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寿县特产
寿县民俗文化
肘阁抬阁(淮南市寿县)
肘阁、抬阁,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相传早于明代就有,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抬阁是由2—8人抬着一些固定在铁支架上,穿着戏服的小演员,按照规定的角色表演一些动作。肘阁从抬阁演化而来。由表演者和执撑者两部分组成。执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身穿道袍遮掩,铁架从一袖筒中露出。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架,以假乱真,给人错觉。表演者均选4至6岁少儿。固定在铁支架上、着戏剧服装。扮作戏剧、传说、故事人物。公母榫眼与执撑架相扣。此种艺术形式,上下配合、灵活方便、边走边舞、可行可停、可下架休息。因其新鲜、奇巧与灵活,深爱群众的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六安市寿县)
寿县八公山乡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八公山南麓,西汉时为淮南国都。山下泉水流光溢彩,清冽甘甜。自古其地盛产大豆,山民就有用山中泉水磨豆、喝豆浆的习惯。淮南王刘安入乡随俗,并在长期的修道炼丹中,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也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陆游诗云:“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描述了当时做豆腐的技艺流程。寿县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经汉淮南王刘安宫廷流传于民间后,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经技师们长期摸索、提炼,技艺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了项目的核心技艺主要包括:选料选取产自八公山乡蜘蛛湖寿西湖的
肘歌抬歌(淮南市寿县)
肘歌、抬歌是清道光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清末民国最为鼎盛,属民间舞蹈谱系,是集舞蹈、音乐、戏剧、绘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抬歌、肘歌的共同点是芯子均采用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道具上表演,制作巧妙、隐蔽,化妆和服装具有很强的故事特点,并配以锣鼓和笙、箫、笛、管伴奏。不同点是支撑小演员的底座不同。肘歌是一人顶,抬歌则是多人抬,集杂技、彩扎、灯光、音乐为一体,体现了高、难、险、美的特点,多表演民间传统节目,如“卧冰求鲤”、“弃官寻母”、“扼虎救父”等。表演由两部分组成。执撑者多为青壮年,身负一个制好的铁支架,在身上绑牢。身穿道袍遮掩,从一袖筒中露出,根据节目内容,选择以鲜花、瓜果、禽鱼、器皿、兵器等装饰铁
寿州锣鼓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0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精华,经过改编发展而成。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声播数里,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寿州锣鼓的演奏是以主锣手领头指挥,辅以鼓手指挥,形成鼓锣交替领头,动静结合,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因而寿州锣鼓演奏效果既具有我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番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
大救驾制作工艺
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以楚文化和沿淮文化为特色的民间艺术积淀尤为深厚。寿县名细糕点大救驾,已有千年历史。不仅历史悠久且还有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说——“赵匡胤困南唐”。“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江淮地区,“大救驾”的传说又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救驾制作工序:配馅、和面、配剂、杆摊、包馅、按捺、油炸、冷却、包装。其特点是:色香味形俱佳。每只重约二两五钱,形扁圆轮缘微弧,色泽乳白。外皮道道,花酥层层叠起,宛如金丝盘绕;中心微凹,恰似急流旋涡。内馅白中现红丝缕缕、青丝条条、亮晶点点。入口则酥淋淋、甜滋滋、香喷喷,重油而不腻。看上去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吃起来爽口沁脾、回味无穷。大救驾
寿州大鼓
“皖西大鼓”发源于寿春,流行于江淮之间颖上、凤台、霍邱、正阳关等地点。是一种一人演唱,说唱并重的演唱形式,表演时表演者自击鼓板。演唱时右手握鼓条击鼓,左手打牙板(云板),在念白时丢下鼓条和牙板,不时用惊堂木,以渲染气氛。艺人在表演过程中手、眼、身、法、步并用,以刻化人物性格、特征,反映喜怒哀乐的情绪和悲欢离合的生动场面,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皖西大鼓”的伴奏乐器简单,只有一面鼓,系扁圆形。一副牙板,系三块紫檀木制成。一块惊堂木,系紫檀木制成。鼓条一根,系腊条形码木质,鼓条一端向上翘,以作击鼓,另一端系有彩穗。“皖西大鼓”深受地方民间艺术的薰陶,唱词、韵白和唱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词侉
淮词
正阳关镇位于安徽省寿县城西南30公里的淮、淠、颍三水汇流处,素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称。自古以来,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贸繁荣之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繁荣的商贸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淮词”就发源在这里。“淮词”深受寿县人民的喜爱,流行本县城乡各地,特别是瓦埠湖以西沿淮地区最为盛行。清朝末年,这一演唱形式发展到鼎盛时期。在沿淮一带除有自愿组织的业余班子演唱外,男女老少人人会唱。也有艺人常到茶馆、酒楼、伎院演唱“淮词”,以此谋生。有些伎院的伎女也常站在门口,口唱“淮词”,卖弄风姿,挑情招客。民国时期“淮词”的演唱班子已不复存在,大都是人们随便四、五人组合,演唱自乐。也有少数艺人沿门
安丰塘的传说
安丰塘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县城南30公里,是我国四大古水利(安丰塘、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之一,曾被誉为“水利之冠”,素有“天下第一塘”美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古名芍陂,建于春秋楚庄王时,为楚国令尹(丞相)孙叔敖所建,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隋唐后,在芍陂所在地置安丰县故改名安丰塘至今。安丰塘周长24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塘中有岛,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塘北堤西端有汉代始建的孙公祠。祠内藏有古碑刻二十余方,是研究安丰塘水利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安丰塘原是一座美丽的城廓,由于孽龙作祟,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将孽龙罚下凡间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