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乱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处州乱弹流行于浙江丽水一带。丽水为旧处州治所,故称“处州乱弹”。清中叶前后曾盛行。主要腔调唱三五七和二凡。曾受徽剧较多影响。传统剧目有《十四夫人》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者,表演和唱腔与婺剧中的乱弹基本相同。
处州乱弹起始于晚清,距今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古时,丽水称处州,所辖丽水、庆元、龙泉、云和、景宁、遂昌、松阳、宣平(今武义县柳城)、缙云、青田县、丽水是府台所在地,也称处州府。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处州乱弹戏班相继在丽水盛行,有小山班(以大港头镇小山村为主)、石牛班(以碧湖镇石牛村为主)、丽云班(即现大港头,原为丽云区)等民间戏班组织,分别在松阳县、碧湖镇、大港头镇、云和县、水阁镇以及双黄乡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90余本之多,大致有:“辕门斩子”、“徐庶归家”、“北湖祭旗”、“马城遇主”等,处州乱弹与婺剧和温州瓯剧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唱腔流派非常近似。处州乱弹的调有7个,分别为:乱弹、徽路、西皮、二黄、慢独子、紧独子、卜子(今称萝卜丝)。唱腔特色与婺剧相差不大,只是在运腔和拖腔的尾声上有较明显的区别,且唱腔不及婺剧柔软。传承人何奎华7岁(1932年)开始学艺,师从碧湖镇堰头村的章潭和大港头镇均溪村的骆信其两位老师,22岁登台主演,生、旦、花脸样样精通。建国初期,乱弹戏班逐渐不景气,演出场次也少了,大部分时间在家务农。文革“小山班”解散,何奎华以生计出发,组成了4个人的演唱班底,凡附近村民家中办喜事或者寿事,即带队前往演唱助兴,深受村民欢迎。现因年事已高,
歇业多年,而且曾从事过处州乱弹演戏的艺人也已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