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漕,古称蓼花州,曾为安徽省含山县首镇,自东汉末年建镇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清鼎盛时期,运漕有48道闸、72条巷,人口达1万人之多,各类商号、牙行、作坊、店铺、钱庄、当铺、茶馆等数百家,铺面连襟,鳞次栉比。漕河上商船往来如梭,两岸泊船绵延数里。街面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派商贸繁荣景象。为我省古代江北八大商业重镇之一。
漕河,蜿蜒数十公里,衔巢湖,达长江,为南北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古镇运漕恰似镶嵌在漕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连接长江、沟通巢湖的交通枢纽和商贸运输的中转站,方圆辐射数十里,因而古运漕自然成为名符其实的商贸集散地。
运漕一带的酿酒虽然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但真正得到规模发展却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后,魏蜀吴三国虽呈鼎力之势,但曹操并不甘于盘据北方,仍存吞并富庶江南、继而一统天下的雄心。公元208年至216年,曹魏与孙吴在巢湖沿岸屡次交战,相峙不下。在这八年时间里,北方的九酝春酒酿造技术随曹军被带到了东关地区,并随着大规模的军中酿酒活动流传到了民间。曹军退走后,其酿酒工艺被运漕人民继承和发展,代代传承了下来。
清代运漕地处稻米主产区,由于紧临芜湖,又有水道相通,自然形成了芜湖米市在江北的一个集散重埠。精明的徽商看中了这块商业宝地,纷纷进入运漕经商,运漕的酿酒业也随之空前发达。镇上有大小糟坊10余家,如洪仪泰糟坊、钱立本糟坊、龙集糟坊、王家糟坊、蒋家糟坊等。其中以徽商洪仪泰糟坊为代表,其生产的“大麦烧”、“五加皮”两种酒在裕溪河流域名闻遐迩,深受民众喜爱。“大麦烧”是以优质大麦和酒曲酿造而成;“五加皮”则是以陈年白酒为酒基,加入中药五加皮制成,有袪风镇痛、强筋健骨之效,从事水运的船民尤为喜爱。
安徽省运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建国初期,坐落于中国江淮名酒带上的千年古镇--含山县运漕镇。占地面积20万平米,拥有现代化的白酒生产线、实验室和化验室,具备年产白酒3万吨的生产能力和1万吨散酒库容处理设备,是皖中及沿江两岸最大的酿酒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