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垣曲特产
垣曲民俗文化
垣曲炒粸制作技艺
炒粸是流行于山西省垣曲县境内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具有养胃健脾之功效,深受群众欢迎。垣曲炒粸选用当地优质的小麦做原料,经过观音土炒制而成。炒粸颗粒大小均匀,面黄焦脆,口感颇佳,老少皆宜,吃起来让人回味无穷。垣曲炒粸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炒粸、核桃炒粸、芝麻炒粸等。垣曲炒粸属于当地传统小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养胃补脾的功能,可帮助出门远行的垣曲人解决在外水土不服的问题,也是民间亲朋好友互赠的佳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垣曲炒粸只有在农村还有些许老年人擅长制作,年轻人多嫌其制作繁杂,不屑于学习,炒粸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代生活渐行渐远。
垣曲曲剧
曲剧,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是在河南当地流行的鼓子曲和踩高跷表演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盛行于河南及山西南部的垣曲县境内。民国初年,曲剧由河南传入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垣曲县的蒲掌、英言、窑头等地隶属河南省王屋府管辖,与河南的渑池、新安隔河相望,相互来往密切。是时,有英言越调曲子班、峪子村曲剧班常年在垣曲县演出,后在河堤、南堡等地也相继出现。曲剧的前身为高跷曲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分为两大流派,即“南阳曲子”(大调曲子)和“洛阳曲子”(小调曲子),曲牌有150多个,其中[银纽丝]、[太平年]、[汉江]、[书韵]、[诗篇]、[满州]、[剪剪花]、[阳调]、[慢垛]等等较常用。代表剧
垣曲花敲鼓
花敲鼓,亦名花庆鼓,由于演奏时不用锣镲伴奏,以革、木敲打为特色,又称“干鼓”,是流传于山西垣曲各地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花敲鼓在演奏中尽量发挥鼓的优势,充分挖掘鼓的潜力,击打鼓的所有部位,甚至连鼓环、鼓钉都打遍。表演时用鼓24面,代表24个节令。演奏时,中间4人手捧拍板(俗称夹板)、梆子作舞,象征牛、虎、狮子、麒麟四兽,四兽的寓意取牛之忠、虎之猛、狮之威、麟之祥。花敲鼓至今仍保留着夹板演奏的古老习俗,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夹板“长阔如手,重十余枚,以苇连之,击以代拍”。当地宋金墓葬也发现有拍板砖雕,说明唐宋时民间乐器中已广泛使用拍板,而目前锣鼓中保留拍板的只有花敲鼓。一般锣鼓都以锣打节拍,而花敲
舜的祭祀
垣曲位于山西南端,运城北隅,相传是舜的出生和早期活动地,县域以古负夏(今历山镇同善村)为中心,围绕舜帝传说形成了一个虞舜文化圈,广大民众对帝舜崇拜莫至,以各种方式进行祭祀。据碑刻资料记载,早在元朝时,瞽塚村就曾经重修虞舜庙,逢年过节,前来求神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庙会香火不断。帝舜祭祀活动每年三月二十六开始准备,二十八日结束,活动内容包括祭奠、祈福、娱乐、商贸、巡会等。庙会第一天为祭神(祭舜),由主持社头带领各个社头祭舜,在舜王像前置五牲福礼、食品、酒、水果等,点焚香叩拜,颂德祈福。之后,庙会活动正式开始,信众“宿山”(在庙里吃斋念佛)、进香,观戏娱神。庙会期间,至少要演三天三夜大戏,从下午开始,
本命年习俗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这一说法早在西汉就有了,起源于中国的十二生肖和崇色心理。传统习俗认为,本命年犯太岁,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故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槛儿年”,每到本命年时,汉族北方各地,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俗称“扎红”,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晋南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话说当年刘秀被派往河北清剿王莽的残余势力,战事告捷凯旋途径晋南现在的闻喜县,慕名前往相传为舜帝“豢龙”的董泽湖,不想天色将晚,路遇劫匪。刘秀逃至一农舍,主人急中生智将其藏入茅厕中。晋南的民居小院,都是一家男女共用一厕,但凡有人入厕时,就在门上
垣曲舜的传说
舜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垣曲县历山镇周边区域,主要分布于同善村、神后村、南堡村以及皇姑幔、历山舜王坪等地。舜乃上古五帝之一,尧王禅位之前曾长期在历山耕作,恪守孝道,为世人所称颂,《尚书》、《墨子》、《孟子》、《竹书纪年》、《史记》、《水经注》、《平阳府志》、《山西通志》等书籍中均有相关记载。历山舜王坪的舜庙创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历山镇同善村现存的明代“帝舜故里”及明万历三年(1575)和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舜井纪念碑的碑文来看,早在明、清时期,历山镇已被公认为是舜活动所在地,并且围绕诸冯山、舜井、负夏城(今同善村)、皇姑幔、历山舜王坪等地,产生并流传了许多关于舜的故事,这些传说从内容上
垣曲镲
垣曲镲,俗称“镲口”、“镲段”、“打镲”,是流行于垣曲县历山镇、古城镇、王茅镇、华峰乡、长直乡、解峪乡、皋落等地的一种说唱曲艺形式,可用第一人称代言,也可用第三人称叙述,与快板、快书相近。垣曲镲产生于何时无明确记载。据村民口述,早期打镲多活动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以逗乐取笑;一般用手拍,嘴伴奏作为节拍过门,镲手见景生情,即兴演说,少则两句,多则不限,时称“干板镲”。后来,为了便于演员演说,增设小手镲作为击节乐器,演出时,演员一般无动作,打镲时站舞台中央,过门中左右走动,贴近生活,深受民众喜爱。从现有资料来看,“镲”在清末就已经在垣曲县盛传。垣曲镲以节奏为主,清一色方言土语,只说不唱,没有旋律
西石霸王鞭
西石霸王鞭是流传于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一带的民间舞蹈形式,关于它的起源民间主要有四种说法,即赵王石勒说、宋代镖师说、西楚霸王说、游戏娱乐说。清代,西石霸王鞭表演已日臻娴熟,民间会舞鞭者甚众,多为青中年人和儿童,且全为男性。是时,西石霸王鞭表演共25场,场场不重样。清末到建国前夕,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许多舞鞭技艺失传,流传到今天仅8场,主要有风绞雪、剪子观、双人抡、双蛇蜕皮、大分局、六踢脚、两头抡、大十字调。西石霸王鞭又名“打花棍”,是一种列队的舞蹈形式,由35人组成,舞者手持单鞭或双鞭,表演动作主要有摇鞭、跌脚、跺脚、纵身、腰翻身、二踢脚、逶鞭、击臂、击腋窝、击肩、叉腰、缭绕、滑鞭、跨步、挡
垣曲武高跷
武高跷在垣曲县分布甚广,主要流行于垣曲县新城镇坡底村和华峰乡胡村,尤其以坡底村最为著名。据传,武高跷起源于孩童们玩耍嬉闹时的娱乐游戏,后来,村人加入锣鼓伴奏、装扮脸谱,逐渐成为节庆活动中的固定表演形式,传承至今。坡底武高跷表演动作主要有正走、倒走、跳狗牙、穿8字、高跷二节抬、过天桥、抬三节、抬转球等;表演技巧有单拐过天桥、倒走过天桥、桥上劈叉、单腿扑蝴蝶、背拐、碰拐等;道具主要有高跷、绑带、抬杠、天桥;表演服装为古代武士服、小丑表演服装、戏剧服装等;伴奏乐器为大鼓、钹、镲、锣等;锣鼓点吸收秧歌舞蹈的音乐,大体为“咚咚,锵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随着节奏的不同,鼓点时而快,时而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