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长治市 > 武乡县特产
武乡县民俗文化
武乡鼓书
武乡鼓书也称鼓儿词、武乡调,起源于武乡,流行于上党地区,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武乡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丰富和改革。武乡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的特色,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盲艺人段小五又创新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将抢板改造成紧抢板和慢抢板,使鼓儿词的形式更丰富更完善。后来,又有人创造了由鼓儿词转
武乡炒指技艺
炒指是武乡民间流传的一种炒制面食品,因其外形象人的手指而得名。它的制作流程为:首先,以当地出产的糯小米面、玉米面加水和制,擀成厚饼状。然后,用刀切成细长条,放入烧滚的细皇土中搅拌烤煨。最后,烧熟后从锅中捞出来,用筛子筛掉浮土,晾冷即可食用。关于“炒指”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则传说:西晋末年,武乡人石勒带兵打仗过程中,经常没有时间安锅造饭,而蒸、煮的面食,带在身上几天吃不完,就腐烂变了质。石勒就想了个办法,让人们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然后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条块儿,用水煮熟了再上火烤干,这样带起来就方便多了。士兵在征战过程中,经常有水土不服的情况,石勒手下的一个火头军试着用家乡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
武乡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样式百态、形象生动而广受欢迎,又因它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所以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山西民间剪纸总体来说,具有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武乡民间剪纸是伴随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它传承了山西剪纸的基本做法,以镂空的方式加工制作,剪纸刻法有阴刻、阳刻和阴阳刻三种,相关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孔子》等,制作工具有剪刀、刻刀、垫板、宣纸等。武乡剪纸
斤秤锣鼓
斤秤锣鼓原名斤称歌,流行于长治武乡丰州镇富庄村、东村、城关村、魏家窑村一带,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进行演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每遍口诀都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反复重叠,更不同于一般的曲牌连奏。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延用了十六两进位制的重量计量方法。南宋杨辉创“两价化斤价”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即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三两等于0.1875斤。艺人们将十六两(斤秤)歌诀,用鼓、锣、钹的组合,按2/4、3/4节拍“一是625,二是
武乡顶灯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属长治市管辖。“武乡顶灯”只出现在武乡县境内。“武乡顶灯”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形式典雅稀奇,表演洒脱粗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进行表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表演服饰没有统一规定,有的队统一穿一种服装,有的队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节,跟角色配套穿衣。现在的顶灯队大都穿着扭秧歌、跳舞时用的各种服饰。顶灯队伍行进时随着锣鼓点有节奏的扭动、变换,其走法有“卷帘洞”、“蛇脱皮”、“九连环”、“大穿堂”等。晚上演出时,可谓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