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榆社特产
榆社民俗文化
榆社“九曲黄河灯阵”
榆社“九曲黄河灯阵”起源甚早,可追溯到隋唐时期,也叫游九曲、游黄河。邑人称游九曲可去浑身百病,来年无灾无难,万事顺心吉利,亦有说,至深夜油尽灯灭时,所剩红绿灯由多年不孕之妇端回家中,来年会生育,端红灯者生男,端绿灯者生女。榆社“九曲黄河灯阵”先得制作直径2寸、长3尺余木杆365根,象征一年365天。置于1亩地块设计的正方形“九曲图”内,每根间距3尺,然后用绳索一一连接木杆,于木杆顶各置一油灯,并糊一圈彩纸,围成灯笼。点燃油灯后,灯火相间,齐放异彩。远望,即由9个通路弯曲、有规则的四方形格组成,人们顺路线-,热闹非凡。榆社“九曲黄河灯阵”因母亲河——黄河而得名,它以游园的形式让人们了解黄河文化
榆社晋绣
山西刺绣发源于临汾、侯马、洪洞、闻喜及周边一带,早在周代就有“画绣之工,共其职也”之说,《诗经?唐风》中的“素衣朱(襮)”“素夜朱绣”则真切地描绘了当时的刺绣艺术,其中唐正则指山西中南部地区。受古老文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榆社刺绣绣品显得情感率真自由,构图简洁丰满,色彩绚丽热烈,图案精美纯朴,造型夸张狂野。榆社刺绣针法多样,大致有“平针绣”、“辫绣(又称锁绣)”、“打籽绣”、“堆绣”、“盘金绣”等。题材上,多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不便明说但又不可回避的主题,比如“鱼戏莲”、“鹭鸶闹莲”、“石榴生子”、“老鼠偷葡萄”等表达祈子愿望,“狮子”、“虎”、“麒麟”等动物图样富有震慑与保护的双重含义,“鹿”、
古建筑彩绘
古建彩画是指绘于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的装饰画。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六朝和隋唐时期是彩画发展的高潮。宋代,彩画在《营造法式》中有专门的记载。清朝,彩画发展到了高峰,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几种。榆社县古建历史源远流长,随之产生了彩绘、壁画、雕塑(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造像四大工艺美术品类,涵盖土木建筑、油饰彩画、石木雕刻、泥胎彩塑、壁画、砖画等专业方向,培育了大批的彩绘、雕塑等技术人才,以岳俊德大师为主的能工巧匠,以口口相传,手手相带的方式,几十年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弟子已达数千人,凭着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作风,在古建领域闯出了“榆社
石勒传说
石勒(274—333)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奴隶皇帝。在位期间,石勒重视农业,劝课农桑,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尊崇儒教,整饬风俗,革除陋习,对促进民族和睦共处,推进文教、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后赵建平四年(339年)石勒去逝,被安葬在榆社县北寨乡赵王村的北山上。(另三种说法为邢台、武乡、陵川)石勒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而特殊的影响,榆社、和顺、武乡,甚至左权、祁县太行山中段等各地均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大量关于石勒及后赵的传闻、遗迹,这些也正是石勒籍贯争论地区所表达出来的对后赵石勒研究的共同愿望、共同价值。今天与石勒相关的地名传说
榆社霸王鞭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中南部。东临左权、和顺,西连祁县,南毗武乡,北接太谷县和榆次区,四面通达,县内至今仍流传有霸王鞭、土滩秧歌、民间社火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艺术。榆社霸王鞭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西晋末年,榆社人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统治,率众1,百姓纷纷响应,其势力不断扩张,所向披靡,建立赵国,史称后赵,并被誉为“五胡之魁”,石勒也被当地民众称为“霸王”。建立后赵后,石勒立志称霸中原,每次战斗胜利后,士卒手舞足蹈,举枪挥鞭舞之。这种即兴舞蹈形式由军营传入民间,演化为当地百姓祈鬼神、庆丰年、贺喜事的民间舞蹈艺术,承赵王称霸中原之意,发祥地在榆社,故将这种舞蹈形式称之为榆社霸王鞭。榆
土滩秧歌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则18人,多则108人,从其扮演人物来分析,踢鼓秧歌应该是起源于宋元时期。踢鼓秧歌男角称作“鼓于”,腰间挎鼓,以脚踢鼓而舞;女角称作“拉花”,右手执扇形手鼓,边击边舞。后来,为了便于表演动作,演员手执刀、、棍、棒、扇子、手绢等道具,鼓为乐队,委派专人击奏。其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过街场”之分,“大场子”最少需36人(即36天罡星),最多可达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