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特产
楚雄州民俗文化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
镇南月琴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因南华旧名镇南县而得名,镇南月琴当地俗称“弦子”,制作历史悠久,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载:“州人杨氏世袭其业,所造者皆有美音,市之者甚重”。旧时的作坊多集中城内,有抱月斋、得月斋、得月楼、玩月轩等约20余家,以抱月斋店主郭纯熙所制最为著名。镇南月琴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笋竹、弦线等。全琴由琴杆、琴簪、琴鼓、琴品、钓鱼台、琴胆等6部分组成。琴杆顶部雕有“老龙含珠”,下置13个竹制琴品直达琴鼓中部,两侧置琴簪(弦纽)四个,琴鼓雕镌“双龙抢宝”等精致民族图案,内专置系有铜钱一枚之钢丝称“胆”,弦丝系于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钓
马游坪村彝族传统文化
马游坪村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四周山峦环抱,中心形成高原盆地。森林覆盖率为75%。全村567户,217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3%,人均耕地面积1.56亩,人均纯收入634元(2001年)。马游坪村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民居村落分布于高寒冷凉的高山凹地,村落一般在依山傍水处,房屋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住房有土掌房、木垛房、茅草房和麻秸房。男喜饮酒,女善纺织,男女皆能歌善舞,保持着古朴的生活习俗。马游坪自古就有重教的优良传统,小学兴办史已有百余年,民众知书达理。歌舞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一响脚就痒,通宵达旦跳脚狂”,生动表现了该村彝族对歌舞的喜爱和豪放的民族性格。名为
牟定彝族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族喜爱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流传于全县各乡镇。彝族左脚舞历史悠久,清康熙四十一年《定远县志》载:“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城外南郊东岳庙(今南山寺)赶市,四方远近商贾汉彝买卖衣具货物,至四月初三方散。至晚,男女百余人吹芦笙、弹彝琴、吹口弦、唱彝曲,环围跺左脚,至更余方散。”左脚舞又称跳脚、跳左脚。左脚调是跳左脚舞的音乐,有情歌类、颂歌类、叙事歌类、讽刺类、诙谐幽默类、劝世类、教育类、酒歌等8个类别近300多个曲目,内容涉及彝族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节奏明快,通俗易懂,表现力丰富。唱腔特点为高八度演唱,清脆悦耳,高亢热烈。起舞时先起左脚,垫三脚踢一脚,基本步法有直
彝族老虎笙舞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彝族占总人口的47.8%。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镇、雨龙乡等彝族地区的老虎笙是一种祭祀性的仿生舞蹈,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彝族以虎为其祖先,自称倮倮,“倮”即虎。法脿镇小麦地冲村有民间故事,讲述仙人变成两只石虎守卫村庄,使彝族人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六畜平安。人们为感谢这两只石虎和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模仿老虎的动作跳老虎舞。经过不断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为形式的祭祀活动。老虎笙舞古朴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显著,在祭祀中又有非常强的自娱性,以法脿镇小麦地冲村跳的老虎笙最为有名。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的8天是“虎节”,主要内容有接虎、跳虎、祭虎、送虎等。
雨露白族灯会
雨露正月灯会的历史渊源南华古有“九府通衢”之称,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云南高原“红土文化”。过去,南华有三大灯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沙桥灯班、藏当灯班已不复存在,唯有雨露白族正月灯会依然如期举办。雨露乡正月初八的灯会,是当地白族同胞为奉拜自己的本主(土主)而兴起。有考证认为,雨露村土主诞生于元朝初年,即公元1271年,土主百年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土主庙,因为土主爱看花灯表演,就在正月初八这一天举行灯会。所以,雨露传统的正月初八灯会又叫“土主诞辰庆典传统灯会”。举行灯会的雨露土主大庙是一座具有白族风格的小建筑群,规模较大,有正殿、中殿、
彝族祭天地
祭天地是彝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一种仪式。祭祀由毕摩主持,祭坛多设在具有三台形状的山顶(俗称祭天山或三台山),也有以人工筑成的三台祭坛。若祈风雨,祭品用黑色的牛、羊或鸡,若祈晴朗,祭品则用白色的。明天启《滇志》记载云:“罗罗,巫号白马,民间祭天,为台三阶,白马为之祷”。“白马”系彝族祭司“毕摩”二字的音译异写。彝族每年正月间马樱花节都要举行祭天地仪式,神坛设在一棵大约二丈高的松树前,其根部用栗树枝搭一神台,祭坛用撒乐树搭成一尺五寸高的方形台子,砍一根独木梯搭在坛上供受祭诸神使用,以示天地诸神相通。坛上铺一层青松毛,以东西向排列五个未经打磨的牛角石,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土主。五方土主
洞泾音乐
洞经音乐元初随道教传人禄丰,曾各地均设洞经会,是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相互吸收、交融、演变、发展而成的组曲式音乐,集唱、诵、忱、奏于一体,具有古朴、典雅、精深的审美特点。现集中在禄丰县黑井古镇和琅井村传承和展演。
元谋花灯
元谋花灯是以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外来剧种、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融合地方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元谋花灯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全县有39个灯社,每年春节都在邻近村社巡回演出,演出剧目达111个。1958年,元谋县成立了元谋县花灯团,上演了众多改编的传统花灯和移植的现代花灯。元谋传统花灯有传统剧目101个,分文戏、武戏、庙会戏,其中又分袍带戏和三小戏。袍带戏场面大、人物多,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多为大中型戏。三小戏突出小的特点,即小生、小旦、小丑,以演谐趣小戏为主。传统花灯剧目有外来剧种移植的,也有地方艺人创作的,均在融合了地方民歌、小调和地方曲
彝族扎熊舞
在金沙江南岸武定县境内的彝家山寨,沿袭着一种传统的扎熊舞,又叫祭熊舞。说起扎熊舞,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彝族的先民们居住在大山老林里,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经常受到马熊等野兽的糟蹋。为了保护庄稼,彝族山民们团结起来,他们以牛角号为联系和指挥信号。夜晚牛角号一响,人们就点起火把,手持棍棒,跑出家门集合起来,追赶地里的野兽。可是,一些野兽不怕人,有时还会伤害山民。后来,彝族山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羊皮缝制成兽衣,把人从头到脚套扎起来,用石灰把眼圈涂白,用染料把嘴巴染红,画成狰狞的面目,挑选出三五个剽悍的小伙子穿上兽衣,每次撵山都以他们为先锋,大家随后跟进。这一招
龙笙舞
龙笙舞。彝族阿车支系舞种,流传于法脿镇的雨龙上者窝、法甸、洛结等地,当地祭龙时跳歌娱乐称为龙笙。此舞则9个舞蹈套路组成。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历时3天。首日为祭龙,次日为转龙,第三日为安龙。转龙日起舞。届时,由12名中、青年男性扮相,可1人多装,饰掩面互不言语。两名持锣者领舞,舞者随锣声起舞。其舞姿自由多变,各显其艺。动作恢谐多变,气氛热烈欢快,生活气息浓郁。
葫芦笙
葫芦笙:又称芦笙舞。是双柏车苏支系的主要舞蹈,它流行于大麦地镇的石宝村、三折面、野牛、蚕豆田和爱尼山乡的麻海笑山等车苏人聚居的地方。芦笙舞在双柏源远流长。过去,芦笙舞只在清明节、祭龙、栽秧时才跳,以求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撒下的高梁籽粒饱满;现在芦笙舞除白事不跳以外,其余时间均可跳。并在跳的同时,还辅以优美动听的素里调。由一人领头,众人合之。双柏的芦笙舞可分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集体舞除吹芦笙者外,其余人多以扶肩搭背而跳之。舞蹈动作稳健、流畅,男女老少边跳边唱,形式活跃,气氛热烈。因而每当跳芦笙舞时,整个村寨几乎是家家关门上锁,男女老少同乐。
青棚笙
青棚笙:流行于双柏县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彝族群众,凡讨亲嫁娶,起房盂屋,都要从山上砍回青枝树叶,在场院和院坝搭上青棚,地上撒上青松毛,作为喜庆场所以及宴请宾客和跳歌的场地。因男女均在此青棚内踏歌起舞,且跳的又是-地区倮倮、罗婺、阿车等彝族群众的各舞种套路,人们不便区分和记喊,就统而叫之青棚笙。青棚笙属自娱性舞蹈,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舞时除领舞者手持乐器外,其余舞者手上不拿任何东西,动作变化主要在脚上。青棚笙一般只跳不唱。伴奏乐器为弦予和竹笛,跳时伴奏的弦子和竹笛数量不限。由于竹笛、弦子一齐伴奏,因而音乐明亮清新,旋律欢快流畅,动听易背。
彝女哭嫁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操东部方言的彝族在举行婚礼前,新娘要在女伴陪同下哭嫁。即边哭边唱《哭嫁歌》。《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新娘哭唱可以任意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其情其景是这样的: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亲友,在场院里用树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铺上青松毛。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离开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别父母,依依难舍,哭号陈词: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长。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留种心得意,被弃心不甘!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留子守家业,把女家出去。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当然无法睡着,听风远处传来阵阵鸡叫声,想到很快
跳虎节
跳虎节:流行于法裱镇小麦地冲和-镇木久郎一带。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彝族“罗罗人”都要由一位长者率领,穿着形似虎皮纹的外衣,挨家挨户地去跳、去唱,定时举行接虎、祭虎、跳虎、送虎仪式,人人都要参加,并遵从“跳虎节”俗规,意为送福免灾,镇邪除恶。在这些彝族罗罗人支系的心中,罗罗人共同的祖先是老虎,他们认为,“虎节”就是过年时接虎祖的魂回来和彝族罗罗人一起过年。
象鼻山节
象鼻山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在大麦地镇的的河口村委会石宝村举办,村落所在的山形从高处往下看酷似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山。节日时,象鼻山附近的彝家人会自发地相聚在象鼻山,像过节一样,人人穿上崭新的衣装,尽情狂欢,从早到晚吃住在山上,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节日活动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陀螺、对唱山歌、跳花鼓舞、四弦弹唱、跳芦笙舞等,人员最多时可达近四、五千人,跳歌场上有羊汤锅等彝家美食,同时出售当地彝族特色的农副产品,民间自发组织节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祭龙节
祭龙节:流行于法裱镇法甸村委会一带,舞四时农事,尽兴而休,以祈求“风调雨顺,粮茂物丰”,节日时主要以跳龙笙为主,这是当地彝族罗婺支系在农历二月初二过祭龙节时跳的一种舞蹈。整个活动持续三天,内容有祭龙、请龙、转龙、跳龙四部份组成,这些内容还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模拟龙蹬脚、龙翻身、龙摆尾等古朴、原始的舞蹈动作外,还贯穿了一系列的农事生产过程,以生产工具为道具,把放水、犁田、撒秧、栽种、收割等农事活动融入其中。
开街节
开街节:正月初八在安龙堡乡说全街塔棚扎彩,彝民云集街市,笙歌戏舞,岁首第一个街天,以迎新除旧,俗称开街节。开街节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彝族人民从各地赶来,一是进行物资交流,讨个开市大吉,财源茂盛;二是娱乐热闹,会“意中人”。街道上、公路上到处人山人海,四弦铮铮,笛声悠悠,各种歌舞曲调清脆悦耳,歌山舞海,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近年来,在说全跳得最为传神的花鼓舞已成逐渐成为了这个节日的重要角色,所以开街节又被称为花鼓节。
水城小调
水城位于武定县的西北部,距县城50余公里,是插甸镇的一个山区村委会。当地群众勤劳朴实、文明善良、团结和睦,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古以来就习惯以唱小调的方式赞美美好新生活、表达情感、相互鼓励。水城小调,以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调,第一、二、四句最后一字讲求押韵。调子通俗易懂、比喻生动、富有创意。按演唱的地点和场合不同,水城小调可分为红调、白调、喜调、赞调、情调等。红调在娶亲嫁女的几天日子里,前来做客的三亲六戚会围坐在一起,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唱,如“小小火塘四四方,三亲四戚坐四旁;高高兴兴把事办,赢得主人喜洋洋”。白调在去世的人出殡后的几天里唱,唱调时间一般在晚上,三亲六戚围坐在主人周围,以唱调的
苗族芦笙舞
一杯牛角酒、万户芦笙歌。走进武定县长岭岗苗族村,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为你端上甘醇的牛角酒、跳起优美的芦笙舞,粗犷奔放的舞姿,变化多端的演技,干净利落的步伐,激烈快速的旋转及出色的脚下功夫让你看得如醉如痴。长岭岗苗族芦笙舞不但舞姿优美,而且对挖掘、整理、研究“花苗”支系民族的繁衍、迁徙、征战、历史有重大意义,2014年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艺术性、观赏性较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浓郁,反映了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艺术,它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芦笙舞主要分为传统的蜻蜓点水、骏马奔驰、打场、地龙滚等动作造型之外,又独创了“二人立”、“三人立”
仙鹤节
双柏县-镇,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双柏县、楚雄市、双柏县、易门县的交界,这里历史文化悠久、独具特色,物产丰茂,尤其是热谷作物享誉四方。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与仙鹤结下不解之缘,把“仙鹤”作为一种圣物来崇尚,形成一种“修行成仙、尊是为鹤”的民族古文化。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在-举行,节日时组织大型物资交流及民族民间文艺活动。节日的由来与当地一个“仙鹤战胜祸害当地群众的妖怪,又教人们识文断字、知书明理”的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离-不远的干海资波西厂等许多村子,每逢这个时候,群众都要模仿仙鹤的各种姿态,跳起“仙鹤笙”,以此来朝拜勇敢、机智的仙鹤。相传在800年前,从很远的南方跑来了一个妖怪,用它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