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迪庆州特产
迪庆州民俗文化
傈僳族阿尺木刮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
迪庆锅庄舞
迪庆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迪庆藏族锅庄舞以德钦县奔子栏镇和香格里拉市沾塘镇、小中旬镇的最有代表性。奔子栏在待客时以锅庄歌舞形式表现系列礼仪程序,有“祝福锅庄”、“逐客锅庄”、“赞颂锅庄”、“相会锅庄”、“辞别锅庄”、“挽留锅庄”、“送别锅庄”、“祈福锅庄”等种类,在全国各藏区十分罕见。其曲调分“吆”、“卓金”、“霞卓”、“卓草”四个部分。香格里拉锅庄分古、新两种,“擦尼”是古锅庄,歌词内容、舞步形式都较古老,具有浓厚的祭祀性质,有专门的动作和歌词,多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爱;“擦司”是新舞,系随着
三坝纳西族服饰
三坝纳西族男子衣着大面襟短上衣或者长衫。穿长衫者则要束毛巾带,下腹部系羊皮兜肚,用以盛钱或日用小物品。着宽脚裤,裤长过膝,裹绑腿。赤脚或蹬牛耳草鞋、皮鞋,头戴毡帽或金边帽等,佩带腰刀及火镰。妇女着对襟长衫、系百褶裙,腰束百带,编发盘辫,披羊皮披肩或毛织披背,佩带首饰。上江纳西族与三坝纳西族服饰大致相同。而金江、虎跳峡镇纳西族服饰则与丽江纳西族服饰接近,披“披星戴月”羊皮披肩等。迪庆维西县及德钦县的纳西族妇女服饰则受藏族服饰的影响,妇女穿无领大襟宽袖短袄,外套红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系长裙,右侧腰间系一绣花针线包,中老年妇女绕黑帕子,青年妇女缠红帕子,穿绣花鞋,喜佩首饰。男子则穿有领大襟外衣,
普米族服饰
普米族的服饰,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同的。普米族的儿童,不分男女,在十三岁以前一律穿一件麻布衣衫,其形状大体如满族的旗袍,右开襟,腰部扎一根麻布腰带,头戴帽子,脚蹬皮鞋。女孩留长发,编成小辫,栓于前方,其上佩戴珠珠,以红珠为主,多者达千颗以上,重至一、二斤,衣领上配有银扣。女孩的帽子用布缝制,上边呈猫头形状,双耳挺立。男孩的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有三根小辫子,后面没有,辫子比女孩多。有的地区男孩剃光头,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个小辫子。男孩喜欢戴用羊毛线织成的套头帽,在面部留有孔眼,帽顶有一个大线穗。不论男孩、女孩都戴耳环和银质手镯;过去通常戴大耳环,近代改
纳西族服饰
据有关史籍记载,纳西先民的服饰有“男女皆披羊皮”之习俗,这可能同畜牧业较为发达和游牧民族的秉性有关。元人李京所见的纳西族男子多为“善战善猎,挟短刀,以砗磲为饰”者,而妇女则“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麻绳为裙”。至清末民初,纳西族男子的服饰已大致与汉族男子相同,妇女的服饰亦已从穿裙子改为多穿长裤,但仍保留了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丽江一带妇女身穿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的镶边女袄,外加紫色或1色的坎肩,腰系百褶围裙,下穿长裤,脚穿船形绣花鞋,背披一袭缀有七个圆布圈及七对垂穗的羊皮披肩,俗称“披星戴月”。已婚妇女将发髻梳盘于头顶,戴圆形纱帽;未婚少女则结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
叶枝镇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是傈僳族聚居地,全镇2317户,10298人,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8.7%。阿尺木刮是叶枝镇盛行的群众性傈僳族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从前,傈僳族先民长期过着游牧、采集、刀耕火种的日子,在生产生活中与山羊结下深厚感情,由模仿山羊叫、模仿山羊跳而产生了歌舞阿尺木刮。阿尺木刮无乐器伴奏,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为频繁,且跳动幅度大,唱时多颤音,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唱词多是天文地理、栽种收割、悲欢离合的内容,舞者自始至终随歌声的节奏而踏步。舞者一般在5人以上,多时可达上百人。现今流传的跳法有10种,包括舞圆环、进退舞步、三步跺脚、跳山羊、对脚板、龙
香格里拉县锅庄舞
锅庄是藏族自娱性无伴奏的一种集体舞蹈。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藏区把锅庄称为“果卓”,意为圆圈舞、欢乐舞。每逢重大节日、婚嫁喜庆、重要聚会、迎宾送客、丰收季节,藏民都会欢乐起舞,通宵达旦,常有千人锅庄、万人锅庄的盛大场面出现。香格里拉锅庄有新、旧锅庄之分。旧锅庄“擦尼”多反映原始宗教内容,带有浓厚的祭祀性质,只能跳专门的动作和唱专用的歌词,多为宗教界人士和老年人喜爱。新锅庄“擦司”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吸纳新内容、新形式的歌舞,舞姿和歌词都比较灵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香格里拉锅庄舞的舞步分为3大类,即走舞、转舞、模拟动物舞。走舞动作简单,可吸收大量人员一起跳;转舞舞姿多样,种类繁多,常跳的有两
奔子栏村藏族传统文化
奔子栏村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南部金沙江西岸的奔子栏镇,海拔2108米。全村258户,1816人。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人均年收入870元(2003年)。奔子栏历史古老。唐宋时期,奔子栏为西南入吐蕃古道,是由滇入藏“茶马古道”的咽喉之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开始,清军入藏,随着军、工、匠人、找矿的汉人迁入,与藏族通婚,繁衍子孙,至今在奔子栏已传若干代。奔子栏在藏语中叫“公仔拉”,意为“美丽的沙坝”,后音译为“奔子栏”沿用至今。奔子栏村既有山地河谷,又有高寒山区,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中有古树名木。村庄依山傍水,金沙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附近有神山“日尼巴乌”、“
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
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共106户,563人。人均年收入840元(2003年)。地处澜沧江东岸海拔2700米的山区,是“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后山属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杜鹃花海及滇金丝猴,生态环境较好。叶枝一带是傈僳族先民长期活动的中心区,同乐村是傈僳族聚居的古老村寨。民居为井干式木楞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春秋收种季节下到河谷住“庄房”;上高山采集、打猎则住“火房”。农耕与采集并重,饲养野鸡,制漆油、核桃油,善织麻布、麦编、刺绣。傈僳族音节文字创始人汪忍波曾在此授徒百人。村尾有叶枝王氏土司的避暑山庄。同乐村傈僳族崇奉神灵、鬼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