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石门槛钱氏妇科疗法
钱氏女科,又称石门槛女科。北宋末年,钱氏第十一代孙所创,迄今已22代,有《大生秘旨》、《胎产要诀》、《钱氏产科验方》等书存世。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行宫暂留期间,后妃染疾,每延请钱氏女科诊治。第十四代钱象垌,甚有医名。清嘉庆《山阴县志》称其“荟萃先世精蕴,声远播焉”,著有《胎产要诀》。象垌之子廷选、孙登彀、曾孙琦瑶,能绍先业,精女科。第十八代茹玉亦精胎产。第十九代宝灿与族弟宝楠及宝楠长子少堂、次子少楠、孙寿琪、寿铭,皆精女科,享誉绍地,至今尚有后裔继其业。钱氏女科善以风药调经;治崩漏不用固涩方,常以桑叶、菊花清肝凉血澄源析流;治带推崇“五色带下”理论,不拘泥于“带下皆责于脾”之说;主张胎前宜调肝脾、
绍兴民间石雕工艺
石雕,亦称“石刻”。我国的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理特色。与其它雕刻一样,石雕有着辉煌的历史。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精品层出不穷,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古代石雕的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宗教、民俗、伦理、教化等都可以在石雕上得到反映。有些石雕作品甚至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犹如一幅社会风景画。许多叹为观止的石雕精品,以巧夺天工的造型,多样化的风格,带着永恒和不朽的魅力,跨越漫长的时空,展示着自己博大与精深。在柯桥区,历代工匠留下很多优秀的石雕杰作,其中以舜王庙雕龙石柱和柯岩大
绍兴锡箔锻制技艺
锡箔,又称锡箔纸,为祭祀品。锡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时候,如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绍兴的锡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清宣统时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绍兴有箔铺(坊)两千余家,产品两百余种,年产量逾三百万块(每块三千张),生产工人十余万人,为此绍兴有“锡半城”之称,是绍兴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绍兴的锡箔主要是用来祭祀之用,产品远销中国和南洋许多国家。民国时期,为绍兴锡箔业鼎盛时期。至建国后因时代变迁而渐趋衰落。九十年代后,锡箔业重新兴起,这一古老的产业被重新挖掘,杨汛桥为绍兴锡箔制作的代表,这项手工技艺一直没有失传,现在仍有人在从事这手工技艺。绍兴锡箔制作精良,品类益繁,适应各地习俗。制作艺人已练就一
木头人掼跤
自古以来,在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群众性体育盛会上,都要进行称为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的竞技比赛。勇敢、彪悍的青年牧民无拘无束,自由欢乐地参加各项比赛,按照传统习惯:摔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据史料记载:金兵入侵中原,元朝忽必烈以及清王朝统治者将游牧文化、中原文化输入南方,为越文化所包融,从而创造出新型独特的文艺样式。民间舞蹈《木头人摔跤》。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古老文化在江南展示的缩影,这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透过舞蹈,不难看出,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子。相传《木头人摔跤》在绍兴市(五县一区)及周边地区一带流行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在每年乡村举办的盛大的庙会,和迎神赛会众多踩街节
绍兴霉制品制作技艺
绍兴霉制品的品种非常丰富,如臭豆腐、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都是最具有绍兴特色的街头小吃和风味菜肴。绍兴臭豆腐主要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非常好吃。绍兴霉豆腐,官方称呼“绍兴腐乳”,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块块四角见方,质地松酥细腻,味道鲜适,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绍兴腐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美誉。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名扬海外。人们常说,“吃绍兴腐乳能开胃增食”。绍兴腐乳还有解腻的作用,而作为菜肴的调味烹料也数上乘,若烧一品南乳肉、蒸豆腐、炒墨鱼等等,气香味鲜,别具一格。绍兴腐乳的种类有醉方、红丁方、红
绍兴艺兰
兰花叶态绰约多姿,叶色终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洁,神态落落大方。自古就被人们称之为“花中君子”、“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世称兰花、茉莉、桂花为“香花三元”:茉莉是薰茶花卉的状元,桂花是食品花卉的状元,兰花是观赏花卉的状元,兰花的清芳居“三元”之首,故被称为“香祖”。国人称银杏为“国树”,牡丹为“国色”,兰花为“国香”。《岭海兰言》说:“牡丹为花之王,真王也;兰为王者之香,有其德而无其位,素王也。”兰花是人们追求完美的化身、高尚品德的榜样。“艺兰”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乐府诗集》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谓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仍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记录了
陆游与唐琬故事
南宋时期绍兴叫做山阴,这里有一座沈园。传说当时沈园的粉墙上曾题有两阙《钗头凤》词,第一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前妻唐琬所和。这两词浸润着对人生和命运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琬的爱情故事——唐琬与陆游的沈园情梦。陆游出生于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其母舅唐诚有一女儿名唐琬,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投合,青梅竹马。陆游与唐琬皆擅诗词,常借此倾诉衷肠。两家父母和亲朋好友,都认为是天造之合,于是就订下了这门亲上加亲的婚事。陆游20岁与唐琬结婚,两人琴瑟和谐,情爱弥深。不幸的是,婚后3年没有生育,加之陆游对于科举取仕没有上进心,沉湎于情爱,引起母亲唐
石门槛徐氏儿科
徐氏儿科,原籍绍兴县柯桥州山乡项里村,迄今已有十四代。初时,徐氏以农为业,兼操治惊、挑痧服务乡邻,临床经验日积月累,逐代相传,渐而弃农从医,名闻山阴、会稽二县。第六代世医,年仅弱冠即精通医理,求诊者风雨无间,门庭若市。其时,山阴某太守之子,突发高热转惊,昏迷数日,城内众医回春乏术,太守即接徐氏进城诊治,徐氏诊后处一奇方,服后患儿热退惊停,神志清醒,又服数剂而愈。由此,徐氏儿科名噪一时,求诊者遍及诸暨、上虞等县。传至第十一代徐静川(字溶)即由项里迁入城里石门槛(今仓桥直街)悬壶行医,与石门槛女科毗邻,此即石门槛徐氏儿科之名的由来。传至第十二代徐仙槎(安),15岁随父静川习医。19岁父亡即接班行医
绍兴稻作习俗
绍兴的稻作生产起源可追溯到7000年前,是目前为止亚洲乃至世界水稻种植起源地之一。出土的原始物证说明:越地远古时代的稻米,已从耕作、种植、采收、留种直到煮成米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于越的稻作文化,既有河姆渡文化的根基,也兼有良渚文化的影响。相传帝尧之时,禹受舜之命,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毕功了溪,后“造井示民,教民鸟(岛)田”,在越北平原率领先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复随陵陆而耕种”,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春秋战国时,绍兴曾为越国的首都,其稻作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较他地为盛,内容更加丰富。从出土的农具考证,按用途分有:起土具、除草具、收割具,可达到深耕,加厚熟土层,
绍兴稻作技艺
绍兴的稻作生产起源可追溯到7000年前,是目前为止亚洲乃至世界水稻种植起源地之一。出土的原始物证说明:越地远古时代的稻米,已从耕作、种植、采收、留种直到煮成米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产和加工流程。于越的稻作文化,既有河姆渡文化的根基,也兼有良渚文化的影响。相传帝尧之时,禹受舜之命,以疏导之法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毕功了溪,后“造井示民,教民鸟(岛)田”,在越北平原率领先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复随陵陆而耕种”,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春秋战国时,绍兴曾为越国的首都,其稻作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较他地为盛,内容更加丰富。从出土的农具考证,按用途分有:起土具、除草具、收割具,可达到深耕,加厚熟土层,
绍兴纸扎
纸扎具最本土的一种民俗性、观赏性,乡土气息浓郁。纸扎品是葬礼习俗中的一种殡葬用品,为了能使死去的亲人能享受活着的待遇,甚至比活着更好,人们通常用纸扎品陪葬或焚烧,以前最常见的是纸花,现在有房子、汽车、家用电器等,很是逼真形象。纸扎手工制作,工艺很简单,生活用品为主,表达人们的一种生死观。先将毛竹劈成篾,然后用篾扎成该制作实物的形状,最后用纸或布根据不同形状,不同实物进行外包装,力求形体逼真,外表美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不同阶层的需求,不断改进制作物品及制作方法。随着殡葬改革,纯手工的纸扎品已不多见。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调大头
民间舞蹈(哑剧)《调大头》系唐宋时代参军戏和宋杂剧滑稽戏衍变而来,又脱胎于绍兴著名文人明·徐渭杂剧剧作《四声猿》其中《玉禅师翠乡一梦》第二齣“月明和尚度柳翠”,早在明初就产生并流传于绍兴民间。据艺人回忆,明代后期由最早初创的绍兴调腔班加工搬演,并由绍兴乱弹(绍剧)班移植,并在余姚、慈溪、宁海、新昌、嵊州、上虞、诸暨、萧山和绍兴一带上演,还流传于徽州部分区域。绍兴民谚:“正月月半调大头”,就是指绍剧传统演出的惯例,俗称“彩头戏”,表示“祝吉祈祥”,是继五场[即头场、二场、三场(庆寿)、四场(跳魁星)、五场(跳加官)]之后的第二道程序,它作为应景的小戏节目,显得较为简单短小,以增加热闹气氛。《调大
绍兴婚礼习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人类历史上,婚姻是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婚制、婚俗和婚礼。因而,必然受到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在绍兴当地,传统的婚俗礼仪沿袭了先秦时代婚嫁中的“三书六礼”古习,即聘书、礼书、迎亲书谓之“三书”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谓之“六礼”,之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婚礼过程中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较之古代单调的“六礼”有着更加鲜明的民俗特征和越文化特色。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因时因地繁衍变成二、三十道程序。旧时,绍兴婚礼习俗的全过程包括换庚
传统砖瓦制作技艺
新昌自古就是一块充满诗意、人杰地灵的地方,千百年来,民间就萌发并传承了江南古建筑砖瓦和砖雕的制作技艺,即传统砖瓦制作技艺,并一直得到了较为完整地保护与传承。以此非遗项目为依托,在羽林街道央于村一带已建有天功坊砖瓦有限公司等多家传统砖瓦制作企业,古老的技艺依旧在现代新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砖瓦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首先根据图案,做出对应的模具;其次将泥料制成胚胎,放入窑中烧数天,窨水冷却后方可出窑了。虽然瓦基本上做成了,但这只是一般的初加工,若要是细加工,还要进行做旧处理,主要对雕刻部位进行磨光打细,使其更加具有保存价值。而方砖经过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窨水、出
绍兴赛龙舟
“赛龙舟”绍兴人俗称“划泥鳅龙船”。一般赛龙舟只在端午,是纪念屈原的一项活动,但绍兴的赛龙舟却在农历三月、五月各一次。三月赛龙舟,是纪念马臻马太守的一次民间活动,东汉永和太守马臻首筑鉴湖,遭馋遇害后,被绍兴百姓尊为湖神。是个盛大的节会。从前,包括“十里湖塘”在内的鉴湖上,每年逢三月十三这一天,当地百姓都自发搞这项有特色的民祭活动。“乡堡各张凌波军,群龙波浪争掀腾”到了赛龙舟的日子,各乡村的龙舟队一起上阵,旁边还有拉拉队助威,场面很壮观。湖面上龙舟竞渡(周身雕满龙鳞,长有百尺,健儿奋力划舟行如飞);灯船(在船上有健儿表演各种特技,或旋飙轮,或标杆,或架秋千等);歌舫(歌舫上有各种戏班子演出)。湖
绍兴师爷故事
绍兴师爷故事,是由一系列以“绍兴师爷”为主要人物的轶事趣闻组成的民间故事,以及文人据此加工创作的机智故事。“师爷”是旧时对官署幕友的尊称。绍兴籍“师爷”,自明中晚期至清的近四百年间,最为活跃,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另外对那些不入幕馆、专为民间百姓打官司的民间讼师,绍兴人也称其为“师爷”。绍兴师爷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其人其事,成为当地百姓的谈资。绍兴师爷故事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它的源发地在古绍兴,即现在的绍兴地区和余姚、萧山等地。经民间口耳相传,不断丰富,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绍兴师爷”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群体形象,遂成这一独特的地方民间文学。绍兴师爷故事内容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其题材广泛,情节跌宕,
女吊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女吊》中,描写了被逼良为娼的女子玉芙蓉,饱经人间折磨,悬梁自尽后,冤魂未散而发出的悲愤控诉。被鲁迅先生称赞为“带0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是绍剧和目连戏的一出,演员妆化成“石灰一样白的圆脸,漆黑的浓眉,乌黑的眼眶,猩红的嘴唇”,台上形象是“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垂头,垂手,弯弯曲曲的走一个全台。”(鲁迅《女吊》)女吊其在舞台上的艺术特征为“并腿跳步”及左右肩的交替耸肩,以此特定动作表现0心态。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勾践传说
越王句践故事以春秋时期吴越战争的历史与文化为背景,以越国霸业战争兴衰成败为基础,以越王句践与越国群臣等历史人物为线索,历经2500年,在越地民间口头广泛传讲,又经多次收集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数量庞大的故事群,现存故事100多篇。句践(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战国末期越国的君王。他在与强吴的争战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辛努力,终于振兴越国,进而灭亡吴国,横兵江淮,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他战胜强敌的勇气、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顺应潮流、矢志革新,使“荒芜之地”的越国迅
越医文化
绍兴,春秋时为越国之都城,故又有越州、古越、越郡之别称,古今绍兴医家亦因之称为“越医”。本项目之“越医”,包括绍籍在本地、外地的医家以及外籍长期在绍兴的医家。“越医”肇始于春秋,兴起于东汉,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越医”之记述早见诸史书、方志、各类文集笔记,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反映在医著及医方中。《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记载的古今二百零八位中西医名家,越医就有十一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民国名医精华项目,所选的十三位医家二十一种图书,越医占了三位七种图书。越医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和剂局方》;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非处方药——钱氏女科生化
乌篷船制作技艺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乌篷船制作共分三个部分,即:船体的制作、船篷的制作和桨橹的制作,乌篷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船只,船篷的制作很关键,其工艺流程是: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扎好以后,再用“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