姓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为了守陵,便在大禹陵旁建起了禹陵村,此村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解放后发现的《姒氏世谱》为光绪元年(1875年)刊印,记载了大禹家族从夏朝至清末的130余代人,比号称“天下第一家谱”的《孔氏家谱》的90多代人,还多出了40多代。现绍兴
乾隆皇帝在绍兴的传说
“乾隆皇帝在绍兴的传说”讲述的是清高宗乾隆在位时六下江南时在绍兴留下的各种传说的集成。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终年89岁。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曾先后六次下江南,足迹遍布全中国名城,绍兴是江南有名的水乡,乾隆下江南时当然也在绍兴留下了很多传说。绍兴美食丰富,乾隆皇帝被绍兴的美食所俘虏,在东浦留下了“竹叶青”的传说、在上虞留下了“松厦霉千张”的传说、在斗门留下“红嘴绿
东白山七夕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东白山七夕节是浙江诸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东白山一带,不仅流传着有关七仙女的种种传说,还存留着许多与之相关的景物,如仙姑殿、仙姑浴盆、云锦杜鹃等,并且形成了每年七夕节来东白山顶赶庙会、观日出的古老风俗。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仙女下凡到东白山沐浴,并与牛郎相会。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该传说在诸暨周边县市广为流传,形成地方上著名的东白山七夕传统节日庙会。每年七月初六,许多中老年女性会登山来祭拜仙女。对仙女的信仰,寄寓着广大民众尤其是女性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传说成型于明代,在诸暨广泛流传。存留的相关景物有仙姑浴盆,在东白山
辕门鼓
说起辕门鼓其实是一支锣鼓吹打队,与复兴龙是孪生兄弟,原来斗门镇湖潮江和畈里袁是同一个村(解放后改名同心村)。只不过畈里袁人都姓袁,湖潮江人都姓黄,这两姓人同居一个村,平时倒能平安相处,但总难免有点相互“嫉妒”。湖潮江的“复兴龙”在迎会里出尽了风头,畈里袁人当然也不敢落后,于是袁姓人不但添置了荷花铳,高照,大家商量又创办了一支锣鼓队---“辕门鼓”。辕门鼓是锣鼓队的一种,可它又不是锣鼓队,锣鼓队是大锣大鼓,用唢呐伴吹,吹打起来,场面热闹,气氛欢乐,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辕门鼓可不一样,它是用竹笛伴奏,敲打的锣是小锣小鼓.幽扬的笛声,叮叮咚咚的锣声,听起来给人一种活泼喜悦,风格文雅的感觉。辕门鼓
绍兴打夯号子
“打夯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种,建筑工地上打夯时所唱。它流传于民间,歌声带有明显的号召力,歌声一起,打夯的人都要同时用力,随着歌声的节奏,将夯上下抬动。如果一人不用力,则会使夯的重心偏移而致伤手脚。它有近乎固定的曲调而没有固定的歌词。歌唱非常灵活、非常自由,看见什么唱什么,想起什么唱什么。眼边看,心边编,口边唱,随心所欲,不拘形式,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词的内容集自然景观,自然现象,农事农活,婚恋嫁娶,地方文化,风俗风情等古今素材于一体。“打夯号子”风格多样,有领唱、齐唱、对唱等,可根据需要随意改变,有时还可以由一人以歌提问,另一人以歌回答。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灵芝庙会
每年的七月初二、初三,灵芝镇的东西片,都会举办一次较为隆重的水乡庙会,活动由洋渎村兴隆庵内的主持陈水珍率同周围群众发起。相传有一黄元帅,他坚守边关,保卫国土平安,因他守土有功,死后,后人为祭祀他,奉他为菩萨。每到七月初二,周围群众就自发进行祭祀活动,那天一早,群众用船将位于兴隆庵内的黄元帅请出来,沿着各个村庄进行-,船队共有四只,第一只为龙舟,叫报信船,领头,第二只为校尉船,第三只为白神船,;第四只为菩萨船,放黄元帅菩萨,龙舟船头有吹鼓手吹打,船队由龙舟领头出发,所经村落,在河埠头搭建祭台,龙舟一到,岸上群众就点燃香烛,祈求平安,跳无常舞者上岸跳无常舞为其保佑。水上-路线(七月初二):洋渎兴隆
南镇庙会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四镇与五岳并举。镇系一方之镇的大山。会稽山为扬州之镇,名南镇。隋朝开皇十四年(594),建南镇殿于会稽山之阴。唐开元十四年封四镇为“公”,会稽南镇曰永兴公。宋、元则分别加封南镇为永济王和昭德顺应王。明初,诏去前代封号,只称会稽山这神。清康熙帝曾十一次遣官致祭,并亲题“秀带岩壑”匾额。乾隆也十四次遣官致祭,并题写“表甸南疆”匾额一方。当时“四镇”国定春秋两祭,而东南两镇以春祭为主。南镇春祭定于农历的三月初六,照例由省、府两级地方主要官员主祭,山阴、会稽两县令陪祭。绍兴民间相传,农历三月初六,是奉祭南镇会稽山神之日,古人认为会稽山神是一方平安所系,所以,乡民、会稽山香客、游
河蚌舞
于越民族是擅长音乐舞蹈的,历史久远,渊源流长。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于越先民就有了原始的乐器,民歌,古乐。如相传于皇帝时期所作的《弹歌》,为原始猎歌;还有防风舞,任(日方)《述异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越舞,起源于巫术,巫师用歌舞来代神降语,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指出:“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越之地,巫舞盛行。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于越民于巫舞有:禹步舞;世称“鸟耘”的履迹之舞;防风舞;大夏舞,西施歌舞,剑舞等。古老的民间舞蹈是绍兴先民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从众多考古出土地文物可以证明绍兴古代歌舞盛行。不仅遍及乡村民间,更盛行于吴
道教音乐(太极祭炼音乐)
太极祭炼音乐,又称正一派道教音乐,在上虞的渊源流变已不可考,但在明、清时期曾威猛一时,当时正一派道教尚可分为东教、西教、南教、北教,并有正一派的道观,如我市原有明德观(已毁),道士胡叔眉称为东教第15代传人;原有元贞观(已毁),道士王浩泉自称为西教第17代传人。太极祭炼音乐,起源于东汉中叶,盛行于明清时期,是我市上浦镇石浦、小坞道士班先辈留传下来的一套祭祀性的吹打演唱套曲。据现石浦村道士班班主董连根介绍,他家世代以道士为业,祖辈师承“长安文锦锈”道士班,传至董连根辈已六、七代了。原先道场神坛前总要挂一幅先辈传下来的对联:“神明通彻乾坤气,道教真传龙虎山”,横批“汉代留风”。据说他们所传承的道教
顾氏骨科祖传疗法
顾氏伤科,清初顾士圣所创。道光《会稽志》谓其“善伤科,调筋接骨,应手捷效,子孙世其业”。士圣原籍上虞西化,后迁居绍兴城内,早年承袭少林寺派,医武兼修。子子兴,孙传贵,均承家学,医武并进。至五世风来,传医弃武,有《顾氏医录》传世。六世杏元、杏庄、杏春、杏林兄弟皆得其父真传,杏庄所著《祖传药录》,为顾氏伤科增色不少。杏庄长子仁瑞、次子仁生亦皆能绍祖业。顾氏伤科前六世无外姓门人,1950年起,始收门生以传其术,至今传至第八代。顾氏伤科整复脱臼强调理、捺、端、入,整骨注重柔、拔、捏、合。常用手法有捏挤压揿、提掣复平、对捺挤压、拉颤压纳、推送抱合、屈伸牵捺、挤捺分骨、折旋矫正等。应用小夹板,重视“动静结
绍兴叫卖声
绍兴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富有特色,悦耳动听。是经营者为了兜售生意的一种手段。如卖杨梅、卖咸青豆、卖木莲豆腐、卖糖炒魁栗等。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湖董永传说
东湖镇,地处绍兴市区东郊,距老城区5公里,与绍兴城东经济开发区毗连,以境内有著名风景区东湖而得名。东湖历史悠久,并存留着鲜为当代人知的传说。“天仙配”中的主角董永,是东湖镇人。镇内东湖村的董家堰,原名织女铺,有董永墓和织女潭等遗迹。《康熙会稽县志》云:“凡堰之董姓者,均云为董永之后。”俗传董永所遇织女,为董永织绡,以赏佣钱即罢。织女浴于潭而上天,其潭故名织女潭。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曹娥庙壁画和雕刻技艺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曹娥庙始建于公元151年,几经迁徙、扩建、修葺,奠定了现有庙宇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建筑基调。曹娥庙坐西朝东,背依凤凰山,面向曹娥江,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40米。曹娥庙近二千年的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颇高,以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曹娥庙的雕刻以质地分,有木雕、石雕、砖雕,以技法分,有圆雕、透雕、浮雕。木雕,遍布庙内的门窗栋梁,几乎是无处不见,所涉题材极其广泛,有“福禄寿”等吉祥寓意,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唐诗名句意境,雕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曹娥庙的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叙
绍兴葬礼习俗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人死后,怎样处理死尸?丧葬礼仪怎么安排?做这些事既表达活着的人与死者的种种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时也表达了活着的人对生与死的思考。宗法社会历来把安葬老人隆重与否看作是子女尽“孝”的重要标志;封建社会,葬礼有严格的等级区分:门庭地位决定葬礼规格,寿终正寝与非正常死亡,葬礼明显不同。其次,死者子女后代的多少,也会在送葬队伍中区别开来,一句话,葬礼习俗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所以,在人生礼仪中,丧葬的礼仪、习俗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百善孝为先”。我国历朝历代,多以“孝道”标榜天下。《孝经》云:“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绍兴葬礼习俗在沿袭了旧时传统
稳笃公捕鱼技艺
绍兴地处宁绍平原西部,是中外闻名的平原水乡,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除了东湖的水产村外,城东面的皇甫庄、南面的凤凰村、西面的灵芝水乡村、北面的马山豆姜等村的村民也都是以渔业为生,很多村民世代都是渔民,以捕捞和养殖淡水鱼为生,从而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艺,除了常见的撒网等捕鱼方法外,还培养造就了一些徒手摸鱼的高手——稳笃公,他们是在水乡这个特定环境下产生了有着高超潜水能力的水乡捕鱼人。稳笃公,熟谙水性、渔性,洞察鱼情,身怀徒手捕鱼的绝技。隆冬季节,一人划一小船,不时用长竹竿戳河底探测,而稳笃公则坐在舱内观察水面情况。他用破旧的棉絮裹着一丝不挂的身子,旁有旧镬、钵取暖(内燃乌桕楸树枯枝或桕核,放少
传统木刻水印技艺
传统木刻水印技艺起源于中国古代书画的复仿制技术,其发端于明末清初,在杭州、扬州、绍兴等地流传。木刻水印,也称饾版印刷,它的工艺路线为:勾描——刻板——水印,是在中国传统雕板印刷的基础上针对色彩丰富的国画复制而产生的,即将画中颜色分色分板雕刻后套印而成,适合幅面不大、色彩不复杂的作品,并标明是复制品,不作真迹销售。如建国初期复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就由1667块木板套印而成。木刻水印工艺繁琐,要求工匠充分理解原画,色彩把握准确,勾线功底高超。但即使如此,它也只能复制色彩简单的作品。同时由于是手工制作,不可能还原准确,只能做到近似。此外,在勾勒线条时直接接触原画,对原画也有一定的损伤,复制普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