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咚咚推”演唱时所有角色全戴面具。常用的面具称为“交目”,共有36个。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面具失散。此后,演唱时或以临时做的纸面具,或以涂面化妆代替。1992年,当地群众重做面具,恢复了“咚咚推”的本来面目。近年来,“咚咚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日、韩等专家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龙开春 龙开春于1948年2月加入侗族傩戏班,受到老艺人,本家叔祖父龙继和叔父龙子明的悉心教导,深得傩戏艺术真传,数十年间演出不辍,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文艺得以复兴,傩戏“咚咚推”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上级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其技艺传承和演出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近年来与叔父龙子明一起,培养了傩戏演员近30名,承上启下地传承剧目28个。传承谱系第一代 龙金海 顺帝八...... 详细>>>
龙子明 龙子明自幼随父亲继湘学习“呼呼推”,深得侗族傩戏艺术真传,80余年演出不断,即使在“文革”禁演时期,亦独自一人夜深人静之际偷偷演唱,使得28个傩戏剧目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先后培养傩戏演员百余名,所有剧目都是他一手所教。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傩戏演员纷纷外出打工,在演员不够的情况下,为了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各地游客及新闻媒体,龙子明以90多岁的高龄,仍然戴着面具上场,演起一生钟爱的“咚咚推”。以演傩戏剧中...... 详细>>>