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特产
安康民俗文化
陕南红军歌谣
地处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由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组成,总人口876.83万人,版图面积7.002万平方公里。因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位于陕南地区重镇的安康市汉阴县,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东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陕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时期陕南重要革命力量——陕南抗日第一军的诞生地。由于属陕南革命老区,在红军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加之地处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文化多元化发展并存,编歌、唱歌、流传革命红色歌谣,世代传承形成了基本条件。
龙安茶传说
岚河中游有个化鲤墟,东岸是花里镇政府所在地,西岸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位孤寡老婆婆,她养的一只黄母鸡每天中午下一个蛋,从未空过窝。可是有一天中午,老人听到母鸡“咯略”的叫声后,过了一会儿去捡蛋时,窝里竟是空的。她感到意外,早上曾摸过鸡0,明明有蛋,为啥今天窝是空的?又一天的中午,她看见黄母鸡又进窝了,连忙进屋躲在窗台下。一会儿母鸡就叫了,她用一只眼晴对着窗户纸的破洞口向外瞄。突然看见从水井边的灌木丛中窜出一条五、六尺长的白汉蛇,刺溜一下就到了鸡窝边,张口就把鸡蛋吸进了喉咙,转身又往回溜,在通往水井的石板小路上,身子纵起又落下,反复摔打,老人懂得蛇的习性,那是它把蛋摔碎后才消化。
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的一种具有浓郁陕南地方色彩的民间歌曲。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平利县女娲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又经过了千万年,在他的身体里孕育出了女娲。女娲非常漂亮,她用树叶和鲜花给自己做了衣服,头上戴着野花做的花环。有一天,女娲四处游玩,来到了水边。女娲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倒影,又好奇,又高兴。从此以后女娲就经常来到水边看着自己的倒影又唱又跳,因为她以前从来不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日久天长,女娲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女娲非常喜欢自己在河里的倒影,于是她就照着河里的倒影用泥土捏起了小人。没想到,捏好的小人一放在地上,就活蹦乱跳地跑掉了。于是女娲就不停的捏,结果她造了许多小人,有男有女。有一些没有跑掉的小人就围在她身边,又是跳舞又是唱歌。女娲也高兴地和小人们一起跳起舞来。跳完舞,女娲又回到
宁陕民间酒令
酒令是在饮酒中,输赢的一种游戏。酒令的种类很多。1.联句酒令每人联一句诗,联不上者罚酒。2.划拳在本县流行以下几种:《布包石头》:中指食指同时张开伸出代表…剪刀”,拳头代表…石头”,巴掌代表“布”。即剪刀剪(胜)布,布包(胜)石头,石头砸(胜)剪刀。《明七暗过》:数人饮酒,按次序数数。逢“七”就照常念数,到了“七”的倍数,如“十四”、“二十一…”,就不念数,让其“暗过”,若记不好,念了“数”,就算输了,罚酒。到了数字“十五”,要两手比划成“月亮圆”,未比划者,算输了,罚酒。《跑马拳》:甲方一人(或是通官)和数人依次划拳,拳划到什么地方,只要凑对了数字,就要挡拳(停拳),未及时挡者,算输了
汉滨民间丧葬习俗
汉滨民间丧葬可谓富者铺张贫者俭,规模大小不定,视家境而为之。寿料,一柏、二杉、三楸、四杂木,寿料结构的用料粗细分“四块瓦”、“十二头”等。给棺材上添谓“收厢”,亲友祝贺,喜其成而视其不用。寿衣讲究上七下四,穿单不穿双。老人断气后则烧“倒头纸”,即用黄表贴门神,给亡者理发、穿寿衣、量对草垫、“脸纸”覆面、扎“打狗饼”,旁放熟面条一碗,用筷子挑起,谓之“过桥面”。后人需向亲友、邻里一一叩首报丧。入殓后,待至亲到齐,启棺一睹亡者遗容。盖棺时,子女及亲属围绕与遗体告别。葬无定期,贫者棺薄葬速,富者棺厚葬迟。三到七日内上山。灵堂布置,男亡日“当大事”,女亡日“音容宛在”,两旁联多为“日落西山常见面,水流
汉阴“言子”
汉阴人说话,除了爱用形容词外,像四川人一样,喜欢展“言子”。“言子”又叫“俏皮话”,语言学上称“歇后语”,是汉阴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开玩笑逗趣时,常常爱用“言子”来表达幽默的情趣。一句好的“言子”,说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写起来顺手,是一种十分巧妙地修辞方式。汉阴“言子”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寓意深刻,通俗易懂,群众喜爱。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言子”,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可使听的人兴致盎然,回味无穷。如果恰当地运用于写文章和文艺作品之中,真有“画龙点睛”之妙。汉阴“言子”,属于俗语范畴。古代通俗读本中,常常出现“俗语说”的字样,也说明了它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
汉阴花鼓
汉阴素有“安康白菜心”之称。生长繁衍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在劳动之余或节日庆典之时,最喜爱看在汉阴民言、民歌、民舞、民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地方文艺,这就是汉阴花鼓。花鼓,又名小调,锣鼓伴唱锣鼓伴唱即兴杂唱,有歌有舞,顾名思义称花鼓。唱花鼓是汉阴民间中最常见、流传最广,普及面最高的一种娱乐形式。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局限,能即兴创作演唱。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等欢乐喜庆的气氛中,只要敲起锣鼓,便可吆喝着唱起来。由于它形式活泼,适应性强,顾被彩莲船、地蹦子(即小场子)及其它民间戏曲、歌舞采用,增添了色彩,深受群众喜爱,其流传久远的传统唱词,至今依然脍炙人口。汉阴花鼓又受多方文化影响,南北融合,
汉阴地蹦子
在汉阴,也有“二人转”,俗称地蹦子。它虽然流传广泛,安康、商洛各地均有,但以汉阴尤其王家河较为著名与活跃。地蹦子多于春节和正月十五“玩灯”时演出,常与龙灯、狮子、彩莲船等组成玩灯队走村串乡,向群众拜年问好。此外,村中有人家娶亲、盖房、祝寿或给婴儿做满月时,也常请几班地蹦子表演助兴,以增添喜庆气氛。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多由一丑一旦对歌对舞。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只要在地上铺张草席即可演出。有时抬张方桌,艺人就在桌上表演,此时就称之为“小场子”。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
汉阴八岔戏
汉阴八岔戏,又称“七岔戏”、“花鼓戏”、“小调戏”等。它是本地民间艺术与外省流入的民间艺术融合、衍化、丰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小戏。八岔除流行于汉阴外,还流行干安康市的汉滨、旬阳、白河等县区。起始由“打围鼓”清唱,玩“彩莲船”,踩“高跷”,扮妆唱“花鼓调”等单一内容单一形式,逐渐蜕变出一旦一丑歌舞对唱。进而用一两首民歌小调连缀演唱一出简单的小故事。随着剧目的增多,曲调使用也进而变化,因为经常只用六、七支熟用的小调来演唱故事,所以艺人们把它称为“七调戏”、“七岔戏”(意思是岔来岔去七个调)。至清乾隆年间,有“郧阳调”自鄂西传入,经陕南艺人演唱的“郧阳调”很快便与“七岔戏”结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八岔
宁陕俗语
1、不钻刺架,不遭刺挂。2、闲事少管,免得伤脸。3、说媒担保,自寻烦恼。4、积德行善,双目不见。5、劈柴劈小头,问路问老头。6、出门弯个腰,进门有柴烧。7、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8、君子报仇,十年不晚。9、嘴巴两张皮,说话不费力。10、嘴皮生得薄,一天总爱说。11、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12、挂羊头,卖狗肉。13、吃谁的饭,砸谁的锅。14、核桃性,砸着吃。15、狗子烤火,不沾人气。16、叫化子烤火,直往怀里搂。17、人不要脸,百事可为。狗不要脸,坐着咬人。18、三天不打,上房揭瓦。19、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矮骡子神龛坐。20、人老骨头硬,越老越有劲,人老骨头绵,正好拉板田。21、狗坐轿子,
安康道情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83年由《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委员会编撰)在大事年表中记述(1810年清嘉庆15年)安康道情,汉滨区有皮影艺人李久祥驰名陕南。后有李荣福(人称“赛久祥”)家收藏有嘉庆年间手抄道情剧本《望
宁陕民间祝酒词
祝酒词是在寿诞、婚娶、乔迁和其它喜庆活动,或者丧事中向人敬酒劝酒的歌词,解放前非常盛行。宁陕山高林深,山区人民劳动强度大,水土硬(水中含矿物质多),则形成了饮酒盛行的习俗。据副食公司统计:1982年销售的酒量393863公斤,1987年销售的酒量404600公斤,平均每人一年喝酒5.62公斤(各地和私人酿酒还未计算在内),这是祝酒词能够长期流传下来的根本原因。祝酒词是招待客人的“支客师”即兴编导的韵白词句,它的词没有固定格式。“支客师”的文化水平不一,而作的词的雅俗就有很大的差异。祝酒词分两类:一类是贺婚祝寿、添子添福、修房乔迁之类的吉庆喜事,俗称“红喜事”。一类是丧事,尤其是“寿满”而亡者,
花鼓坐唱
陕南花鼓曲种是丑、旦二人以坐唱方式用陕南花鼓调演唱民间故事的地方曲种。在春节社火活动中则成为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亦有搬上舞台后角色化的戏曲形式。作为唱腔音乐的陕南花鼓调,主要由汉江中上游的“上河调”和汉江中下游的“下河调”组成。上河调曲牌有《过四川》、《谢主家》、《赵钱孙李》、《不唱歌儿心着急》等;下河调曲牌有《小小船儿卧沙滩》、《太阳一出照明崖》、《墙里栽花墙外开》等。上河调为五句一个乐段,下河调为四句一个乐段。故事内容丰富,情节较曲折的唱段用上述两种音乐结构不好表达时,则产生了一种表达容量较大的曲体结构——趱字板。民间又称之为数板、垛板。一般从紧随于花鼓调曲牌的第三句或第二句的锣鼓间奏后插
芋蓉冬瓜糕
芋蓉冬瓜糕的材料:山芋、冬瓜各500克,果酱200克,肥肉丁、白糖各100克,熟猪油、桂花少许。制作方法:1.山芋去皮蒸熟,揉拌成泥。冬瓜刨成细丝煮烂,用纱布挤去水分。2.盆内加山芋泥、冬瓜丝一起擦匀,再加果酱、肥肉丁、白糖一起放入铜锅内进行炒熬,炒时在锅边四周添加几匙猪油,等到炒到厚泥时再投入桂花炒匀,放在方格里按平,冷却后切成小方块装盘即可。特色:香甜软糯,别具风味。
紫阳八怪
紫阳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自古以来就有“三宝”、“八怪”之说。紫阳的三宝指富硒茶、金钱桔和紫阳民歌;紫阳的八怪则有着很多的版本,较为完整的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流传于襄渝铁路建设者口中的“紫阳八怪”。八怪之一:“石头当瓦盖”。在紫阳,无论城乡,随处可见用板石盖顶的房屋,这种房屋不仅美观大方,冬暖夏凉,而且还具有防辐射的作用呢!八怪之二:“出门便爬坡”。紫阳山大沟深,路无百步之平,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出了门便是上坡下坎,不爬坡才怪呢!八怪之三:“苞谷浆粑当酒喝”。紫阳坡地多,苞谷长得好,当地老百姓把新鲜苞米用石磨碾成稀糊糊,煮成浆粑汤,喝起来酸甜可口,口感极佳,如同大碗喝酒一般。八怪之四:“0一撅能
紫阳民间茶道文化
紫阳在久远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茶叶品饮形式,在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中,紫阳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断层。新时石器时代的马家营文化,夏商时期、魏晋时期的白马石文化,到元末明初的以东明庵为主体的寺庙文化,而这几个时期的文化繁荣,并没有形成一种承启关系。紫阳在置县以前时属秦,时属巴蜀,时归荆楚,不同的文化因子散落其中,加之紫阳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零散性和不明显性。地域的独特位置给云茶巴茶向中原、东南推进提供了通道,形成紫阳茶文化西南东南过渡地带。秦岭也成为南北分水岭,给大唐贵族茶道和雅士茶道传入设置了障碍。虽然大唐贵族茶道的香风曾也薰染过汉水流域,但寻觅其踪,早是雪泥鸿爪。
石泉县民间饮食文化
1、民间食文化: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无论婚、丧、嫁、娶、寿诞、节庆,石泉人在饮食上都十分讲究。平民百姓考证一个家庭主妇是否能干、贤惠,就看她腌腊肉、酿粮食酒、制作红豆腐、豆瓣酱、腌泡菜坛子等手艺。可见在饮食方面,石泉人从不含糊。石泉饮食文化特点的主要表现:一是饮食内容广;二是烹制方法精;石泉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其饮食内容,既有自家种养,山上野生的蔬菜、肉类,又有江河里富生的鱼虾。石泉人的传统席名目繁多,如“二流子席”、“顺四六席”“倒四六席”“穷鬼抱柱头”、“红席”、“白席”等,其规格和标准也各不相同。石泉制作干淹菜历史悠久,已形成特有的制作工艺,其外形、颜色和口味是其它任何菜都无法相比的。石
陕南丈人节
洋人有“圣诞节”,“情人节”,国人有“端午节”、“中秋节”,近年又设立了“母亲节”、“老年节”、“教师节”等等。那么有没有一个专为丈人设立的节日呢陕南就有。这个流传已久的“丈人节”在农历的六月初六,届时丹江流域的女婿们全都赶到丈人家为岳父母大人庆贺节日,共事翁婿天伦之乐。农历的六月初六前后,紧张的“三夏”已告尾声。麦子已碾打入柜,秋庄稼巳锄过二遍草,稻田的秧苗已分蘖拔节,庄稼人在喘气歇息的当中,首先想到的是要给岳父母大人报告夏季的收成;出嫁的女儿长时间忙于劳作,急切要回娘家探望父母;小孩子也想早点见到慈祥的外公和外婆。于是这个相约成俗的“丈人节”便应运而生了。这天,四乡八党的夫妻们领着孩子,带
吃剖膛
陕南山区,秦巴之间的山民们,在这一方幽静的土地上,在满世界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却仍能保持一些千百年来形成的古朴的民风和习俗。“剖膛肉”就是其中一种。剖膛肉——听起来血淋淋的,事实上参与其中却能让人感到温暖,体会到繁华都市所从未有过的温馨——这里的山民不论谁家将要宰杀肥猪,提前好几天就奔走相告,邀请左邻右舍、亲戚好友届时来家里做客、吃肉、喝酒。等到那一天,在杀猪时把刚上架的猪清理干净后,从脖子上切下一团,切成三寸长、一寸宽、一指厚的肉片,像木梳一样大小,然后下锅并放入自家产的萝卜、豆腐、粉条,佐以生姜、料酒和其它调料,花半下午的时间用小火焖好。起锅盛菜用的是家里的盆,所有人围在矮矮的方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