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宿州市 > 砀山特产
砀山民俗文化
砀山唢呐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属安徽省级非物质遗产。是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并逐渐发展成吹奏各种戏曲、曲艺、曲牌、模仿唱腔。上到国家专业团体,下到平民百姓生活都有唢呐艺术的出现。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交界处,面积1192.92平方公里,人口9
砀山四平调
砀山四平调,起源于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是优秀稀有的地方剧种,由“砀山花鼓”演变而成。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数百公里。据《辞海》第759页“四平调”词条:地方剧种《四平调》是“1931年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腔调发展而成。”确定了《四平调》剧种发源地是安徽省砀山县的不争事实。早在明清时期,砀山境内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百姓生活十分清苦。砀山花鼓艺人迫于生计,以红布包头,身着彩衣,腰间挂一个小鼓,用鼓条击打轻重缓急不同的鼓点,载歌载舞,唱出婉转动听的地方小调,这就是流行于皖北砀山县的花鼓戏。至清末民初期间,砀山周寨镇邹家班领班邹玉振,和砀山境内的燕家班燕玉成、庞士英,王家
砀山年画
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艺术品。砀山年画起源于清朝中叶,当时叫“画片”,至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据有关资料介绍清朝年间砀山年画有《判官》《关公》《五子登科》《二十四孝图》,木版年画有《门神》《灶王》之类,皆有镇宅、忠孝节义、望子成龙之意,至民国时期年画内容基本未变。新中国成立后,砀山年画获得新的生机。由于地缘关系,砀山年画受山东潍坊和河南朱仙镇年画的影响,但又不同于两地的年画。其木版年画以砀山梨木为母版,梨木木质细腻宜于雕刻,线条雕刻有阴有阳,线条粗实淳厚,色彩艳
砀山王集王氏接骨膏药
砀山县城北二十里王集村《三槐堂》王氏接骨膏药起源于清朝咸丰初年。王氏接骨膏药创始人王世则先生,自幼纯朴善良,热情敦厚,且聪明好学,悟性极高。他年幼时在村上读过几年私塾,适逢私塾赵先生学识广博,兼通医理,村里百姓偶染疾患,都来求赵先生切脉诊治,开方抓药,因此,王世则先生便也热衷于钻研中医岐黄之术。当时他见本村及邻村有人不慎骨折,痛苦不堪,便暗下决心研制快速接骨疗法。经赵先生悉心传授,加之世则先生诚恳求教于本县各家名医、时医,便在家潜心研制出了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腱骨、促进骨痂快速形成的接骨黑膏药。开始,他先在自家喂养的鸡鸭身上作试验,效果甚佳。当地曾有“王家的膏药真不瓤(不简单),鸡腿能接到
砀山毛笔制作技艺
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历史久长悠远,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居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书法家周汝昌在其《永字八法》中对毛笔评价极高:“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绝对不会发展进化成今天的状况”。据《史记》载:秦始皇令蒙恬与太子扶苏筑长城,公子与恬需定时向始皇帝奏报,“恬取中山兔毫扎束,狐狸毛为心,鹿毛为柱,黄羊毛为被,竹管为之,名曰笔,所谓苍毫。”他们即用此笔写奏章向朝廷汇报。春秋时期晋成公曰:“古今之事,非文莫祥,文字之烦,非笔莫记。笔者,毕也,能毕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理,诚文人之至宝,天地之伟器也。”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传承演变,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制笔业更加成熟,其中安
砀山兰花印染技艺
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印染制作技艺的传人,主要为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振兴新村胡屯村人。清朝末期,胡屯村人胡安清继承祖业,开设了一个小染坊。当时蓝印花布在国内很盛行,因为卖花版的很少,刻制花版的技术又很保密,只有河北省董家有卖,但却很难买到,胡安清一心钻研刻制花版,终于刻成功并向外出售,取名“三元兴染坊”。后其子胡仁贤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使刻制花版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大量外销。从砀山往周边辐射,最远卖到北京、山东、河南、江苏、山西等地,使安徽砀山北关的“三元兴染坊”声名远扬。砀山兰花印染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蓝印花布,原料是手工纺织的白棉粗布,用植物蓝靛为染料,携雕印花刻板,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