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特产
赣州市民俗文化
古陂蓆狮、犁狮
古陂蓆狮、犁狮是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谢姓、黎姓村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制作成狮子和牛形象,并分别用他们的姓氏谐音命名的香火狮表演。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谢氏祠堂在古陂建成时,古陂圩的谢姓人氏为举办庆典,吸取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中成份,又融合赣南广为流传的“香火龙”利用稻草做龙身、插香火显现造型的特点,发明了这种狮子形象的“香火狮”。由于这种狮灯的狮身是用两条草蓆连接而成,也因为古陂方言的“谢”与“蓆”谐音,故命名为“蓆狮”。犁狮则出现在清光绪年间。黎姓后人黎声亮、黎有德等人受蓆狮启发,也创作出了一种代表黎姓的“品牌狮灯”。这种狮灯主要表现的是犁田劳动场景。古陂方言中黎与犁同音,逐命名“犁狮”。既
于都敦本堂熊氏民间中医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于西汉置县,是赣州市人口大县,客家聚居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蕴藏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低山丘陵地貌,交通不便。历史上以手工业三锤三匠(铁锤、补缸槌、弹棉槌、木匠、篾匠、染匠)出名,外出谋生人口流动大,流行病也时有发生。由此,适应当地需要的民间中医应运而生,形成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于都敦本堂熊氏家族,早年由江陵来到南昌。明朝时,经吉安、遂川,于成化年间到达于都定居。明朝末年,清江名医金本贵先生躲避战乱,来到于都行医、放花,寄住熊家,熊家招待甚周。晚年,金先生收熊奉吾之子熊应初为徒,传授医道,于都敦本堂熊氏民间中医由此诞生。此后,经数个朝代,历时370多年,连续十二代,敦
石城砚制作技艺
石城砚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江西,早在北宋时期就以天然色彩丰富、花纹图案独特著称于世。清·曾兴仁《砚考》中誉之为“花蕊石”,因产于江西省石城县龙岗乡的黄石山,又名为“黄石”。石城砚开创于北宋,失传于清代,直到1991年冬,由石城县文联副主席、龙砚斋主人赖德廉挖掘制作技艺及后来痴砚堂主江华基制作生产,一曰江西石城砚、一曰石城天然石画砚。石城砚石藏于深涧中,温润如玉,石品十分丰富,石色五彩斑斓,石纹奇特如画,石画清晰如绘,石城砚论石质可以端砚、歙砚媲美,论石色花纹均强于其它。
赣南客家民歌
赣南客家民歌(第四批省级)赣州地区山高林密,田少坡地多,决定了这里的人们以农牧为主,兼及采伐林木,运送木材,垦殖茶园等园艺业。所以这里流行的山歌、田歌、茶歌、船歌无不与山、与水紧密相关。秦汉以来,由于战乱的影响和出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需要,北方居民即开始向还处于“蛮夷之地”的越地移民。从此,大量的北方士民定居赣南,特别是唐宋之际大量离井背乡的中原居民的迁入,他们在此开垦荒地,传播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所以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赣南客家民歌是民众之歌,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传唱的口头文学。由于赣南地处山区,山
江西提线木偶戏
江西提线木偶戏(第四批省级)相传木偶在汉朝时得道,鼻祖为陈平先师。于都县提线木偶戏,明末清初就在民间盛行了。当时,银坑镇汾坑村刘氏家族的合顺堂、鼎顺堂木偶戏班,活跃在于都和邻近的县乡等地,历经数百年,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十余代了。提线木偶剧团由4——8人组成,其中有:提线艺人、司鼓、打击乐、二胡、唢呐、板胡、笛子等伴奏人员。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种,共有各种木偶人18至38尊。里面有老生又有小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还有平民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称青衣;更有丑旦,俗称丑角,又号“三花子”。木偶戏演出,先装台,再开锣,然后请八仙,此时东家要向艺人包红包,以示谢礼。然后点剧目再开演。每场演出至
赣南客家民俗
赣南客家民俗(第一批省级)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而尤其以下几项民俗活动颇为传统而珍稀,既具有客家民俗的本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既表现了客家人的心灵手巧,又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又面临消失和失传。
江西杖头木偶戏
江西杖头木偶戏(第四批省级)杖头木偶戏,当地人喊“蚊帐戏”。即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躲于屏后,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在舞台上活灵活现。杖头木偶戏,在明末清初就在民间盛行了。长期活跃在于都附近数县和邻近的福建长汀、泰和、吉安、永新等地,历经数百年,世代相传,己有十余代了。另一个杖头木偶剧团是桥头乡桥头村赖来钧的兴顺堂木偶剧团,也是既会提线木偶又会杖头木偶。杖头木偶人物分老、中、青三种,共有各种木偶人物18——24个,既有老生又有武生,既有文官也有武官,还有普通百姓;既有老旦又有花旦和小旦或称青衣;更有丑旦,俗称丑角,又号“三花子”
定南民间故事--黎氏鼎定公与长富定兴围
位于定南龙塘镇长富村锦背自然村的“定兴围”,为当地黎氏鼎定公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所建,距今约250年历史。“定兴围”坐南朝北,面宽44米,纵深28米,面积1232平方米,背靠青龙山脉,面朝远处三案笔架峰,其风水格局上佳。同时寄托他对子孙们求官求财的美好愿望。黎氏鼎定公建成此围,因祈望围内子孙“兴旺发达”,便取己名“鼎定”之“定”,取“兴旺发达”之“兴”,遂将围屋取名为“定兴围”。相传,黎氏鼎定公因建围,特请来烧瓦师傅、木匠师傅和泥水师傅三人前来承建。三人得到了房东的热情款待;但这三人有个嗜好:都喜吃动物的内脏,鼎定公熟知其好,而每到初一、十五做牙祭时却不见这些美味佳肴,心存不快,建
于都唢呐
当五十名身着淡黄与桔红色艳丽服装,头扎红碎花头巾的于都客家唢呐手吹奏的最后一个音符尚在余音缭绕之际,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编导张继刚便迫不及待地对着话筒大声呼喊着:请于都客家唢呐队的代表到前面来。楞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的教练谭冬长来到了张导面前。霎那间,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著名编导的手与客家唢呐手的手便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随着镁光灯一闪,一个珍贵的镜头被永远地留在了那个特定的时空点上…。这一令人难望的时刻是1996年春节,地点: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华青年民间锣鼓擂台大赛场上。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汉人为避战乱,不得不离开沃野千里的中原故居,举家举族“衣冠南下”展转迁涉,终于安营扎寨在闽、粤、
龙南莲花调
莲花调是流传在龙南县东坑管委会、里仁镇、龙南镇、汶龙镇和杨村镇一带的传统曲艺。上个世纪初分别由广东省的和平县、连平县,江西省的全南县传入。莲花调有四句七言体、也有五句七言体,音乐自由,即兴演唱。伴奏乐器是两、三片竹板,演唱过程中加上竹板伴奏,每演唱一段打一段竹板花,显得诙谐风趣,深受群众喜爱。主要曲目有《走了一行又一行》、《七十二行回环》、《打竹板》、《十二只虫》、《螃蟹歌》等,主要代表性人物有罗阿萍、张坤娣。
龙南婚俗
婚俗是客家五大人生礼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龙南客家婚俗,表现在婚俗观念上的几个特点是:(一)客家是父当权的家长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儿女婚姻起主宰作用。婚姻形式以“嫁娶婚”为主,即男方向女方求婚,女方嫁入男家成婚。(二)客家宗族兴盛和传宗接代的观念特别强,希望多添男丁,家大业大。如果膝下无子,就常以女招郎(招赘婚)的办法把男方招入女家,不致于断了香火。(三)客家女子从事家务和参加劳动的能力较强,所以地位比中原汉族的女子高。在婚嫁礼节上同样受到父母的重视,嫁妆也尽可能丰厚。(四)客家人一般同族同姓不联婚。乡村基本是按姓氏聚居的,邻村不同
龙南客家冬头帕织带技艺
客家冬头帕织带是龙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客家冬头帕由披肩、护额、丝带三部分组成。护额前面的两根丝带,犹如客家厚重大地上的两条河流引人注目。而客家冬头帕丝带其古老的制作方法,却暗藏着不少的玄机,一定得口授心传才能掌握。客家冬头帕这一口传身授的民间手工技艺,不但对了解和探讨赣南客家迁徙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还因其穿戴方式与太平天国头巾的佩戴方式十分相似,因此,对于研究太平天国这段历史与“三南”客家妇女服饰的关系也有着深层的意义。2010年,赣州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对龙南客家织带的保护、传承进行了专题调研。2011年9月,文化部蔡武部长到龙南视察时,观看了龙南栗园围乡土艺术团创作表演的
定南民间故事--郑氏万佐公父子与太公八角围
“太公八角围”位于定南县历市镇太公村新屋塅,“八角围”顾名思义为八座炮楼围屋,系该村郑氏万佐公父子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所建,距今155年历史。该围面阔60米,进深31.7米,面积1902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矩形,采用砖、石、土、木混构。围屋建成后,又在其左侧脱檐3米外增建一栋私塾、谱局。相传,一日,该村郑氏万佐公父子正在田中辛勤耕种,见一老者行至现“太公八角围”屋基位站立观山良久,万佐公父子便上前询问得知,该老者为风水大师赖布衣第36代传人赖风鸣先生,随即,邀请赖先生到家做客,得到万佐公一家盛情款待后,万佐公问其详,赖先生便说:“你等谨记,不可为外人说起,方才我所见为‘狗嫲望月’山形风水
龙南客家山歌
龙南客家山歌是极具客家民系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形式和生活样式传统音乐,它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民风民俗、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劳动生活、历史变革等,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南客家山歌音调高亢,感情奔放,即兴演唱,优美动听。歌词大都为四句七言体,因其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结构短小,韵味和谐,朗朗上口,易歌易记,而流传广泛。龙南客家山歌分歌体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劝谕歌、儿歌、杂体歌等,运用赋比兴和双关、重叠、比喻、想象、夸张、拟人、象征、铺陈等修辞手法,使山歌表现技巧灵活多样,山歌作品内涵更为厚实,更富有韵味。代表性作品有杨村过山溜《打只山歌显威风》、《细妹捡柴该
定南民间故事--黎氏一熹公与龙塘长富四角围
龙塘长富四角围,由黎氏一熹公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距今193年历史。此围坐西朝东,面宽47米、纵深35米,面积1645平方米,其外墙青砖磨砌铺栋、四炮楼、硬山顶,内为砖木结构悬山顶,是集家、堡、祠、内院、水井、外坪等功能于一体、县内不可多得的客家方围。相传:龙塘长富四角围建造者黎氏一熹公,平日以打猎为生,家中养有一条聪明智慧的猎狗,一日进山打猎,行至半路,忽觉猎狗并未尾遂,便直呼猎狗其名,猎狗应声大叫,总是不到身前,一熹公心里纳闷,便回头追随狗声而去约130米,突被猎狗咬住裤角往旁边草丛中扯,一熹公随猎狗再行约50多米,突然发现一大箱金银珠宝,便偷偷带回家中。一熹公偶得横财,一夜暴富
定南民间故事--三姓结义共建团龙围
龙塘镇忠诚村墩上的团龙围,是由当地胡、郭、钟三姓结拜兄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同建,距今208年历史。此围前宽43.3米,纵深43.3米,面积1875平方米,忠诚团龙围背靠西面草牛山形,大门北朝广远开阔的六案猴岽山,墩下南流的两小河在此交汇,可谓“只见财来,不见财走”的聚财格局尤如“官腰玉带”,寄托了他们对子孙追求富贵的美好祈愿。相传:忠诚村墩上团龙围,是当地胡氏、郭氏、钟氏三姓从小一起长大、桃园结义的金蘭三兄弟共同筑建。建围之初,三兄弟一直想共同合建一所围屋以延续胡、郭、钟三姓子孙世代共好,便合计看好这方宝地,请来风水先生堪舆建围选址,先生观址后,喜道:“你们三兄弟早就看好这块宝地,若
定南民间故事--井坑口曾氏六角围的传说
位于天九镇天花村井坑口公路边的“井坑口曾氏六角围”,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133年的历史。此围座北朝南,前宽26米,纵深38米,总面积988平方米,平面结构呈“冒”字形,“井坑口曾氏六角围”由前院三厅五井四炮楼与后栋花楼两炮楼组成,为单门河石灰砌悬山顶、集家、堡、祠、内廊、外坪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家六炮楼方围。相传:清·光绪初年,因当时老城至天九镇天花村井坑口到九曲码头一路是定南--广东龙川、广州等地主要的陆路与水运经济交通要道,而天九镇天花村西隔老城县城60里,东距九曲码头又有10里之遥,故天花井坑口经常草寇出没、横行乡里,当地曾氏宗亲曾多次商议在附近建围欲在现避土匪搔扰抢夺。一日,
定南民间故事--九曲新围的传说
位于天九镇九曲村的廖氏新围,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距今424年历史。围屋前宽44.3米,进深32.4米,占地面积1435.3平方米,此围呈“囬”字形平面结构,为三进四厅、六井四炮楼悬山顶围屋,属典型的珠江流域黄土夯实、集家、堡、祠、内廊、外坪功能于一体的客家方围。相传:九曲新围风水宝地,坐西朝东,建于北南走向九曲河西岸的山腰墩上,背靠青山龙脉,下有东江绕围(为此围的“官腰玉带”);新围大门隔河东望,可见朝阳日出,远峰笔架连上四案。故有:“九曲新围为人丁兴旺、文贤辈出风水格局”一说。又据廖氏族谱载曰:“万历年间,新做应高公坟及钦公坟(在大石堡营场湾,美女抛梳形)地坟时,地师说:‘因我家有
定南民间故事--老城黄砂口秀才多过狗
老城镇黄砂口老围,由黄氏南山公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距今448年历史。此围面宽60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该围属五栋六纵四厅十一井、中大门两边各一小门的典型黄土夯筑悬山顶方围,这围、这村是我县历史上出有最多秀才的地方,故有“老城黄砂口,秀才多过狗”之说。相传:黄氏南山公生性善良、纯朴、好客、为人大方,史前来到此地,以搭草寮放鸭婆为生。某日,一风水先生云游四海、寻龙探脉,路过此地,并在他家小住几日,得到热情款待。为答谢主人的慷慨,临走时对主人说“此处乃风水宝地,如能在此建围,以后必有大富大贵”。从此,黄氏通过多年辛勤积蓄便在此开基建围,历时8年有余建成此围。更有传:黄砂
定南民间故事--缪氏祖妈与水西黄屋围
老城镇水西村的黄氏黄屋围,由缪氏祖妈提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7年),距今186年历史。围屋坐西朝东,前宽约42米,纵深30米,面积1260平方米,平面建筑构图呈“眀”字形,属两进三厅四井四炮楼、珠江流域黄土夯实悬山顶客家围屋。据当地黄氏长者口述:清·道光年六年(1827年),老城镇水西村的黄氏祖公娶来天九镇宾光村缪氏为妻(以下尊称:缪氏祖妈),缪氏祖妈过门后,看到夫家人多屋少,生活环璄差的现状,又因老城镇水西村地处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偏远山区,经常有山匪草冠入村掠侵,心里很是着急,心里盘算着必须在最短时内觧决住屋等问题。遂趁端午节回娘家探外家之际,根据娘家天九镇宾光村老屋厦围屋模样简单绘制了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