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 > 将乐特产
将乐民俗文化
将乐食闹音乐
食闹音乐是在福建省将乐县广泛传播的一种民间音乐,至今已传承四代以上,几乎城乡到处都有清一色由农民组成的食闹班子。将乐食闹音乐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应用十分普遍,在逢年过节、迎神赛会、老年寿诞和结婚生子等喜庆场面,以及节庆舞龙乃至丧葬仪式等民俗活动中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给将乐百姓带来娱乐生活的同时,也成为音乐熏陶、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食闹”有文场和武场两种。使用锣鼓、大吹的曰“武场”;文场分两种,使用小唢呐的曰“喳子文场”,不用小唢呐的曰“笙箫文场”。“闹香花坛”是文场的特别形式,它所演奏的没有真正的食闹曲牌,大部分是江南小曲。所谓“闹香花坛”,实际就是乐队走街。旧时迎神赛会,菩萨踩街时都
闽北南词
南词流行于南平地区,清乾隆、嘉庆年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在长期演唱中,经民间艺人多次加工改造,逐步形成带有地方韵味的将乐南词。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完整的正板唱段至少由八句唱词组成,谓之“八韵”。将乐南词音调委婉,唱腔优美,结构简练,是深受将乐百姓喜爱的表演形式。其道白采用“土官话”(即带有将乐方言腔的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句,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使用的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曾、笙、镜锣、铜钹、渔鼓等。演唱场所多放庭院内或厅堂上,演唱内容多为折子戏或戏剧片断。目前,县里收存的南词传统曲目有《断桥相会
福建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福建将乐、宁化等地的客家人制作擂茶的习俗相传已久。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已渗透客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屋乔迁、婚姻喜事、生日寿诞、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等,都要宴请擂茶,以款待佳宾。由于擂茶中有青草药、芝麻、炒米、炒豆等多种佐料,故擂茶具有清香、爽口、味道独特的口感,不仅能解渴、充饥,还能清凉降火、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深受客家人的亲睐。
将乐民间龙池古砚制作工艺
将乐龙池砚制作始于唐,盛于宋。将乐的古镛镇出产砚石,石质细腻、色青、易于加工,制砚须经粗凿、精雕、细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成品的龙池砚光泽莹亮,细润光滑,轻轻敲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用龙池砚磨出的墨,宜书宜画、成色明晰、书写流畅、不伤笔毫,尤以海棠状晕纹者为上品。
竹纸制作技艺
将乐是我国最早生产毛边纸的地方之一,其中“西山纸”早在唐、宋便负盛名。西山造纸工艺考究,须经过28道工序,所造毛边纸细腻柔韧,光润洁净少疵,吸水性强且久不变形,不腐不蛀,有“纸寿百年,玉洁冰清”之誉,适用于书法、修复印刷古籍,深受用户喜爱。现今当地尚存一座“中国现存最原始、最完整的手工造纸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