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 > 康县特产
康县民俗文化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男婚女嫁本是寻常人家司空见惯的婚礼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外,“男嫁女娶”并不多见。但在陇南康县的南部地区,男嫁女娶却成了婚俗的主流。目前,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的家庭已有6000户左右,这种奇特的婚嫁习俗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成为了中国婚嫁习俗的一朵奇葩。关于这一婚俗,据说最早起源于150年前的康县太平。相传,1863年5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兵败于四川大渡河,一
民间唢呐吹奏
唢呐吹奏在康县中北部一带流传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演奏唢呐的民间艺人,有的村甚至拥有上百人的唢呐艺人。每到逢年过节、庙会或者红白喜事,群众都会组织宏大的唢呐演奏场面,用来庆祝或者祭祀。豆坪乡(现周家坝镇)百人唢呐队曾经多次代表康县参加省市民间文艺表演,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珍珍
珍珍:康南八乡镇及康中店子一带家庭常年备有珍珍。其做法是把经水浸过的包谷在水磨上磨,第一次去皮,第二次用粗筛子筛过后,再用细筛子(一般用铁砂窗做成)筛,筛下为面,筛上为珍珍,形如小米,晶莹光亮。食时把珍珍撒在沸水中搅动,至稀糊状即可,辅以炒菜、小菜共食,清香淡甜,独具风味。
李家山手工造纸
康县境内林密、竹茂、水丰,造纸原料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造纸传统,手工造纸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康县志》记载:1948年、县内共有造纸户6000多户,年造纸达25000多担。康县土纸生产在最鼎盛时期,从业者人均收入达4个银元。如今,康县北部的许多村庄还在传承着这项古老手艺。大堡镇李家山手工造纸于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康县唱书
康县唱书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康县唱书主要流传于北茶马古道途经的康县北部和中部地区,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念书,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原生态曲艺。它最早由明末在川陕地区流传的说唱故事演变而来,随着当时茶马贸易的繁盛,商队在带来商品的同时,这些说唱故事亦随之进入甘肃武都、康县等地,逐渐演变为康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艺术。康县唱书道白以康县方言为主,句式有七字句、五字句、十字句、莲花落四种,唱词简练
康南锣鼓草
康南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康南地区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把互助合作的劳动过程与歌唱融为一体,在愉悦的场景中消灭荒草的一种劳动形式。康南地区群众每年夏季帮工除草时,选两个能说会唱的人敲锣打鼓,走在一字排开的劳动人群后面,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大家随锣鼓手的指挥边干活边唱歌。表演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说正方、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曲目有《牧牛打虎》《八仙图》《十二枝花》等,节拍有九拍
康县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原是氐族的一种祭祀仪式,在陇南、陕南、川北一带多有流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舞蹈。由于康县一带是氐族的故乡,所以羊皮鼓舞一直有广泛的传承,现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康县北部地区的老百姓都要耍耍羊皮鼓,民间也叫耍师公子,跳端公、抽保状。用来禳灾还愿,祈求平安幸福。
棒棒鞭
棒棒鞭也叫“霸王鞭”“钱鞭子”,有的地方叫“打花棍儿”“打钱串子”。其表演者人数不等,舞者每人手执一根串着铜钱和铃铛的七彩竹棍,随音乐节拍轻敲肩头、脚尖、手掌、臂腕等部位,队形不断变换,铃铛琅琅作响,歌声欢快悠扬。表演者边舞边唱,观赏者如醉如痴。其唱词和曲调来源于古老的民间花儿,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民间歌舞艺术。棒棒鞭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