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 > 陵川县特产
陵川县民俗文化
烂柯山的传说
关于“烂柯”故事和烂柯山,我国许多地方历史上也都见到过,例如浙江衢州、广东肇庆、四川达县、陕西洛川、河南新安和山西武乡等等。烂柯的故事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除了“观棋烂柯”这一共性外,因为各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地方语言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地域差异。陵川棋子山烂柯的传说在陵川县境内流传已久,分布区域包括古郊、六泉、潞城三乡(镇)交界处的棋子山及潞城镇部分乡村。由老百姓世世代代口传心授流传至今,特别是在棋子山脚下的苇水村,是全村人集体传承下来的,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传说和传说中的人物。清雍正版《山西通志•山川》、经典文献《尚书•洪范》、《史记》、清武彭龄的《箕山履迹考
韩式正骨术
中医正骨系诊治损伤专科,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也称骨伤科或骨科。陵川韩氏正骨术有据可考的历史已有200余年,目前唯一的传承人韩高举,师承于岳父王文公。王氏系晚清生人,祖籍陵川县附城镇峰西村,一生治病救人,乐善好施,接济乡邻,人送绰号“大善人”。王氏师承西河底镇冯山村冯得孩,冯氏医术高明,人称“及时雨”,当时与上党戏王赵清海(勤孩)齐名,民间有“唱戏的是勤孩,正骨的是得孩,补锅的是良孩,小偷王是五孩”的说法。冯氏师承晋城白杨泉河李氏(姓名已不可考),人称“李半仙”,在当地名声很大。再往前历年代久远,传承情况已不可考。陵川韩氏正骨术治疗骨伤疾病,徒手整复,以自制的骨伤药局部外敷,小夹板绷带一同
山西民居砖雕
砖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砖为基本材料,雕以各种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山西砖雕的历史悠久,早在金代便已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尤其清中期以后,富甲一方的晋商开始大规模地修建气势宏大的宅院,在砖雕装饰方面不惜工本,极为讲究。该时期的砖雕不仅工艺纯熟、精到,构图饱满、繁复,题材广泛、多样,技师更是综合运用了圆雕、浮雕、线刻、透雕等工艺手法,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民居对美的追求。陵川书鼓砖雕散见于陵川县全境的古式民居以及庙宇、道观等建筑上,以潞城镇较为集中,且保存完好。这些砖雕图案多位于房屋挑檐下墀头的上方。书鼓砖雕反映的人物和内容多来源于当地非常兴盛的陵川鼓书的传统书目,图案以鼓书说唱中的主
陵川布贴画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拨花等,最初是一种古老的刺绣技艺,由各种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按一定的构图拼接而成。陵川布贴画在民间流传已久,明清时期多为家庭妇女做针线活时用在腰兜、鞋子、衣帽、日用品等上面的装饰,造型多为花鸟虫鱼、吉祥图案等,随着时代的推移,经过传承人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变为现在以布为原料单独构图的民间美术,其题材也变得丰富多彩,主要有历史名画、戏曲人物、民俗风情、自然风景、花鸟鱼虫、动物图腾、古代侍女、梅兰竹菊等。布贴画所用布料数不等,视画面复杂情况,需要用少则数块,多达数万片的布块拼接而成。制作过程为全手工制作,无法使用机器进行创作,
陵川剪纸
陵川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写实和变形的统一,它是人们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情感,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的创制过程而产生。陵川剪纸在继承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又吸收了国画、版画、铜铬画、布贴等表现手法,以戏曲人物和佛教文化为主要创作题材,代表作品有《戏曲人物系列》、《月华》、《兰闺雅集图》、《山鬼》、《醉仙图》、《四季花鸟》、《梅兰竹菊》《中华盛世》、《醉荷》、《母爱》、《千手观音》、《清明上河图》等。陵川剪纸造型简洁夸张,线条疏密得当。它以概括的方式来处理自然物象,保留最本质的东西,使得画面有变化,不致单调贫乏。其次是以点、线、面作为基本表现形式,要求画面线条、
陵川纸龙制作技艺
扎纸龙、舞纸龙是一种汉族传统民俗,陵川县平城镇每年十月初一举行隆重的龙灯会仪式,一方面感谢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还能驱鬼辟邪,保佑一方平安。平城龙一雌一雄,成对出现。舞龙时双龙在前,后面的提灯队伍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平城纸龙以竹篾制骨架,用宣纸(后用牛油纸)做龙头、龙身、龙尾,其中龙头的制作难度最大,由口含龙珠的嘴部、前额、后脑、角、手柄等部分组成,龙身和龙尾所蒙裱的纸上绘有龙的鳞片,鳞片上贴有金银色纸。舞龙正式开始前,经过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点睛后,龙头摆动,龙目闪闪发光,龙鳞熠熠生辉。每次舞龙时约由60余人组成,以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以唢呐等为吹奏乐器。纸龙舞的内容和动作有许多
平腔秧歌
平腔秧歌实为“混场秧歌”,它流行于太行山巅的陵川县,发源城西北35里的东沟村,所以也叫“东沟秧歌”。据1963年版《陵川县志》记载:平腔秧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在很早以前每逢春节、元宵节,人们且歌且舞、自唱自乐,于街头巷尾、家户院落的一种文艺形式,故又俗称“地不轮”,即平腔秧歌的前身。平腔秧歌原先只在东沟本村演唱,因这里藏煤丰富,开有小煤窑,常有不少外地人来做工,他们于空闲时间,也爱学几段,久而久之,它就被外籍的窑工们带到全县各处,甚至更远的地方。到明末清初,陵川全县境内的近300个业余秧歌剧团,差不多都会唱几出平腔秧歌折子戏。后来,不少专业上党梆子剧团,也常选一些平腔秧歌折子戏演唱。不过,
陵川钢板书
陵川钢板书:因说书者手持钢板演唱而得名。由当地“干板书”吸收河南“四股弦”音乐素材演变而成。流行于陵川全境,盛行时曾流传泽州、高平、长治、壶关以及河南辉县与陵川相邻的部分地区。以演唱中长篇书目见长,也是演唱传统曲(书)目数量较多的曲种。坐场演唱,以唱为主,说唱相间。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相传,早在清末演唱活动就已渗透到百姓们的婚丧等风俗习惯中。一人多角,出进人物。清末民初,出现了艺人相约二三人合作演唱的方式。1946年陵川成立盲人宣传队,陵川钢板书成为盲宣队主要演唱的曲种。演唱的传统曲(书)目有《包公案》、《刘公案》、《响马传》等80余篇。它的音乐唱腔属单曲体唱腔结构,有[引腔]、[正腔]、[紧
五鬼盘叉
五鬼盘叉,因表演者扮演小鬼,又因其中的五个鬼是持叉舞蹈,故名。流传于陵川县赵豁池村。产生年代无考。据艺辈相传,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已流传。多在闹元宵和邻村庙会演出。主要表现小鬼奉阎罗之命,到人间活捉一贯打骂公,刻薄邻里的刘氏女的故事。刘氏忤悍刁悍,地府净罗决定折其阳寿,令小鬼到阳间捉拿归阴,刘氏四下逃窜躲藏,甚至撒泼抵抗,五鬼回旋盘绕,以叉与其格斗,终将其挑在叉尖,拿回阴间。此外,演出前素有先跪拜祭叉的习惯。由8名演员表演,分别扮演执叉鬼,提牌鬼,土地老和刘氏女。叉皆是一端有三个长铁齿而另一端有木柄的道具,其中一把稍大,中齿可嵌入柄心,专供挑刘氏腹部用,其余四把叉分别挑刘氏的两腿和两臂。有大迓鼓乐
十不隔
十不隔是一种民间打击乐,主要盛行于陵川县附城南马村一带。无论是赶庙会,还是重大节日庆典,十不隔都是当地群众一种最好的庆祝方式。那么,空间什么是十不隔呢?十不隔作为民间打击乐的一种,属于上党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当中,为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而创作的,随着传统的民俗活动而发展延续到今天。据老艺人口碑相传,十不隔从唐代起便开始在南马村一带盛行,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十不隔这个家伙是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十不隔的特色就是由慢到紧、由松到快,越打越紧,越打越热火,越打越热潮,这就是我们这个家伙的特色。十不隔所在的南马村位于陵川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全村650户人家,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