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特产
三明民俗文化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源自古中原一带饮食民俗,又受古代福建原居民(古闽越族、畲族)的饮食习俗影响。以天然绿色植物性质料为主,辅以少量动物性原料,采取最原始、最古老的蒸、煮、炖等加工方法制作出具有营养平衡、风味独特、特美价廉、快捷便利等优点的大众化食品。沙县小吃已形成自己的经营特点,口味大众化、价格平民化、经营便捷化,适应性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
闽北南词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使用的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曾、笙、镜锣、铜钹、渔鼓等。演唱场所多放庭院内或厅堂上,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目前,县里收存的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
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
建宁素有“莲乡”之称。莲子在建宁已有1000多年种植历史,曾是“贡莲”。据清乾隆《建宁县志》记载:建宁秀山丽水,玉润流馨,香泉道道,十里菡萏,极为旖旎。城西龙山,玉泉水冷,百口莲池,岁产“贡莲”千斤,为吾国第一。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建宁、泰宁、将乐、建阳、建瓯等县市。建宁通心白莲果实圆大,洁白脆嫩,易烂面沙,品质上乘,除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还源于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精细的加工技艺。建宁通心白莲制作工艺有1000多年历史,五代梁龙德初(公元921年),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就有莲农栽培、制作建宁通心白莲。每年春分后栽种藕苗,七月下旬莲子成熟,七至九月采收加工,到秋分采收结束,共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
长校“十番锣鼓”是流行在长校村、江坊村一带的民间器乐演奏活动,“十”指其乐器多,“番”指其花样翻新,在长校,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因此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明永乐年间,“十番锣鼓”在南方盛行,长校镇到邵武一带做纸的工匠,闲暇之余,参与当地的“十番锣鼓”演奏自娱自乐,返乡后把这种娱乐形式带回,后流传开去,成为当地人逢年过节、志事贺喜,自娱自乐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艺术活动。十番锣鼓的演奏者,过去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间艺人分散在农村亦农亦艺,他
龙角舞
龙角舞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附近乡镇一带,用地方方言永安话创作而成的,最初作为道场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民间流传,多半是以祈求生活安康,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四乡八邻和睦共处为主要内容。龙角舞的步行走法有一整套严密且独特的动作套路的。它非常讲究头、眼、嘴、肩、手、脚之间的协调和统一,而且整套动作的表现形式与经书上所列的方法相同:当唱词唱到东,身体的正面就必须朝东,说到西就必须朝西,念到南就必须朝南,指到北就必须朝北。龙角舞非常讲究舞蹈姿势的巧妙应用,尤其是手和脚的舞动,手掌的动作一般以兰花指展现;脚的步法,无论是行、走、绕、跑、蹲、跨、跳的动作幅度有多大,最终都以“丁”字步法落定,整套动作极富
泰宁大源赤膊灯
大源桥灯原称“火龙”,俗称“赤膊灯”,始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相传为严氏先民从观看各地元宵灯市景象,根据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现象感悟而自创的一种独特的原生态迎灯活动,相传迄今已900多年。“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髹漆涂饰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互相连接而成。两条龙灯,一条为“公龙”,一条为“母龙”,“公龙”龙头插齿烛7支属阳,肩烛4支,取四季顺利之意,龙头共11支烛,寓意新的一年一切从头开始;“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6支蜡烛,两端各插一束香
宁化古游傩
福建省宁化县安乐乡夏坊村至今保留着游傩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吴、夏、赖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圣庙”,请出供奉于庙中的“梅山七圣”面具,装扮傩神并出游。在游傩队伍行进过程中,装扮的“傩神”们手执竹鞭左右挥舞以示驱鬼祈祥,并不停下来当众表演。夏坊村的游傩习俗是古代傩文化的一种遗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圣”与南方少数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典籍《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均有关于“梅山七圣”的记载。夏坊村的“梅山七圣”崇拜在明中叶由迁徙至本地的吴姓村民带入,开始仅仅是吴姓人自己供奉,入清后“七圣”崇拜才在夏坊村溪背这个地方扩展开来,至光绪九年,聚居于村中的吴、夏、赖三
永安“唱花”
“唱花”是永安本土的一种将民间说唱与民俗表演相结合的独特曲种,自明朝末年形成曲种形式以来,“唱花”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目前仍在永安市大湖镇的新冲村传唱。“唱花”的基本内容大都是通过对农民口传身授,进行语言文字、农业技术、伦理道德和历史常识等的传播,其还是人们传承农业生产知识的活教材,它把季节与农事有形的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农事知识的基本读物。在传唱过程中,采用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的一问一答式。“唱花”所用的道具极其简单:一本“唱花”手抄唱本、一个直径约35公分的中鼓、一盏手提灯笼、一张四方桌即可进行表演。永安市大湖镇新冲村的“唱花”,原本是在新冲曾姓人氏中传承的一种本土民间说唱剧种。在漫长的
明溪惠利夫人信俗
明溪县惠利夫人信仰是客家人的信仰,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北宋,发展成熟于南宋,兴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拥有大批信众。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少时知书达理,且通医术,随夫征战,辗转至明溪定居,她以医术和草药为民众治病,死后葬于明溪,成为当地民众景仰的神祇。百姓为她建造了一座祠庙,即显应庙,位于明溪县雪峰镇北郊。从宋代开始,每年正月期间,明溪县城乡民众自发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夫人。大年三十前的一、两天显应庙理事会的理事要先斋戒、沐浴,以表示对惠利夫人的尊敬与虔诚。后将神像从宫帱中移到神案上来。大年三十清晨,会长带着当班的福首们向神像行香,之后由会长在神像前掷杯筊,圣杯显示莘七娘许可后,庙里总管掸去神像上的灰尘,
竹纸制作技艺
将乐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之一,其中“西山纸”早在唐、宋便负盛名。西山造纸工艺考究,须经过28道工序,所造毛边纸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少疵,吸水性强且久不变形,不腐不蛀,有“纸寿百年,玉洁冰清”之誉,适用于书法、修复印刷古籍,深受用户喜爱。现今当地尚存一座“中国现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纸作坊”。
世界客家祭祖大典
时间:每年农历九月初五地点:石壁村活动历史:9活动影响:8参与指数:8.5简介:宁化石壁,客家人的寻根谒祖圣地;而客家公祠,则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自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17年来,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上千个祭祖社团、50余万客家人前来参加,在虔诚的祭拜中,身心一同回到故乡。通过祭拜,把客家人的过去与现在连通,也构建了客家人的精神长廊。
建宁宜黄戏
俗称大戏、土戏。由昆曲、西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明朝末年由江西抚州传入建宁,盛于清朝。当时,建宁拥有同师同祖同腔调的戏社五个,遍及建宁各集镇。宜黄戏主要以用二换一曲唱到底的《碧玉簪》、《珍珠塔》誉名,次以传统正本戏《龙凤配》、《二度梅》、《下南唐》等二十余个剧目广流于众。宜黄戏腔调多唱上线(二换或二簧)拆子戏(俗称杂戏)多于正本。曲调一称下江上线(二换);一称下线(西皮)。演员唱的是土声腔,小旦小嗓,小生半小嗓,道白半官半土。行当配套较整齐,有四旦四生四花脸,且有固定脸谱。鼓钹及器乐伴奏六人。乐队练的是工尺谱,以笛定音,低八度,各拉各调。均口镇龙头村业余宜黄戏团至今每年春节及农闲期间,坚持在建
大田民间戏曲
大田县是福建省戏剧文化生态保存较好的县区,境内目前还有大腔戏、高甲戏、小腔戏(汉剧)、越剧、丰场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等剧种存在。而历史最悠久的当属我国古老的珍稀剧种大腔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保存的剧目形式较多,主要有《封神传》、《三国传》、《征东传》等六种传本,现有5个大腔戏农民业余剧团在流动演出,是大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宝。大田高甲戏于清代中期由永春下洋镇传入大田屏山,屏山现有业余高甲戏剧团2个。1959年8月,大田县接收晋江艺校高甲戏表演专业第二期学员25名,组建剧团,1961年7月正式成立县高甲戏剧团。剧团成立数十年来,足迹遍及大田和闽南各地,目前常年在闽南地区演出。值
舞稻草龙
稻草龙是用稻草编织串接起来的,每五米为一节,最长100多节,短的二三十节。为祈得三星高照、人丁兴旺的吉意,每年正月初一日,几位老人在祖祠一起编稻草龙。龙的主体是根稻草绳,插上香火的又称香线龙;挂灯笼的又名灯龙。龙头、龙尾和龙珠由香火组成。龙头上插上两根竹子,挂上两盏灯笼,叫龙眼;用竹篾绑住红薯插上三炷香称龙须;用来引路的龙珠是一个插满了香火的大红薯。龙头龙尾一般是大人扛的,提龙绳的大都是小孩子。舞稻草龙一般都在正月初一、初九(天公的生日)、十五(元宵节)晚上7点开始。三声炮响后,稻草龙便在锣鼓队开路下,绕着村头村尾游走,舞狮队在龙两旁伴舞。如果村民家里年前有建房、婚嫁、添丁之类的喜事,主人会端
打黑狮
“打黑狮”是一种傩面舞与南狮表演的混合物。傩面舞在远古时代便是民间驱鬼逐疫的巫术舞蹈。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民间对狮子很有亲切感,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打黑狮扮演黑狮者手持狮状傩面,后面数人手牵由灰色麻布扮饰的狮身,整个表演过程是由进村、探桥、享祭、进庙、打斗、降服等过程组成。黑狮是作为反派出场的,成了被驱赶的对象,“打黑狮”民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