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大禹祭典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大禹陵是全国祀禹中心。四千多年来,大禹陵总是俎豆千秋,玉帛相接,清庙巨丽,祭祀绵亘。历代祭禹,古礼攸隆,影响巨大。自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代以来,由皇帝派出使者,帝沐赍礼来会稽祭禹者更多。到明代,遣使特祭成为制度。清代,康熙、乾隆又亲临绍兴祭禹。民国时改为特祭,每年9月19日举行,一年一
草塔抖狮子
草塔抖狮子是一项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有机结合的表演娱乐项目,源于清朝,与当地的赵氏台阁、杨家舞龙同时产生。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逃居草塔,但因诸多原因彼此一直明争暗斗,尤其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愈发激烈,直至清朝官府介入争斗才逐渐平息。借此良机,夹在赵氏、杨氏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受斗岩石狮启发,提议每年二月十九传统庙会之际,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里和睦相处,并得到深受争斗之苦的赵、杨二族赞同,赵氏台阁、杨家舞龙、朱氏抖狮遂由此而来。1925年《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风俗志》记载,“有束身习拳勇者,刀枪戟剑分队献技,有演狮搏线球者,或悬狮于架内
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现为浙江现存主要地方曲艺之一。据《绍兴市志》卷36第五章,“曲艺”第三节记载:绍兴莲花落起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的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初时,沿门说唱,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有《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大衫节诗》等。这些节诗大多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书目,以绍兴方言说唱,其说表语言通俗
新昌调腔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布。新昌调腔剧目丰富,既有源于目连戏、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各种剧目,又有近现代新编的历史故事剧和现代剧。在调腔的艺术档案中,保存下来的晚清以前的古剧抄本就达159种,其中属于元杂剧的《北西厢》、《汉宫秋》、《妆匣记》等剧目为调腔所独有,极为珍贵。新昌调腔剧团是全国惟一能演《北西厢》的艺术团体,其演出的《汉宫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调腔目连戏在我国目连戏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徐文长故事
徐文长(1512-1593年),名渭,字文长,号青藤,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戏剧家。徐文长的一生坎坷不幸,正是他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他个性中既有幽默诙谐、爱国爱乡、蔑视权贵、惩罚贪恶的一面,又有偾事疾俗和放诞不羁的一面。“几间东倒西斜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副对联是中晚年的徐文长对自己的最好写照。徐文长是老百姓心目中机智人物的典型代表,民间文学界素有“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之说。徐文长与下层人民一直非常接近,所以得到百姓的喜爱,因此民间就流传有许多他的轶闻趣事。“徐文长故事”产生于明代中晚期,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产生源于民间口头的传说,以历史人物徐文长的
绍兴锡器制作技艺
绍兴锡器制作技艺作为绍兴特产之一的绍兴锡纸制品,工艺精湛,堪称一绝。绍兴解放前后,锡制的水壶、茶壶、香炉、烛台、茶叶罐等锡器制品已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锡器,其制品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还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越文化特色,锡器制品上镶嵌的各种人物、花鸟走兽等图案,反映了古越先民的传统习俗和理念。
王星记扇
绍兴自古是制扇名邑,至明代,绍兴制扇业已相当兴盛,主要集中在绍兴城内及嘉会、兴浦、周家桥、州山等地。以周家桥一带为最盛,素有“扇窝”之称,其十有八九的农户均为制扇户,盛时扇作坊不下四、五百家。而绍兴王星记扇庄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而久负盛名。王星记扇庄创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创始人王星斋,萧山临浦人(时属绍兴府),原为祖传制扇手,尤精黑纸扇技艺。其妻陈英乃是纸扇铲贴(用金银箔镂雕成图案贴于纸面的一种工艺)洒金巧匠。由于技巧艺高,又善于经营,名气大振。绍兴王星记扇系王兴斋之孙王雄飞的高徒章金木于解放后设立。王星记扇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其主要品种有:黑纸扇、工艺挂
绍兴乌干菜制作与烹饪技艺
浙江绍兴乌干菜制作与烹饪技艺的历史十分悠久。清时,乌干莱曾作为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运往京城,其制作极为讲究,选料十分精良,传统绍式名菜——干菜焖肉更是绍兴先民古老的生活习俗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其色褐里透红,香味浓郁,经久耐藏,蒸煮后油光乌黑,风味别具,是闻名全国的地方特色菜肴。乌干菜制作方法简单方便。每到春天,村民会挑选上好的芥菜进行腌制、晒干,最后制成的成品,放入干净的坛子里密封储存。对当地人来说,乌干菜就如同绍兴老酒一样,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绍兴有句民谚:“乌干菜,白米饭,神仙闻了要下凡。”可见绍兴老百姓对乌干菜的情有独钟。后来,人们开始用乌干菜做配料烹饪其他各种
绍兴铜雕
绍兴铜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就有青铜器的铸造和雕刻技术。据《越绝书》记载:“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越人谓之铜姑渎。可知春秋时期当时越国已经冶炼青铜,制造兵器,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剑身“越王鸠浅自作用鐱”八个鸟篆铭文刻迹清晰秀美。到汉代,绍兴已是全国的铜镜铸造中心。唐时,越地铜镜远销海内外。至清末民国初以后,绍兴铜锡加工、冶铁等小手工业十分发达,并在绍兴、杭州、宁波一带有较为广泛的流传。绍兴铜雕分为器物雕刻与平面雕刻两大类,前者以器具为雕刻主体,后者则以平面铜材为创作对象;基本技法分为刻和雕,又称“阴刻”与“阳雕”。绍兴铜雕创作工艺繁琐,技术难度高,器物
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
闻名中外的绍兴三缸(酒缸、酱缸、染缸)文化之一的酱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越国自无余受封开始,至周显王35年(前334),越王无疆为楚所杀,越国被楚所败,历时1745年,越国君王更替数十代,但以会稽山地区为中心的越族酒、酱酿造业,从未停止其发展的步伐,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需要,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条件。直至春秋末期越王句践时期,家酿酒、酱已进入古代盛产时期,酒、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社会对酒酱的需要也随之增加,尤其在越王把米酒列为国颁奖品之后,这就形成了酒、酱酿造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唐宋以来,酒、酱酿造业日益发展,酿造工艺日益精湛;明清时期,酿造
嵊州城隍庙建筑技艺
城隍庙位于嵊州市鹿胎山东南麓,清代建筑。城隍庙占地10余亩,清乾嘉鼎盛时期,有建筑约200多间,至1950年尚存157间。随时间推移,建筑物遭自然和人为原因逐渐损减,至1976年,仅存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等25间。所幸的是,有特色有价值的建筑资料保存完好。后经过复建,恢复了城隍殿、后大殿及厢房,现有建筑68间。其中溪山第一楼、仪门、戏台为清朝嘉庆九年(1804)重修时所建,风貌依旧,其风格保持了清中期的建筑格局。而城隍殿、后大殿及左右厢房为2001年复建时重建,为仿古木结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隍庙建筑技艺,总体布局严谨有序,单体建筑活泼自由。进与进之间结构各具特色,整体外观错落有致。集砖、
水龙会
预防火灾,保一方平安,明清时期,绍兴各村落都置木制水龙,并成立龙会。在火灾时,水龙奔赴现场扑救。龙会为了加强对“龙兵们”的训练,常备不懈,使救火龙拉得出,用得上,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日,俗传为火神菩萨生日,举行赛龙会,又叫“分龙口”。火神以火为灾,人们以“水龙”抗御。也有一说,古人以为龙主水,而盛夏常有“夏雨隔牛背”的现象,传说龙的上司这天命令下属各自分头行雨,以便“察看而治之”,是以有“分龙”之说。“分龙口”可谓绍兴人们结合地方传统节日施行的消防演习活动,主要是通过竞技让水龙会之间较量和比赛实力,是一项带有传统体育特色的群体竞技项目。“水龙”是旧时绍兴城乡普遍使用的一种木制杠杆式消防器具,其形状
绍兴谜语
绍兴民间谜语是流传于古越地中心绍兴及周边一带,融合了绍兴方言与风土人情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的谜语形式,是越地百姓不分男女老少共同享有的一群众性文化娱乐载体。它既是谜语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绍兴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以民歌、谜语、顺口溜、打油诗等样式为载体,通过比喻、拟人、隐喻、夸张等手法来表现。题材包罗万象,主要分物谜和字谜,其中物谜又分为自然、人体、动物、植物、饮食、用品、器具、劳作、文体等九个大类。根据谜面和谜底的表现特征则可分为小谜、大谜、双谜、多谜等,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在民歌、民间谜语产生之前,远古人类对一事物故意不直接告诉别人,而是让对方去猜,当大家都猜不到时,再给予一些提示,这
竹马舞
竹马舞俗呼“跑竹马“,是一种彩扎与舞蹈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在诸暨市十二都、应店街、马剑等地都有这一传统。竹马的编制颇为费工,现在只有几位老人尚能编扎。每年入冬之后,选砍上好毛竹,劈成圆而细长的竹篾。分别编成马首前身与马尾后身两个部分,然后裱糊上种种颜色的彩纸、彩绸或彩绢,于是就有红马、白马、黑马、黄骠马、雪青马...竹马舞的表演者均为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在脸上勾画各种脸谱,穿上相应的古戏服,然后将马前半身缚在胸前,将马后半身缚在身后腰部,舞出各种阵型,阵型丰富如一角阵、梅花阵、跑满合等三十余阵,令观者目不暇接。今则以马剑镇相公殿村竹马队为最著名。相传自明代开始,相公殿村即有跑竹马的传统娱乐活动。
诸暨鹦哥调
诸暨鹦歌调起源于清中期,盛于清末民国初年,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艺术。演出多以说唱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常为世俗情态,反映民间传奇、市井逸闻及百姓家常故事,而尤以男女私情为多,故常遭官司府榜禁。有一人说唱,一人伴奏;也有二人说唱,二人伴奏的。其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或琵琶)。演唱者击小鼓打小板,曲调清丽婉转,流畅悦耳,富有清新的江南民间特色。鹦歌调演员少,灵活性强。有时仅一二人,无法扮演,则自拉自唱,沿门卖唱度日。后来由于越剧的崛起,许多鹦歌调艺人转到越剧界,鹦歌调艺术就日渐衰退了。解放初期,尚存少量艺人演出,到“文革”期间,就销声匿迹了目前,传统艺人基本去世,但尚存少量曲谱,尚有演
香榧采制技艺
香榧,出现在距今约1亿7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珍贵干果。据《名医别录》、《暨阳宣氏宗谱》等古籍内容推断,枫桥香榧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现存香榧林表明,枫桥香榧的规模和产量都是全国之最。从唐宋时期大量歌咏香榧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当时枫桥一带香榧已经作为商品流通,享有盛誉,已经产生栽培和加工的技艺。至于清代,则已经加工成“双熄香榧”,并贴上“枫桥香榧”的大红标签,远销杭沪苏甬等地,名扬四方。枫桥香榧加工技艺主要分采摘、后熟、加工三大环节,每一道程序都极为复杂,依靠榧农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传统特色工艺生产加工出来的枫桥香榧,种子成熟饱满;经二次堆沤后熟,外
新昌十番
十番是流传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传统音乐,原属宫庭音乐,至今已传承了近200年。新昌十番又名“圣莞十番”,“圣莞”二字源于《论语》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一语,旨在教育十番弟子要“学圣贤、享欢乐”。黄坛是新昌县东部山区的一个古村落,附近沃洲山有个真君殿。香火洛译不绝,庙会兴隆。毎五年一大会,四年各有小会。黄坛十番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清道光年间,黄坛石氏后裔第六十六世祖益铭公、邑庠生(1808-1872)在苏杭经商时,遇到一位沦落江湖的歌伎,歌伎善琴艺,精音律。于是先生请歌伎为师,决定组建一支十番演奏队,由她-一班已经沾染鸦片的不良族人后生,引导他们走正道。圣莞十番由八支唐
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
诸暨同山烧的烧制技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同山烧’’是诸暨市同山、青山一带村民用高梁烧制的一种优质白酒。古称“秣秫烧“或“高梁烧”,同山镇建制后,便以其产地命名,更名为“同山烧”,“同山烧”历来是同山镇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同山烧的烧制,有其特殊的过程,主要工艺流程是选料一浸泡—蒸制一做捂、发酵一烧制一着色。特别是着色,不加任何染色剂,而是将高梁的叶茎直接放入酒中,自然就呈现出红色。这也是同山烧区别其它烧酒的独特标志。如今同山烧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优质白酒,它不仅口感醇良,香气四溢,常常适量饮用,还具有活血、养神、增劲、祛风及滋补功效,2006年,“同山烧“就获得浙江省农产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6月
香榧传说
香榧传说是流传于嵊州市及周边县市一带,以香榧为题材创作,并不断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故事。目前广泛流传的香榧传说约有百余个,题材多样,其内容主要涵盖有关香榧树和香榧子渊源的传说、与历史人物相关的香榧传说、与香榧有关的地方风俗传说、与香榧有关的地方风物传说、有关香榧子用途的传说等类别。嵊州市地处浙江省中东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香榧的生长,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为香榧传说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榧树作为一种古生物物种的孑遗,从宋代罗愿《尔雅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到清代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历代都有文献记载。关于香榧的描述,更有北宋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和南宋诗人叶适的《蜂儿榧
响叉
响叉,又称“飞叉”,属传统杂技节目,是诸暨传统庙会或元宵节迎送龙灯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它的一端或两端装有“山“叉的木头,叉颈处装活络环形铁片,响叉舞动时铿铿,表演时,手、眼脚、步势同时,需眼明手快。响叉可单独表演,亦可集演,可固定场地表串街表演,也可登演。响叉表演变活,形式多样。作“蜻蜓点水”、“苏秦背剑”、“凤凰展翅”等花式,变化灵活,形式多样,集体表演时,响叉连续发出金属的击碰声“刹啷啷、刹啷啷”,观众听了有一种悦耳的紧张感。安华绍佳泉村之响叉享有盛誉。据传,绍佳泉村大房有5兄弟,到后辈变成15个堂兄弟。旧时农村-成风,因此纠纷事端不断。为引导子弟走正道,五兄弟商量决定,由“五兴堂”出资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