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 > 婺源县特产
婺源县十大特产
1、婺源荷包红鲤 地理标志产品
  荷包红鲤鱼产于婺源民间,色泽金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腹厚肥大,状似荷包,故称荷包红鲤鱼,是中国著名优良鱼种。据《徽州府志》载已有三百多年的养殖历史。传说明万历年间,婺源籍户部尚书余樊学告老还乡,将皇帝御赐的红鲤鱼带回放养,后逐步繁殖,流传民间。荷包红鲤鱼不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且具药用价值。清《医林篡要探源》称其“安妊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具有和脾、滋肝、补心的功能。婺源县于1958年成立了荷包红鲤鱼研究所,搜集种鱼17条,经20多年的系统选育、7代提纯复壮,培养出“荷源鲤”、“芙蓉鲤”等优良品种。1980年通过鉴定,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工选育淡水养殖的优良鱼种,并按照无公害模式进行养殖。现每年能育出鱼苗20多万尾,已推广到全国25个省、市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婺源绿茶 地理标志产品
简称“婺绿”,婺源县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这里“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婺源绿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叶专家陆羽在《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宋史---食货》婺源的谢源茶列为全国六种名茶“绝品”之一。明清时代,曾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茶”。明朝时,婺源县每年进贡的茶叶2500公斤左右。“婺源绿茶”从十八世纪开始就已进入国际场,乾隆年间,外销到英国;咸丰年间,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号,共制绿茶数千箱运往香港销售,获利极丰。“俞德盛”茶号所制“新六香”绿茶还远销西欧。光绪年间,茶商俞杰然建“祥馨实业花园”,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3、大鄣山茶 地理标志产品
江西婺源绿茶历史上就远销欧美,建国后,又一直作为中国绿茶的“面子茶”出口海外。上世纪90年代初,绿茶外销萎缩,婺绿-退出国际市场。但近年“大鄣山茶”却迅速崛起,这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及时了解和迎合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消费潮流。同样是婺源的茶业,其兴衰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嬗变和生产方式的改革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启示是深刻的。江西婺源县是中国绿茶产地金三角上的明珠,而“大鄣山茶”则是婺源绿茶中的一颗明珠。大鄣山坐落在婺源县北部,海拔1630米,纵横210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嶂,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天然纯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优秀的“婺绿”———大鄣山茶。1996年,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年环境跟踪检测,“大鄣山茶”获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婺源茗眉绿茶
婺源茗眉茶,属绿茶类珍品之一。因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产于江西省婺源县。婺眉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大小一致,嫩度一致。其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外形虽花色各异,但内质为清汤绿叶,香郁味鲜醇,浓而不苦,回味甘甜。滋味鲜爽甘醇为其特点。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源县。鄣公山、溪头、江湾、大畈、沱川、古坦、段莘、秋口等地为茗眉茶的天然产地。其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余脉所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年均气温16.7℃,昼夜温差10℃以上,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3%,无霜期达250天,全年雾日60天以上。土质多为红、黄壤,腐殖层深厚。山崖幽谷间,常为云雾笼罩,茶树多受辐射光照射,萌芽期早,叶质肥厚柔嫩,营养成分丰富。该茶由于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之中,本身含
5、婺源墨
婺源制墨,最早始于南唐,因婺源旧属安徽新安郡、徽州,故婺源墨又称“新安墨”、“徽墨”。徽墨的制作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品种繁多,有淡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相等,规格分为高、中、低三档,高档徽墨有超鼎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徽墨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磬香浓郁、防腐防蛀,是历代书画家的必备用品。《新安志》载:“新安墨以黄山名,数十年来造者乃在婺源黄冈山。戴彦衡、吴滋为最。彦衡自绍兴八年以荐作‘复古殿’等墨。其初降‘双角龙’样。是米待制元晖(书画家米友仁)所画。......”朝廷“以滋所造甚佳,例外支,设钱两万”。一时婺墨昌隆。据《清代名墨谈丛》所载:百名制墨名手,其中婺源就有十位之多。当时婺源虹关村詹姓族人,在外地经营墨铺的有八
6、婺源汽糕
婺源汽糕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特产。婺源县汽糕表面鲜香油亮,光亮透亮,中间布满了蜂窝状的气孔。加上浓香的佐料,品尝过后,淡淡的一丝醇香留存于舌尖,令人回味无穷。婺源的汽糕可谓别具特色。汽糕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籼米。早米太硬,而且没有黏性;而晚米又太糍,也是不适合做汽糕的。籼米则不同,黏性较小,米粒细长而稍扁平,组织细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油性较大,质量较好,适合于米浆的研磨和各种糕点小吃的制作。先把籼米用井水或山泉水放在米桶中浸泡过夜。第二天,米粒发胀,就可以磨浆了。农村里都是用石磨来磨浆的,在推动石磨的同时,往下料口添加米料,切忌不要添加太快、太多了。一般添加一勺转动两圈比较均匀。一旦添加过快,磨出来的米浆就很粗糙,影响口感。随着石磨的转动,乳白黏稠的米浆从石磨中慢慢
7、婺源清明果
清明时节,在江西婺源随便走进哪条村,哪户人家,都可以看到一种颜色青绿,天然清香的特色小吃,看起来有点像中山的粉果。一问,才知道她们在包的这种叫做清明果。说是她们,是因为男人是不参加包清明果的,只在一旁悠闲的看着。最开心的是孩子,他们围着大人们转,玩累了吃一两个。看到清明果,就知道纪念先人的时节已经到来,早上村道上经常看到腰别镰刀的男人,手拿竹竿上山祭祖。我们在一个寂静的中午时分,走进上晓起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碰到女主人正在做清明果。用一种叫野艾的野菜水煮后揉入面粉中,和糯米、籼米粉在面盘里搓好面团。把面捏制成小酒杯状,填入类似菜包的馅,最后捏合而成。包好后,小心的放在一竹筛上,以备蒸食。馅料也是用腊肉、猪肠、冬笋等和野艾拌好。清明果因为主要原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也最易采得,因此得名。另一
8、婺源木雕
婺源建县于唐代,史属徽州辖区。婺源古民居、官邸、古祠堂中的门楼、梁坊、斗拱、驼峰、雀替、窗棂、隔扇、柱础、漏窗等雕刻十分精美,其中犹以木雕为贵。雕琢采用浮雕、圆雕、透雕和线刻等多种手法,其风格明代拙朴大方,清代雅致细腻。古建筑中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是新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木雕传承徽州文化体系。明清时期,婺源民间艺人的雕刻技法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一大流派。据史书记载,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时人有刻,必求婺工”。万历年以后,发展更为迅猛,艺人们不但在本地雕刻,而且“足迹广、技艺精”,很多人子守父业,累世以此维生。婺源木雕的辉煌已成历史,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在,所以有了“婺源木雕工艺厂”。婺源木雕工艺厂占在6000平方米,生产已
9、江湾雪梨
据《婺源县志》载:“明代,婺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并以杮油渍纸套袋,成熟时果实雪白,故谓之雪梨”,历史上曾一度作为贡品,颇负盛名,民间还常作为中秋佳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江湾梨以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松脆化渣而著名,一般是果重300-400克,最大800克,果实阔瓢形,果皮绿色套袋后呈白色,富含多种氨在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色香味形俱佳,并具有明显的生津、止咳、滋阴润肺,退热消喘等医疗保健功效。传统物产--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以个大、皮薄、肉嫩、汁多著称,大者每个一斤以上,梨皮莹白,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是梨中之珍贵品种。产地为婺源江湾。《婺源县志》载:明代婺源江湾人从歙县丁字桥引进梨苗,与当地野生棠梨嫁接。果大如荔枝时,于树上以油渍纸袋逐一包封,
10、甲路纸伞
甲路纸伞,是婺源传统名牌产品。早在明清年代,就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1936年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可见当年之盛。甲路纸伞选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工艺承传统之法,画面取民间之彩,风格别致,纸伞可避雨、可遮阳,美观轻便,尤为女土青睐。近在中国明星县市经济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银奖。甲路纸伞是一个品牌,现在许多非甲路伞厂做的伞都不错。但现在卖的多是丝绸伞。正宗的甲路纸伞应当是桐油纸伞,卖的反而不多。买伞的地点可以在县城,可以在清华(清华有三四家规模比较大的伞厂)。如果路过甲路也可以在甲路买。
全部婺源县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