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牛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春牛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春牛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德政务活动,“春牛”即泥塑的仿真牛。立春前一日,知县亲率众官,身着朝服,高擎仪仗、“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至二垅地,表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事先制好的土牛、芒神抬至县衙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至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知县面北而跪作三献酒,赞礼官唱“长官三击鼓!”击毕,又唱“鞭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抽破,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官民齐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高跷、旱船、舞龙、唢呐等民间文艺活动尽兴表演,官民同乐,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迎春活动推向0。

  该活动体现了自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种重视农业、重视农民的民本思想值得今天借鉴。同时,通过该活动的开展,也促使各种民间艺术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承。2007年4月,“打春牛”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内乡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牛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