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特产
绍兴民俗文化
乌篷船制作技艺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乌篷船制作共分三个部分,即:船体的制作、船篷的制作和桨橹的制作,乌篷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船只,船篷的制作很关键,其工艺流程是: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扎好以后,再用“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用这种
绍兴大禹传说
“大禹传说”产生于遥远的上古时代,流传于越地民间数千年,这些传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其治水的传说,将大禹引向神话传说;二是其立国的传说,将大禹引向历史人物。大禹是中国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的伟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和立国之祖。禹姓姒,世称大禹,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创立者,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治水英雄。“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克勤克俭的崇高品质和战天斗地的顽强苦干精神,均为世代传颂。大禹作为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其杰出贡献,在于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禹在治水、立国的大业中所持的爱民为
越歌
越歌是古越地(今绍兴)人用越地方言传唱的有关越地景物、风土人情,反映越地民众生活的一种地域性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歌谣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歌历史悠久,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提到《弹歌》、《涂山歌》等,一般认为春秋末期已有越歌流传,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传承历史。越歌传播地域广泛,主要流传在今绍兴一带,并辐射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甚至远播海外的华人世界。越歌内容丰富,数量繁多。20世纪80年代,绍兴曾组织了大规模的歌谣普查,共收集到8641首。越歌体现了越地特有的景物和习俗,水乡风情浓郁,越文化特色鲜明。它用当地方言进行构思、创作和传唱,它自然而不事雕琢;它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绍兴祝福
绍兴民间的祝福大典,俗称“请大菩萨”,亦称“祚福”,起始于元朝。“大菩萨”神祃纸上印有“南朝圣众”四字,相传“南朝”是指已沦亡的南宋王朝,“圣众”就是为抗元殉国的忠烈。由于蒙古贵族对汉人统治十分严苛,汉族人民为怀念故国和献身的忠烈,不得不采取隐喻的方法,创造了“南朝圣众”神像,大家来进行爱国的纪念活动,公开的说法是一年一度请祚福之神,求神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家户户吉祥如意。为了防止意外,所以选择在腊月廿四至廿八夜半进行,这就是当初“请大菩萨”创意的由来。后来虽然汉人复国了,但已相沿成习,成为一年一度的祭祝大典。绍兴祝福具有祭祀对象特殊、普及面广、有关故事流传广泛、传承影响深远等特征,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周礼·天官·序官》记载:“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郑玄注:“女酒,女奴晓酒者。”在越国时代,越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奖励越民繁衍生育、图强国力的激励措施,使女酒习俗沿续后世。从有文字记载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女酒”习俗演变到明、清初时期的“女儿酒”风俗,在清中期,“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已成为绍兴地区民间贺喜寿诞的婚俗礼品,称谓花雕。是绍兴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自晚清以来,花雕工艺制作随着女儿酒婚俗的演变,在绍兴城乡一带已形成“画花酒坛”、“彩绘花雕”二种不同风格的花雕酒坛。“画花酒坛”又
绍兴古戏台建筑艺术
绍兴古戏台的产生、发展与绍兴戏曲的孕育、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明朝以来,戏曲转入发展和繁荣时期,绍兴古戏台也相继出现。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就记载有绍兴陶堰司徒庙中古戏台演出社戏的场景。现存的绍兴古戏台主要有五种类型:庙台,祠堂台,草台,河台,街台。此外,旧时还有会馆戏台和大户人家中的家庭戏台,但目前已经消失。绍兴古戏台的建造分基础、主体、屋面、装饰四个过程。它的构件,一般由台基、石柱、台板、屏风、构栏、藻井、台狮、牛腿、屋脊瓦件等组成。楹联也是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戏台建筑增光添彩,还承担了高台教化的功能。素受人民群众喜爱。绍兴的古戏台有台
绍兴方言
绍兴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广义的绍兴方言包括绍兴市所辖5县1区及其临近地区的方言;狭义的绍兴方言则仅指绍兴县“东头埭”土语。东头埭与西头埭相对,前者为旧会稽县属地,后者为旧山阴县属地。绍兴城区所使用方言以东头埭土语为主,杂以西头埭土语,其语音在个别字上至今仍存差异。绍兴方言通过越剧、绍剧、莲花落等戏曲形式和鲁迅、周作人等名家作品以及客居外地的绍籍乡人,传播于国内外。绍兴方言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清代,主要有康熙年间毛奇龄《越语肯綮录》、乾隆年间茹敦和《越言释》和光绪年间范寅《越谚》,其中尤以《越谚》为“分类考释派”代表作。此外,当时绍兴方志也已记录一些绍兴方言词语。以现代语言学方法表述绍兴
灶壁画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灶壁画在绍兴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在作饭、烧菜的灶头,从灶山、烟箱到灶身上都会画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式样,及配着的不同内容的文字,又俗称“灶头画”。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背纤号子
绍兴背纤号子主要是指在水网地带的人们在纤拉船只过程中演唱的劳动号子,体现了低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企盼和一种命运的呐喊。其音律、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以统一行动、鼓舞斗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俗谓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八,阴间鬼魂至人间自由活动,为此,于此时请僧人作盂兰盆会,做水陆道场,追荐亡灵,祭祀祖先,诵经超度,礼忏冥福,俗称做七月半。绍兴为水乡,“陆赈之外,复有水赈,又剪纸为莲花灯,放乎中流,谓能照见九幽十八狱,通宵达旦,举国若狂,博穷鬼之欢”。清康熙《会稽县志》谓是日“浮屠燃灯,人家或燃灯于树,或放之水中,喧以箫鼓,儿童则垒瓦塔为灯”。节间,习于祠堂、庙宇或野外搭草台,演《目连救母》、《女吊》、《男吊》、《跳无常》等。今民间仍有做七月半祭祖之俗。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兰亭修禊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约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修禊之礼。当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兰渚山麓的溪流两侧依次列坐,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随意漂浮,滞留某人之前就需即兴赋诗一首,赋诗不成则罚酒三觞,以此娱乐助兴。诗成而集,王羲之欣然作序,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雅集的举行,得到了后世文人、书家的仿效传承。从南北朝开始,直至近现代,每年都有文人、书家相聚兰亭,举行兰亭修禊活动,1985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以农历三月初三为绍兴市书法节”的决议。每年此时,中外书坛名家雅集兰亭,晋圣、修禊、
脚划船俗
绍兴水乡有小船,又称脚划船、躅桨船。船体小巧,不用摇橹、撑篙,只须以手划楫为舵,用脚“躅”桨行进。有时为提高行船速度,则于船头加一支扳桨,一船夫面向船尾扳桨,另一船夫于船尾划楫、躅桨。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虞剪纸
上虞剪纸,历史悠久,唐宋时已盛行,特别是作为绣花剪纸母本图样,绣花剪纸就与鞋帽服饰以及各种绣品物件结下不懈之缘。由于绣花剪纸作品难以保存,所以历史年代很难考证。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立春日郊行》诗,记述了迎春习俗——鞭春牛与戴金幡彩胜。“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幕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金幡彩胜“之俗,是每逢立春日,妇女们用纸绢等剪成饰物或小幡(长幡下垂的旗)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用以欢庆春天来临,并互相馈赠。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在春日祭祀青神仪式中,就有丝织的“春幡”,民间盛行丝织品剪刻成小幡戴在头上,称为“剪彩
绍兴翻九楼
翻九楼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杂技,孟姜戏演出的一项主要内容。旧时绍兴竹田头一带有人专操此业,常受上虞孟姜班、长安文锦乡班等戏班聘用。孟姜戏搬演孟姜女千里寻夫故事,以求超度亡魂。其戏班称孟姜班,成员大都为道士,演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为超度五殇的旧习之一,称“做孟姜”。做孟姜主要有两项活动,俗称“日‘翻九楼’,夜演《孟姜》”。“九楼”由方桌垒成,其式有二:一式以九张方桌直垒,两旁以毛竹绑扎加固,称“一枝香”。一式以数十张方桌横排直垒,第一层为一字横排13张方桌;第二层用12张,其后每层逐减一张,下面8层方桌桌脚均朝下摆放,最上面3层方桌则一仰一俯安置,“九楼”垂直高度达13张方桌。表演者则在空中进行
堕民习俗
堕民又称“怯邻户”,明代称“丐户”,后世称为“堕民”。在浙江绍兴及属县亦称“丐户”或“乐户”。元明清时,浙江绍兴及属县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不得与一般平民削籍和通婚,与平民同列。堕民亦不许应科举,多任婚丧喜庆杂役等事。堕民虽与一般平民毗邻相处,然习俗殊异,地位低下,一直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度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堕民获得新生,与一般居民的界线完全消失,地位完全平等。明代沈德符《敝帚轩剩语.丐户》:“今绍兴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其妻入大家为栉工,及婚姻事执保监诸职,
吃讲茶
这是旧时流行江南的社交风俗,民间裁决纠纷。老百姓之间因种种原因发生了纠葛,谁都不让步,就请好裁决人,双双来到茶馆,把知情者都叫来,边喝茶,边进行民间的评理、判断,由“吃讲茶”中的调解员,也称“店王”裁决理亏的一方负责付清这次“吃讲茶”的全部茶资,并向另一方赔礼道歉,纠纷也就得到处理。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银饰品制作技艺
绍兴银饰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先秦、两汉史料记载:越国矿产资源丰富,民间冶炼业发达,境内的铜、锡、金、银、铁等矿产已大多被开发利用,为银饰品制作技艺在古越绍兴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据史料记载,吴越归宋时,贡奉之物中金银器皿颇多。2001年,从西湖雷峰塔地宫出土的吴越时期纯银鎏金金涂塔、鎏金纯银佛像等,便是最好的佐证。《吴越史年编年》记载:“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十二月,钱弘俶命造金涂塔八万四千,有颁至日本者”。1983年12月,临安文物馆曾征集到一尊吴越时期的金涂塔,在日本现也仍有钱弘俶赠送的金涂塔原物。塔身内壁刻有“吴越国王钱俶敬造八万四千宝塔。乙卯岁记。”这些银饰品、银涂金饰品
绍兴古桥名传说
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誉为“万桥市”,又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绍兴桥梁量多面广,在这众多桥梁中,桥名传说给绍兴的桥文化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把一座座原本冰冷的石桥给予了生命。在
绍兴石宕采凿技艺
绍兴的石宕开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越国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汉代发展成一个象模象样的特殊行业,为古城市政建设与构筑家庭院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建筑材料,也千锤百炼出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绍兴是水乡,也是石乡,更是一座用石头建筑起来,铺设开来,又用各种各样的石头装饰起来的千年古城。绍兴有丰富的石矿资源和较为特殊的石质条件,绍兴过去有会稽石、柯山石、东湖石、羊山石四大石材,十分有名。历史上,绍兴石宕分为两路。东路石宕在东湖、尧门山、坝口一带;西路石宕主要在柯山、马鞍山、下方桥羊山等处。绍兴石宕开采的最大特色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先是采石,继而造景,利用
绍兴婚礼习俗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人类历史上,婚姻是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了颇为复杂的婚制、婚俗和婚礼。因而,必然受到公众的重视和关注。在绍兴当地,传统的婚俗礼仪沿袭了先秦时代婚嫁中的“三书六礼”古习,即聘书、礼书、迎亲书谓之“三书”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谓之“六礼”,之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婚礼过程中的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较之古代单调的“六礼”有着更加鲜明的民俗特征和越文化特色。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因时因地繁衍变成二、三十道程序。旧时,绍兴婚礼习俗的全过程包括换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