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接骨伤膏制作技艺(嵊州裘氏)
裘亦海,主治中医师,师承习医,师授熟研歧黄绝技,学成后72年创办崇仁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传承中医中药,采用内外兼治,将炼制的接骨伤膏为嵊州西乡崇仁、北山、甘霖、长乐等地区病人广泛应用临床,得到了群众的好评。87年《嵊县卫生志》对他的艺术做了介绍,医师裘亦海,收治骨伤科病人较多。他的苏丹参、赤芍、生地、独活、白芷、木瓜等38种中药,按比例配方煎熬,制成接骨伤膏,对粉碎性骨折、关节类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骨痂生长迟缓或骨折不愈合治疗有显著功效,属接骨伤膏一绝。1985年骨伤科门诊17950人次。87年评为县级劳动模范,同年当选为县第九届人民代表。90年当选为县第10届人民代表。93年当选为绍兴市第三
棕编
诸暨的棕编集美术、编织、工艺于一体,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浓厚,历史悠久,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等价值。诸暨棕编主要有“棕叶编”与“棕皮编”两大类。“棕叶编”,以棕榈树叶编织如蒲兜箩、小畚斗、青壳蛋以及虼蜢、蜻蜓、小青蛇等儿童玩具,逗人喜爱;“棕皮编”以棕皮及以棕皮抽制成的棕丝(棕毛)编成蓑衣、扫帚、拖鞋等生产、生活用具,其中蓑衣是旧时农民雨雪天干农物不可或缺的雨具。据《光绪诸暨县志·物产志》载:“以棕榈制衣御雨,谓之蓑衣,兼用以作绳、缚帚、切履底,又穿作床绷”。1924年《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诸暨概观》载:“山地多种棕,取其棕以制衣,谓之蓑衣,可以御雨。或缚作帚,或穿作绷,用处颇大
骆氏化脓灸
骆氏化脓灸是艾灸直接灸以灸养结合、灸必气至、疮必化脓拨毒为基本特征的一种传统疗法。绍兴地处水乡,气候寒湿,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病多风寒。因此,治疗风寒湿痹等疾病见长的“骆氏化脓灸”逐渐成为越医的一个重要支脉得以传承和发展。骆氏化脓灸始于绍兴马山镇尚巷村骆氏第十二世世祖骆大宝(1827-1888),至今已传七代近二百年。其中-传人骆大三授徒数十人,是首批“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首批“绍兴市二十六位名老中医”之一。骆氏后人历代衣钵相传,在绍兴城乡多处坐诊行医,服务百姓,造福乡里,影响遍及绍兴及周边区域。骆氏化脓灸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因证施灸,因人选艾炷大小虚实,因病定穴,在
王充的故事
王充(27~约97),字仲任。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祖上曾因军功受封,后失封爵,以农桑为业。祖父名汛,受豪族欺凌,“举家担载,就安会稽”,汛“留钱塘县(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充父名诵,因与豪门结怨,迁居上虞。充“为小儿,不好狎侮”,“八岁授《论语》、《尚书》,日诵千字”。及长,以孝闻名乡里,被送到京城洛阳太学学习,曾师事班彪。做过郡功曹、治中等小官。王充办事认真,有自己的政见,常与当政者不合,终致离职家居,闭门谢客,潜心著述。汉章帝时,会稽郡太守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之才:“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世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章帝特诏公车征召,充因病不行。王充一
礼户元宵棚灯会
岭北镇礼户村迎棚灯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每逢闰年的元宵节皆迎棚灯。诸暨风俗各地元宵节以舞龙居多,唯岭北镇礼户村只迎棚灯不舞龙。据说礼户村地形酷似“燕窝”,俗传“黄龙蟠燕”为不吉,故礼户村从建村开始从不舞龙,亦不允许别村舞龙队进礼户村。1947年,由于战事连起,村里停止迎灯,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恢复这一活动。礼户棚灯制作以魁星形象为主体。魁星,亦作奎星,俗称文曲星,传说魁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古代汉族民间信仰的神祗所绘神像为魁立鳌头之上,多为读书人奉祀。礼户棚灯的魁星形象就是根据传统说法制成,他站在鳌鱼背上,手执神笔及金印。魁星扎成后,其双眼在未开光钱以红纸封贴,需至正月十四朝拜太公后方能“开
刀画
刀画,即刀笔油画的简称,起源于明末清初,随着近现代油画的兴起,得以不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绘画艺术形式。刀画采用油彩原料,先在油布或纸上涂抹,通过特殊的刀笔在木板、布、纸上有规律地操作,达到理想效果。一般多以山水田园风景为主题,把对自然的爱,融入刀尖。在作画时,采用钢刀为主要作画工具,以推、刮、擦、点、拍等刀法为主,画笔、布和泡沫等工具为辅。创作者先将整个画构思完整后方可作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在油彩未干之前将整个作品完成,在绘制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涂改以保持画面的一致性和画面的整洁度,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流畅明快。刀画构图雄奇,讲究气势,画面质感强烈,用精湛的刀法将西方油画的绚丽色彩、
新昌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戏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后岱山村民喜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根据东茗乡后岱山村民间老艺人王志求(1928-2011)介绍,民国初年,东茗乡里白岩村民间艺人吕木火学成布袋木偶表演技艺后,带领儿子吕庆南及同乡人吕宏波、吕根标、王志求、王相如、赵洽波等六、七人结社行艺,表演布袋木偶,曾经红极一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剧团解体、演员分流,布袋木偶表演艺术从此销声匿迹。2006年,东茗乡人民政府对消失了40多年的布袋木偶表演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为使“布袋木偶”这一民间艺术能得到保护和传承,市级“布袋木偶”传承人王秋芹拜村里唯一的老艺人王志求为师,正式开始从事布袋木偶表演。亲自动手制作木偶头、戏
绍兴扇艺
绍兴扇艺,是中国扇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凝聚扇面画、扇面微楷、金银箔铲贴扇等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融合多项传统手工艺精粹,以独特的艺术风范成就绍扇文化,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领域之瑰宝,是绍兴走向世界的一张艺术名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作为扇的装饰而诞生。早在在宋、元时代,团扇画便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绘画时,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传统的扇画图案分为仕女、山水、人物、历史曲故等等,其绘画手法也多种多样,有工笔、写意、烫画、铲贴等等。历史人物、远古传说、经典故事、帝皇将相、山水风景等都是
小京生炒制技艺
小京生,俗称小红毛花生,在新昌可谓家喻户晓,是新昌传统的地方优良品种。种值历史较久,品质特佳。新昌小京生果形美观,多用来炒食,香酥甜醇,风味特佳。同时也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营养丰富。经测定,小京生化生仁含蛋白质27%,脂肪48%,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常吃小京生,胜过滋补品,吃了小京生,天天不想荤”是新昌农村的一种流行说法。小京生花生还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能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补调气;经常食用对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还能提高青少年的记忆力,并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故有“长生果”之美称。一直在新昌民间传承的传统的新昌小京生炒制技艺是这样的:先从水极清的江河里淘足米粒般
绍兴螳螂拳
螳螂拳是一种突出技艺性的名拳,有勇猛善战斩钉截铁的狠势。螳螂拳是明末王郎所创,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王郎寄居山东某寺院与主持僧其师兄研习各种拳术,因师兄外出云游,王郎独居寺院无聊闲坐山间丛林中偶见螳螂捕蝉,双爪兼用,悟通它手足并进的特殊动作,又取猴子捕雀快速凌厉之步法,创编了螳螂拳。螳螂拳约一百余年前传入上海“精武体育会”。当时精武体育会正在发扬光大之际,聘请南北各派武林高手传授武艺,总教练是赵连和武师、罗光(钢)玉武师。郦锡祥(字伯康)拜罗光玉为师学艺,回乡探亲时又将螳螂拳技法传授给郦锡槎父子俩。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衍生为表演),以“崇武尚德”为思想精髓
拳棒(全堂拳棒)
铁崖故里全堂村隶属三贤故里枫桥古镇,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尚武之风承传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杨氏祖先中历代武将迭出,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随后瓜瓞绵绵,世代传承。民国1914年成立永兴会,会员多达200余人,永兴会活动频繁,会员武艺精湛,至今尚传诵民间。全堂国术团成立于1945年,除文革中断之外,传承至今。全堂国术在传播和演变过程中,以宗族血脉为传播途径(后不分姓氏)、以实战应用为主要目的(后又衍生为表演),以“崇尚武德、扶正祛邪、传承武术、强身健体”为宗旨,不断发展,自我完善,穷尽几十代武师的智慧,融会贯通各地武术的精华,最终形成了庞大、完整、独立的武术体系。全堂国术门类多样,可分徒手和器
嵊州根雕
嵊州根雕,据艺人朱仲贤(1935年生)忆述,均受开元周喜老(1912年生,已故)根雕艺术影响,从上世纪70年代家庭作坊始,逐渐形成新兴产业。嵊州根雕,利废成宝,点木成金,利用天然奇木,按天生形态加工,艺人通过看物有形、手随心移,以自然之理去改造自然之物,达到天人合一,题材深广,人物形象生动,但雕群体庞大。其中,郑剑夫、吴筱阳、周扬、郑兴国等人有几十件作品获省、全国和国际金奖,有的被国际友人收藏。郑剑夫、吴筱阳、周扬等为代表的根雕艺人传略和作品等已载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及《中国根雕艺术》、《浙江根艺》等公开发行的杂志刊物。嵊州根雕,从保护生态环境出
绍派伤寒疗法(傅氏疗法)
傅氏伤寒疗法是以“泄、清、透、开、补”辩治五法为手段治疗热症伤寒的传统中医疗法,为绍派伤寒疗法的重要代表之一,在治疗伤寒症上独树一帜,并被中医界广泛认可,在绍兴西部地区享有盛誉。绍兴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温热多湿。湿温、暑温、冬温等一类温热病特多,人皆称之为“热症伤寒”。狭义伤寒是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道传染病,来势凶险,病程长,预后差,早年多见。傅氏伤寒疗法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创始人为绍兴湖塘人傅积仁(字馥生)。他自年少时师从本里名医王节庵先生,后在湖塘大桥头开设诊所“养和堂”,悬壶行医。傅积仁治疗伤寒颇有心得,自成一体,令同道叹服。因其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求医者门庭若市。后授医于其子傅德政(
绍兴兰花栽培技艺
兰花我是国最古老的名贵花卉之一,它丰姿绰约,超凡脱俗,高雅纯洁,飘香幽远,是一种既高雅、美丽,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植物。因为它清雅含蓄,幽香四溢,数千年来人称“香祖”、“国香”、“空谷佳人”,享有“天下第一香”和美誉。兰花,单纯从一种植物而演变成兰文化,已历经数千年,兰花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四百余年,兰花的栽培史也就是兰文化的发展史,绍兴素有兰乡之称,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其形成和发展深深扎根在古越这块肥沃土壤里,越王句践在兰渚种兰开创了古越兰文化的先河。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绍兴是越国都城,越王句践被打败后,退居会稽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曾在兰渚山下种植兰草,以迷惑敌人,句践不爱红花爱兰草,终于卓
越谚
绍兴民间谣曲,佳作甚丰。多系旧时民众口头之作,见于范寅《越谚》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等。按内容分为世态、风土、人情、吉辞、儿歌等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绍兴旧时妇女、农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少年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县谚语卷、歌谣卷、故事卷先后编成出版。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圆木制作技艺
圆木制作,是一门专做家用木桶的手工技艺,由于旧时的木桶上加有固定用的箍,所以便被称为“箍桶”,而箍制品也称“圆件”。圆木制作技艺始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在乡下,人们基本上都是用木制的饭桶、米桶、蒸桶、水桶、面桶、脚桶等。箍桶匠也就应运而生。箍,是箍桶匠的手艺精髓,其技主要在“箍”而不在于“制”。箍桶的工具主要有刨、铲、锯、刀、斧头、铁锤、凿子等多种工具。木料材质以木纹顺直、耐腐蚀、牢固度强的衫木为主。绍兴先民以会稽山为栖息地,这里丘陵叠翠,沃土肥厚,十分有利于衫木的生长,盛产的木材足以解决原材料问题。所以,虽然箍桶业全国都有,但绍兴箍桶业在历
哑目连
上虞民间舞蹈“哑目连”亦称“哑鬼戏”,是一种以手势、身段、武技相结合表演故事情节的哑舞剧。哑目连曾广泛流行于上虞百官、上浦、湖田、叶家埭、南湖、崧厦、章家、陆家、西华、沥东、沥海一带。一般在庙会戏台演出。演出组织称“台上太平会”,与“台下太平会”的调无常相呼应。上虞历来盛行迎神赛会,“哑目连”源于当地祈禳平安的“太平会”民俗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的哑杂剧,与南宋陆游所述绍兴“乡傩”、“村巫”、“村伶”的社日演出一脉相承。《东京梦华录》和清光绪《上虞县志》等文献均有哑目连旧时演出盛况的生动叙述。“哑目连”整个舞蹈内容取材于浙东目连戏中“阎王发牌,拘捉刘氏”,宣扬因果报应、惩恶扬善,反映了人民的
绍兴舞狮
舞狮、武术表演程式有三:首为耍狮者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的模拟舞,有狮子0咬毛皮,依廊柱揩痒或互相亲昵等种种舞蹈动作,温柔体贴,颇有人情味;次为武术表演,武术分行拳与器械二部分: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十四支等套路,器械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枝法;最后表演“狮子叨锈球”,以耍狮者用绣球为诱与狮子搏击、戏谑,促成一个接一个惊险动作,达到0,体现民间舞蹈的精湛、强悍,崇尚武艺的精神,最后以降收狮子等各种舞蹈姿势而收场。整个表演过程伴以打击乐伴奏始终。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大钹、目连“嘻头”等,气氛热烈
乌毡帽制作技艺
乌毡帽是水乡绍兴传统的特色生活用品之一。乌毡帽外观简朴,形似黑锅,戴时摺起一半帽沿成倒畚斗形,民间戏称“畚斗帽”。乌毡帽是古代绍兴人从外地学来的。明朝文学家张岱(山阴人)在《夜航船》一书中说:“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在《快园道古》中记载:会稽人曾石卿作《夜莺儿》“鹅黄蚕茧燕毡帽。”燕,古称“玄乌”。说明乌毡帽至少在明朝就已经流行于绍兴了。到了清后期,乌毡帽有了更快的发展。在绍兴农村,除了仕、商、学、女人之外,几乎人人都戴乌毡帽。鲁迅先生在以绍兴为背景的许多作品中,写到乌毡帽的就很多。如《故乡》中描写少年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在《阿Q正传》中提到:“阿Q正没有现钱
调无常
“调无常”者。无常有黑白之分,白无常戴白帽,穿白袍,摇破芭蕉扇;黑无常戴黑帽,穿黑袍,持铁索;另有男青年所扮“无常嫂”,戴钗着裙,手执红罗帕,与黑白无常调笑。尚有一小孩扮演小无常“阿领”。“调无常”仅以钹、鼓伴奏,乐声刻板单调,节奏明快。饰演无常者非专业演员,动作、言辞风趣诙谐。调无常,亦称“太平会”、“台下哑鬼会”,流传于旧绍兴府属各县。明、清以来,绍兴各地东岳庙庙会多上演调无常。内容为一支阴间执法队伍,捉住“罪犯”刘氏,令其受惩出丑,以宣扬惩恶扬善的主旨。扮演者15人左右,均画脸谱。扮无常者,头戴高帽,手执破扇,脚着草鞋;扮“牛头马面”者,头套纸糊面罩,上涂具像色彩;饰刘氏者,长发散披,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