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 > 南宁特产
南宁民俗文化
上林石门龙母文化
上林县的“龙母节”是壮族最早的“母亲节”。上林县塘红乡石门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龙母文化和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源头。相传在原始社会晚期,塘红乡石门村有一个穷苦的寡妇,无儿无女,孤苦零丁。一天清早,她到石南海去挑水,汲水时有一条小蛇游进她水桶来。她忙将水倒回潭中再行汲水。哪知那条小蛇三番五次地游进她水桶来,她只得挑回家,养在水缸中。当她孤独愁闷的时候,小蛇很懂人意,总绕在她脚下,亲热得象她儿子。一次,她正在切猪菜,小蛇一边在旁边玩,一边用尾巴帮她把散出去的猪菜扫回来,寡妇一不小心就将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从此,她叫小蛇做特掘(“特”壮话指未婚的男子,“掘”指没有尾巴)当作儿子来疼爱他。日子一天天过去
壮族歌圩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和凝聚力,歌圩对壮族的每个成员、每个家庭都有影响。歌圩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
壮医药
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薰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广西地区的土司制度,渊源于秦汉的土官土吏,开始于唐宋羁縻制度,全盛于明代,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时期,延续了一千多年。这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也正是广西民族医药特别是壮医药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广西各少数民族大多未能形成本民族的规范化文字,然而民族医药特别是壮医药居然能够通过口授心传和部分汉文资料得以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认为是与土司制度有一定的关系的,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不应抹煞。首先,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设有医药
上林壮族舞蹈
自从盘古开天地,壮族人民就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具有纯朴、含蓄、欢乐柔情的特点,特别是壮族宗教祭祀类舞蹈是从黄帝时代传承下来的,吸收了壮族人民千百万年来劳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的风格特点。反映壮族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精神风貌。如:开坛舞、游衣舞、五龙舞、请师舞、四帅押坛舞、四帅禁坛舞等。其中代表作品:《公曹太平舞》,该舞蹈讲述的是壮族四个管辖天下的元帅,驱邪除恶,为壮族人民带来太平和安康。寄托了壮族人民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憎恨。该节目曾出访过日本等国并深受欢迎。
南宁端午节
南宁端午节与各地一样,源于纪念屈原,却又独具地域民族特色。节日当天,南宁人家在门口挂上菖蒲、艾草之类的香草,食用爽口、清凉的南宁五月粽,以祭奠先贤。南宁五月粽,俗称端午粽,又称碱水粽、凉粽,是远近闻名的端午食品。凉粽用糯米掺和碱水做成,为了增加爽脆度,有时还加入少量硼砂、豆蓉,用草绳捆扎,箬叶包裹,煮熟置冷。粽身呈半透明嫩黄状,沾红糖浆或白砂糖食用,甜而不腻。节日期间,南宁人还走到户外,欣赏远近闻名的龙舟竞渡。每年五月初一前后,邕江中上游往往会连续发好几场大水。这几场大水,南宁人称之为“龙船水”。“龙船水”使江面暴涨,江风激浪,更增添了龙舟竞赛的惊险和刺激。南宁市各城区、县
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上林、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其中马山县东部的古寨乡、加方乡、里当乡和古零镇是分布的密集地带,壮族人民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史书上早有“壮人迭歌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的记载。壮族三声部民歌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恋爱、婚丧和乐神等过程中,内容主要反映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质,表达壮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据学者推断,壮族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至今在马山、上林两县交界处仍有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对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以及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歌颂
横县伏波庙会
位于广西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千米的郁江北岸的横县伏波庙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珠江流域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东汉建宁三年,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乱靖边的功绩而建,曾在北宋中期重修过,现在的伏波庙为清代重修。伏波庙坐落在乌蛮滩上,四周林木苍翠,山光水色,浑然一体,享有“乌蛮积翠”美誉。南北依次建有钟鼓楼、牌楼、前殿、祭坛、中殿、回廊、后殿7个部分。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雄伟庄严,是典型的明清建筑。伏波庙周边古木参天,而庙宇顶上终年不留一叶。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伏波庙庙旦,沿江上下的船家,也包括陆地居民,乃至广东香港人士,前来参加庙会,纪念伏波将军
上林瑶族舞蹈
瑶族舞蹈是瑶族人民在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如在节目方面的“肖郎铁玖舞”瑶族叫“兴郎铁玖达努舞”。具有浓郁记叙性,由猴鼓舞等10个单独作舞组成。其中代表作品:《丰收牛角舞》,该舞蹈讲述上林瑶族人民在传统的生产生活中,盛有自娱自乐的文化艺术,每到丰收的季节,他们用牛角作为吉祥物,以悦耳的藤铃伴奏,男女青年互相追逐,尽情欢跳,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欢乐场面热烈激扬;《猴鼓舞》,该舞蹈讲述该舞蹈反映了瑶族人民勤劳纯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优良品质。舞蹈节奏欢快,舞姿奔放豪迈。该舞蹈曾于2001年参加原南宁地区农村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
横县茉莉花节
世界茉莉-,中国茉莉看横县。横县,地处桂东南,素有“中国茉莉之乡”的美誉,是国内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横县茉莉花,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是茉莉花中的上品。横县已经成为中国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检验、交易中心,在花卉产业中具有较高美誉度。为了发挥横县茉莉花更大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每年八九月份,横县都会举办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节日秉承国际化、标准化的理念,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盛会。2010年9月10日,横县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围绕茉莉花的“好”,开展好花、好茶、好音乐、好风光等系列主题活动。国际超模泳装和人体花艺魔幻秀是本届茉莉花节亮
邕宁舞春牛
广西邕宁县等地春节游艺活动。牛身用竹片编织而成,黑布或灰布做套。绵纸做头和角,画上中眼。两人一头一尾钻入布套中,边唱边舞。一人头包毛巾,手扶犁架跟在后面,做犁田状。其他人或提灯笼,或敲锣鼓,或领唱春牛歌。每到一村,先在土地庙前表演,叫做老虎入村投土地。然后挨家挨户预祝人寿年丰。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
壮族会鼓
马山壮族会鼓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它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两代。其最初的功能为驱鬼镇妖,外袭警报,祈求吉祥,最后逐渐演变形成壮族民间一种娱乐活动而流传至今。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道具主角是鼓,配角是锣和钹。鼓者声音洪亮、浑圆、厚重,钹和锣声则显得十分清脆。会鼓有很多打法,有混鼓打(序曲)、狂欢鼓、舞龙鼓、扁担鼓、花灯鼓等,中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插曲鼓。敲打时,多人协作,鼓声撼动四面八方。如今,每逢节庆之日或重大的群众活动,会鼓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千年会鼓已经成为马山县人民节庆的主要吉祥物。马山壮族会鼓200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多次参加区内外表演活动,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
下楞龙舟赛
传统龙舟文化是伴随龙文化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是以龙为主体,龙舟为载体,龙舟竞渡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事项,积淀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丰富的审美情趣。1053狄青率军南来,如今西乡塘区平话人聚居区居民即为平南军人后裔,每当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相聚看龙舟赛,唱平话歌;“正月元宵妹不睇,留心五月睇龙船,五月龙船真好睇,龙船好睇满江边。”这些唱词在西乡塘辖区沿江两岸延续了近千年,妇孺老幼耳熟能详。在坛洛、金陵、石埠等地龙舟比赛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最具龙舟文化代表的下楞村有许多小巷,几乎是一巷一码头,一巷一个龙舟队,全村一街八巷九码头,大多都在巷口立了牌坊,牌坊上写着碑文。如“正宁码头”背面雕有“福水
扁担舞
马山壮族扁担舞主要反映壮族人民从种到收的主要劳动过程。打时,每人手执一根扁担,模拟劳动动作,上下左右,站立下蹲,转身跳跃,原地前进等互相敲击,有时配合叫喊“咳咳”呼声,场面紧凑,气氛热烈,具有强身健体和娱乐作用。马山壮族扁担舞2010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曾进京向中共十二大代表汇报演出,两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文艺表演荣获一等奖。2010年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广场文艺巡演活动。2013年8月,马山扁担舞与三声部民歌一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表演,受到当地观众的赞誉。2015年9月,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进行展演,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上林传统民歌
传统民歌。“壮人自古爱唱歌,从小唱到牙齿落。”上林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壮族人口约占全县人口总数的80%。这里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源远流长、深厚独特的民族文化。“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林县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唱山歌,古朴的民风民俗造就了上林人民爱山歌、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传统。清朝康熙年间(1654—1722年),上林就有了民歌记载。上林的壮族、瑶族之间就以歌传情表意,歌瑶的内容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民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杂歌等64种,格式有五言、七言、十言和长短句参杂韵律。五言格式,又分四句一首,八句一首,十二等勒脚歌,也有成
隆安南圩壮族亥日
南圩建于1923年,距隆安县城6公里,因位于县城南面,故名南圩。圩日是民间约定成俗的集日,南圩每三天为一集日,12天为一大集日,俗称“亥日”。每逢“亥日”,赶集群众络绎不绝,多达两三万人,是隆安县最大的圩场集日。隆安县南圩镇壮族亥日隆安县南圩镇壮族“亥日”(12天为一“亥”)圩场是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以猪、牛、马等牲畜交易为主的传统大圩日。每次“亥日”,赶圩场的人多达三四万人。据隆安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南圩镇就是当地的主要圩市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在隆安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与稻作文化相关的习俗活动。除本县各乡镇群众赶圩外,邻近县如平果、田东、田阳、那
横县壮族采茶戏
横县壮族采茶戏属桂南壮族采茶戏的一种,它广泛流传于广西横县的六景、峦城、南乡、百合以及相邻的宾阳、邕宁、灵山、钦州等广大地区,于清代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距今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横县壮族采茶戏亦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是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横县壮族采茶戏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表演形式。所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其角色分小生、小旦、小丑,器乐是以锣、鼓、钹、木鱼等击乐和唢呐、笛子、二胡等器乐为伴奏,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采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
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
“百鸟衣”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它叙述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抢掠。依娌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尽艰辛,制成百鸟衣后,按时来到州府。古卡借献衣之机杀死土司,夫妻俩双双把家还。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11,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2007年,民间故事“百鸟衣”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文化传承巨作《百鸟衣》1955年,壮族著名作家韦其麟(横县校椅镇文村人)根据当地流传的“百鸟衣”故事创作了叙事长诗《百鸟衣》。这篇优秀叙事长诗的问世,使“百鸟衣”故事的传承进入空前的兴盛期。解放初期的广西,是当时中国的偏僻一角,但《百鸟衣》的出现,说
马山打榔
打榔古称“打舂堂”,是马山壮瑶人民民间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打舂堂历史悠久,-刘恂的《岭表录异》云:“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盘舷,皆有偏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打舂堂之习,世代相传,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为自由娱乐期,妇女三五成群,作打舂堂之乐,其意预祝丰年,故有谚云:“正月舂堂声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在马山县东部山区有许多村寨一直保持着这一特有的习俗,每逢节庆之日,打榔便成了村村寨寨壮、瑶群众自娱自乐的表演节目,有些村寨还自发组织业余农民剧团,在各村寨间巡回演出,很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古寨瑶族乡古寨村农民剧团的
马山打陀螺
马山打陀螺历史悠久,是青少年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据考证,明代思恩府在乔利举行一次打陀螺比赛,几天几夜,热闹非凡,从而传扬临近府县。古时的马山是打陀螺较早的地区之一。世世代代都有打陀螺的习惯。马山陀螺形状象漏斗,比较常用的陀螺,头部象个成熟了柑果一样,脚高二寸五左右,脚粗如大人拇指头样,选用最坚硬的木来制作。陀螺比赛以打准旋久为胜,马山打陀螺的类型有四种:一是“带棒陀螺”,即甲方用绳绑紧陀螺的脚根,乙方放旋陀螺于地上,甲方拿着绑好的陀螺朝对方旋于地上的陀螺猛击,对方陀螺顿时死掉,甲方即胜,否则是败,败者得放(旋)给胜者得吃(打)。二是“同级陀螺”,这种打法一对一打。三是“父子陀螺”。这种打法有的
宾阳游彩架
春节期间,广西南宁宾阳县举行当地特有的游彩架、舞龙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区群众倾城而出,观赏游彩架、舞龙狮,欢度新春佳节。宾阳游彩架是清代宾州城从外地引进的。它以几个孩童在彩架上的活动内容进行精巧造型,奇美的装饰和惊险的表演引人注目。彩架上的人物是由2至4个聪明、俊俏、大胆的6至8岁的孩童装扮。装饰艺人在一张长1米、宽1米的四方桌上,根据节目内容特点,用钢枝做成一个坐椅,让小孩坐着,把下肢伪装成假脚,然后将各支撑片条巧妙地隐藏在服装及各种道具之内。从外表看,一个孩童很自然地站在另一个孩童的手指或所佩戴的雨伞或扇子、长矛、大刀、弓、箭等物具上,惊险而神奇莫测。彩架的制作有4台、8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