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湘语系的长沙官话为统一舞台语言的长沙花鼓戏,以其地域、声腔、剧目、表演风格等的不同而分为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和湘东路子等。
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流行于株洲县、渌口、醴陵、浏阳、茶陵、攸县及郴州安仁、江西宜春、萍乡一带。重小调,善歌舞,清新活泼,尤以“三小”爱情戏见长。其音乐风格富有山野风味,曲调多四度、六度跳进,高亢、激越。一个多世纪以来,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深深扎根于湘东这方热土,且枝繁叶茂,瓜瓞绵长。
几十年以来,受湘东独特地域文化和热辣开朗的本土情怀影响,受株洲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兼收并蓄、大度包容的特质影响,也受周边地市如邵阳花鼓、衡阳花鼓乃至湘剧、京剧等大剧种的无形渗透,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也在不断地完善、嬗变唱腔中。无论是表现形式、表演风格还是在演唱方式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路,唱腔音乐上,以其代表性曲调如<醴陵双川调>,<醴陵花石调>,<丝弦调>等曲调为主外,另有由<思情鬼歌>、<新鲜事情讲点子>等湘东民歌、山歌小调演变而成的<嫂子调>、<产子调>、<神调>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曲调系统。尤为可贵的是,湘东路子长沙花鼓戏在表演上突破了原花鼓戏“三小”的表演样式,揉进了规范的戏曲程式和四功五法,“文戏武唱,武戏文唱”。如小戏<捡菌子>、<扯笋>、<南庄收租>以及后来的<潘金莲之死>、<杀嫂>等。湘东路子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个性,使之有别于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等,成为湘东地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剧。
湘东路子,风姿绰约,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湘东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挖掘探索湘东文化的重要史料,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保护、扶持和发展的价值。株洲市花鼓戏剧团是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的主要代表性表演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