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阳县特产
泗阳县民俗文化
泗阳舞狮
舞狮是广场和沿街表演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在泗阳广为流传,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的-庆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舞狮艺术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它原引自西凉的“假面戏”,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艺术在中国也就有了一席之地。另外,也有人认为,舞狮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唐稿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
泗阳踩高跷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是泗阳广为流传的、在广场或沿街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高跷的起源,无考。但专家和学者们认为,它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有关。早在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民族,在节日祭祀中都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据古文献《山海经》关于《长股国》的记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渔也。”可知“长股国”与踩高跷是有关的,我们不难想象出古人脚上绑着长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如今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系族居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不管高跷起源于什么年代,也不管它从什么地方传入泗阳,但它却是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
玩花船
花船,又名旱船。玩花船,亦有叫玩鱼船的,因为花船的造型酷似鲤鱼。玩花船是本地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记载,明清年代至民国初年,在每年庙会、乡会、民俗节日期间,花船表演就十分盛行,而且久玩不衰,相传至今。花船,一般长2米左右,宽1.2米左右,高亦约2米左右,用竹篾扎成船形或鲤鱼状,四周围上绿绸,里外用彩纸糊起来,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看上去很花梢。当然,也有扎得简单的,但必须像船或像鱼。船的中间,留有一方形洞口(也有圆形的),洞口四角竖着4根牢固的彩棍,用以支撑花船的顶部,顶上绘的有的是龙的图案,有的是和平鸽的图案,还有悬挂着灯笼的船舫左右各开一窗,窗口两侧贴着金字“欢
泗阳膘鸡制作技艺
泗阳膘鸡,又称“泗阳表鸡”。泗阳膘鸡的配料和制作方法极为讲究。先用瘦猪肉糊(回民用鸡肉)、鸡蛋黄、馒头屑(用以提喧)、淀粉、盐、葱、姜、胡椒粉、味精等材料放一起搅拌均匀,摊在蒸笼里的千张(百叶)上,约一寸厚,作为底层,然后再用绞碎的肥猪肉糊与去皮的熟山药糊、鸡蛋清、淀粉、盐、葱、蒜、姜(生姜最好取汁,葱、蒜用白不用青叶,以保持纯白色为佳)等材料搅拌均匀,摊在上层。上为白玉色,下为红褐色,两层相加约二寸厚。蒸熟后,切成三寸来长的片子或寸余方块备用。膘鸡的装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扣碗”,一种为“散烧”。泗阳一般农家,婚丧喜庆置办的宴席大都八碗八碟,也有十碗的,在八大碗或十大碗中,必不可少的是“
打硪号子
打硪号子在泗阳县来安街道、南刘集乡、八集乡、李口镇、里仁乡、穿城镇、三庄乡、张家圩镇、愛园镇、裴圩镇等地流布。收录在图书《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增补)中。它是农村在农忙的时候农民唱的一首劳动号子,它最初是由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具有一定的音乐旋律和节奏。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洋河酒酿造技艺
洋河酒酿造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明、清,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是中国传统的老牌八大名酒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地处全球北纬33度黄金酿酒带,坐落在世界三大名酒湿地产区之一的洪泽湖大湿地上,江苏省宿迁市的宿城、宿豫、泗洪三县区交汇处,面临徐淮公路,背靠京杭运河,交通畅达,酒业兴旺,市场繁荣。拥有“三河两湖一湿地”(淮河、古黄河、大运河,洪泽湖、骆马湖,洪泽湖大湿地)的生态水系,自然生态良好,水源优质,土壤独特,是不可复制的白酒酿造产区,极宜酿酒。数百年来,洋河酒酿造技艺独特,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完整延用。制曲工艺以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按一定比例,人工踩制,曲房内自然
高渡花船
高渡花船是每年春节、元霄节是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活动形式,庙会及盛大-、庆祝大典等到亦是非有不可的,如迎接子弟兵凯旋归来、庆战役大捷、城市解放,主要以广场为场地。内容都是表现社会公德、优良民风、民间故事等。形式幽默风趣、滑稽、逗人以乐。花船,彩色服饰,各种人物因人而异。花船队的表演是泗阳县旧时一种重要的民间的习俗。旱船是依照船的外形,选用细竹竿或竹篾等轻质材料做成船形,在船形上和船身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布裙或直接围缀海蓝色的布裙。在船楼上装饰以红绸、纸花和其它的装饰物,把船装饰的十分艳丽。旱船舞的主要演员有船娘(有时为两人)、艄公、傻大婆、伴舞的年轻姑娘若干等等。艄公又称艄搭子,表演时撑船用竹竿
泗阳民间舞龙
舞龙,不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独有“自喻”项目,而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舞龙活动之所以这么广泛的根植于民间,一代一代相传而不衰,大概是因为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据《中国龙船协会网》考证,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殷时代,先人们为了祭祖,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开始把龙作为“吉物”进行祭拜。到了唐代,舞龙已演变为逢年过节常见的一种祭拜形式和娱乐活动,相传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舞龙的主要
泗阳淮海戏
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连云港、灌云、灌南、沭阳、涟水、淮阴、泗阳等地,曾称“淮海小戏”,是江苏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淮海戏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240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年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海州的邱、葛、杨姓三人从其学艺,并结合当地盛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改造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三人分别外出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清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说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说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
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历史上名为“工鼓锣”、“公锣鼓”,亦称“唱书”,它源于沭阳,形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沭阳、灌云、灌南、泗阳、淮阴、涟水、响水、连云港等地,是苏北广大农村颇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形式。据民间传说,东周列国时,楚庄王让人用竹筒做鼓,当作乐器,在农人下田劳动时敲鼓娱乐,后又编成故事说唱,以娱人视听。后来庄王收徒传艺,弟子散于各地。传说庄子殿下有一太医名叫崔公,因受奸臣所害,崔公觉得说书倒是一个很好的生计,后来崔公便以说书为生,后人传称为“庄王公鼓”,或称为“崔公鼓”。《精忠说岳》一书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宋岳飞进京赶考,与牛皋同游相国寺,看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听艺人说唱。那艺人一手敲锣,一手击鼓,众
泗阳童子戏
童子戏起源于唐朝,出自“傩戏”(傩戏分为四大类:民间傩、宫延傩、军傩和寺院傩),童子戏属民间傩和宫廷傩系列,自沭阳传入泗阳,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童子戏唱腔古怪、悠扬动听,如“怪味豆”般别有一番风味,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一般多为人家酬神(俗称“烧猪”,旧时生病祷神“允的”)而演唱。它保存了古代“打七”、“了愿”的民间习俗,是研究我国古代民间丧葬和巫文化风俗的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戏剧起源与发展史难得的活教材。在古时宗教祭祀活动中,有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叫做“傩”,举行时,伴着行走的有节奏舞蹈,就是傩舞,以后这种傩仪和傩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新的表演方式,并加入故事内容,便形成了以驱邪逐鬼
泗阳琴书
琴书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泗阳琴书属徐州琴书系统。原名丝弦,到清代用扬琴伴奏,又称“扬琴”或“蛮琴”,解放后改称琴书。泗阳琴书是受黄泛的影响,由徐州传入的。早在明、清小曲的基础上,由“小曲儿”、“小吹儿”、“唱曲儿”、“唱孩子”等一步步演变而成的乐曲系、联曲体的曲艺种类。其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唱,有对唱,也有三人坐唱和多人联唱等。唱腔也很丰富,除“四句腔”、“剁子板”等板式外,尚有《叠断桥》、《满江红》、《上河下河调》、《银纽丝》等数十个曲牌。艺人登台表演时,主唱者一般都端坐(现也有立唱的)中间,打板击琴,伴奏者列左右,以扬琴、坠子
洪泽湖渔鼓舞
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流域唯一的民间舞蹈形式,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它伴随洪泽湖的形成而诞生,由最初的湖上渔民迷信活动逐渐演变成祭祀、节庆活动直至现在-艺工作者挖掘、整理的舞台舞蹈艺术,其发展一直在洪泽湖流域,鼎盛于清末民初,泗阳沿湖乡镇曾涌现较多的渔鼓艺人。洪泽湖渔鼓舞是洪泽湖文化中最为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有着浓厚的湖区渔家风味,在洪泽湖地区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范围,一直延续到当代。渔鼓在作为渔民娱乐工具之前,是湖区神头(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会祈祷时伴奏所用。古时湖上迷信活动比较讲究,规模也大,在科学不发达的旧社会,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封建迷信活动是渔民中的一件大事,在
泗阳音乐
泗阳音乐泗阳音乐比较发达,但历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的小调大部源于外地,有《下河调》、《泗州调》、《打牙牌》、《大五更》、《小五更》、《四季游春》、《八段锦》、《十劝郎》、《绣荷包》、《梳妆台》、《小放牛》等,内容多为男女情爱。抗日战争后,多以“旧瓶子装新酒”,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民间乐器有二胡、四胡、笙、箫、管、笛、唢呐、鼓、锣、钹之类。最具代表性的是“吹手班子”,这是一种民间乐队,一个班子至少4人,一般6人,多则8人。也称“四十班”、“六十班”、“八十班”。旧时,遇有丧葬婚娶的人家,大都要雇佣“吹手班子”,吹手均为男性。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以笙、笛、二胡、堂锣、钹、堂鼓之类(喜事不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