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特产
常熟民俗文化
常熟白雀寺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至唐宋佛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此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各派宗教在每年的一定日期把-塑像装上车在城乡巡行,称为“行像”,后来又增加了舞蹈、戏剧表演、杂技等内容,促进了商业贸易交流,成为附近百姓的盛大节日。常熟的白雀寺庙会,在大义寺基原是祭祀小王老爷神位的,在明朝佛教非常盛行的一个时期,庙会也由此而开始。白雀寺庙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十三、十四这两天,村民们自发进行“行像”,即把各路的佛像从社中抬出,集中汇集到寺基白雀寺进行一定的宗教活动,所以也称为“寺基庙会”,这在地方志中有记载。白雀寺庙会是中国古代传统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究江南水乡的农耕文
常熟沙家浜水乡服饰习俗
沙家浜水乡服饰是沙家浜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智慧的结晶,由于地处湖泊湿地,水陆两栖的劳作强度,使其服饰保持了一贯的“短打”、“合身”,方便劳动和起居。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形成,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与当地的物产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当地出产的白苎历来有名。白苎这种纺织原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雨喜肥,怕冻怕旱怕渍,而沙家浜水乡地区最适宜种植。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古朴气息延续了以白苎作为原料的纺织物固有品质。沙家浜水乡服饰以男、女服饰为基本格局,根据年龄、季节等因素又派生出老年服饰、儿童服饰和季节装。沙家浜水乡服饰在栽缝方法上,有一整套步骤和针法,如:拼、滚、镶、贴、盘、绣、钉、缝、行、包、撬、拷
常熟“看杨梅,烧莳香”民间习俗
看杨梅,烧莳香”是常熟民间一项传统的地方风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重修琴川志》已有宝岩栽杨梅的记载。元代《琴川志》、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常熟县志》也记载了常熟看杨梅的盛况。清代诗人翁春孙在诗作《西山看杨梅》中写到:“一经穿蒙密,鲜红万绿兜。山深跨捷足,树矮笑低头。堆刺莺难啄,垂球鹊莫偷。携归频饷客,粲粲白瓷瓯。”由于看杨梅和烧莳香之间的种种渊源联系,以及两者同处宝岩湾,所以常熟民间通常把看杨梅和烧莳香联系起来,或看完杨梅烧莳香,或烧完莳香看杨梅。宝岩湾有个宝岩寺,吴越时期,隐居延福禅院(现宝岩寺)的希辩和尚上京讲演佛法,带回杨梅树种,分给当地农民种植。宋太宗时
常熟湖甸龙舟会习俗
划龙舟习俗,在荆楚是为祭祀灵均,在吴越是为祭祀子胥,而在常熟是为祭祀李王。李王即宋代的-,他在生前就为民驱瘟免灾、救民于倒悬,特别是“卫海漕”有功于世,俨然水神,死后为当地的老百姓所怀念,特别是湖甸地区更是顶礼膜拜。常熟湖甸位于虞山南麓、尚湖之东。湖甸人家傍水而居,日常出没风波里,在水中讨生活,他们祈福于传说中的水神李王,于每年农历的春秋两季进行湖甸龙舟会。常熟湖甸龙舟会的独特处:除了祭祀李王外,再一个就是一年两度——第一次是“划青苗”,第二次是“秋报”。这在地方志中都有记载。湖甸龙舟会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究江南水乡的农耕文化提供了范例,有“活化石”之谓。它还是中国本土宗教——
梅李灯会
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大众文化活动。其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其形式往往是直截了当,充满地方人文色彩,能直接感受到来自民间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盛名久远。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嬉戏于街头。后为成人代替,愈调愈盛,三月达到0,故民间有“梅李调龙灯三月兴”的说法。梅李灯会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每年调龙灯,东南西北街商铺富户备了烟茶、蜡烛和鞭炮等物,分批“犒赏”,名曰“接龙”。四街各有主持者,挨户募捐,凑集巨资,加入戏名台阁,各扮各的,互相竞争。目前,“梅李灯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的春节都要组
常熟沙家浜水乡婚俗
沙家浜镇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河流成网,南临阳澄湖,北靠昆承湖,境内有十大低洼圩田,水面占全镇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旧时陆路交通闭塞,水上交通十分发达。自古以来在沙家浜便留传有“36个浜”,如湖家浜、晏家浜、徐家浜等,和“72个滃”,如潘家滃、谢家滃、倪家滃等,还有“泾”,如周泾、新泾、张泾、蛇泾等,素有“开门就见水,抬脚就动橹”之说。所以,沙家浜镇自古以来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已的船,不管是走亲戚、逛集市、还是田间地头干农活或是结婚走亲,都离不开船,就连小贩都要划着小船沿着河滩挨家挨户进行叫卖。所以沙家浜水乡的独特“水”文化也由此孕育而生。正是有了这独特的水上交通,才造就了独特的“沙家浜水乡婚俗”,
玻璃画工艺
玻璃艺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玻璃出现。但在历史传统文化中,玉和陶瓷的材质特性更符合人们审美和价值标准。因此我国长久以来玻璃艺术在艺术理念和制作技术上未有所发展。但到了清初,当欧洲制造的晶莹的玻璃制品传入我国后,颇受统治者的喜爱。乐于接受外来科学技术的康熙皇帝决心生产和制造中国自己的优质玻璃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请来德国传教士兼技师纪理安作技术指导,建立了清宫玻璃厂,从此,我国的玻璃画工艺也慢慢开始逐步形成。玻璃画工艺起源于清代末期,主要是由几个民间绘画艺术家一起探索用运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去制作玻璃画,起初的技艺是比较低级的,逐步发展到现在,玻璃画艺术已相当成熟
七峰碧螺春制作技艺
海虞茶叶有限公司位于海虞镇境内的七峰山中部,这里七座山丘连缀成串,山势平缓、土质肥沃;山上修竹茂林,植被丰茂。七峰北濒长江,长年受长江水气、雾气润泽,年平均温度在16℃以上,更兼雨量充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据《常昭合志》记载,明清之际,福山大慈教寺政治鼎盛时期,“有免粮田120多亩”。僧人在殿山南麓种植茶树,有专人管理,采摘、炒制,名“寺前茶”。供寺内僧众和香客、游客饮用。明相国邑人严讷曾题诗:“山中老树旧槎桠,再茂重将古刹遮。新杆含风翻贝叶,繁枝积雨润袈裟。菩提妙语三生石,天女时常四散花。道是空门空不尽,客来扫叶为烹茶。后来,“寺前茶“的种植和炒制工艺渐渐流入民间。民国时期,殿
杨园爊制熟食技艺
相传明末清初,杨园地区有一猎户,捕得甚多野味,取其一,煨之烧熟,奇香四溢,实为极品美食之上品。后常取其所捕野味而烹之.清代童岳荐于《调鼎集》中有云:“家禽取其肥,野禽取其香”。《调鼎集》为清代手抄食谱,厨艺秘籍孤本。久而久之,杨园野味因此而得名。杨园爊制熟食可谓山珍,在洞港泾、杨树园有百年以上历史。当地东项、西项、桃园专门有一批猎户,开船到丹阳地区、浙江山里及吴江水域狩猎野鸡、野鸭、野兔和各种山鸟,回来后自制爊锅,精细烹饪,上市出售。有的送到饭店再精加工,成为独具地方风味的名菜。随着历史变迁,山珍野味越来越少,逐步由农场散养的半野生鸡替代,熝鸡就是在杨园爊制熟食基础上这样发展起来的,同样具有特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流行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境白茆镇的传统民歌,创始时间无考。明嘉靖间山东副使白茆人顾玉柱,已在其所立《行乐歌》碑中,以山歌形式叙事。明代冯梦龙编《山歌》10卷,收录有白茆山歌。所流传山歌,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分劳动、古人名、地名、物名、节令、私情、摇船、长工、仪式、佛偈、叙事、儿歌等种类。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组合唱等。近年又创新出一种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形式,深受群众喜爱。曾数次进京汇报演出。
尚湖竹编
竹编工艺是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黄姑竹、刚竹、山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竹编有“扁竹”和“圆竹”之分。“扁竹”是把用竹篾、竹片等扁行竹材制作器具。“圆竹”是把指用圆形竹制作的竹制品。扁竹主要制作畚箕、箩筐、匾子、筛子、凉席等竹器农具及生活用品。手艺传子带徒,做“出门工”,为农户制作竹器家什、农具及生活用品。抗日战争时期,练塘镇上来了扬中县的竹匠姚长才、丁开文、朱昌林等在练塘东街定居,开设竹匠店,自购毛竹制作竹器农具。建国初期,由扬中丁氏兄弟(丁昌松、丁昌范、丁昌连、丁福根)
常熟尚湖锅浴风俗
锅浴,一种江南农家沐浴风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盛行于常熟低乡一带。锅浴的形状如单眼灶头,砖砌,四方,高不及三尺,筑于偏房下屋(如柴间、磨房等)之屋角。灶口一面砌起一堵砖墙,使“浴缸”隐于三面墙构成的凹宕内。浴缸即四尺以上对径的生铁锅,不配锅盖,只备一个一尺左右对径的木块。木块用整块木料制成,圆形,一面平,一面凸,俗称“乌龟板”。把锅内水烧热,即可沐浴。入浴者觉得水温不够,就喊“加火”。守在灶口的人就往灶膛里添柴。灶膛火集中在锅底,浴者踩着“乌龟板”,不会烫倒。边浴边烧,能保持水温和室温,浴者一边从容泡澡,一边与灶口的人聊天,实在是一种享受。洗澡并不换汤,男的洗完女的洗。只是泡澡,不使用肥皂,
支塘篮制作技艺
支塘篮,是以地名命名的一种特定竹篮。它以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经济环保而闻名于世。支塘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初期。花兴司、花荣叔侄在支塘南街陈家开设篾作场,持续30多年,闻名四乡。抗战前,里人杨友卿独资开设了竹行,为本地竹匠、农户提供毛竹、山竹、篾竹等原材料。1951年4月成立的支塘供销社,根据市场需要,设立了化肥农药竹木、五金交电、小农具等供应门市部。化肥农药竹木部设在东街张青莲故居后面木行场一带,店面里陈列着本地竹匠制作的多种优质竹制品,远销常熟、太仓、昆山等地的乡镇。支塘篮很有名,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支塘本地人往往不知支塘篮为“何物”。外乡的老百姓喜欢把这种四四方方的上市篮呼作“支
常熟东乡元宵节上鹞灯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人小孩兴致高。“照田财”,唱歌谣,裹馄饨,吃元宵,上鹞灯,放鞭炮,敲锣打鼓双脚跳。天上放鹞灯,地上舞龙灯,家家户户挂彩灯。这就是常熟东乡一带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民百姓过元宵节的欢乐场面。这其中,东张一带农村每年元宵节“上鹞灯”的习俗,尤其值得称道。所谓“上鹞灯”,就是将灯笼挂在放鹞子的绳上,随鹞子飞上天空。这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心中的祝愿和祈祷飞上天“上鹞灯”是一场精彩展示,村与村就自然地会开展一些竞赛,一是比谁的鹞子扎得大,二是比谁的鹞子放得高,三是比谁的鹞灯挂得多,四是比谁的鹞灯挂的时间长。为了竞赛,为了多挂鹞灯,村里请老年人作顾问,青壮年动手
常熟海虞镇福山庙会
福山庙会定期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海虞镇福山地方传统庙会节场。当地又称“看三月二十八”。相传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殿山建东岳庙,为泰山东岳离宫,供东岳大帝黄飞虎神像。三月二十八正值大帝诞日。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福山江滨又建起褚太尉庙,纪念保卫地方平叛殉难的福山人伴哥。三月二十八。恰恰又是褚太尉忌日。里人每年于此日抬神像到东岳朝圣,到褚太尉庙祭祀,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传统。明代顾鼎臣曾有《福山观社》诗,盛赞福山三月二十八庙会盛况。当年的解会队伍依次有压道社、开脸社、土地社、内班社、臂锣社、銮社、神像香轿、顶马扛头等。新中国成立后,三月二十八带有祭祀色彩的宗教仪式不再进行,但于
常熟“三月三拜香”习俗
“三月三进香”,俗称“拜香”,在常熟流传已久,是常熟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习俗。常熟“三月三拜香”的渊源来自于古代的上巳节。据《史记•外戚传》、《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当时上巳节都以修禊为主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巳节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延至唐宋时期,上巳节逐渐演变为以求神拜佛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了。相传三月初三为真武诞辰,人们为了纪念其诞辰,都相约每年三月初三前往虞山祖师庙拜香,这在明代嘉靖年间尤为盛行。后因藏海寺玉林国师还山建塔葬母的故事感人至深香火更加旺盛,拜香的人数愈发增多,拜香活动愈发盛行,拜香活动因此也被称为“报娘恩”。每年三月初三,常熟各镇的善男信女及游春之众纷纷倾城
徐市羊肉制作技艺
徐市羊肉始盛于清代道光年间,以本地产山羊、湖羊为原料,其烹调方法独特,技艺祖代相传,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是苏、锡、沪一带著名的土特产。徐市人吃羊肉的历史比较悠久,据明代《里睦小志》论述,徐市地区就有一些农民从事杀羊、烧羊和卖羊肉。由于地处江南水乡,冬天天气阴冷潮湿,雨雪较多,湿气重,容易致病,羊肉具有抵御寒冷,增强体质,增加人体热量的特点。因此,当时很多人生病后,医生除配中药外,还特别关注冬季多吃羊肉。所以,农家有冬食羊肉进补的习惯。据《常熟食府》记载:在清代中叶,据徐市附近的智林,沈巷一带,有许多农家饲养肥山羊,肉质鲜嫩无比。每到冬天,开刀宰杀,煮肉上市,以此做小本经营谋生。当时,徐市镇
碧溪老土布制作技艺
碧溪老土布是几千年来本地区劳动人民以简易的工具纺织的一种纯棉手工织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碧溪老土布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机织布、了机等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分小布、大布两种,小布门幅8寸,长1丈6尺;大布门幅1尺1寸,长1丈6尺。白坯布经染坊染色后成品更结实耐用,好看,柔软舒适。碧溪老土布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远销广、浙、闽、东北等地,还出口南洋诸地。民国初年,洋纱问世,土布也有部分起线打格子的彩线用洋纱,抗战胜利后,物资匮乏,土布大有发展,品种也逐渐增多,从单色布转为花色布,格子布,直条花色布,缂纱布等。解放后,土布工艺得到了改进,脚踏机代替了老式手拉小布机,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