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河津特产
河津民俗文化
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
河津赵氏中医正骨法是一门传统中医骨伤科疗法,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奠基人赵孟成,生于清同治年间,民间游医,以治疗骨伤见长。其子赵奎保秉承了父亲的正骨手法,创立“赵氏正骨法”,自制小夹板为病人治疗。迄今为止,赵氏正骨术已传至第四代,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治疗技艺和学术专长。赵氏正骨的治疗原则是“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其特色是“以赵氏正骨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的特色治疗方法为主,内服、外敷自制中药为辅,赵氏中医理疗善后”。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是治疗之首要,其后为促进骨折早日愈合则需内服、外敷中药。骨折愈合是治疗关键,然而肢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赵氏正骨心法和复位技术可以总结为:“摸之心准,捏
河津琉璃烧制技艺
河津琉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千百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留下许多优秀作品,其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河津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寺院、庙宇、宝塔等建筑上,使得这类产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河津琉璃主要集中在城西的东、西窑头村,遗留下不少优秀作品。
河津转花灯
河津转花灯流行于僧楼镇马家堡、李家堡村,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夜晚活动。转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系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原理研制而成,其制作工艺包括编制、剪纸、裱糊、仿生、木工装饰等步骤,涉及几何、舞蹈美学、动力、热力等多种学科原理,起初只有单转或双转,后逐渐发展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花灯同时在一个灯架上转动。转灯制作先用竹子扎成骨架,葵花杆做灯身主体,用麻纸糊成各种花灯,另用厚纸糊成4-5个风轮,安装在每个花灯的中心,灯面上饰以各种剪纸图案。灯的空心处穿一转轴,轴外固定一燃烛柱,使烛光保持平稳达到灯转烛不动的效果。灯架的顶端再饰一雉尾和纸绣球、风哨等,使灯在转动时有色有声,引人注
河津剪纸
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端,运城市西北角,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此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别是民俗剪纸在古耿大地多有留存,它丰富了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区域民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的创作题材都以民俗为基础,民俗文化的观点决定了剪纸内容的取向,形成了民间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河津民俗剪纸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特点:一、制作材料简单易得,一般以大红纸、蜡光纸、丝绸、色宣纸等作为主要材料,民间主要以普通红纸为原材料;二、制作工具都是找村里的铁匠师父加工制作的,大小不同的剪刀一般需要3至4把;三、每幅作品的每道工序都必须是手工和
河津干板腔
河津干板腔俗称撂干嘴,是流传于河津市樊村镇、僧楼镇一带的新兴曲艺种类,因演唱时无伴奏,全凭演员一张巧嘴干说而得名。撂干嘴原本是民众上山取炭、砍樵时自编自唱的口头创作,后来渐渐引入“社火”表演,最终登上舞台,1964年晋南文艺汇演中被正式命名为“河津干板腔”。河津干板腔表演时无须伴奏,但听起来却有板有眼,快慢有致,抑扬顿挫,强弱分明。句式一般为七字句,节奏为四三,方言入韵,要求上下句同韵,即上平下亦平,上仄下亦仄,且韵脚还须同一声调,在平声韵中要区别阴平、阳和,在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不同声调一定不能相押。表演形式有单口干板腔、群口干板腔两种,演唱内容不固定,随编随演,即兴发挥,可以表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