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巴当舞

  岷县巴当舞

  巴当舞是汉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渊源,最初来自古羌族的“祭山会”,是“祭山会”中最原始、最尊贵的礼仪。魏晋南北朝以后,古羌族南迁,在藏族统治区域里,土司衙门有所谓“苯本”者,专司跳神祭祀,就是他们的后裔,部分古羌族与藏族之间的融合,保留了原始的习俗,巴当舞就是当地民族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巴当舞中的巴当,是一种用鹿皮或羊皮加工的两面手摇鼓。巴当每年只在春节期间(初六至初十)舞蹈时使用,其余时间悬挂在厢房墙壁,不得随意敲动,不然惊动山神降祸于人间。

  在巴当舞中,最关键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领舞者,也是继承者和传承者。

  每适春节,从正月初六开始,岷县中寨、小寨、堡子等乡村的村民围在打麦场上,点燃篝火,跳起欢快的巴当舞。首先进行的是安场巴当,由春巴带领,每户各抽出一名男子,手执巴当边击边舞,随着春巴的领唱,站在外围的众多村民同时拍手起舞大合唱。巴当舞的步伐,最常见的有:直脚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难直洋撒、雄巴、难个儿麻难、澳洋洋、古艾、撒艾等九种。一种步伐,一个唱腔,场面庄严、热烈,充满神秘色彩。跳时,起先是安场巴当,安场结束后,由春巴带领进行敬山神舞。敬山神时,春巴与主持人点起大火,拜五方。接着在新立的秋千下进行舞蹈。其步伐和安场步伐又不同,有噢乃洋撒、洋乃洋撒、澳达、沙母洋、噢呦呦等。敬山神结束后,所有舞者吃饭、喝酒、品茶,进行藏语大合唱,美其名曰“扯节勒”。同时进行最后一次大合唱,合唱酒曲、茶曲及藏汉语混合的歌曲。巴当舞演唱曲调汉、藏语夹杂,形成了浓郁地域风格和多民族特色。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岷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舞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