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舟山特产
舟山民俗文化
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本地民间又称“见食迷化”,是岱山清末民初民间迎神赛会经常出现的类似“数来宝”、“顺口溜”的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形式。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后一次迎神赛会0现后,现已失传。其表演通常为二人,特点是表演者临时即兴编词,见到什么说什么,台词风趣幽默,一些观看迎神赛会的年轻女子常成为表演者的戏弄对象。后逐渐演变成方言快板形式。上世纪50-60年代,岱西茶前山村李祥龙运用包袱、夸张、铺陈”等多种快板艺术手段创作了多篇方言快板台词,并用方言表演,诙谐、幽默、夸张、讽刺、纪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岱西民间称之为“李祥龙快板”。李祥龙创作的方言快板主要有:《1快板》、《说唱家乡改革好》、《火》、《勤俭节
沙雕画
沙雕画由特殊的沙制作而成,格调高雅,产品精致,具有浓郁的海岛特色。由舟山三合商务有限公司创意设计,承制的“沙雕画”作为舟山首创、国内独有的旅游纪念品,受到广泛好评,多次被沙雕节组委会作为对外宣传促销礼品。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的现场直播的形式,对“沙雕男孩”沙雕系列产品制作进行了拍摄和介绍。沙雕画是理想的馈赠佳品。
岱山刺绣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创于虞舜,考古出土遗物目前发现仅到商周。原始刺绣用途,本为衣服以表征地位尊卑,具有政治辅助工具的作用。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宋代盛产丝绸,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刺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发展,把刺绣的丝绸出口到欧洲等地。后来逐渐扩充为美化生活的装饰物,并且普及民间。至于刺绣具备的艺术性,随着发展阶段变化,呈现不同的特色。不少身怀绝艺的刺绣专家,一直默默地以一针一线,细心地绣出各种美丽的绣件,正意味着传统艺术的保存、延续和发扬。岱山大概在250年前,一些妇女在家里开始绣花,绣好的物件可以折价出售。郑
岱山传统菜谱及烹调技术
酒宴常用8~12只冷盆,12只以上热炒,以扣肉(上覆鸡、鹅条肉,下垫素菜)类为佳,乌胖蹄为压桌菜,大镬头毛芋艿凡宴必备,每宴出二三碗之多,故传统视作宴席丰盛标志。80年代起,婚事宴请,菜肴花色更丰盛多样,部分农村仍保留上述旧习。菜肴居民愤食咸蟹、蟹股、蟹浆、虾、海蜇、泥螺和咸菜、萝卜、苋菜股、腌茄糊。腌冬瓜等。三抱鳓鱼卤或蟹浆卤蘸食海蜇,味美可口,系特有佐料。经加工的鱼胶、鱼卵干、蟹黄饼、虾仁系传统名菜,酒或酒糟醉鱼、糟鱼,是居民传统风味食品。芋艿筵芋艿是舟山部分渔农村酒筵上必备的主菜。芋芳碗数越多,表示酒席越丰盛,酒席上的芋艿吃不光,赴宴者可用手帕或纸头包回去。舟山岛居民办酒席,一般用“汤十
令时辰
民间有人或物走失、丢失等没有结果时,找会一些令时辰的人帮忙算算。令时辰者叫失者到筷笼里拔筷子,根据筷子的数量,再按基本口诀计算,可以确定要寻找的人或物的存在或失去,据说一般较灵。至今此法在民间还有少数传人存在并进行着。基本口诀:正月大旱二月游连三月失闪四月七口五月小急六月空望七月大旱八月游连九月失闪十月七口十一月小急十二月空望换算:大旱一七五游连二八十失闪三六九七口四七十小急二八十空望三六九方向:大旱东北向,游连西南向,失闪西北向,七口东南向,小急西南向,空望西北向。上述数字“一”表示初一、十一、二十一;“二”表示初二、十二、二十二,以此类推。欲寻找失物、了解人外出信息,测算方法是首先请求果者
‘缠身龙’治疗
岱山高亭南峰村金成表以家传秘方制作药方相传三、四代,距今一百余年。因爷爷早逝,是从奶奶手上传下来的。因膏药是独家秘方,而且严守“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因金成表的父亲也英年早逝,所以传给了他。现在是远近闻名的“金疮祖传”主治蚊子、蚤、虱叮咬,吃食不卫生或血液循环不畅等导致的疮疡,及细菌性引起的脓疮、“缠身龙”等。生疮疡初时,要打散不使肿大,疮疡已肿大,势必要将其脓毒拔出,方能解其痛楚。疮疡发生之初用咬头膏贴于患处,疮疡已是中晚期就用吸脓膏药敷之。
抬姑娘
抬井潭姑娘农历正月十三或十四那天晚上,由二位有爹娘的姑娘(必须要有一未婚女子出面去请,但因为要与神女交往,所以必须是成熟稳重的,否则请不动神女。)准备供品香烛之类的东西到井潭边去供,(大人准备好花轿,所谓的花轿,实际上是一只淘米筲箕,准备一只祭祀用的红色木盘,把淘米筲箕覆在上面,一个边上插上一根竹蔑将淘米筲箕搁起。竹蔑旁插一支香,就成了一顶花轿。)摆上“花轿”祈祷几句好话,然后抬着“姑娘”到家,在灶前放一张桌子,桌上摆上“姑娘”,前面散上面粉,灶上供上香烛、茶果。两位有爹娘的姑娘扛淘米筲箕,最主要的是扛淘米筲箕要讲究方法:两个人左右两边各伸出一支食指勾住淘米筲箕,又要注意力度,不能把淘米筲箕抓
沙洋晒生制作工艺
花生又名落花生,古代叫长生果。生长在岱山岛岱东后沙洋的花生,经煮熟晒干后称“沙洋晒生”。沙洋晒生很有名气,因其生产于沙泥湿地。不管遇到多旱,产势都很好。当地农民把收上来的花生经过择炼,在大锅里放适当比例的盐水煮熟再进行晒干。味道不错,也容易储存。在舟山很有名气,被冠以“小藤花生”和“中藤花生”之名成为特产。晒生工艺流程:1、把刚摘来的新鲜花生用清水洗净;(刚摘的花生最好不要过夜,若过夜花生外壳会微黄,味道也会不一样)2、一百斤花生放二斤半白盐,明矾二两,拌均匀;3、过3-5小时左右上灶进行烧,水位与锅平,火要旺,这样花生一般在40-50分钟后即可出炉;4、将出炉的花生拿到太阳底下暴晒,最好每隔
观音山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观音菩萨带着木吒二太子,到凡间选择有一百座山峰的道场,她来到衢山的最高峰,只见山上云雾弥漫,苍松挺拔,景色优美,就想定此地为道场,座落山头数山峰,但从东数到西,从南数到北,一连数了三、四遍,数来数衢山只有九十九座山头,遗憾地带着弟子驾云离开了衢山。观音菩萨驾着祥云看到了南海普陀山,就降下云朵,座落山头数山峰,结果数了下四周山峰,数来数去又是九十九座山头。这时,观音菩萨身边的弟子开了口:“菩萨坐着的不也是一座山头吗?”观音这才明白先前在衢山数山头时,把自己坐的那座山峰忘了数进去了。从此,她虽在南海普陀做了道场,但也没忘记衢山的那座山峰,并赐名为观音山,并立为陪道场。每年总要驾着祥云
泗洲堂渡的传说
岱山古有泗洲堂渡,是一个有名的海上交通枢纽。“泗洲堂渡”最早的记载见诸元代《大德昌国州图志》,至清末民初的历代定海县(厅)志,均在“津渡”或“渡栏目”中略有记载。《岱山镇志》卷三水目“航渡”亦载有“泗洲堂渡”,但是元明两代定海县志上都没有注明这个渡口设在哪里,往来何地。清代康熙《定海县志》和光绪《定海厅志》,均标明称岱山“泗洲堂渡”。“该渡设渡船三只,自岱及定到宁而止,自宁及定到岱而止。”民国《定海县志》始载明这个渡往来于岱山、定海、镇海、宁波之间。《岱山镇志》记载更为详尽:“泗洲堂渡船,在东沙角山嘴头,往来定城(定海)宁郡(宁波)等处。康熙时知县缪燧详请设立,今废久矣。”由此可知泗洲
嵊泗渔民画
嵊泗渔民画曾成功地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以及香港、日本、法国、德国等地展览。目前,嵊泗渔画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纪念品。渔民画作者是一群渔家姑娘和小伙子,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喜怒无常的大海边,惯于看暴啸的海浪,听狂吼的海风,爱和惧交织着,生存所依,生命所系。在一幅幅倾注着深刻而又复杂情感的绘画中,自然地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过去,风暴的灾难,依稀的童年,生活的再现,而是把生活和记忆、想象、情绪溶合形成画面,再打上作者的心灵烙印,成如无言的歌;永恒的诗......
倭井潭三姐妹抗倭传说
那是一个至今还山泉喷涌、水清如洌的水潭,450年前的故事注定了它要嬗变为一个凄风苦雨然而却是铁血忠魂式的英雄之潭,同分散于舟山群岛各地的抗倭遗迹一样,倭井潭和矗立其间的“抗倭碑”成为海岛历史上某段烽火岁月永恒的痕迹。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寇残余为戚家军所败,逃至长涂,遇久旱不雨,饮水缺乏,便霸占此潭,不让百姓汲水。当时岛上有一户人家,家人都已过世只剩下三姐妹,大姐二十岁,二姐十九岁、小妹十七岁。水是海岛生命之源,渔家三姐妹为夺井与倭寇展开了殊死斗争,先是投毒于潭,以灭倭寇;又秘密组织十余名青壮年,趁夜色行刺驻守井边的倭寇。一天夜里,前去行刺的三姐妹被埋伏在井边的倭敌发现,百姓们冒着生命
棕缉老龙传说
传说在岱山后沙洋的海底下栖息着一条断尾棕缉老龙。每当风暴来临,它会发出嗷嗷嗷的吼声。那声音传的很远很远,为岱山的渔家和过往的船只报警。要问这条好心的断尾棕缉老龙是怎样来的,那得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中秋说起。那年中秋之夜,天上挂着一轮皎洁通圆的明月。月里的嫦娥心里高兴,怀抱玉兔在广寒宫里翩翩起舞。她那长长的袖子忽上忽下的舞动,无意间碰落了挂在树上的一粒桂子。桂子从九重天上掉下来落在后沙洋。那时刚好有一只海螺在滩头觅食,看见掉下来的一粒东西,大口一张就吞了下去。海螺吃了月宫桂子以后就成了精,它在海里就开始横行霸道欺压水族,还经常发脾气,揪起狂风恶浪,害得渔家翻船人亡,生活不得安宁。转眼到了第二年的
跳蚤舞
跳蚤会,又称“跳蚤舞”,是舟山民间赛会活动必有的舞蹈表演形式,约于清乾隆年间从定海传入,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22年前,舟山当地的农村在出会时就有这个舞蹈,但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完全是男0、逗趣,夹在出会队伍中表演;第二阶段是在1922年,定海城乡又举行大规模的赛会活动,当时从上海请来的艺人扮相俊美,引人爱看;第三阶段是在50年代,把“跳蚤会”编成群舞。“跳蚤舞”的表演程式:不论是双人舞也好群舞也好,它的基本舞步是大八字步半蹲跳走式。因其舞姿酷似蚤跳蹦,故而称之“跳蚤舞”。它的表演特点,以轻盈、诙谐、灵活,逗乐的舞蹈动作取胜。饰济公的男角,主要以阻拦和戏耍动作为主,饰火神的女角则
龙灯(舞龙)
舞龙,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即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和龙体十余节,用布系连并绘成龙颜,每节设木柱一人操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舞龙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经过体育工作者的不断完善,舞龙现已成为一项体育比赛项目。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纸龙、草龙、钱龙、竹龙、棕龙、板凳龙、百叶龙、荷花龙、火龙、鸡毛龙、肉龙等等。龙舞从色彩上可分为黄、白、青、红、黑等,以黄龙最为尊贵。龙舞的构图和动作一
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百年前我国大都有之,也是江南一带群众普通兴行的传统习俗之一。于是每逢神之诞生日,或在风调雨顺之年,处处可见结社纠会举行庙会社祭活动。迎神赛会即指神明视察民情之时,民间汇集各类艺术形式统一巡游赛演。换句话说,就是以陪菩萨的名义,举行民间艺术大会串。此活动向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岱山的迎神赛会,约始于清乾隆前期(1750午前后),终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前后相继约一百八十年左右。这是一项集祭神和娱乐于一体,融各种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于一炉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性活动。其规模之宏大,组织之周密,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广,足以反映当时岱山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之盛况,而且,体现了我国南方“吴文化
岱山方言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舟山各岛遭受第二次海禁,岱山岛居民几乎全部被迁往大陆,自此,岱山岛又重新荒芜。到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政府诏改“舟山”为“定海山”,清政府开始有组织向舟山移民。到了康熙二十七年,在舟山建立了定海县(原定海县改为镇海县)。在明朝以前,岱山是两浙三十四个主要盐场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舟山遭受第一次海禁时,盐场遭废。展复后,清政府决定重新开辟岱山盐场,因当时宁波府慈溪县的山北地区(大蓬山以北地区)和绍兴府余姚县的东北部地区是浙江重要产盐区。于是,清政府在那个地区里挑选了大量的年轻盐民移民岱山,重新建立盐场。在当时,岱衢洋是舟山群岛最早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渔
挖花唱牌
旧时,渔民业余生活单调,船靠岸后的消遣活动大多为挖花等,由于挖花是脑力劳动,时间长,为增加娱乐性,渔民们在挖花过程中创作出了挖花唱牌,挖一个花,唱一句歌,增加气氛。歌词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叙事性强,旋律优美流畅,一度很受当地群众喜爱,被广泛传唱。挖花是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形式。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歌词叙事、述景、抒情,雅俗共赏,情景交融。旋律优美,生动流畅,地方色彩浓郁。节奏与节拍规整均衡,故事情节曲折多样。目前,这种挖花唱牌几近失传,只有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依稀记得唱出一部分。许多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义其声了。
嵊泗海洋渔民服饰制作技艺
嵊泗海洋渔民服饰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泗的渔民服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风格形成与海岛特殊的劳动生产条件及社会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渔民服饰,一般可分为生产服饰、生产生活共用服饰两大类,以及鞋袜、服装镶嵌、挂件、图案等几类,渔民服饰是渔民长年在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由于嵊泗列岛独特地理位置,这里古时地处吴越交界之处,因而嵊泗列岛的渔民服饰也受吴越古风的影响,这里冬天稍冷,春夏秋季较暖,岛上居民冬季穿的多为粗布大襟衫、开左衽、为夹衣,初春、秋末年为单衣,就连棉袄也是左衽大襟无袖,而开口处用布带连接成网状,比较透风散热,襟上生有各种各样布质纽攀,裤子则为裤腿肥大的
舟山织锦渔民画
在浩渺的东海上,散落着一大把璀璨夺目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舟山群岛,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这里生生息息养着一群纯朴的渔民画家,他们用大海的天真纯朴和无限的想象,承传着久远的民间审美情趣,用充满美好愿望甚至近乎狂幻的稚拙图画,以及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张张多样生活、丰富想象、奇趣构思、动人神情,充满夸张造型、怪诞抽象和奇特、神秘、深沉、艳丽的画卷??这就是我们舟山的渔民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