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怒江州 > 兰坪县特产
兰坪县民俗文化
普米族四弦舞乐
普米族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弦在形制、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法及演奏曲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和弹奏主要为师传、家传、个人自学模仿。传统的四弦尺寸长度为130公分,以核桃木或桦木为材料,琴箱制成圆形和六角形两种,蒙上加工过的羊皮或羊肚做成共鸣箱,用小羊肠做琴弦,现多改用金属琴弦。四弦音色柔和,定弦多样,和音丰富,节奏富于变化,有多种弹奏技巧和丰富的曲目。四弦琴主要用于为舞蹈“搓蹉”伴奏,随舞步变化弹奏节奏型乐曲,每
拉马画毡
生活在兰坪的拉马姑娘,在结婚喜日到来之时,一定要准备一件陪嫁的物品--画毡,这也是一件美丽华贵的艺术品。要制作一件画毡,首先得选择纯白色的绵羊毛作为原料,用特制的弓和竹帘,将其加工成宽4尺,长6尺的毛毡。由于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这种白毛毡不但很结实,而且十分柔软。这时,就轮到画师们来施展手艺了。他们先用细面粉兑上清水,搅拌成清浆,用木笔蘸浆在白毛毡上勾勒出图案。待图迹晾干后,把毡子放进调好的红色或紫红色的染料的大锅中,然后放到火上煮。煮到整个毛毡都已吃饱了颜料,捞出晒干,把面痂剥去,稍加修整,一床色彩艳丽的画毡就完成了。拉马人画毡上的图案大多是民间表达喜庆吉祥的传统画,如丹
普米族舞蹈“搓蹉”
“搓蹉”为普米族语,“搓”意为(这种)舞,“蹉”意为跳,即“跳(这种)舞”之意。舞时,以四弦琴伴奏,领舞者拍击羊皮,起到击鼓伴奏的效果,因此又称“羊皮舞”。此外,还有“四弦舞”、“普米锅庄”之称。主要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河西、啦井、金顶、石登等普米族聚居村寨,是普米族在喜庆节日和平日欢聚时最喜爱跳的民间自娱性舞蹈。“搓蹉”起源历史无文字可考,民间传说在一次战争中,普米族先民在夜间燃起篝火,通宵达旦跳“搓蹉”舞,令敌人误以为他们人马无数,最终智退敌人。传统的“搓蹉”舞据老艺人说,原有72调,即72套舞步的变化,现保留下来的只有“团聚舞”、“碗筷舞”、“相近舞”、“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