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芮城特产
芮城民俗文化
中医养生术
芮城中医养生术是尉氏先祖在继承吕仙(吕洞宾)古法诊病的基础上,以九峰洞宾“内经图”、“修真图”为先导,依据“吕祖药签”、“灵宝毕法”、“脉理奥旨详解”的原理,演化而形成中医养生诊疗法。芮城中医养生诊疗法包括:1、利用其流传下来的各种验方,丹丸治疗疾病。2、利用其在丹道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调养身体,增强体质,降低患病机率。3、药食同源,意念养生,气功运作药膳食疗,包括四季保健养生药方、气功养生法、梳摩疗养、针灸刮痧手法等等,有病调节,无病养生。芮城中医药养生理论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理念,推崇顺势养生,在治疗方面采用药汤与丸药结合治疗,实现标本兼治、祛病强身、消除病苦、益智复聪、美容养颜的目的。
永乐桃木雕刻
桃木质密细腻,木体清香,几千年来就有辟邪和镇宅之说。人们习惯将经过道士“开光”的桃木吉祥物携带于身上,或悬于书房、酒楼、店铺以示吉祥纳瑞,招财适运。芮城是吕洞宾故里,人们信奉道家始祖——吕洞宾故里出产的桃木吉祥物最有灵气,所以芮城桃木雕刻历史悠久,很有名气。桃木雕刻工序复杂,需二十多道工序:选料、采伐、下料、水泡、秘料、烘干、选料、造型设计、绘图、精雕细刻、打磨、抛光、验收、朱砂油浸泡、开光等。不同作品、图案要求用不同的刀具及手法,并遵循道教制作要求,严格斋蘸,厉行科仪,择日动工,所成产品,朱砂油润之。作品有宝剑、神像、法印、吉祥物、字画等十二大系列,作品色泽柔和,尺度合法,比例谐调,雕刻精致
线腔
线腔,山西省芮城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是山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曲种。最早出现于汉、唐,并且有较大发展,繁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小花。据考证,线腔的发源地为晋南芮城,曾流行于晋、秦、豫接壤的三角地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蒲剧、秦腔等剧种影响,线腔博采众长,风格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抒彩,深受群众喜爱。2014年11月11日,线腔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获得线腔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平王中医正骨
平王中医正骨术流传于芮城县陌南镇平王村,始创者为清代名医石林子。石林子,生于1843年,乃清朝后期名医,他继承父亲中医大学士石彦秀的衣钵,以整骨、接骨而闻名一时。其子石养子以中医正骨为主,创立了自己的一套诊断、治疗及药物助疗的完整手法,成为当时一绝,并将其辅助药物命名为“展筋丹”和“接骨丹”。平王中医正骨流传至今已逾百年,发展至四代传人,独特的手法配以秘制“展筋丹”、“接骨丹”等药物辅助,疗效确切,治俞率高,特别是对顽疾更有它独特的效果。平王中医骨科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基本内容有:1、诊断,采取望、闻、摸、切四种检查手段,便可判断患者伤情症。2、治疗,以推、拿、捏、捺四种手法进行正骨复位,外揉“
永乐桃木雕刻技艺
芮城县永乐镇桃木雕刻技艺源于道教,后传于民间,以家族作坊发展流传至今。芮城县位于九曲黄河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永乐镇(原永乐宫旧址)“吕公祠”在县城西南20公里处,当地人笃信道教仙长吕洞宾故里出产的桃木吉祥物最有灵气,所以世代居于此地的李氏家族(传说吕洞宾俗家姓李)将桃木手工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至今。永乐桃木吉祥物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在木料的选材上,取吕祖故里优质桃木,工序大致分为采伐、下料、水泡、秘料烘干、分类选料、设计做柸、绘图、雕刻、打磨抛光、检验、朱砂油浸、开光加持等二十多个步骤,主要制作工具有刻刀、木锤、木锉、砂纸等,桃木制品分为十二系列,依次为法印、令牌、桃符、宝剑、神像、神牌、拐杖、木
芮城布艺
芮城传统布扎艺术流传于陌南镇一带,是以丝绸、棉布为主料,用丝线或小布料装饰而成,多做成小动物形状为衣服装饰,或制成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芮城布扎起源无考,当地流传两种说法:一是传言布扎麒麟是其最早形态,后逐渐发展至“四灵”(龙、凤、龟、麒麟)和其他动物;二与人生礼俗紧密联系,民众出于审美的需求,在刚出生小孩的头布、肚兜上点缀饰品,后来随着饰物品种的增加,逐渐形成了民间布扎艺术。芮城布扎艺术工艺较为繁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1、选料,精选高档纯棉布或精品丝绸作为面料,填充物选用优质蓬松棉。2、裁剪,先将设计好的模型拓印到面料上,再用剪刀加下。3、缝合,将裁好的面料及里布缝合。4、填充,将蓬松棉填
泥皮画
泥皮画是一种以泥为主要材料,拌以一定比例的麦秆、麦壳皮、棉絮、麻绳、头发等辅助材料,经过加水充分搅拌后,分不同层次附着在符合要求的硬质板材上,再经抹平、凉干、起稿、勾线、着色等步骤后而成型的一种传统画种。泥皮画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它是古代工匠复制或再创珍贵壁画、岩画等不可移动艺术珍品的经验总结,对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文物保护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芮城地处黄土高原,遍地是极具可塑性的黄色黏土,在黏土中掺杂细麻麦秸后,附着在墙体上,成为一种天然创作壁画的主要材质;另外,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战争较少,当地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壁画,为泥皮画的产生、推广创造了先决条件。泥皮画进行制作时
扬高戏
扬高戏是以船工撑篙(木杆)所唱的号子为基调发展起来的地方小剧种,主要分布在山、陕、豫交界处以及宁夏、甘肃东部,尤其以芮城沿黄河一带最为兴盛。据传,盛唐时期,芮城地方官为盛迎李世民亲驾,曾搭台演“扬篙戏”,太宗看后大为赞赏,并命宫中乐伎司将曲调记载下来带回长安,此后,扬篙戏逐渐流传各地。明、清时期,扬高戏发展成型,行当齐全,唱腔完备,班社林立。据统计,民国至抗战时期,仅芮城就有四大扬高戏班,即张仁杰班、佩民班、李江西班和村的李春荣班,其它地方如解州的赵连成班,襄汾县安同班和柱子班,河南陕州猪嘴(艺名)班,灵宝亢彦林班和杜彦祥班(即苏老六班),卢氏有匡玉明班;著名艺人有须生张拉娃(擅演关公戏)、
芮城木偶戏
杖头木偶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操纵表演艺术,芮城当地称其为“肘猴”。旧时,芮城“肘猴”班社众多,清代道光年间,老艺人尚-创立了杖头木偶“晋兴班”,至今已传承150余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黄鹞子、张项有等老一代艺人改良,芮城杖头木偶更趋成熟和完美。芮城杖头木偶多用于婚庆喜事、传统节日、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场地不受限制。木偶道具有大、中、小三种,分为暗杆木偶与明杆木偶;结构由偶头、偶肩、偶杖杆三部分组成。木偶人物之寇分为轻帽、硬帽,衣服分外衣、内衣(连接杖杆用);造型细腻传神、刚柔兼备,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无脸谱化。杖头木偶戏唱腔分蒲剧和线腔(民间则以线腔为主),并且广泛吸收地方戏曲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