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编织技艺

草帽编织技艺

  清乾隆年间,宁波古林的蔺草帽编织技术传入长河,逐成当地妇女的主要副业,并于数年后风行于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获得巴拿马世界出口展三等奖,1917年被浙江省政府荣称草编之乡。1923年从菲律宾引入金丝草编织草帽成功,至此益发兴隆,编织技术更是进一步提高,民谚云:“姚北三件宝,棉花白盐草凉帽”和“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尽是编帽人”。时有大小帽行200余家,另星贩子100多人,在1934年时产量达210万顶,占宁波海关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建国后,成立了“国营金丝草帽厂”,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奖,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一流的和我国著名的出口手工艺品

  所谓金丝草是取自野生棕榈树叶中抽出来的茎,经漂洗、晒干、敲软、选择后加工而成。传统的编织工艺程序有:拣草、缚草、起顶、编帽、剪帽、洗帽、涮帽、漂洗、晒帽、磨帽、烫帽、翻光帽、装帽、出运等。工艺技术也由一根蕊式编织法发展到双根蕊、三根蕊、留空蕊、重叠蕊、辫编蕊式等编织法。编织原料从单一金丝草发展到南特草、咸草、牛丝草、稻草芯、玉米皮和纸草等10余种。编织品种也开拓到各种提篮、拎包、地毯、门帘、玩具、礼品包(盒)、垫等等1000多式样。现在已有公司创制了一套“漂、磨、蒸、烘、烫”的流水线设备,从业人员(含业余)约万人左右,手工编织者减少,机械编织量增加。目前传承情况尚属良好。

  

  信息来源: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展览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慈溪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