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 > 绥宁特产
绥宁民俗文化
苗族插绣
苗族插绣是生活在高山大界深处的苗族妇女,根据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生活的感受,用五色丝线在苗布上插绣而成的立体图案花色。构图古拙淳朴、色彩热烈原始、绣法独特、立体感强烈。苗族插绣的主要特点:一是插绣的绣针十分原始,是用鱼刺、鸡翅骨或苗山石窝上生长的菊竹削制而成,针管内空,直径一毫米左右,针尖斜削面钻一圆孔,将丝线从针管穿入经针尖圆孔导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主要用特制的金属插绣针。二是用材讲究,用苗山自纺自染的五色丝线和麻布。三是绣法独特,绣女根据自己的构图需要,在竹棚架上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直插入麻布,再将绣针抽出,一插一抽,绣线就成双股形留在布的正而,形成反面绣线平整,正面图案线头凸起的立体造
绥宁曲族“四·八”姑娘节
绥宁曲族“四·八”姑娘节,又称“黑饭节”、“乌饭节”,是出族群众除春节外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民间节庆活动。主要流传于以黄桑坪古苗王国为中心的绥宁县及周边的广大曲族地区。“四·八”姑娘节是一种集祭祀活动,饮食习俗、歌舞表演、情爱婚俗、服饰展示等于一体的民族节庆活动,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民俗浓郁。据《绥宁县志》、《峒溪纤志》等史志记载,绥宁曲族“四·八”姑娘节源自宋代,是曲族人民为纪念用“黑饭”救兄而献身的宋代杨家将女英雄杨金花而设定的节日。虽然历代封建统治者曾多次借口“曲蛮聚众谋反”和“有伤风化”对绥宁茁族“四·八”姑娘节横加禁绝,但在广大曲民地区,此节日却屡禁不止,长盛不衰。解放后,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