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崇明特产
崇明民俗文化
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
“瀛洲古调派琵琶”也称“崇明派琵琶”,是“瀛洲古调”琵琶曲和演奏技法风格的总称。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是指发源于崇明岛上的琵琶曲。“瀛洲古调派琵琶”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华丽袅娜之精,浑为一体,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色而不同凡响,为著名的中国琵琶流派。“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寓居本县的贾公达。清代乾隆崇明县志有较详细的记载:“贾琵琶,字公达。居城北关内,善琵琶,故江以南皆呼为贾琵琶。其音能肖百物,或为风雨声,人皆思挟纩;为众乐声,八音具奏;为鏖战,则甲马奔驰、金鼓戈矛齐震,闻者惊诧!尝走燕京,历青、豫、荆、扬、百粤诸地,莫有匹之者”。
江南丝竹乐
江南丝竹是“丝竹”乐的一个分支,流行于江南,盛行于沪宁杭地区。但上海以及周遍地区,是江南丝竹作为一个乐种最终定名和成熟的重要地区。江南丝竹的娱乐性很强,人们常聚集在私宅茶楼合奏丝竹以“涵养性情、荡涤邪秽”,也在婚丧喜庆、节日庙会时演奏助兴。上海的丝竹活动百余年来从不间断,全盛时期覆盖了整个上海市区和郊县,丝竹乐爱好者常在固定场所进行演奏活动,相互交流,共同琢磨,使江南丝竹这一乐种有更多的发展。上海江南丝竹最大的音乐特点之一是演奏风格秀雅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的织体定法很有特点,深得音乐工作者的珍视。江南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一般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体,配有一些
崇明山歌
崇明岛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露出水面,形成沙洲,开始有人居住。因长江水的缓急多变,沙洲涨坍无常,至明末清初才逐渐稳定下来。岛上的居民生活艰难,主要依靠围垦种植、捕鱼、煮盐等为生,所以民风非常朴实。在崇明岛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劳动人民在崇明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0于实际需要而创作了许多山歌,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崇明山歌艺术宝库。崇明岛上的居民主要来自长江南岸江苏省的句容、太仓、常熟、昆山一带,所以崇明山歌具有江南民歌特征,但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所
崇明扁担戏
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戏剧。平时,民间艺人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如果有人邀请演出,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来摹拟剧中故事情节里人物的道白、唱腔,间或还辅之描述打斗、格杀的口技等。这种一个人既当演员,又当伴奏员;既用手指演绎角色,又用嘴巴演唱台词、摹拟口技的戏剧,在崇明岛上被称为“木人头戏”,是木
天气谚语及应用
由于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袭击,生产很被动,为了取得生产的主动性,人们必须对天气变化进行观测了解,在这观测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天气谚语,并在民间流传应用。崇明岛形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岛民们在田间耕作,出海捕鱼,海上航运等实践中为了适应和改变生产及生活条件,必需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幻。岛民们把日常发现的天象、物象与实际天气变化联系比较,逐渐领悟其中的关系,经过反复发现,逐步积累,不断演化,才逐渐变成现在顺口好念,易记好背,老幼皆知,家喻户晓的许多天气谚语,这些天气谚语,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为了对崇明人高超的看天本领表示信服,给予“崇明人猜天”的美誉。崇明
灶花
灶花,是民居厨房的装饰画,在每家人家灶头的“灶山”(装樜、护烟囱和灶面的短墙)上,画上各种图画与图案,民间称之谓“灶头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还流行于整个江南各地。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喜欢以灶花美化灶头。在上海郊县,能信手绘画灶花的人确有相当数量,他们没有专门学过绘画,只是凭着日常生活中对灶花的耳濡目染,凭着依其赖以谋生的紧迫之感,凭着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悟性,无师自通地绘就了一幅幅灶花作品,成为民间工匠中的画师,在灶花的具体绘制上,他们采用的是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画家们常用的画种之一——湿壁画的作法,是一种刷底壁画。即在灶头砌成以后,灶山上所粉刷的石灰还未干燥时,立即挥笔在上面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