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特产
九江民俗文化
彭泽板龙
彭泽板龙(第三批省级)彭泽板龙,是当地民间一种别具特色的龙灯。关于彭泽板龙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板龙”从唐代江南民间龙灯“一龙九蛟”中演义而成,盛行于清朝、民国时期,为彭泽县民间一种团拜新春的传统习俗。人们借此方式,走亲访友,相互传递生产、生活信息。也有人说是因为唐代时彭泽遭受的旱涝灾害非常多,当年百姓有“龙潭汲水”的习俗。所以,彭泽百姓对龙有着固有的图腾崇拜,以祈求丰收祈祷平安,彭泽板龙便因此而生,成为一个特定的习俗留在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里,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彭泽板龙”因龙身皆用长条木板连接而成,故名“板龙”,又因长条木板形同农家日常的长条木凳一般,亦称为“板凳龙”。板龙以一村或
彭泽小姑与彭郎传说
彭泽小姑与彭郎传说(第三批省级)《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属彭泽县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鄱阳湖。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载曰:“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苏东波曾在《题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中写道:“峨峨两烟霞,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清同治版《彭泽县志》对小姑与彭郎亦有记载。明清时期,“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丰盈,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故事,如《灵昭江屿》、《御笔开河》等。使“小姑与彭郎”成为长江中下游两岸民间传说的“母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彭泽县成立地名普查机构,在普查中认真考证了小
德安八景传说
德安八景传说(第三批省级)《德安八景民间传说》广泛流传于德安县境内,其内容最早起源于尧舜时期,由“蒲塘落雁”“湴塘晓钟”“阳居仙迹”“义峰耸翠”“钓台渔唱”“南庄耕叟”“金带河流”“乌石清泉”等八个古景点相关的八个传说故事组成。景点主要分布在德安县蒲亭镇、丰林镇、宝塔乡、河东乡区域,明代邑绅周振编修《德安县志》时定为德安八景。《德安八景民间传说》分别传述的是大禹治水,大雁舍身相助;慧默撞钟,激励民众勤奋上进;何九献丹,舍身助兄成仙;淡泊名利,徐达隐居学陶翁;孝义治家,义门陈氏得皇封;不畏权贵,归隐陶园做耕叟;金带河流,仙师擒蛟护城民;为爱捐躯,清泉姑娘化泉水的故事。它是德安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民
义门陈
义门陈(第二批省级)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观”的“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德安县车桥镇。这里青山逶迤,博河环翠,以其山水钟灵毓秀之精气,孕育了一个象谜一般美丽而又神奇并被人们世代传颂的义门陈文化。一千多年前(公元832年),义门陈始祖宋敕“晋国公”陈旺因官置产于九江市(古称江州)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至唐中和四年(884年)已是数代和谐同居五十余年不分家。唐僖宗感其义聚一堂,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匾额。“江州义门陈”这个家庭创造了十五代、三千九百余口、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鼓传餐、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
都昌打岔伞
都昌打岔伞(第三批省级)传统舞蹈打岔伞流传于江西省都昌县大港镇、鸣山乡、蔡岭镇等地。据2003年《彭氏六修宗谱》首卷记载:“我彭氏由商迁赣以来,迄今已有九百六十一年矣”,彭氏二十一世殿元公的简介中,记有“子嗣承袭先人奇艺”(见《彭氏六修宗谱》第二十一世殿元公简介第14行)。老艺人彭积华(1919—1998年)曾介绍,宗谱里的“奇艺”就是指“打岔伞”。老艺人彭积华生前介绍:打岔伞源自一个传奇故事——相传隋末秦王李世民率部与隋军在商丘作战,一次战斗失利,遭敌兵围追,李世民急中生智,令兵将化装成花鼓娘和花鼓腿(男),自己扮成丑头,撕破盖伞,抓把泥巴往脸上一抹,手摇大蒲扇和兵将们又唱又跳与与敌周旋。当
永修杨氏弹花技艺
永修杨氏弹花技艺(第三批省级)弹花,又称弹棉、弹棉花、弹棉絮,是一门传统的谋生手艺。我国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此行业。弹花师傅俗称弹匠,弹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主要有木质弹弓(上面蹦着一根牛筋做的弦),木槌、铲头和磨盘等。据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记载,当时弹棉用的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杨氏弹花在城乡尤其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是人们冬季御寒保暖的必需品,手工弹出的棉絮属于天然材质,生态环保,并且可经多次弹制翻新使用,节约资源。同时为音乐舞蹈提供良好的艺术编创素材,能丰富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作用和思想感染力。例如80年代,江西省歌舞团先后在南昌和永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浔阳史称江州,她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及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手工技艺,九江桂花茶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九江桂花茶饼是江西省四大传统糕点之一。它源于宋代江州的姑塘镇。它用茶油、饴糖、芝麻、桂花支撑的一种香甜酥脆入口松爽的茶点,很受茶客的欢迎。明清时期,茶饼作为一种传统糕点由茶坊制作转向作坊生产
湖口豆豉制作技艺
湖口豆豉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湖口豆豉是以优质纯黑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它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味美香幽、香而不腻,肉松皮酥,入口即化,久煮不烂,久储不霉”之独特风味称具于市,屡获市、省、国家级多项殊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级)新闻煤体不断宣传报导,八六年六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发表了《湖口豆豉——中华一绝》的专题赞誉文章等影响力,而驰名中外。“中华一绝——湖口豆豉”制作,保持着古老传统食品风格、乡土气息;体现民族饮食文化内涵;展示了九江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保留着历史传承的手工技艺。它所蕴涵的传统科学技术的中华特色食俗文化,是手工制作技艺的结晶,是现代化
庐山石工号子
庐山石工号子(第四批省级)《庐山石工号子》紧紧围绕着营造别墅的活动进行,是在众人搬运大体量石材时哼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以领唱与和唱形式对答,领号人将搬运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以对答的方式将信息和他的意图传达给众人,众人得知这些信息后,会听从领号人以领号方式的指挥,从而达到统一步伐的目的。虽然清唱能唱出它的腔调,但与处在重力压迫下哼唱的歌声完全不同。重力压迫下的歌声是一种“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呐喊,语音沉重,没有浮燥、轻飘的轻松感。所以,哼唱石工号歌必须依赖以上说到的石工搬运时使用的劳动工具,它们与石工号歌紧密相连。主要特征一、鲜明民间音乐特征:《庐山石工号子》由多种风格的号子组成,有大中小号之分。作
永修建昌锣鼓
永修建昌锣鼓(第四批省级)建昌锣鼓起源于清朝。系永修民间用于正月祭神祭祖、打龙灯、出谱、打醮等。建昌锣鼓由天官头、长槌、撮子头变奏系列、双五槌、单五槌、双凤点、单凤点、一槌、二槌、串槌、水点鱼、报槌、欧槌、跑马头、半边瞧等近二十支曲牌组成。由天官头、撮子头勾挂按场景择其部分适度连接。现编制为九人打:司鼓(一人操板鼓、堂鼓各一面)、川钗(2)、饶钗(1)、马锣(2)、小锣(1)、大锣(2)。鼓为核心,大锣和川钗为骨架,饶钗和马锣与川钗对应,小锣明亮活泼,起调和作用。
瑞昌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第二批省级)瑞昌地处长江南岸、庐山之麓,古属吴头楚尾,有青铜故里之称,既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又与楚文化血肉关连。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二百多年来,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采茶戏艺人。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它是黄梅采茶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二次倒流进入赣北,与当地民间茶灯戏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俗称“糯米采茶”(以其形容之甜美)。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历年来巡演于赣、鄂、皖、湘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次在省、市及国际戏剧大赛中获奖并受
九江封缸酒酿制技艺
九江封缸酒酿制技艺(第四批省级)九江陈年封缸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九江陈年封缸酒时称“绿醅酒”,它起源于唐朝元和年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九江司马时与江州好友刘时九饮酒赋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作了其历史注释。千百年来,“绿醅酒”一直在民间坊酿造,流传至今。九江陈年封缸酒属甜黄酒,酒精度小于13度,大于11度。系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以纯根霉曲糖化发酵,长年封存于宜兴陶缸中,自然发酵,自然陈酿,经二至三成熟,故而得名。具有不加糖而自甜,不着色而自成琥珀色泽,不调香而自发浓郁满都醇香的独特风格。
浔阳八景传说
浔阳八景传说(第三批省级)浔阳区史称江州,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勤劳,对生活充满热情,因此创造出无数美好的民间故事。浔阳八景的传说主要是关于浔阳区八大景观——浪井、能仁古寺、思贤桥、浔阳楼、烟水亭、琵琶亭、锁江楼、湓浦龙渊的民间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大多和当时著名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或地理环境和自然风物有紧密的关系。如苏东坡醉书浔阳楼、李世民建寺等都是重大历史事件。这些著名历史人
一圣仙娘花灯
一圣仙娘花灯(第二批省级)古市镇东皋一仙娘花灯早在元朝开始花灯活动,源远流长至今流传不息,不仅是民俗民风艺术遗产,而且关系到屈原一门忠烈之纪念,当年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屈原女儿一圣仙娘,每逢农历12月24日开始开展活动,规模之大,影响周边各乡村,花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活动毗邻十几个乡镇,影响千家万户。古市东皋一圣仙娘据冷氏宗谱记载为冷氏一十四世祖(公元一一八七年至一二七五年我国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之外曾孙、宋宝章阁大学士人官居二品,乃修水八贤之一)应微(字觉斋)公及先祖奉敬之神。初始建殿敬奉于今白岭乡冷氏大学士觉斋公诞生地太清村,十六世祖(公元一二七二至一三三零年间)觉斋公之次孙巽
修水贡砚制作技艺
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修水中国贡硕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纯手工制作,它有实用、欣赏、艺术、收藏价值,其制作繁琐,选料精细,造石料、画图、打坯、造型、精雕细刻,最后打磨、上腊或封油,工具之多,制作过程时间长,增添了传统色彩的厚重。贡砚又名赭砚,产于江西修水。据《义宁洲志》记载:“紫石出武乡潭家埠紫石潭,石出水中者,良而坚,发墨,琢为砚,类端溪新岩石”。赭砚早在唐朝时期就以作坊问世,至北宋时,大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赭砚广赠于友,使之名传天下。清代道光皇帝老师万承风,献赭砚于帝,帝喜而赐名“赭砚”列为贡品,故又名“中国贡砚”。贡砚砚材以赭色为主,翠绿为镶嵌,兼分五色。有金星、金晕、鸡血藤、鱼
修水哨子制作技艺
修水哨子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修水哨子,为修水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之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盛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修水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修水地方饮食文化的精华。制作修水哨子,外胚选用源自赣西北幕阜山区的优质毛芋头为主要原料,蒸煮熟化后再掺入优质鲜红薯淀粉,内馅则采用鲜猪肉或腊肉,配以冬笋、香菇、胡萝卜等多种配料及佐料,采用传统手工办法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传统的修水哨子重约50克左右,上尖下圆,中部圆鼓纳馅,故称之为“大哨子”,修水哨子的传统吃法为用蒸笼蒸食,天然纯正,皮薄馅厚,滑嫩柔软,食之清香扑鼻,回味无穷。修水哨子传统手工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口手相传至今,民间技艺丰富多彩,制
修水宁河戏
修水宁河戏(第二批省级)宁河戏,古称“宁州大戏”,发源于修水县,是古老地方剧种,在赣西北修水、武宁、铜鼓等县以及毗邻地区广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修水第一个戏班——三元班建立的时间是隆庆元年(1567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明万历年间,又有“春林”(上源余太公案),“凤舞”(全丰戴太公案),“同庆”(大桥马爷案)、“鸿云”(噪口肖爷案)等班社流动唱戏。所演剧目为《目莲传》、《征东传》、《西游记》等,所唱腔调系傩、弋混交之修水高腔,即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又叫“打锣腔”。到清康熙年间,安徽徽班向西发展,宜黄戏相继北上。这两种声腔传入修水,当地案堂班艺人兼收并蓄,从徽班吸收了石牌腔和九腔十牌子等曲牌吹腔
星子镌石技艺
星子镌石技艺(第三批省级)星子地处江西省北部,北倚庐山,南濒鄱阳湖,星子县城北部为庐山山南景区,约占庐山山体总面积的45%,地质岩层属于南康花岗岩群区。而中部丘陵带又蕴藏大量青石(页岩)矿,因有此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才使镌石工艺得以世代流传。星子镌石分布在星子县各景点及乡镇,包括碑刻和摩崖两部分。碑刻位于横塘镇的驼岭、吉山,(驼岭、吉山在去县公里,周围青石矿密集)华林乡的丫髻山,秀峰、万衫寺、白鹿洞一带,始于唐宋时期。秀峰景区有唐代画圣吴道子铁线描法的观音像;白鹿洞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手植丹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摩崖位于星子的秀峰、醉石馆、简寂观、归宗、羲之洞等各景区。据《庐山志》记
武宁戏社火
武宁戏社火(第三批省级)戏社火,本是古代逐疫的一种仪典。而武宁源于民间的“戏社火”又称“唱傩歌”。“摆戏社火”,据文献记载其始于清代道光1830年。武宁民间的戏社火,初始是以姓氏,字庭供的菩萨为祭拜中心,随着历史的演变后融入了英雄崇拜,祖先祭祀、忠孝节义,贞节烈妇等内容,每年的正月初在族长或主事的率领下,字庭成员头戴各自崇拜的傩面具、穿红着绿,依土铳队、开路大神、凉伞、旗帐、傩帝、地方神、高曲、秋千、高跷队顺序集结到不门楼镇廒下举行戏社火。“戏社火”汇集了演、唱、舞、奏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其中高曲即为抬阁形式,但分为铁曲、纸曲、杂曲三种,铁曲以童男童女装扮传奇故事,站立在铁架上;纸曲由篾扎纸
武宁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第二批省级)武宁采茶戏为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为赣西北及鄂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久盛不衰的地方戏剧种。它从茶歌到板凳戏,再发展成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并经民间艺人不断创新、移植,唱腔也由散曲、小调向板腔体过渡,逐渐形成了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武宁采茶戏。武宁采茶戏有上河、下河两大流派,四大声腔,只用锣鼓伴奏。民间艺人因不受丝弦伴奏束缚,演唱时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而衍变成“九板十八腔”。武宁采茶戏的表演手法很不一般;如,旦角举手不超眉,生不出单指、旦不出双指。特别是艺人独创的“三步头、九四头,倒脱靴、荷花出水、小推磨、大站门、小站门、一条龙”等多种表演形式。武宁采茶戏,习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