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普洱市 > 西盟特产
西盟民俗文化
佤族阿曼服饰
佤语“阿曼”是各种官人的总称。除了一般民众服饰,佤族还专有阿曼的服饰。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奇怪的是未见史籍记载佤族有国家,但他们传说自己有过国家耿佤,并且国王叫王。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叫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另外,格利俄(窝朗)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佤族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太阳
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约434000人。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拉祜族男子身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喜欢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澜沧茨竹河、双江勐库、沧源、耿马等地穿长衣、长裤的拉祜族妇女,普遍
佤族木鼓舞
木鼓舞,佤语称“各老代刻落”,是广泛流传于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的民间舞蹈,它与佤族拉木鼓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历史上,佤族把木鼓视为通天神器和山寨的保护神,也是佤族部落出征决战、召集成员、举行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佤族形成了与木鼓有关的舞蹈,并根据形式与场地不同,分为拉木鼓舞、跳木鼓舞、祭木鼓舞等。鼓点有多套,敲法也有多种。击鼓者均为男性,每只木鼓由2~4人合敲,男女老少围着木鼓载歌载舞,半蹲半俯、送胯转身,时而抬起右腿成“三道弯”伸缩三次,时而抬起左腿,挥舞木槌自转一周。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热情奔放,质朴而富有韧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佤族热情豪放、粗犷剽悍的民族特征。在
拉祜族库扎节
库扎是拉枯语音译,为度年的意思,是云南省西南山区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傣历三月或四月初举行,节期四、五天。节日第一天清早,当外寨来过节的亲人放响火枪时,人们迅速集中,敲着鋩锣、象脚鼓到寨门迎接。当主客队伍汇合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来客敬酒和往身上撒米,以示祝福。尔后人们先到村中负责宗教事务的安占家,向安占叩拜祝福,然后唱歌跳舞。上午,各家抬着装有丰盛食品的竹箩,拿着火枪和一根画有图案的标竿,纷纷来到寺庙前的平坝。接着人们放响火枪、由一长者带领拿着标竿,捧着食物,敲着鋩锣的队伍绕村串寨,沿路讨米。然后进入寺内,竖起标竿,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毕,人们开展荡秋千、打陀螺活动。晚上,青年们先到各家门
佤族阿曼的服饰
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奇怪的是未见史籍记载佤族有国家。但他们传说自己有过国家耿佤,并且国王叫王。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叫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另外,格利俄(窝朗)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佤族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太阳体内含蕴伟大神灵梅依格的灵气。所以它才能制造生命,才被际为里德神;月亮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