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凉山州特产
凉山州民俗文化
凉山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火把节来历与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十二属相之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川西藏族山歌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结合部,是横断山脉在四川境内最典型的地带。这里以藏民族为主,生活着彝、汉、苗、蒙古、纳西等17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相互杂居、相互融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大融合,而在这如繁星璀璨的各民族文化融合境域中,山歌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个体劳动如行路、放牧、砍柴、割草或民间喜庆娱乐中为了相互交流,自娱自乐而即兴编作的节奏自由、旋律优美的山歌,抒发各族人民的真情实感。【产生年代】山歌产生的年代,上溯源头其实就是原始民歌。川西藏族山歌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反映木里藏族人民最真实的思想内容和生产活动状况。追述藏族山歌的历
彝族克智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彝族民间在婚礼、丧葬、节庆等1场所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文化形式。其表现形态为甲、乙双方论辩手以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盘古论今,最终以达“穷百家之词,困众人之辩”者获胜。【产生年代】彝族“克智”论辩是在婚礼、丧葬、送灵归祖等1场所演述和发展的口承文学式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最具魅力的民间文化”。彝谚道“不张一弓岂能成英雄,不调一事岂能成德古,不说克智岂能成智者”,自古以来,彝族民众十分珍视“克智”论辩,并代代相传。远在彝族母系社会的石特俄特时代,兹尼石色著名的“
彝族年
彝族年,彝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产生年代】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据说,远古的时候,木克勒惹偷杀了天神阿底窝勒的母猪,阿底窝勒发现后找木克勒惹赔偿。为了赔偿猪的事,天神阿底窝勒和地上的木克勒惹进行谈判,从农历十月初一谈到十五才商定出一个结果:每年十月初一至十五其间,家家都杀猪赔天神阿底窝勒。木克勒惹事后想到,过年杀一次猪,十月间又杀一回猪,哪有那么多猪可杀呢?于是就把彝
口弦音乐
口弦是一种用青竹制成的简单乐器,弹奏音色独特,深受羌族妇女的喜爱。目前,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能够娴熟制作、弹奏口弦的人屈指可数。口弦的制作工艺简单,是用一块长约10厘米的青篾,中间挖削出一块小的簧片,类似脚踏风琴的簧片,一侧有一跟绳子。弹奏时,右手将口弦置于两唇,左手扯动麻线,竹簧即发出声音。其声清雅袅袅,余音不绝,但据介绍口弦的音域狭窄,不一个8度,只能弹奏出简单的音调。口弦制作看起来简单,但簧片却是很关键的工艺,稍不注意就达不到弹奏的效果。口弦弹奏十分讲究,通过一侧的麻线拉动产生的震动来传音。音律的改变全靠演奏时扯动麻线的力度和舌头触及簧片的位置以及口型的大小、口中气流强弱来决定,弹奏难度大
彝族传统婚俗
彝族的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传统习俗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
彝族服饰(彝族奥索布迪服饰艺术)
会东彝族奥索布迪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服饰,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并延续着,形成了自己地区独特的服饰文化。当地彝族妇女仍在重要的场合佩戴奥索布迪,以此来维护自己民族的服饰传统和服饰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奥索布迪成为本地彝族女性中较高地位的象征。一顶帽子要使用大量的青布精心制作,并配以丰富的饰物,以显示富有和高贵。【产生年代】彝族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彝族经历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然后才进入父系社会。当地彝族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母系社会时期女人比男人聪明,支格阿龙第一年送了一只公羊给一个女人养,第二年时支格阿龙跑去问这个女人我的羊下仔没有,这个女人马上反问他,你能生孩子吗?支格阿龙无言以对,他觉
甲搓
在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的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世居之地,被誉为“最后的母系部落”。甲搓(甲措)舞是摩梭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走婚习俗中形成的一种民间原始舞蹈,相传甲搓舞原有72种曲调和舞蹈,完整流传至今的还有十多种,主要有《搓德》、《了搓优》、《格姆搓》、《阿什撒尔搓》、《卧曹甲莫母》等。甲搓舞以群体性的群众表演为主,歌、舞、乐紧密相伴,舞曲旋律优美,舞步多姿多彩,融观赏性、抒情性、形象性、动态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为一体,历史气息、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都非常浓厚。【产生年代】甲搓舞是泸沽湖摩梭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走婚习俗中形成的民间原始舞蹈。据摩梭原始宗教达巴教经典记载,以及发现于泸沽湖周围
毕阿史拉则传说
毕阿史拉则,又称阿史拉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彝族毕摩宗师。关于阿史拉则的传说故事,经过民间口耳相传和语言上的艺术加工,使其变得神乎其神。在凉山彝族民间流传广泛,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产生年代】根据毕阿史拉则的家族谱系记载,阿史拉则子孙代传距今大致有30代左右,也就是距今近800年的历史人物。据彝经《颂毕祖》中记载和民间传说,拉则三岁立志,五岁从师学毕,八岁出师,九岁纳徒,为神童,因其聪敏好学而学业大进。成人后又施毕四方,广交朋友,其足迹遍及川南大小凉山和云南巧家、昭通等地。拉则属于元朝初期人,而“宋朝是毕摩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阶段。”毕摩从部落政治首领“鬼主”中分离出来,专职于祭司,更有精力专门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以舞风粗犷豪放著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含,是傈僳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结晶,尤其与傈僳族先民特殊的迁徙经历有着深厚的联系,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是极珍贵的文化财富。【产生年代】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傈僳族人原始生产、狩猎、战争等,可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傈僳族人民饱经战乱,流离迁徙,嘎且且撒勒舞始终伴随着人们坚强地生活着,它的产生年代虽无法确断,但从舞蹈所摹仿的内容来看,它的源头来自原始时代。【分布区域】世居在四川省凉山州境内的傈僳族,分别居住在自治州南边的会东县和中部的德昌县,在各自的村落都流传着本民族的这个舞
傈僳族民间传说
傈僳人在历史上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境内金沙、南山一带聚居。傈僳族聚居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称,这里居住的傈僳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被誉为保持最原始的傈僳族风情域区。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战国时期属氐羌,秦汉时期为“叟’、“□”、“濮”,魏晋时期为乌蛮、顺蛮,唐代因本民族内部称谓趋于统一,始称“栗粟”(唐代樊绰《蛮书》卷四)。早在元代以前,就进入了农耕时期,并散居于德昌、米易等地。从《傈僳族黄谷0的传说》、《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等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这些传说当是傈僳族原始狩猎和原始采集时代的历史,因此,可以断定,其历史十分悠久
阿嫫妮惹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渝五省市区的高寒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阿嫫妮惹是彝族民间最经典的女性传承叙事抒情长诗,从古至今以传唱的方式流传于彝族民间,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嫫妮惹是彝语,意“妈妈女儿”或“妈妈呀—女儿”,是泛指所有的彝族女性。阿嫫妮惹是彝族妇女口耳相传的叙事抒情长诗,也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的精辟杰作。【产生年代】关于阿嫫妮惹的起源问题,学界普遍认为,阿嫫妮惹应萌发于女嫁男婚的男权制度即父系社会初期,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民间口头创作文学作品。彝族妇女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
彝族磨尔秋
磨尔秋,当地彝族称“格丛”。是广泛流传于甘洛县及其周边的彝族地区,以甘洛县为中心的彝族地区,在彝族年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娱乐表演性质的传统民俗。此项竞技,历史悠久,参与性强,影响巨大。彝族称磨尔秋谓“格从”,“格”彝语意玩耍,“从”彝语原意为独木上行走,后来延伸为玩具之意。从彝语称谓“格从”意义和推磨旋转式表演形式可见,磨尔秋的产生与古代西南夷巫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布区域】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境内高山深切,河流环绕,是彝族磨尔秋竞技代表区域,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县境海棠镇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四周与汉源县、石棉县、金口河区、越西县、美
纳西族“金佐措”
纳西族中有多种优美而抒情的自娱性歌舞,“金佐搓”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歌舞之一。这种群众性的歌舞晚会活动,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又增强了民族间的凝聚力,成为纳西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年代】“金佐搓”相传产生于木氏土司崛起的年代(元代十三年前后),这一古老的歌舞形式源于纳西族先民在过着游牧生活的时候,白天经常围猎山中,晚间即在篝火旁享用所得猎物,并尽情欢舞,仿效狩猎时的惊险场景,所以该歌舞至今还追忆沿袭着先民们原始的歌舞情景。“金佐搓”,整个歌与舞都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队形与其它舞蹈有别。舞者们左手叉腰,右手搭在前一人肩头,站成弧形边歌边舞,队首即为领唱兼领舞,由于歌词风
彝族苏尼舞
彝族巫师苏尼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时代,其巫事中的舞蹈——苏尼舞也应运而生。在有些出版的书中,认为苏尼的产生晚于彝族毕摩,年代不远,是一个人得了精神病久治不愈,已故先人中曾有苏尼,认为有“阿萨”神附体,“请毕摩祭‘阿萨’神,给以羊皮鼓,病愈即已相传”。“最早的黑彝苏业(注:‘业’,即‘尼’)传说是昭觉竹核的底窝刻木当不出明代初年”)依此说,凉山彝族苏尼舞的历史亦不久远。但,既然“先人中曾有苏尼”,其法器羊皮鼓又早在底窝刻木之前就已存在,何况传说不能代替史实。那么,其历史自当往上追溯。有学者认为:“毕摩是直接起源于上古的苏尼(萨满)。苏尼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上古时期的苏尼与后来出现的毕摩
阿惹妞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阿惹妞”,彝语音译,意为“幺表妹”,是四川凉山彝族男女口头传唱的情歌,在凉山彝族地区广为传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演唱的内容主要涉及奴隶制时期。【产生年代】凉山彝族情歌总称为“古来合”,它有远古的渊源气息,与文献记载氏女思念大禹的“候人”、“兮猗”的情歌相似。彝文《勒俄特依》载,母系社会末期史尔俄特“找父”、“买父”,为了“生子能见父”,与天女施色对答:“西方的表哥,下了大地上这些是什么?”,后史尔俄特向施色“求婚”时对话(歌),其实与“候人”、“兮猗”一样是彝族“古来合”的原始雏型。凉山彝族的传统情歌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部分歌曲:(一)“阿惹妞”,包含传统歌词内容和以
大凉山彝族服饰
大凉山彝族服饰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在色彩的运用上,沿袭彝族人黑、红、黄为基调,追求一种纯朴而又强烈,鲜明而又庄重,简洁而又大方的理念;在服饰款式和结构上,有简与繁的节奏之美,动与静的变化之美;在服饰种类上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所以,彝族素有“衣冠之族”的美誉。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
木里藏族传统茶具制作技艺是历代藏族工匠智慧的结晶,倾注了藏族民众特有的自然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通过特定的载体形式将这些理念外化于各类茶具之上,成为研究藏族工艺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工艺艺术价值。【产生年代】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决定了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木里藏族系公元11世纪迁入,历经90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有别西藏、甘孜藏区民俗生活的独特文化。藏族茶具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格萨尔》中描述“篾其身,形似箱”,说明很早就有此项工艺,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沙罐制作工艺可追述到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以沙罐为整个部落提
彝族蹢脚舞
彝族蹢脚舞与流传于滇西北一带的“打歌”“跌脚”“左脚舞”为同种,“蹢脚”的历史相当久远,明清时云南、四川的地方志中多有记载。如:“一人吹芦笙为引,男女牵手,周旋跳舞,歌笑以为乐。”(《正德云南志》)“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土蕃接界,邻金沙江男女动百数,多执其手,国旋歌舞以为乐。”(《云南志略》)清代云南巍山文龙亭壁画绘有彝族“打歌”图。会理彝族大多在明清时由贵州、云南移入,其民风民俗与毗邻云南的相仿。蹢脚舞也应在明清时代传入。【分布区域】彝族蹢脚舞分布于会理县小黑箐乡、关河乡、金雨乡、绿水乡、太平镇等地彝区。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处于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心,西连攀枝花,南
藏族牛羊毛手工编织技艺
(藏族毛织品编织技艺)【产生年代】据考,木里的藏族是唐朝初、中期年间从西藏、青海一带迁入的。随着先人们的迁徙,不仅带来生产资料,而且也带来各种手工技艺,毛制品编织就是先辈们世代相传留在木里民间的一项生活和生存必需的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区域】木里境内的分布主要有:水洛、东朗、麦日、唐央、东子、博窝、麦地龙、卡拉、宁朗、依吉及九个国有牧场。【基本内容】木里民间毛制品编织的主要织品有毛大衣、毛冒、毛裙、毛毯、藏被(栽绒被)、毛绑腿、毛腰带等。其主要制作工序包括原毛收集、原毛洗涤脱脂、打毛、搓捻成线、点线织布、剪裁、缝制成型等。1、原毛收集:就是根据编织制品的需要,收集所需的原毛(如牦牛绒、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